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9711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建筑业管理已迈入信息化建设,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工程质量检测和检测市场的规范性已越来越引起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

国家建设部及浙江省下发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要求加强建设工程检测业务的监管,保证建设工程检测业务市场的规范、公正,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但是,自从检测市场开放以后,检测单位由以前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变成现在的私人有限责任公司,也导致以下问题的产生:1.样品造假:有人专帮人做试块,进而制造假样品。2.检测机构造假:试验人员私自造假,篡改数据,制做假报告;有的人背个笔记本买报告,造假数据。3送样单位造假:造假报告、私刻检测专用章 。

为了更好的提升监管力度,进一步推进工程质量监督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明一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实时、动态监管的系统是当前首要的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时、动态监管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包括:

第一云计算平台:用于录入建设工程中各样品试验的国标数据,并接收取样客户端、验样客户端和第一云计算平台反馈的信息和数据;

取样客户端:与第一云计算平台相连,用于确认样品信息;

验样客户端:与第一云计算平台相连,用于验证样品信息;

第二云计算平台:与第一云计算平台相连,用于对样品进行试验、数据分析。

进一步,第一云计算平台还包括监管系统,监管系统包括:

网上委托模块:用于生成带有条码的委托单;

接受模块:用于接收样品信息和数据;

第一报告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审核和批准报告。

进一步,第二云计算平台包括检测系统:

试验模块:用于对样品进行试验,并生成试验数据;

加载防伪二维码模块:用于给报告加上二维码成为最终有效报告;

输出模块:用于上传试验数据。

进一步,所述试验模块包括试验设备、与试验设备启动时触发连接的摄像头。

进一步,所述监管系统还包括查询模块。

适用于上述平台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委托:施工单位在本平台上网上自助委托,并打印带有条码的委托单;

b取样:送样单位与监理一起取样,将带有加密过的二维码的标签事先贴在样品上,监理通过取样客户端对样品进行第一次拍照,同时扫描委托单的条码与样品上的二维码,使委托单与样品绑定并上传;

c第一次接收:接收模块接受标签上的二维码、条码和第一次拍照的照片;

d送样:送样单位将样品送至检测机构;

e验样:检测机构通过验样客户端扫描标签上二维码、条码,并对样品进行第二次拍照,并上传;

f第二次接收:接收模块接受标签上的二维码、条码和第二次拍照的照片;

g推送:把第一次和第二次拍摄的照片、委托单上的条码编号推送给取样客户端;

h试验:检测机构通过试验设备扫描样品二维码对样品进行试验,并将自动采集试验数据、试验曲线及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摄像头录下试验过程视频,并上传;

i第三次接收:接收模块接受试验数据、试验曲线、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摄像头录下试验过程视频;

j第一次报告生成:通过第一报告生成模块把试验数据与国标数据进行比对并将报告进行生成、审核和批准,并上传;

k第四次接收:接收模块接受报告及报告数据,并将报告数据与委托单内容与样品试验数据进行比对;

l加载防伪二维码:通过报告接收,由平台给报告加上二维码成为最终有效报告。

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1.通过取样客户端确认样品信息(样品照片和委托单条码)、验样客户端(样品照片和标签二维码)以及试验视频三者实时传输至监管系统,确保取样时的样品与试验时的样品为同一样品,有效的防止假样的产生;2.同时,检测机构在完成试验后,试验数据、曲线和报告将在第一时间上传至监管系统,并由监管系统生成带有二维码的报告,可供查询,进而确保试验数据、曲线和报告是真实可靠的,防止送样单位和检测机构私造数据和报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委托至试验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包括:

第一云计算平台1:用于录入建设工程中各样品试验的国标数据,并接收取样客户端2、验样客户端3和第一云计算平台1反馈的信息和数据;

取样客户端2(取样app):与第一云计算平台1相连,用于确认样品信息,并上传至第一云计算平台1;

验样客户端3(验样app):与第一云计算平台1相连,用于验证样品信息,并上传至第一云计算平台1;

第二云计算平台4:与第一云计算平台1相连,用于对样品进行试验、数据分析,并上传至第一云计算平台1。

第一云计算平台1还包括监管系统,监管系统包括:

网上委托模块:用于生成带有条码的委托单;

接受模块:用于接收样品信息和数据;

第一报告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审核和批准报告。

第二云计算平台4包括检测系统:

试验模块:用于对样品进行试验,并生成试验数据;

加载防伪二维码模块:用于给报告加上二维码成为最终有效报告;

输出模块:用于上传试验数据。

检测系统中各检测机构产生的试验数据、检测报告、检测设备等信息通过数据接口实时传输至监管系统,监管系统实时分析新增的试验数据、检测报告数据,实现对检测机构的有效监管。

