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Ukey接口的平板电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6910发布日期:2018-07-24 23:47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置Ukey接口的平板电脑。



背景技术:

平板电脑具有重量轻、简易携带、可随时随地办公等优点,因此受到许多人的欢迎;但目前平板电脑也存在某些缺点。

比如,平板电脑在家办公或外出办公时,由于数据信息保密等因素,需使用Ukey设备确保保密性防止泄漏;如果Ukey设备插在平板电脑外置IO接口的话,综合不好的地方大概有以下二方面:

一方面,重复性插拔Ukey设备,其操作不够便捷,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不便;另一方面,Ukey是一个经过加密处理的设备,插在外置IO接口上,过于显眼,有安全隐患等风险;这对于用户来说,加密性的设计不够隐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内置Ukey接口的平板电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携带方便的一种内置Ukey接口的平板电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内置Ukey接口的平板电脑,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后端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后端面的右下部设置有嵌槽,所述嵌槽的槽位内凹,所述嵌槽内的内上端设置有Ukey接口,所述Ukey接口通过转接板连接至主板端,所述嵌槽的外部设置有外盖,所述嵌槽的左侧部设置有多组卡簧槽,所述外盖的左侧边设置有与卡簧槽配合连接的卡簧扣,所述嵌槽的右侧边设置第一螺丝孔,所述外盖的右侧边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螺丝孔,所外盖用螺丝分别通过第一螺丝孔和第二螺丝孔与外壳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盖的左端面和外壳的端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呈矩阵分布的蜂窝摩擦槽。

优选地,所述螺丝头可使用手指进行扭螺丝时扭紧或松开。

优选地,所述卡簧槽和卡簧扣均有三个。

优选地,所述转接板采用USB2.0协议。

优选地,所述嵌槽和外盖均为方形。

优选地,所述转接板通过线材与主板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平板电脑可根据需求用户自行更换Ukey设备,既安全性提高又携带方便等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携带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嵌槽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并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一种内置Ukey接口的平板电脑,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后端设置有外壳1,所述外壳1后端面的右下部设置有嵌槽2,所述嵌槽2的槽位内凹,所述嵌槽2内的内上端设置有Ukey接口4,所述Ukey 接口4通过转接板连接至主板端,所述嵌槽2的外部设置有外盖7,所述嵌槽2 的左侧部设置有多组卡簧槽5,所述外盖2的左侧边设置有与卡簧槽5配合连接的卡簧扣8,所述嵌槽2的右侧边设置第一螺丝孔6,所述外盖2的右侧边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螺丝孔9,所外盖2用螺丝依次通过第一螺丝孔6和第二螺丝孔 9与外壳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盖2的左端面和外壳1的端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呈矩阵分布的蜂窝摩擦槽3,所述螺丝头可使用手指进行扭螺丝时扭紧或松开。

进一步的,所述卡簧槽5和卡簧扣8均有三个,所述转接板采用USB2.0协议,所述嵌槽2和外盖7均为方形,所述转接板通过线材与主板端。

在平板电脑后壳下方处开一个方形槽,槽位内凹,方形槽右侧开一个孔,只看到Ukey接口的孔;槽位与平板电脑后壳工艺方式形成一体,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该空间的长度可容得下市场上通用的U盘;插拔Ukey设备时,空间的范围不影响手指操作,无干涉;从槽位处内无法查看产品内部信息,只可以看到一个Ukey接口;这可防止用户在更换或拔插Ukey时,不用担忧手指是否会触碰到产品内部的电子件而引起的故障问题、还起到固定Ukey设备等作用。

Ukey接口方形槽位上设有外盖,采用螺丝固定方式使外盖与方形槽牢固,螺丝采用定制工艺方式制造出来,该螺丝采取卡簧等工艺固定在外盖上,确保拆卸外盖时,螺丝不会掉,与外盖形成一体;选择的螺丝头可使用手指进行扭螺丝时扭紧或松开;这可确保用户随时随地更换Ukey设备,不借用任何螺丝刀工具等进行操作,这对用户来说,解决了更换物件方便、携带方便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平板电脑可根据需求用户自行更换Ukey设备,既安全性提高又携带方便等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携带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