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软件程序烧录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6291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软件程序烧录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升级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软件程序烧录治具。



背景技术:

服务器电源在使用过程中,为了解决某些问题,或者为了增强其功能、稳定性,需要对其进行软件程序升级或者硬件升级,升级后要对其进行测试。一旦测试中出现漏刷,就会造成不良电源流到客户端,为产品质量留下隐患,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电源 FW( Firmware,软件程序)升级问题,通常会对电源进行拆壳进行刷新,刷新后还需要将电源从新组装后插入服务器中进行数据读取测试。该方法首先将电源拆卸,然后用烧录器对电源FW的版本进行改写。

这种刷新方法,由于要对电源进行拆卸、组装,并且需要搭配服务器进行测试是否刷新成功,该过程拆卸繁琐,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测试和刷新效率低。对FW升级或者硬件升级后测试时,需要对电源进行拉载测试,通常拉载模块比较凌乱,存在隐患,并且拉载时不能观察FW升级或者硬件升级后对电源信号的影响,因此刷新后不进行电源信号测试,存在很大的风险。

FW刷新检测方法,由于要对电源进行拆卸、组装,并且需要搭配服务器进行测试是否刷新成功,该过程拆卸繁琐,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测试和刷新效率低。需要对电源进行拉载测试,通常拉载模块比较凌乱,存在隐患,并且拉载时不能观察FW升级或者硬件升级后对电源信号的影响,因此刷新后不进行电源信号测试,存在很大的风险。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设计一种电源软件程序烧录治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源软件程序烧录治具,包括治具板,所述治具板上设有电源接线端子、烧录端子和电源信号端子, 电源接线端子用于与电源的输出端子连接;电源信号端子通过烧录接口电路与烧录端子连接;

电源信号端子连接有负载输出端子;电源接线端子与负载输出端子连接;

所述治具板上还设有电源芯片供电端子,所述电源芯片供电端子分别与电源信号端子、负载输出端子和电源接线端子电路连接;

所述治具板上还设有拨码器,所述拨码器与电源信号端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治具板上还设有测量信号端子,所述测量信号端子分别与电源接线端子、电源芯片供电端子、拨码器和电源信号端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治具板上还设有噪声测量端子,所述噪声测量端子分别与电源接线端子和负载输出端子连接。

进一步的,电源信号端子包括第四电源信号端子、第五电源信号端子、第六电源信号端子、第七电源信号端子和第八电源信号端子。

进一步的,烧录端子的第一引脚与第八电源信号端子的第二引脚连接;

烧录端子的第二引脚与烧录端子的第十引脚连接后接地;

烧录端子的第三引脚与第七电源信号端子的第二引脚连接;

烧录端子的第四引脚通过第八电阻与第一引脚连接,同时烧录端子的第四引脚还通过第九电阻与第三引脚连接;烧录端子的第四引脚还通过第五电容接地;

第七电源信号端子的第一引脚依次通过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阻与第八电源信号端子的第一引脚连接;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阻的连接点通过第六电容接地;

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阻的连接点还与第五电源信号端子连接。

进一步的,第五电源信号端子的第一引脚与负载输出端子连接;

第五电源信号端子的第二引脚依次通过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连接到

第五电源信号端子的第三引脚;

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的连接点通过第七电阻连接到第五电源信号端子的第四引脚;

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的连接点与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阻的连接点相连接。

进一步的,拨码器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均接地;

拨码器的第八引脚依次通过第十二电阻和第十三电阻与拨码器的第七引脚连接;第十二电阻和第十三电阻的连接点通过第十四电阻与拨码器的第六引脚连接;

第十二电阻和第十三电阻的连接点还通过第十五电阻与拨码器的第五引脚连接;

第十二电阻和第十三电阻的连接点还连接到测量信号端子。

第十二电阻和第十三电阻的连接点还连接到第六电源信号端子的第一引脚;

