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溯源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3862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溯源标签,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纤维纹理的防伪溯源标签。



背景技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进口产品在国内销售必须贴有中文产品标签,并在通过商检机构审查、备案、入关前贴在产品上。然而,这些产品标签上只具有进口商、经销商、产品信息等基本信息。随着国内购买能力、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质量的海外进口商品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跨境电商、海外代购、微商等随之兴起。于此同时,大量不法分子为了获取更大利益,采取走私进口、假冒生产的方式向市场投入大量假冒伪劣产品、高仿产品,使得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同时也增加了市场管理难度,打击了原产商家的商誉,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因此,消费者、商家迫切需要一种可以查询产品真伪的渠道,以保护切身利益。

目前,有些生产厂家及进口商采取加贴专用防伪溯源标签的方式进行保护。但是,在国外加贴防伪标签周期比较长,而在国内进关前加贴则需要拆开包装,不仅效率低,而且会浪费大量的包装材料。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一体化防伪溯源标签,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伪溯源标签,该防伪溯源标签不仅具有产品信息而且具有防伪识别信息,可以有效满足产品的通关需求和消费者的防伪识别需求,有效地提高了通关效率,无需后期加贴防伪标签,也避免了包装材料的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伪溯源标签,包括:记录产品基本信息的产品信息区、记录产品防伪信息的防伪识别区、随机分布有纤维纹理的纤维纹理区以及安全线,所述安全线位于所述产品信息区和防伪识别区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防伪识别区包括一维或二维条形码。

进一步地,所述防伪识别区包括防伪编码。

进一步地,所述防伪识别区记载有防伪查询渠道。

进一步地,所述防伪查询渠道包括电话、短信、网站、企业公众号。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纹理区是由具有纤维纹理的纸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纹理区是通过随机喷洒纤维丝形成的纤维丝区。

进一步地,所述产品信息区、防伪识别区、安全线中至少一个与所述纤维纹理区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防伪识别区包括刮刮膜。

进一步地,所述防伪识别区包括获取检疫报告、检验报告、证书等内容之渠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防伪溯源标签不仅具有产品信息而且具有防伪识别信息,可以有效满足产品的通关需求和消费者的防伪识别需求,有效地提高了通关效率,无需后期加贴防伪标签,也避免了包装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防伪溯源标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防伪溯源标签100包括记录产品基本信息的产品信息区10、记录产品防伪信息的防伪识别区20、随机分布有纤维纹理的纤维纹理区30以及安全线40,所述安全线40位于所述产品信息区10和防伪识别区20之间。

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产品信息区10记录的是产品的基本信息,包括产品名称、简介、生厂商、经销商、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所述防伪识别区20包括条形码21、防伪编码22、防伪查询渠道23以及刮刮膜24。所述条形码21可以是一维条形码,也可以是二维条形码。所述条形码21可以是黑色的,也可以是彩色的。所述防伪编码22位于所述条形码21的正下方。每件产品都具有唯一的条形码21和防伪编码22。所述防伪查询渠道23包括电话、短信、网站、企业公众号等。刮开所述刮刮膜24,就会显示防伪验证码。消费者亦可以通过该防伪验证码进行防伪查询。所述防伪识别区还具有获取检验报告、检疫报告、证书等内容之渠道(未图示)。所述纤维纹理区30是由具有纤维纹理的纸制成。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纤维纹理区30也可以是通过随机喷洒纤维丝形成的纤维丝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纹理区30与所述安全线40部分重叠,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产品信息区10、防伪识别区20也可以与所述纤维纹理区30部分重叠。在所述防伪溯源标签100贴在产品上且在产品出厂前,通过视觉识读装置采集所述条形码21、防伪编码22的数据,并存储于数据库中,以供消费者进行查询。另外,再通过相机对所述纤维纹理区30进行拍照,并存储于数据库,以供消费者进行查询比对,识别产品是真是伪。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防伪溯源标签100不仅具有产品信息而且具有多元的防伪识别信息,可以有效满足产品的通关需求和消费者的防伪识别需求,有效地提高了通关效率,无需后期加贴防伪标签,也避免了包装材料的浪费。

特别需要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所作的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变化,仍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主张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