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源灯智能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061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源灯智能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卡片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无源灯智能卡。



背景技术:

感应式卡片中包含芯片与天线,天线与感应器发生电磁感应获取能源,芯片通过产生的能源进行通信。目前大多数感应卡不具有指示灯的功能,少数设置指示灯的感应卡中灯由独立的线圈供电,结构较复杂;供应灯工作的线圈一般由PCB工艺或非传统制卡设备生产,成本较高,工艺复杂,不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源灯智能卡,通过一个线圈为芯片与显示灯同时供电,简化了结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无源灯智能卡,包括卡基,所述卡基上环绕设置天线,所述天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入芯片,所述天线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显示灯,所述显示灯和所述芯片并联在所述天线上;所述天线上的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与读写器的频率相同,所述天线产生电磁共振并经整流对所述芯片和所述显示灯供电。

可选地,所述芯片为非接触卡模块;与所述芯片还串联设置电容和二极管进行高频整流。

可选地,还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芯片并联设置的匹配电容。

可选地,所述显示灯为发光二极管,并联在进行高频整流的电容与二极管之间。

可选地,所述天线为漆包线、蚀刻铜、蚀刻铝,或者通过PCB工艺、FPC工艺生产。

可选地,所述天线沿所述卡基的外周分布,所述芯片和所述显示灯设置于所述天线形成的线圈之内或线圈之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源灯智能卡,包括卡基,卡基是承载结构,作为整个智能卡的基础,卡基上环绕设置天线,天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入芯片以对其供电;天线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显示灯,显示灯和芯片并联于天线;天线上的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与读写器的频率相同。当靠近读写器时天线产生电磁共振,天线产生电压,经过整流后可以为芯片和显示灯同时供电,在芯片工作时显示灯点亮,作为天线是否正常工作的指示。芯片和显示灯由同一天线供电,简化了卡基上的线路结构,有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无源灯智能卡的一种实物结构图;

图2为智能卡的工作原理图。

其中包括:

卡基1、天线2、芯片3、显示灯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无源灯智能卡,通过一个线圈为芯片与显示灯同时供电,简化了结构。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无源灯智能卡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无源灯智能卡的一种实物结构图,其中包括卡基1,卡基1是承载结构,用于固定支撑其他部件,卡基1是整体智能卡的主体部件,构成卡身;卡基1上环绕设置天线2,天线2设置在卡基1的内部,也可以位于卡基1的表面;天线2的两端分别连接入芯片3,天线2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显示灯4,芯片3和显示灯4同样设置在卡基1上,显示灯4和芯片3并联于天线2上。天线2上设置串联谐振电路,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与读写器的频率相同,读卡器向智能卡发送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当天线2靠近读写器时,天线2发生电磁共振产生电压,经过整流后对芯片3和显示灯4供电,将电压共振产生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通过调整天线2绕制线圈各线之间的间距、形状等因素,使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与读写器的频率相同,天线2产生电磁共振,天线2上产生电压,对卡基1中的芯片3提供工作电压,同时对显示灯4提供工作电压。芯片3和显示灯4并联后的频率与只设置芯片3的频率不同,必须进行特定的调制。

本申请仅通过一组天线2对显示灯4和芯片3同时供电,显示灯4和芯片3并联设置在天线2上,简化了卡基1内的线路结构,整体的集成化程度更高,降低生产成本。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中的芯片3为非接触卡模块,也可以是双界面芯片;如图2所示,为智能卡的工作原理图,非接触卡模块为图中的COB模块,天线2以L1表示;与非接触卡模块还串联设置有电容和二极管,图中优选地设置了两个电容和两个二极管,以实现进行高频整流,进行高频整流的电容分别为C3和C4,进行高频整流的二极管分别为D3和D4。电磁感应产生的交变电流无法直接使用,需要进行整流以转化为直流电,调频整流后的电流沿C4、D4、D3、C3的方向传输。除了采用上述结构进行高频整流的方式之外,还可通过其他的结构实现对交流电整流的目的,这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也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更进一步,本申请还包括两个分别与非接触卡模块并联设置的匹配电容,以C1和C2表示,C1和C2用于与天线匹配使用,根据实际产品的天线或芯片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C1和C2用于调节天线的工作频率,使其工作在合理的频率范围,通过选用合理电容量大小的匹配电容C1和C2,使天线与读写器的频率相同。若匹配电容C1和C2保持不变,当要调整天线的工作频率则需要相应改变天线的绕制结构,而更换匹配电容更改频率的方式更加简便易行。

具体地,本申请中的显示灯4为发光二极管,并联在进行高频整流的电容与二极管之间。图2中发光二极管分别表示为D1和D2,两者相互并联,一端连接在C3和D3之间,另一端并联在C4和D4之间,经过调频整流的电流经过D1和D2发光。当天线2产生感应电流时使芯片3工作,同时点亮显示灯4,对操作者进行提示,同时也提升了智能卡的档次。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可为一个,也可并联设置多个。除了发光二极管之外,还可通过此结构对其他电子原件供电,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可采用传统的智能卡天线生产工艺制造,天线2可为漆包线、蚀刻铜、蚀刻铝等材料;或者通过PCB工艺、FPC工艺生产;PCB又称印刷线路板,可实现电子元器件自动插装或贴装、自动焊锡、自动检测,保证了电子设备的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FPC又称柔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等优点,可根据产生的使用需求做出相应的选择。

天线2沿卡基1的外周分布,天线2绕制形成的线圈与卡基1的外周形状相同,天线具有更大的绕制空间;芯片3和显示灯4同时设置于天线2形成的线圈之内,可有效利用卡基1的空间,使布局更加合理。当然,若有需要也可将芯片3以及显示灯4同时布置在天线覆盖的范围之外,或者两者一个设置于线圈之内,另一个设置于线圈之外也是可以的;芯片3、显示灯4与天线2之间的相对位置可根据使用需求作相应的改进,本文在此不作一一限定,这些具体的设置形式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