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式红外触摸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4537发布日期:2018-09-25 20:21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触摸一体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置式红外触摸框。



背景技术:

红外触摸常用在教学一体机、会议一体机及查询机等产品上。教学一体机主要用于幼教、普教、大专院校及培训机构等部门;会议一体机用在机关单位、公司、指挥中心等部门;查询机用在图书馆、展厅、酒店等部门。这些触摸一体机目前以红外感应触摸方式为主。目前国家为消除教育方面的差距,全力扶持学校配备教学一体机,通过互联互动的方式,达到教学资源共享目的。触摸一体机以红外触摸为基本配置,一旦红外触摸出现性能问题,需要厂家及时解决,而很多学校处在偏远地区,附近一般又没有售后维修点,厂家上门维修,人工和交通运输成本非常高昂。如整机退回厂家处理,一是运输途中,整机容易损坏,二是运输费用也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外置式红外触摸框,使其可以整体从一体机上安装或拆卸,而不需要借助其它任何工具和元器件,尤其不需要螺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置式红外触摸框,包括边框、塑胶拐角、红外滤光条、触摸PCBA、塑胶弹片、带钩连接器,所述边框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处上下各设有一个卡位,所述红外滤光条安装于所述卡位上,所述边框内壁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红外滤光条内壁设有第二卡槽,所述边框底部设有第三卡槽,所述触摸PCBA的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一卡槽内,另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塑胶弹片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边框中段。

进一步地,所述塑胶拐角上设有螺丝孔,所述边框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通过自攻螺丝,使边框和塑胶拐角连接,所述第一边框、第二边框与所述塑胶拐角组合成一定尺寸规格的矩形框体。

进一步地,所述塑胶拐角上还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可扣紧在一体机上,用于后期整框装配和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塑胶弹片上设有底部扣和外侧扣,所述底部扣扣住在所述第三卡槽上,使所述塑胶弹片装在任何位置时都不松动或移位,所述外侧扣用于后期扣住一体机,以使所述边框和一体机紧密贴合,并在通过一定的力由内侧向外压所述边框时,可以使所述卡扣脱离一体机。

进一步地,所述带钩连接器通过可拆卸的钩使所述带钩连接器与外接连接器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触摸框前拆式,非常方便的可以把触摸框从整机上轻轻抠出,满足了方便装配或维修方面的要求;并且重量轻,无玻璃易碎结构,降低了运输成本,安装方法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置式红外触摸框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边框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塑胶拐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

其中:1、第一边框;2、触摸PCBA;3、红外滤光条;4、塑胶弹片;5、塑胶拐角;6、第二边框;7、第一卡槽;8、带钩连接器;11卡扣;12底部扣;13外侧扣;14第二卡槽;15第三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外置式红外触摸框包括边框、塑胶拐角5、红外滤光条3、触摸PCBA2、塑胶弹片4、带钩连接器8。如图1和图2所示,边框的一侧具有开口9,开口处上下各设有一个卡位10,红外滤光条3安装于卡位10上,边框内壁设有第一卡槽7,红外滤光条内壁设有第二卡槽14,边框底部设有第三卡槽15,触摸PCBA的一侧安装于第一卡槽7内,另一侧安装于第二卡槽14内,塑胶弹片4上设有底部扣12和外侧扣13。

如图3和图4所示,塑胶拐角5上设有螺丝孔,边框包括两个第一边框1、两个第二边框6,通过自攻螺丝,使边框和四个塑胶拐角5连接,第一边框1、第二边框6与塑胶拐角5组合成一定尺寸规格的矩形框体;塑胶拐角5上还设有两个卡扣11,卡扣11可扣紧在一体机上,用于后期整框装配和拆卸。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边框1中段分别安装两个塑胶弹片4,第二边框6中段分别安装一个塑胶弹片4,底部扣11扣住在卡槽上,使塑胶弹片4装在任何位置时都不松动或移位,外侧扣用于后期扣住一体机,以使边框和一体机紧密贴合,并在通过一定的力由内侧向外压边框时,可以使卡扣脱离一体机;带钩连接器8通过可拆卸的钩使带钩连接器与外接连接器紧固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因此,只要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附图内容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