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可伸缩的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795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屏幕可伸缩的终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屏幕可伸缩的终端。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随着手机等终端尺寸的增大,大屏在带给用户舒适阅读体验的同时,也影响着用户对于终端携带的方便性,口袋、手包、手掌已经无法舒适的进行终端的收纳和携带,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柔性显示屏采用PHOLED磷光性OLED技术,具有可弯曲的特性,因此,如何通过设置柔性显示屏实现终端携带的便捷性,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幕可伸缩的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可伸缩的终端,包括:柱状控制主体,柔性显示屏能够沿柱状控制主体周向绕设;导向支撑体,沿柱状控制主体的长度方向,与柱状控制主体并排设置;转动连接件,包括连接轴,转动连接件分别与导向支撑体的端部以及柱状控制主体的端部连接,导向支撑部能够绕连接轴转动,其中,在导向支撑体绕连接轴转动指定角度后,柔性显示屏能够沿导向支撑体伸展。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终端设置为柱状控制主体与导向支撑体组合结构,终端设置有柔性显示屏,柔性显示屏通过周向绕设在柱状控制主体上,实现对柔性显示屏的收缩,导向支撑体沿柱状控制主体的长度方向,与柱状控制主体并排设置,在柱状控制主体与导向支撑体之间设置转动连接件,以实现组装控制主体与导向支撑体的组装,转动连接件包括连接轴,在完成组装后,导向支撑体能够绕连接轴转动,导向支撑体转动指定角度后,柔性显示屏沿导向支撑体伸展,以实现柔性显示屏由卷起到平面展开,一方面,通过将柔性显示屏展开使用,与现有的终端设备相比,能够进一步增加显示屏的显示面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通过将柔性显示屏进行收缩,提升了用户对大屏终端携带的便捷性,减少了终端的空间占用,同时提升了终端使用时的趣味性。

具体地,柱状控制主体可以是规则的圆柱体,也可以是方形柱体或规则多边形柱体,导向支撑体,可以是方形柱体,也可以是圆柱体,具有连接轴的转动连接件,可以是单独的连接轴,也可以是合页等具有连接轴的连接件。

与柱状控制主体并排设置导向支撑体,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收尾相连的多条。

旋转指定角度,以旋转90°为最佳,此时导向支撑体与柱状控制主体垂直,柔性显示屏沿导向支撑体伸展为平面状态。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屏幕可伸缩的终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柱状控制主体为圆柱状主体;导向支撑体与圆柱状主体配合的区域设置有侧向凹陷曲面,凹陷曲面连接至第一平面,第一平面与连接轴垂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柱状控制主体设置为圆柱状主体,柔性显示屏绕圆柱状主体周向绕设,能够使柔性显示屏伸展或收缩更加顺畅,操作更加方便,此时导向支撑体与圆柱状主体配合的一面设置为侧向凹陷曲面,侧向凹陷区域两侧分别连接平行的第一平面,连接轴与第一平面垂直设置,实现了在柱状控制主体为圆柱状主体时的结构设置,从而使柔性显示屏收起或展开操作更加简单。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向支撑体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分别通过转动连接件连接至柱状控制主体的两侧端部,其中,在侧向凹陷曲面与圆柱状主体的表面配合时,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能够通过卡扣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导向支撑体设置为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在柱状控制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转动连接件,通过转动连接件分别实现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的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组成的导向支撑体与柱状控制主体并排设置时,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能够通过卡扣连接,在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分别转动展开后,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实现了柔性显示屏的展开时的导向作用与支撑作用。

具体地,将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设置为形状相同的结构,在第一支撑体绕连接轴正向转动90°以及第二支撑体绕连接轴逆向转动90°后,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平行相对设置。

卡扣连接,可以是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相对的两个端面上的卡扣与卡槽,也可以是靠近端部的侧面上设置的卡扣与卡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支撑体上的第一平面与第二支撑体上的第一平面分别设置有柔性显示屏的光滑支撑导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支撑体上的第一平面以及第二支撑体上的第第一平面上分别设置柔性显示屏的光滑支撑导轨,一方面,降低了柔性显示屏在展开或收起时的相对摩擦力,延长柔性显示屏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对展开的柔性显示屏提供了支撑功能。

