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587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键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键盘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键盘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可与键盘配合我使用的电子产品有平板电脑、台式机、笔记本以及智能电视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玩平板电脑、手机也成为追赶时髦的一种生活方式。其中,平板电脑与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最大的区别在于非常便于携带,但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固定的支点,换言之,在键盘与平板电脑匹配使用时,无法实现平板电脑的稳定支撑,这将不便于用户使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盘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键盘与平板电脑匹配使用时,无法实现平板电脑的稳定支撑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键盘结构,用于与平板电脑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结构包括键盘,所述键盘包括与所述平板电脑有线或无线连接并用于输入文字或指令予所述平板电脑的键盘主体;所述键盘结构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平板电脑并供所述平板电脑立于所述键盘主体后侧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均转动连接在所述键盘主体的后侧,任一所述支撑架在扣合于所述键盘主体时具有扣合状态以及在转离所述键盘主体时具有张开状态。进一步地,各所述支撑架包括转动部以及一端与所述转动部连接的支撑部,所述键盘主体于其后侧面设有插接腔,所述键盘包括与所述键盘主体连接并竖立于所述插接腔内的枢轴,所述转动部于其上表面开设有轴孔,所述枢轴穿过所述轴孔并与所述轴孔转动配合;各所述支撑部于其上侧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平板电脑的一边缘插置的插接槽。进一步地,各所述支撑部呈板状,且其宽度方向与所述键盘主体相垂直,所述插接槽是从所述支撑部的上板边向下并朝向所述键盘主体方向倾斜开设而成的插接槽,各所述支撑部在所述扣合状态时抵于所述键盘主体的后侧面。进一步地,所述键盘包括与所述键盘主体连接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设置有多个且间隔设置且共同形成呈环形的第一环形凸缘,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的轴线与所述枢轴的轴线相同,各所述第一凸缘位于所述插接腔的上腔壁并朝向下侧延伸;所述转动部于其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环形插槽,各所述第一凸缘插于所述第一环形插槽内并与所述第一环形插槽紧密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键盘包括与所述键盘主体连接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设置有多个且间隔设置且共同形成呈环形的第二环形凸缘,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的轴线与所述枢轴的轴线相同,各所述第二凸缘位于所述插接腔的下腔壁并朝向上侧延伸;所述转动部于其上表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插槽,各所述第二凸缘插于所述第二环形插槽内并与所述第二环形插槽紧密配合。进一步地,各所述支撑架包括与所述支撑部连接并用于抵于桌面的维稳部,所述维稳部在所述扣合状态时收纳于所述键盘主体的下侧。进一步地,所述键盘主体于其下侧面中位于后侧部并与各所述维稳部相对应开设有收纳槽,各所述收纳槽皆延伸至所述键盘主体的后侧,各所述维稳部在所述扣合状态时置于所述收纳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键盘结构还包括在所述扣合状态时将各所述维稳部卡止于相应的所述收纳槽内的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维稳部的卡接槽以及设于所述收纳槽槽底的卡凸,所述卡凸在所述扣合状态时卡止于所述卡接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键盘结构还包括在所述扣合状态时将各所述维稳部定位于所述收纳槽内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与所述维稳部连接的定位插舌以及开设于所述收纳槽后侧壁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插舌在所述扣合状态时插于所述定位孔内。