第六电源信号端子的第二引脚、第四电源信号端子的第二引脚和第四电源信号端子的第一引脚均连接到负载输出端子;第六电源信号端子的第三引脚和第四电源信号端子的第三引脚均接地;

进一步的,治具板上还设有螺柱,所述螺柱分别与第四电源信号端子、第六电源信号端子、第五电源信号端子和电源接线端子连接。

进一步的,治具板包括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电源接线端子设在治具板的第一侧,烧录端子设在治具板的第二侧,负载输出端子设在治具板的第三侧。

电源接线端子与电源输出端子连接, 保证电源与治具板相连接。

烧录端子与烧录器连接,对电源进行通信,读取电源的信息。对电源软件程序刷新时也通过烧录端子。烧录完成后可检查电源信息是否有变化,判断软件程序是否刷新成功。

烧录之前,电源线插入电源内,电源需要上电,才能烧录。同时本发明中有单独为电源内部芯片的供电模块,电源芯片供电端子为电源内部芯片外接电压,没有电源线为电源供电时,可用电源芯片供电端子为电源内部芯片供电,保证软件程序刷新的正常进行。

负载输出端子,可以接负载,电源刷新软件程序以后,进行拉载测试,可通过负载输出端子与负载模块连接。当负载端子不匹配时,可通螺柱引出电线拉载。螺柱数量为若干个,分为电源主输出和辅助输出。可根据电源的功率以及拉载情况选择不同数量的螺柱引出电线。

噪声测量端子外接线缆,连接到示波器中,可测试输出的噪声及纹波等。

电源信号端子,可在拉载测试时观察电源信号是否存在不满足规范的情况。能够更好地验证软件程序升级后对电源单体信号的影响。更好地匹配系统。增强系统的稳定性。测量信号端子可通过外接端子,接入到其他测试治具中,观察测量信号的情况。

拨码器为电源地址调节端子,刷新软件程序时可通过该拨码器修改电源的地址,保证电源冗余使用时,两个或多个模块地址不冲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治具在不拆机的情况下能对电源软件程序刷新,检查,测试等。满足了电源的软件程序刷新、信息读取、拉载测试等,实现了多种功能,保证电源的正常升级和运行,提高刷新效率和工作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软件程序烧录治具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电源信号端子通过烧录接口电路与烧录端子连接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拨码器连接电路示意图。

其中,1-治具板,11-第一侧,21-噪声测量端子,22-第二侧,24-电源芯片供电端子,28-电源信号端子,33-第三侧,44-第四侧, 62-螺柱,J1-电源接线端子, J2-负载输出端子, J3-测量信号端子,J5-第五电源信号端子,JP7-第七电源信号端子,JP8-第八电源信号端子,J10-烧录端子,J11-第四电源信号端子, J12-第六电源信号端子, S2-拨码器,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R10-第十电阻,R11-第十一电阻,R12-第十二电阻,R13-第十三电阻,R14-第十四电阻,R15-第十五电阻,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软件程序烧录治具,包括治具板1,所述治具板1上设有电源接线端子J1、烧录端子J10和电源信号端子28, 电源接线端子J1用于与电源的输出端子连接;电源信号端子28通过烧录接口电路与烧录端子J10连接;

电源信号端子28连接有负载输出端子J2;电源接线端子J1与负载输出端子J2连接;

所述治具板1上还设有电源芯片供电端子24,所述电源芯片供电端子24分别与电源信号端子28、负载输出端子J2和电源接线端子J1电路连接;

所述治具板上还设有拨码器S2,所述拨码器S2与电源信号端子28连接;

所述治具板1上还设有测量信号端子J3,所述测量信号端子J3分别与电源接线端子J1、电源芯片供电端子24、拨码器S2和电源信号端子28连接。

所述治具板1上还设有噪声测量端子21,所述噪声测量端子21分别与电源接线端子J1和负载输出端子J2连接。

电源信号端子28包括第四电源信号端子J11、第五电源信号端子J5、第六电源信号端子J12、第七电源信号端子JP7和第八电源信号端子JP8。

烧录端子J10的第一引脚与第八电源信号端子JP8的第二引脚连接;