另外,还可以在光滑支撑导轨的两端设置柔性显示屏的固定装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轴为轴钉;圆柱状主体的侧面端部设置有第一轴孔;第一支撑体的外侧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轴孔共轴的第二轴孔;第二支撑体的外侧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轴孔共轴的第二轴孔,其中,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分别与轴钉配合,实现第一支撑体与柱状控制主体组装,以及第二支撑体与柱状控制主体组装,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能够绕轴钉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转动连接件设置为轴钉,轴钉通过分别与圆柱状主体上的侧面端部上的第一轴孔、第一支撑体以及第二支撑体上的第二轴孔配合,实现了圆柱状主体分别与第一支撑体以及第二支撑体的柱状与相对转动,转动连接设置方式与设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具体地,可以将轴钉与第一轴孔设置为间隙配合,轴钉与第二轴孔设置为过盈配合,通过轴钉自传实现带动支撑体的转动。

另外,还可以在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内分别设置轴套,一方面,提升轴孔与轴套的配合性,另一方面,使轴钉满足维护需求,相应地,提升了终端的使用寿命。

还可以在轴钉上增加阻尼装置。

还可以通过微型电机控制,实现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的自动转动。

在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分别转动90°后,通过支撑体与圆柱状主体之间的端面结构配合,实现对支撑体的转动角度的最大限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圆柱状主体的端部区域设置有相机主体;第一支撑体和/或第二支撑体的端部区域嵌设有相机镜头,其中,在第一支撑体和/或第二支撑体转动指定角度后,相机主体与相机电连接组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分别在圆柱状主体的端部区域设置相机主体,在第一支撑体和/或第二支撑体的端部区域嵌设相机镜头,在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转动指定角度后,相机主体与相机镜头实现电连接组装,实现了非平板设置的终端结构中可分离式相机的设置。

在镜头与相机主体处于分离状态时,还可以通过蓝牙等无线控制方式,控制镜头取景。

另外,还可以将相机镜头设置为可更换设置方式。

可以在一个支撑体上设置相机,也可以分别在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上分别设置相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弹性连接件,设置在圆柱状主体的内壁上的指定位置,并沿长度方向连接至柔性显示屏的内侧端部;导向支撑体包括卡接部,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的相对位置,以固定展开后的柔性显示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柔性显示屏的内侧端部设置弹性连接件,并连接至柔性显示屏的内侧端部,在柔性显示屏受到伸展力时,通过弹性连接件的弹性变形,实现了柔性显示的伸缩,设置方式简单,设置成本低,在导向支撑体上还设置有多个相对的卡接部,在柔性屏呈平面状伸展后,对伸展后的柔性显示屏进行固定,结构简单。

具体地,卡接部具体可以为卡槽。

另外,还可以通过在内部设置阻尼装置代替卡接部,使外观更加简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柱状控制主体包括:螺旋状导轨,固定于柱状控制主体的内表面上,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连接部与微型驱动电机,驱动连接部设置于螺旋状导轨内,并连接至柔性显示屏的内侧端部,微信驱动电机通过驱动驱动连接部,驱动柔性显示屏沿螺旋状导轨伸展或卷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圆柱状主体的内表面上设置螺旋状导轨,在柔性屏卷起后,能够设置在螺旋状导轨内,在螺旋状导轨内还设置有连接至柔性显示屏的驱动连接部,驱动连接部通过微型驱动电机控制,驱动柔性显示屏沿螺旋状导轨伸展或卷起,实现了柔性显示屏的自动伸展与卷起,简化了用户的手动操作步骤,通过控制设置,使柔性显示屏的伸展长度可控,满足了用户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螺旋状导轨,可以是设置在柔性显示屏之外的整体式导轨结构,也可以是分别设置在柔性显示屏导轨的两侧的分段式导轨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支撑体和/或第二支撑体的外侧端部;多个第二传感器,沿柔性显示屏的伸展方向,均匀排布在柔性显示屏的两侧,其中,第一传感器通过确定最接近的第二传感器,确定柔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支撑体和/或第二支撑体以及柔性显示屏上设置第一传感器,以及沿柔性显示屏的伸展方向,在柔性显示屏的两侧均匀设置多个与第一传感器配合的第二传感器,通过第一传感器确定匹配度最高的第二传感器所在的位置,确定柔性显示的展开区域,以根据展开区域确定显示区域,根据显示区域的大小确定显示内容。

