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ID识别的触摸互动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1754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ID识别的触摸互动桌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互动桌研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ID识别的触摸互动桌。



背景技术:

传统的触摸互动桌的触摸技术一般采用红外线检测触摸框或电容屏触摸等方式,一般表现为,支持单点触摸,多点触摸,最多往往支持10个点左右,这些触摸方式的操作对象往往是人的手指,或者触摸笔,并不能知道是谁在触摸屏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ID识别的触摸互动桌。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ID识别的触摸互动桌,包括互动桌箱体,所述互动桌箱体上表面设有玻璃防护层,所述互动桌箱体内部设有透明LED显示器、显示器背光板、红外摄像头和图形计算机,所述透明LED显示器位于所述玻璃防护层的下方,所述显示器背光板是以透明LED显示器为上表面基准的倒置四棱台形状,所述红外摄像头位于所述显示器背光板倒置四棱台底面的出口处,所述图形计算机位于所述红外摄像头的下方并且图形计算机与红外摄像头相连,所述图形计算机的第一显示接口与所述透明LED显示器相连;所述互动桌箱体的玻璃防护层上放置有多组实体旋钮,所述实体旋钮包括旋钮外壳,所述旋钮外壳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电池、PCB印刷电路板、红外背光板、红外图案滤光纸和红外滤光片,所述红外图案滤光纸上雕刻有能识别图像ID特征的图案内容。

所述图形计算机设有第二显示接口,所述第二显示接口连接有外部的第二扩展显示系统。

所述第二扩展显示系统为显示屏或者投影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ID识别的触摸互动桌,用户通过放置不同的实体旋钮在互动桌上,互动桌能够识别实体旋钮ID,也能够识别当前实体旋钮的位置及其旋转角度,通过互动桌的显示装置对用户操作进行反馈,能够同时识别多个实体旋钮,过程更加智能,交互作用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体旋钮的详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图中:1-互动桌箱体;2-玻璃防护层;3-透明LED显示器;4-显示器背光板;5-红外摄像头;6-图形计算机;7-实体旋钮;8-旋钮外壳;9-电池;10-PCB印刷电路板;11-红外背光板;12-红外图案滤光纸;13-红外滤光片;14-第二扩展显示系统;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ID识别的触摸互动桌,包括互动桌箱体1,所述互动桌箱体1上表面设有玻璃防护层2,所述互动桌箱体1内部设有透明LED显示器3、显示器背光板4、红外摄像头5和图形计算机6,所述透明LED显示器3位于所述玻璃防护层2的下方,所述显示器背光板4是以透明LED显示器3为上表面基准的倒置四棱台形状,所述红外摄像头5位于所述显示器背光板5倒置四棱台底面的出口处,所述图形计算机6位于所述红外摄像头5的下方并且图形计算机6与红外摄像头5相连,所述图形计算机6的第一显示接口与所述透明LED显示器3相连;所述互动桌箱体1的玻璃防护层2上放置有多组实体旋钮7,所述实体旋钮7包括旋钮外壳8,所述旋钮外壳8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电池9、PCB印刷电路板10、红外背光板11、红外图案滤光纸12和红外滤光片13,所述红外图案滤光纸12上雕刻有能识别图像ID特征的图案内容。

所述图形计算机6设有第二显示接口,所述第二显示接口连接有外部的第二扩展显示系统14。

所述第二扩展显示系统14为显示屏或者投影幕。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实体旋钮7的红外图案滤光纸12上雕刻有能够识别图像ID特征的图案内容,通过红外背光板11发射的均匀红外光和红外图案滤光纸12的组合,对外发射出具备图像ID识别特征的红外图案。过程中红外滤光片13对外界光线干扰起到过滤的作用,避免外界可见光线对发光图案有干扰作用。

实体旋钮7底部显示的红外图案被红外摄像头5捕捉,红外摄像头5直接连接到图形计算机6,图形计算机6负责对红外摄像头5采集到的红外图案进行识别,通过图像识别算法识别出实体旋钮7底部的红外图案特征,并根据红外图案的特征,计算出当前实体旋钮7的位置和旋转角度。图形计算机6同时输出互动内容画面给到透明LED显示器3,用作实体旋钮7和透明LED显示器3的交互反应,这种过程能够同时处理无数组特征图像,因此可以识别多个实体旋钮7,过程更加智能,交互作用更强。透明LED显示器3会在显示器背光板4的作用下变得透明,不会对红外摄像头5获取实体旋钮7底部的红外发光图案造成干扰。图形计算机6根据其自身的第二个显示接口,能将画面发送给第二扩展显示系统14。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