进一步地,所述键盘主体为横向折叠式或纵向折叠式的键盘主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键盘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键盘主体于其后侧转动连接有至少两支撑架,平板电脑安置在各支撑架上并立于键盘主体后侧,为平板电脑提供固定支点,提高平板电脑的支撑稳定性,使平板电脑与键盘结构的结合如同打开一笔记本电脑一样,便于用户使用。另外,各支撑架可以转动扣合在键盘主体上,也可以随时转离键盘主体以支撑平板电脑,支撑架设置成可转动扣合,也可转动张开的结构,便于用户携带键盘结构,缩小键盘结构占用的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在张开状态时键盘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在张开状态时键盘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架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键盘的立体图;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图7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在扣合状态时键盘结构的立体图;图9是图8中C处的放大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键盘结构1键盘100键盘主体110支撑架200扣合状态201张开状态202转动部210支撑部220插接腔101枢轴120轴孔211插接槽221上键盘盖111下键盘盖112第一凸缘130第一环形插槽212第二凸缘140第二环形插槽213维稳部230收纳槽102旋接口103卡接槽231卡凸150定位插舌240定位孔104支撑胶垫250安置槽232间隔墙16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它可能通过第三部件间接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它可能通过第三部件间接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中,如图1所示,X的正方向代表“前”,则其反方向表示“后”;Y的正方向代表“上”,则其反方向表示“下”;Z的正方向代表“右”,则其反方向表示“左”。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图2和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键盘结构,用于与平板电脑配合使用。键盘结构1包括键盘100,键盘100包括与平板电脑有线或无线连接并用于向平板电脑输入文字或指令的键盘主体110。键盘结构1还包括用于支撑平板电脑并供平板电脑立于键盘主体110后侧的支撑架200,支撑架200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均转动连接在键盘主体110的后侧,任一支撑架200在扣合于键盘主体110时具有扣合状态201(请参阅图7)以及在转离键盘主体110时具有张开状态202(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键盘主体110于其后侧转动连接有至少两支撑架200,平板电脑安置在各支撑架200上并立于键盘主体110后侧,为平板电脑提供固定支点,提高平板电脑的支撑稳定性,使平板电脑与键盘结构1的结合如同打开一笔记本电脑一样,便于用户使用。另外,各支撑架200可以转动扣合在键盘主体110上,也可以随时转离键盘主体110以支撑平板电脑,支撑架200设置成可转动扣合,也可转动张开的结构,便于用户携带键盘结构1,缩小键盘结构1占用的空间。请同时参阅图3至图6,进一步地,各支撑架200包括转动部210以及一端与转动部210连接的支撑部220,键盘主体110于其后侧面设有插接腔101,键盘100包括与键盘主体110连接并竖立于插接腔101内的枢轴120,转动部210于其上表面开设有轴孔211,枢轴120穿过轴孔211并与轴孔211转动配合;各支撑部220于其上侧开设有用于供平板电脑的一边缘插置的插接槽221。当然,各支撑部220上的插接槽221数量可以为多个。优选方案,任意相邻的两支撑部220,一支撑部220上的任一插接槽221与另一支撑部220上的一插接槽221相正对。在本实施例中,枢轴120连接于插接腔101的上腔壁。具体地,键盘主体110包括上键盘盖111和与上键盘盖111扣合在一起的下键盘盖112。其中,插接槽221是二者共同形成。枢轴120连接在上键盘盖111的下侧面。下键盘盖112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枢轴120的端部,实现上键盘盖111与下键盘盖112之间的固定。请同时参阅图3至图6,进一步地,各支撑部220呈板状,且其宽度方向与键盘主体110相垂直,插接槽221是从支撑部220的上板边向下并朝向键盘主体110方向倾斜开设而成的插接槽221,用以使平板电脑与键盘主体110之间所成的角度大于90°,便于用户观看、操作。各支撑部220在扣合状态201时抵于键盘主体110的后侧面,换言之,由于各支撑部220呈板状,在处于扣合状态201时支撑部220的一板面抵接于键盘主体110的后侧面,提高了键盘结构1的便携性。