其中,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可以分别为红外发射器以及红外接收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柱状控制主体的端面设置有耳机插孔、充电接口以及电源按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柱状控制主体的端面分别设置耳机插口、充电接口以及电源按键,实现了配件的插接以及终端的开闭。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屏幕可伸缩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屏幕可伸缩的终端的第一状态的第一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屏幕可伸缩的终端的第一状态的正向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屏幕可伸缩的终端的第一状态的第二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屏幕可伸缩的终端的第二状态的第一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屏幕可伸缩的终端的第三状态的第一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屏幕可伸缩的终端的第三状态的第二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屏幕可伸缩的终端的第四状态的第一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屏幕可伸缩的终端的第五状态的第一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屏幕可伸缩的终端的第五状态的第二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屏幕可伸缩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屏幕可伸缩的终端的内部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屏幕可伸缩的终端的外部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屏幕可伸缩的终端10,102柱状控制主体,104柔性显示屏,导向支撑体106,1062第一支撑体,1064第二支撑体,1066卡扣,1068光滑支撑导轨,108轴钉,110相机主体,112相机镜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屏幕可伸缩的终端。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屏幕可伸缩的终端10,包括:柱状控制主体102,柔性显示屏104能够沿柱状控制主体102周向绕设;导向支撑体106,沿柱状控制主体102的长度方向,与柱状控制主体102并排设置;转动连接件,包括连接轴,转动连接件分别与导向支撑体106的端部以及柱状控制主体102的端部连接,导向支撑部能够绕连接轴转动,其中,在导向支撑体106绕连接轴转动指定角度后,柔性显示屏104能够沿导向支撑体106伸展。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终端设置为柱状控制主体102与导向支撑体106组合结构,终端设置有柔性显示屏104,柔性显示屏104通过周向绕设在柱状控制主体102上,实现对柔性显示屏104的收缩,导向支撑体106沿柱状控制主体102的长度方向,与柱状控制主体102并排设置,在柱状控制主体102与导向支撑体106之间设置转动连接件,以实现组装控制主体与导向支撑体106的组装,转动连接件包括连接轴,在完成组装后,导向支撑体106能够绕连接轴转动,导向支撑体106转动指定角度后,柔性显示屏104沿导向支撑体106伸展,以实现柔性显示屏104由卷起到平面展开,一方面,通过将柔性显示屏104展开使用,与现有的终端设备相比,能够进一步增加显示屏的显示面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通过将柔性显示屏104进行收缩,提升了用户对大屏终端携带的便捷性,减少了终端的空间占用,同时提升了终端使用时的趣味性。

具体地,柱状控制主体102可以是规则的圆柱体,也可以是方形柱体或规则多边形柱体,导向支撑体106,可以是方形柱体,也可以是圆柱体,具有连接轴的转动连接件,可以是单独的连接轴,也可以是合页等具有连接轴的连接件。

与柱状控制主体102并排设置导向支撑体106,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首尾相连的多条。

旋转指定角度,以旋转90°为最佳,此时导向支撑体106与柱状控制主体102垂直,柔性显示屏104沿导向支撑体106伸展为平面状态。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屏幕可伸缩的终端10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其中,柱状控制主体与导向支撑体的设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柱状控制主体102为圆柱状主体;导向支撑体106与圆柱状主体配合的区域设置有侧向凹陷曲面,凹陷曲面连接至第一平面,第一平面与连接轴垂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柱状控制主体102设置为圆柱状主体,柔性显示屏104绕圆柱状主体周向绕设,能够使柔性显示屏104伸展或收缩更加顺畅,操作更加方便,此时导向支撑体106与圆柱状主体配合的一面设置为侧向凹陷曲面,侧向凹陷区域两侧分别连接平行的第一平面,连接轴与第一平面垂直设置,实现了在柱状控制主体102为圆柱状主体时的结构设置,从而使柔性显示屏104收起或展开操作更加简单。

实施例二:

