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土方开挖应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9174阅读:10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土方开挖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建筑周期信息化管理技术,具有模拟性、可视化、协调性、优化型和可出图五大特点。BIM是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监督方法,建立在三维数字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包含了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所有阶段的数据信息。工作人员在建筑物任何生命周期中任何阶段,都可以根据模型以及模型提供的数据有效、正确的决策。

现有的土方开挖技术使用实施为:

根据勘测单位提供坐标点,施工单位根据坐标点进行桩位复点,确定开挖范围组织编制开挖方案,注意土方开挖要点以及机械进场退场顺序,基础开挖深度的确定,土方内运或者外运的行走路线规划。

上述的土方开挖技术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1.根据二维图纸进行土方开挖容易造成开挖深度不够、承台形状开挖不正确、类似排水沟集水井开挖遗漏之类,容易造成返工,增加项目成本,耽误施工工期。

2.在施工现场运土机械的行走路线规划不到位,导致机械无法到达指定运输位置造成土方二次搬运增加了二次搬运费用以及临时行车道路太窄车辆行驶不方便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降低加工成本、增加施工安全性和提高生产效率基于BIM的土方开挖应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处理器、BIM模块、地形测绘模块、基坑模型数据模块、电源模块和存储器、显示器和移动端设备,所述BIM模块、地形测绘模块、基坑模型数据模块、电源模块和存储器、显示器和移动端设备均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上还设有无线收发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器或会议通智能会议平板。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端设备为手机或iPad或笔记本电脑。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的表面还设有散热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处理器、BIM模块、地形测绘模块、基坑模型数据模块、电源模块和存储器、显示器和移动端设备,所述BIM模块、地形测绘模块、基坑模型数据模块、电源模块和存储器、显示器和移动端设备均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地形测绘模块测绘的场地方格网;然后通过所述BIM模块进行地形模型的建立;查看地形模型并通过基坑模型数据模块建立基坑的模型;通过所述BIM模块计算需要开挖的土方量,算出所需要的机械台班;在模型场地实景安排所需要的机械台班;模型中实景规划行车道路,临边防护,实景查看是否合理;通过三维实景在现场对照开挖,减少土方开挖遗漏;利用所述BIM软件形成完整的机械进退场秩序,减少安全事故出现;所述BIM软件完成模拟施工提前预判机械台班的使用情况,所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土方开挖技术存在的缺陷,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施工安全性,也大大的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处理器1、BIM模块2、地形测绘模块3、基坑模型数据模块4、电源模块5和存储器6、显示器7和移动端设备8,所述BIM模块2、地形测绘模块3、基坑模型数据模块4、电源模块5和存储器6、显示器7和移动端设备8均与所述处理器1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地形测绘模块3使3D实景扫描仪,所述BIM模块2为BIM软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上还设有无线收发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器7为液晶显示器或会议通智能会议平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端设备8为手机或iPad或笔记本电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的表面还设有散热膜,所述散热膜为石墨烯层,所述石墨烯层能及时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其主要操作流程如下:

1.根据所述3D实景扫描仪或人工现场测绘出的场地方格网通过所述BIM软件进行地形模型的建立;

2.查看结构图纸并通过基坑模型数据模块4建立基坑的模型;

3.通过所述BIM软件计算需要开挖的土方量,算出所需要的机械台班;

4.在模型场地实景安排所需要的机械台班;

5.模型中实景规划行车道路,临边防护,实景查看是否合理;

6.通过三维实景在现场对照开挖,减少土方开挖遗漏;

7.利用所述BIM软件形成完整的机械进退场秩序,减少安全事故出现;

8.所述BIM软件完成模拟施工提前预判机械台班的使用情况。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土方开挖的技术领域。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