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砌体工程应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917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砌体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的砌体工程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中,砌体工程部分采用传统的工法操作:测量定位放线→现场根据二维图纸排砖→根据排砖图切割砌块→使用砂浆进行砌筑。采用传统的工法操作存在以下缺陷:1.在现场排砖效率低、排砖误差会导致返工等问题;2. 砌块现场切割导致大量扬尘污染楼层操作环境。

当前建筑业已步入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引入和普及, 例如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解决了计算机辅助绘图的问题。而且这种引入受到了建筑业业内人士大力欢迎,良好地适应建筑市场的需求,设计人员不再用手工绘图了,同时也解决了手工绘制和修改易出现错误的弊端。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继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后出现在工程建筑行业又一重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它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性、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优点。所以,将BIM技术运用到砌体工程领域,就能解决砌体工程传统的工法操作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排砖效率高、排砖误差小、成本低、能够保护施工环境的基于BIM的砌体工程应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处理器、显示器、数据存储器、二维测绘模块、BIM三维建模模块及电源模块,所述显示器、所述数据存储器、所述二维测绘模块、所述BIM三维建模模块及所述电源模块均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所述BIM三维建模模块包含有砌体数据库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BIM三维建模模块还包含有编码器。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器为LED液晶显示器。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交流电源及备用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处理器、显示器、数据存储器、二维测绘模块、BIM三维建模模块及电源模块,所述显示器、所述数据存储器、所述二维测绘模块、所述BIM三维建模模块及所述电源模块均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所述BIM三维建模模块包含有砌体数据库模块,所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BIM技术运用到砌体工程领域,解决了砌体工程人工排砖效率低、排砖误差导致返工严重的问题;同时,能够防止现场切割产生的扬尘污染环境,为绿色环保施工打下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处理器1、显示器2、数据存储器3、二维测绘模块4、BIM三维建模模块5及电源模块6,所述显示器2、所述数据存储器3、所述二维测绘模块4、所述BIM三维建模模块5及所述电源模块6均与所述处理器1相连接,所述BIM三维建模模块5包含有砌体数据库模块7。利用二维测绘模块4绘制建筑结构施工图,根据结构施工图取得建模信息,然后通过所述BIM三维建模模块对建筑进行三维建模,建模完成够,选取所述砌体数据块7内的砌块对三维模型进行排砖设计,完成砌体工程的模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BIM三维建模模块5还包含有编码器8,利用所述编码器8对不同规格的砌块进行编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器2为LED液晶显示器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6包括交流电源61及备用电源62,正常工作时使用所述交流电源61为系统供电,设置所述备用电源62是为了防止突然断电造成数据丢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维测绘模块4为CAD绘图软件。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利用CAD绘图软件绘制建筑结构施工图,根据CAD建筑结构施工图,取得建模信息,建模信息包括梁高,板厚、结构柱、设备基础、门洞大小、墙体位置;

步骤二,利用BIM三维建模模块5对上述CAD结构施工图纸进行三维建模,将上述获取的建模信息赋予在模型中,并将进行三维建模后的结构进行砌体建立;

步骤三,从BIM三维建模模块5上的砌体数据库模块7中选取使用的砌块标准规格对砌块进行排砖设计,通过砌块排砖设计后,墙面上的砌块包括标准和非标准砌块,并利用编码器8对不同规格的砌块进行编码;

步骤四,通过BIM三维建模模块5排布的砌体工程模型获取砌块数据信息;

步骤五,根据砌体三维模型的排砖设计和编码结果,提取并制定砌块及材料单。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砌体工程的技术领域。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