如图2至10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向支撑体106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体1062与第二支撑体1064,第一支撑体1062与第二支撑体1064分别通过转动连接件连接至柱状控制主体102的两侧端部,其中,在侧向凹陷曲面与圆柱状主体的表面配合时,第一支撑体1062与第二支撑体1064能够通过卡扣1066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导向支撑体106设置为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体1062与第二支撑体1064,在柱状控制主体102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转动连接件,通过转动连接件分别实现第一支撑体1062与第二支撑体1064的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体1062与第二支撑体1064组成的导向支撑体106与柱状控制主体102并排设置时,第一支撑体1062与第二支撑体1064能够通过卡扣1066连接,在第一支撑体1062与第二支撑体1064分别转动展开后,第一支撑体1062与第二支撑体1064实现了柔性显示屏104的展开时的导向作用与支撑作用。

具体地,将第一支撑体1062与第二支撑体1064设置为形状相同的结构,在第一支撑体1062绕连接轴正向转动90°以及第二支撑体1064绕连接轴逆向转动90°后,第一支撑体1062与第二支撑体1064平行相对设置。

卡扣1066连接,可以是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体1062与第二支撑体1064相对的两个端面上的卡扣1066与卡槽,也可以是靠近端部的侧面上设置的卡扣1066与卡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支撑体1062上的第一平面与第二支撑体1064上的第一平面分别设置有柔性显示屏104的光滑支撑导轨1068。

如图2所示,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支撑体1062上的第一平面以及第二支撑体1064上的第第一平面上分别设置柔性显示屏104的光滑支撑导轨1068,一方面,降低了柔性显示屏104在展开或收起时的相对摩擦力,延长柔性显示屏104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对展开的柔性显示屏104提供了支撑功能。

另外,还可以在光滑支撑导轨1068的两端设置柔性显示屏104的固定装置。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轴为轴钉108;圆柱状主体的侧面端部设置有第一轴孔;第一支撑体1062的外侧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轴孔共轴的第二轴孔;第二支撑体1064的外侧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轴孔共轴的第二轴孔,其中,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分别与轴钉108配合,实现第一支撑体1062与柱状控制主体102组装,以及第二支撑体1064与柱状控制主体102组装,第一支撑体1062与第二支撑体1064能够绕轴钉108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转动连接件设置为轴钉108,轴钉108通过分别与圆柱状主体上的侧面端部上的第一轴孔、第一支撑体1062以及第二支撑体1064上的第二轴孔配合,实现了圆柱状主体分别与第一支撑体1062以及第二支撑体1064的柱状与相对转动,转动连接设置方式与设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具体地,可以将轴钉108与第一轴孔设置为间隙配合,轴钉108与第二轴孔设置为过盈配合,通过轴钉108自传实现带动支撑体的转动。

另外,还可以在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内分别设置轴套,一方面,提升轴孔与轴套的配合性,另一方面,使轴钉108满足维护需求,相应地,提升了终端的使用寿命。

还可以在轴钉108上增加阻尼装置。

还可以通过微型电机控制,实现第一支撑体1062与第二支撑体1064的自动转动。

在第一支撑体1062与第二支撑体1064分别转动90°后,通过支撑体与圆柱状主体之间的端面结构配合,实现对支撑体的转动角度的最大限制。

如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圆柱状主体的端部区域设置有相机主体110;第一支撑体1062和/或第二支撑体1064的端部区域嵌设有相机镜头112,其中,在第一支撑体1062和/或第二支撑体1064转动指定角度后,相机主体110与相机电连接组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分别在圆柱状主体的端部区域设置相机主体110,在第一支撑体1062和/或第二支撑体1064的端部区域嵌设相机镜头112,在第一支撑体1062与第二支撑体1064转动指定角度后,相机主体110与相机镜头112实现电连接组装,实现了非平板设置的终端结构中可分离式相机的设置。