所述试验模块包括试验设备、与试验设备启动时触发连接的摄像头,将样品安装在试验设备中,一旦试验设备开始试验,触发摄像头打开,录下整个试验过程,试验设备通过扫描标签上的二维码自动形成一个试验号。

所述监管系统还包括查询模块。

本发明还包括外巡客户端5,外巡客户端5(外巡app)主要是对现场检测行为的违法证据拍照及处理。

查询系统主要包括报告备案查询、检测报告综合查询、委托信息查询、送检工程检测情况查询、合格率统计分析等功能,一方面可通过微信平台扫描报告上的二维码来获取真实报告,起到报告防伪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查询模块输入报告日期、报告编号、报告类别、工程名称、监督登记号、检测机构、检测类别等条件,查询到检测报告,并可以查看检测报告的详细信息(取样照片、验样照片、委托内容、采集曲线、视频和报告等)。

通过取样客户端2确认样品信息(委托单号、条码、样品照片、取样时GPS位置、取样人 信息)、验样客户端3(样品二维码、收样时的样品照片、验样人信息)以及试验视频三者实时传输至监管系统,确保取样时的样品与试验时的样品为同一样品,有效的防止假样的产生;同时,检测机构在完成试验后,试验数据、曲线和报告将在第一时间上传至监管系统,并由监管系统生成带有二维码的报告,可供查询,而委托单条码、标签二维码和试验号都是特定唯一的,进而确保试验数据、曲线和报告是真实可靠的,防止送样单位和检测机构私造数据和报告。

为了进一步确保试验数据、曲线和报告是真实可靠的,监管系统系统还包括异常智能分析模块,可通过异常智能分析模块分析:1.检测单位发现不合格故意关电源或强制退出不保存;2.同一试验编号多次数据采集;3.自动采集的数据有修改;4.同一个报告编号有多份;5.委托内容有修改。

同时,监管系统通过接受到的样品试验数据、曲线和报告与相应样品的国标数据进行比对,一旦出现不合格报告,第一时间内推送给监理(通过取样app)。

需要注意的是:为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各客户端与两云计算平台之间实现数据在各系统间的交换,通过接口实现的。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系统的建设中,需要综合考虑到行业领先技术和流行的趋势,保证整个系统具有好的开放、可集成性,支持大的负载能力,同时具有技术的前瞻性,符合行业流行发展趋势。系统建设过程主要基于如下技术路线:基于UML的面向对象设计方法:UML的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可贯穿于项目从理解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配置的每一个过程,它的各个模型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业务流程,建立更可靠、更完善的系统模型。基于微软的统一开发平台:该系统的应用开发运行体系将基于微软.NET体系架构实现。

适用于上述平台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委托:施工单位在本平台上网上自助委托,并打印带有条码的委托单;

b取样:送样单位与监理一起取样,将带有加密过的二维码的标签事先贴在样品上,监理通过取样客户端对样品进行第一次拍照,同时扫描委托单的条码与样品上的二维码,使委托单与样品绑定并上传;

c第一次接收:接收模块接受标签上的二维码、条码和第一次拍照的照片;

d送样:送样单位将样品送至检测机构;

e验样:检测机构通过验样客户端扫描标签上二维码、条码,并对样品进行第二次拍照,并上传;

f第二次接收:接收模块接受标签上的二维码、条码和第二次拍照的照片;

g推送:把第一次和第二次拍摄的照片、委托单上的条码编号推送给取样客户端,让其确认是否一致;

h试验:检测机构通过试验设备扫描样品二维码对样品进行试验,并将自动采集试验数据、试验曲线及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摄像头录下试验过程视频,并上传;

i第三次接收:接收模块接受试验数据、试验曲线、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摄像头录下试验过程视频;

j第一次报告生成:通过第一报告生成模块把试验数据与国标数据进行比对并将报告进行生成、审核和批准并转成PDF格式的报告,并上传;

k第四次接收:接收模块接受报告及报告数据,并将报告数据与委托单内容与样品试验数据进行比对,异常情况推送提醒给检测中心负责人,由检测中心负责人解释异常原因,同时推送给监理或业主,由其出具处理意见;

l加载防伪二维码:通过第四次报告接收,由平台给PDF格式的报告加上二维码成为最终有效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样品上的二维码是加密过的,试验人在试验时只知道必要的试验参数完全不知委托方的信息,做到了盲样管理。

通过取样客户端2确认样品信息(样品照片和委托单条码)、验样客户端3(样品照片和标签二维码)以及试验视频三者实时传输至监管系统,确保取样时的样品与试验时的样品为同一样品,有效的防止假样的产生;同时,检测机构在完成试验后,试验数据、曲线和报告将在第一时间上传至监管系统,并由监管系统生成带有二维码的报告,可供查询,而委托单条码、标签二维码和试验号都是特定唯一的,进而确保试验数据、曲线和报告是真实可靠的,防止送样单位和检测机构私造数据和报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