烧录端子J10的第二引脚与烧录端子J10的第十引脚连接后接地;

烧录端子J10的第三引脚与第七电源信号端子JP7的第二引脚连接;

烧录端子J10的第四引脚通过第八电阻R8与第一引脚连接,同时烧录端子J10的第四引脚还通过第九电阻R9与第三引脚连接;烧录端子J10的第四引脚还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

第七电源信号端子JP7的第一引脚依次通过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与第八电源信号端子JP8的第一引脚连接;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的连接点通过第六电容C6接地;

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的连接点还与第五电源信号端子J5连接。

第五电源信号端子J5的第一引脚与负载输出端子J2连接;

第五电源信号端子J5的第二引脚依次通过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连接到第五电源信号端子J5的第三引脚;

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连接点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到第五电源信号端子J5的第四引脚;

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连接点与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的连接点相连接。

拨码器S2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均接地;

拨码器S2的第八引脚依次通过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阻R13与拨码器S2的第七引脚连接;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阻R13的连接点通过第十四电阻R14与拨码器S2的第六引脚连接;

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阻R13的连接点还通过第十五电阻R15与拨码器S2的第五引脚连接;

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阻R13的连接点还连接到测量信号端子J3。

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阻R13的连接点还连接到第六电源信号端子J12的第一引脚;

第六电源信号端子J12的第二引脚、第四电源信号端子J11的第二引脚和第四电源信号端子J11的第一引脚均连接到负载输出端子J2;第六电源信号端子J12的第三引脚和第四电源信号端子J11的第三引脚均接地;

治具板1上还设有螺柱62,所述螺柱62分别与第四电源信号端子J11、第六电源信号端子J12、第五电源信号端子J5和电源接线端子J1连接。

治具板1包括第一侧11、第二侧22、第三侧33和第四侧44,所述电源接线端子J1设在治具板1的第一侧11,烧录端子J10设在治具板1的第二侧22,负载输出端子J2设在治具板1的第三侧33。

电源接线端子J1与电源输出端子连接, 保证电源与治具板1相连接。

烧录端子J10与烧录器连接,对电源进行通信,读取电源的信息。对电源软件程序刷新时也通过烧录端子J10。烧录完成后可检查电源信息是否有变化,判断软件程序是否刷新成功。

烧录之前,电源线插入电源内,电源需要上电,才能烧录。同时本发明中有单独为电源内部芯片的供电模块,电源芯片供电端子24为电源内部芯片外接电压,没有电源线为电源供电时,可用电源芯片供电端子24为电源内部芯片供电,保证软件程序刷新的正常进行。

负载输出端子J2,可以接负载,电源刷新软件程序以后,进行拉载测试,可通过负载输出端子J2与负载模块连接。当负载端子不匹配时,可通螺柱62引出电线拉载。螺柱62数量为若干个,分为电源主输出和辅助输出。可根据电源的功率以及拉载情况选择不同数量的螺柱引出电线。

噪声测量端子21外接线缆,连接到示波器中,可测试输出的噪声及纹波等。

电源信号端子28,可在拉载测试时观察电源信号是否存在不满足规范的情况。能够更好地验证软件程序升级后对电源单体信号的影响。更好地匹配系统。增强系统的稳定性。测量信号端子J3可通过外接端子,接入到其他测试治具中,观察测量信号的情况。

拨码器S2为电源地址调节端子,刷新软件程序时可通过该拨码器S2修改电源的地址,保证电源冗余使用时,两个或多个模块地址不冲突。

本实施例提供的烧录治具烧录电源软件程序的过程为:

待刷新的电源与治具板1连接;将烧录器端子与烧录端子J10相连接;电源接通AC电源线上电;打开烧录软件,检查电源模块原来的软件程序信息及版本,刷入软件程序新程序,检查是否刷入正确;最后,接上负载,进行拉载测试,测试电源信号等。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没有创造性的变化,以及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进和润饰,都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