在镜头与相机主体110处于分离状态时,还可以通过蓝牙等无线控制方式,控制镜头取景。

另外,还可以将相机镜头112设置为可更换设置方式。

可以在一个支撑体上设置相机,也可以分别在第一支撑体1062与第二支撑体1064上分别设置相机。

其中,柔性显示屏的安装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弹性连接件,设置在圆柱状主体的内壁上的指定位置,并沿长度方向连接至柔性显示屏104的内侧端部;导向支撑体106包括卡接部,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体1062与第二支撑体1064的相对位置,以固定展开后的柔性显示屏104。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柔性显示屏104的内侧端部设置弹性连接件,并连接至柔性显示屏104的内侧端部,在柔性显示屏104受到伸展力时,通过弹性连接件的弹性变形,实现了柔性显示的伸缩,设置方式简单,设置成本低,在导向支撑体106上还设置有多个相对的卡接部,在柔性屏呈平面状伸展后,对伸展后的柔性显示屏104进行固定,结构简单。

具体地,卡接部具体可以为卡槽。

另外,还可以通过在内部设置阻尼装置代替卡接部,使外观更加简洁。

实施例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柱状控制主体102包括:螺旋状导轨,固定于柱状控制主体102的内表面上,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连接部与微型驱动电机,驱动连接部设置于螺旋状导轨内,并连接至柔性显示屏104的内侧端部,微型驱动电机通过驱动驱动连接部,驱动柔性显示屏104沿螺旋状导轨伸展或卷起。

如图6至10所示,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圆柱状主体的内表面上设置螺旋状导轨,在柔性屏卷起后,能够设置在螺旋状导轨内,在螺旋状导轨内还设置有连接至柔性显示屏104的驱动连接部,驱动连接部通过微型驱动电机控制,驱动柔性显示屏104沿螺旋状导轨伸展或卷起,实现了柔性显示屏104的自动伸展与卷起,简化了用户的手动操作步骤,通过控制设置,使柔性显示屏104的伸展长度可控,满足了用户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螺旋状导轨,可以是设置在柔性显示屏104之外的整体式导轨结构,也可以是分别设置在柔性显示屏104导轨的两侧的分段式导轨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支撑体1062和/或第二支撑体1064的外侧端部;多个第二传感器,沿柔性显示屏104的伸展方向,均匀排布在柔性显示屏104的两侧,其中,第一传感器通过确定最接近的第二传感器,确定柔性显示屏104的显示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支撑体1062和/或第二支撑体1064以及柔性显示屏104上设置第一传感器,以及沿柔性显示屏104的伸展方向,在柔性显示屏104的两侧均匀设置多个与第一传感器配合的第二传感器,通过第一传感器确定匹配度最高的第二传感器所在的位置,确定柔性显示的展开区域,以根据展开区域确定显示区域,根据显示区域的大小确定显示内容。

其中,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可以分别为红外发射器以及红外接收器。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柱状控制主体102的端面设置有耳机插孔、充电接口以及电源按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柱状控制主体102的端面分别设置耳机插口、充电接口以及电源按键,实现了配件的插接以及终端的开闭。

如图4所示,导向支撑体106与柱状控制主体102通过轴钉108连接,导向支撑体106可围绕轴钉转动,导向支撑体106共有两部分,通过卡扣1064连接到一起,且一导向支撑体106上有终端相机镜头112。

如图1所示,当导向支撑体106闭合时,与柱状控制主体102相扣,以半柱面体、半长方体形态存在。

如图5和图6所示,当导向支撑体106打开时,与柱状控制主体102垂直,轨道与卷缩于柱状控制主体102表明的柔性屏幕相接,如图7所示,且此时的导向支撑体106上的相机镜头与柱状控制主体102上的相机契合,完成相机组合。

如图8至10所示,导向支撑体106打开状态,通过对卷缩的柔性屏边缘,施加外力,柔性显示屏104可沿导向支撑体106上的轨道逐步伸展开,到达边界时,达到屏幕全部展开的效果。

如图11所示终端的硬件配件,可排列组装在柱状控制主体102内部,各个接口,如USB接口、耳机插孔等,可在柱状控制主体102两端实现。

如图12所示,柔性屏幕卷缩在柱状控制主体102的内侧表面。

如图13所示,在柱状控制主体102为圆柱状主体,并且导向支撑体106为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时,当终端的柔性显示屏104处于屏幕收缩状态时,柔性显示屏104暴露在外部的区域呈绕圆柱状主体绕设的曲面显示状态,此时暴露的柔性显示屏104可进行新消息、时间日期、快捷操作的微型显示屏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