请同时参阅图3、图5和图6,进一步地,键盘100包括与键盘主体110连接的第一凸缘130,第一凸缘130设置有多个且间隔设置且共同形成呈环形的第一环形凸缘,第一环形凸缘的轴线与枢轴120的轴线相同,各第一凸缘130位于插接腔101的上腔壁并朝向下侧延伸;转动部210于其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环形插槽212,各第一凸缘130插于第一环形插槽212内并与第一环形插槽212紧密配合。这样,一方面各第一凸缘130插于第一环形插槽212内并与第一环形插槽212紧密配合,即过盈配合,可促使各支撑架200转至任一位置时,皆可平稳地固定住,不会发生随意性的转位;另一方面,再结合多个第一凸缘130间隔设置,促使各支撑架200在转动过程中有段落感,可作为转动角度的度量。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凸缘130均匀设置。请同时参阅图4至图6,进一步地,键盘100包括与键盘主体110连接的第二凸缘140,第二凸缘140设置有多个且间隔设置且共同形成呈环形的第二环形凸缘,第二环形凸缘的轴线与枢轴120的轴线相同,各第二凸缘140位于插接腔101的下腔壁并朝向上侧延伸;转动部210于其上表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插槽213,各第二凸缘140插于第二环形插槽213内并与第二环形插槽213紧密配合。这样设置的优势在于:第一,各第二凸缘140插于第二环形插槽213内并与第二环形插槽213紧密配合,即过盈配合,可促使各支撑架200转至任二位置时,皆可平稳地固定住,不会发生随意性的转位;第二,再结合多个第二凸缘140间隔设置,促使各支撑架200在转动过程中有段落感,可作为转动角度的度量;第三,与多个第一凸缘130结合,提高各支撑架200转动的稳定性;第四,第一凸缘130的数量与第二凸缘140的数量相同,且任一第一凸缘130与一第二凸缘140相正对,满足各支撑架200在转动过程中有段落感。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凸缘140均匀设置。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进一步地,各支撑架200包括与支撑部220连接并用于抵于桌面的维稳部230,维稳部230在扣合状态201时收纳于键盘主体110的下侧。这样,提高支撑部220的支撑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维稳部230也呈板状,维稳部230与支撑部220冲压成型于一体,且共同形成L型钣金件。请同时参阅图1、图3和图5,进一步地,键盘主体110于其下侧面中位于后侧部并与各维稳部230相对应开设有收纳槽102,各收纳槽102皆延伸至键盘主体110的后侧,各维稳部230在扣合状态201时置于收纳槽102内。这样,使键盘结构1整体更加紧凑。请同时参阅图1、图3、图5和图6,进一步地,各转动部210与一维稳部230连接,插接腔101在与收纳槽102相背对的腔壁开设与收纳槽102连通的旋接口103,维稳部230在扣合状态201时插于旋接口103。这样设置,一方面,提高各支撑架200强度;另一方面,提高各支撑架200支撑稳定性。请同时参阅图1、图3、图5和图7,进一步地,键盘结构1还包括在扣合状态201时将各维稳部230卡止于相应的收纳槽102内的卡接结构。卡接结构包括设于维稳部230的卡接槽231以及设于收纳槽102槽底的卡凸150,卡凸150在扣合状态201时卡止于卡接槽231内。这样,通过该卡接结构,促使各支撑架200在处于扣合状态201时,更加牢固地卡止在键盘主体110上。请同时参阅图1、图3、图5和图7,进一步地,键盘结构1还包括在扣合状态201时将各维稳部230定位于收纳槽102内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与维稳部230连接的定位插舌240以及开设于收纳槽102后侧壁的定位孔104,定位插舌240在扣合状态201时插于定位孔104内。这样,便于各支撑架200快速定位收纳于收纳槽102内。请同时参阅图2、图4和图8,进一步地,支撑架200还包括具有弹性的支撑胶垫250,支撑胶垫250固定于维稳部230的下侧面且在扣合状态201时其下侧面相对凸出于键盘主体110的下侧。这样,通过支撑胶垫250的设置,一方面避免各支撑架200直接与桌面接触,造成桌面或支撑架200发生滑磨,保护支撑架200和支撑桌面;另一方面,增强支撑架200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止支撑架200随意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胶垫250的材质为硅胶材质。在本实施例中,维稳部230于其下侧面开设有安置槽232,支撑胶垫250插于安置槽232并固定于安置槽232,支撑胶垫250的厚度大于安置槽232的槽深度,便于支撑胶垫250发挥作用。请同时参阅图1、图5、图8和图9,进一步地,键盘主体110为横向折叠式或纵向折叠式的键盘主体110。在本实施例中,键盘主体110采用的是纵向折叠式。这样,更加便于用户携带键盘结构1,使键盘结构1更加小巧。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00设置有两个,两支撑架200相向转动扣合于键盘主体110上,且在扣合状态201时二者的延伸端之间具有一定间隙,避免发生位置干涉;两支撑架200相分离转动张开。具体地,键盘100还包括与键盘主体110连接的间隔墙160,两收纳槽102连通,且由间隔墙160分隔开,进一步避免两支撑架200发生位置干涉。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