一种高效除尘散热的计算机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329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除尘散热的计算机机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除尘散热的计算机机箱。



背景技术:

计算机在某些特殊环境下,例如纺织厂或面粉厂,机箱内会很快堆积特别多的灰尘,造成计算机散热效果不佳,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甚至会造成计算机着火。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除尘散热的计算机机箱,可定期对计算机机箱除尘,使机箱内部快速散热,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除尘散热的计算机机箱,包括机箱壳体,机箱壳体包括左盖和右盖,左盖和右盖的内侧分别设有除尘散热组件,每个除尘散热组件包括固定在左盖/右盖内侧面的安装架、插入安装架内的滤网和风扇件、以及用于滤网除尘的除尘刷,滤网处于左盖/右盖与风扇件之间,除尘刷处于左盖/右盖与滤网之间;风扇件包括风扇本体以及与风扇本体连接用于控制风扇本体正反转的切换开关,左右盖上还分别设有滑槽和若干个通风孔,除尘刷上设有手柄,手柄穿过滑槽处于左盖/右盖外部。

优选地,滑槽的长度与滤网的长度一致。

优选地,左右盖上的通风孔成条形排列。

优选地,每条通风孔上方设有用于挡水的遮挡檐。

更优选地,遮挡檐呈波浪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除尘散热的计算机机箱,手动切换风扇反向转动,利用除尘刷刷下滤网上附着的灰尘,可将滤网上附着的灰尘吹至机箱外,这样可定期对计算机机箱除尘,使机箱内部快速散热,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除尘散热的计算机机箱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除尘散热的计算机机箱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图1至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除尘散热的计算机机箱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该计算机机箱包括机箱壳体10,机箱壳体10包括左盖11和右盖12,左盖11和右盖12的内侧分别设有除尘散热组件20,利用除尘散热组件20进行除尘,使机箱内部快速散热,保持机箱内部工作环境良好。

每个除尘散热组件20包括固定在左盖11/右盖12内侧面的安装架21、插入安装架21内的滤网22和风扇件23、以及用于滤网22除尘的除尘刷24,滤网22处于左盖11/右盖12与风扇件23之间,除尘刷24处于左盖11/右盖12与滤网22之间,这样滤网22可防止灰尘进入机箱内部,除尘刷24可刷下滤网22上的灰尘,保持机箱散热良好。

风扇件23包括风扇本体231以及与风扇本体231连接用于控制风扇本体231正反转的切换开关232,左右盖11、12上还分别设有滑槽101和若干个通风孔102,除尘刷24上设有手柄241,手柄241穿过滑槽101处于左盖11/右盖12外部,拖动手柄241,除尘刷24在滑槽101内滑动,刷下滤网22上的灰尘。该切换开关232设置在机箱壳体10上,手动控制该切换开关232,在切换开关232控制风扇本体231正转时,风扇本体231将机箱外部的空气形成气流吹入机箱内部,对机箱内部散热;在切换开关232控制风扇本体231反转时,风扇本体231将机箱内部的空气形成气流吹向机箱外部。滑槽101的长度与滤网22的长度一致,对滤网22清除干净。

左右盖11、12上的通风孔102成条形排列。每条通风孔102上方设有用于挡水的遮挡檐103,遮挡檐103呈波浪形,可防止水进入机箱内部。

该计算机机箱的除尘散热过程为:手动控制该切换开关232,切换开关232控制风扇本体231正转,风扇本体231将机箱外部的空气形成气流穿过滤网22,吹入机箱内部,对机箱内部散热;在机箱使用一段时间后,切换开关232控制风扇本体231反转,风扇本体231将机箱内部的空气形成气流吹向机箱外部,同时拖动手柄241,除尘刷24在滑槽101内滑动,除尘刷24刷下滤网22上的灰尘,这样在风扇本体231向机箱外部吹风时,将附着在滤网22上的灰尘吹散至机箱外部,这样使得灰尘不在滤网22上积累,影响机箱散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切在专利申请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