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4530发布日期:2018-09-25 20:21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装置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面板,通常可以在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上方设置触控装置以实现对显示面板的触摸控制。同时,技术人员也可以在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上方设置狭缝光栅,以实现人眼观察到显示面板所显示的内容能够成立体状。

为同时实现上述两个目的,目前的显示面板,在像素阵列上方依次设置狭缝光栅和触控装置。

然而,显示面板上既设置狭缝光栅又安装触控装置会导致显示面板的厚度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和显示面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包括金属网格阵列和像素阵列;

所述金属网格阵列堆叠于所述像素阵列之上,所述金属网格阵列包括若干相互绝缘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能够感应触摸信号以实现触控功能;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均包括相互平行且按预设距离间隔排列的遮光部分,以及相互平行且设置在两所述遮光部分之间的透光部分,所述遮光部分和所述透光部分能够当作适于所述像素阵列的狭缝光栅以将所述像素阵列所示的内容立体显示。

上述的触控装置,所述遮光部分包括第一触控电极上的第一电极条,以及第二触控电极上的第二电极条;所述透光部包括设置在两所述第一电极条之间的狭缝,以及设置在两所述第二电极条之间的狭缝;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具有第一电极线,所述第一电极线相交并电性连接所有所述第一电极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具有第二电极线,所述第二电极线相交并电性连接所有所述第二电极条。

上述的触控装置,所述像素阵列呈矩形阵列,包括像素区和非像素区;所述第一电极条和所述第二电极条沿纵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电极线和所述第二电极线沿横向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电极线和所述第二电极线在所述像素阵列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非像素区上。

上述的触控装置,若干所述第一电极条和若干所述第二电极条分别共线设置。

上述的触控装置,所述第一电极条和所述第二电极条之间存在间隙以保持绝缘,所述间隙在所述像素阵列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非像素区上。

上述的触控装置,所述透光部分和所述遮光部分等距且交替排列。

上述的触控装置,所述金属网格阵列至所述像素阵列的距离为G,G=D·P/(L+P);

在所述金属网格阵列之上设置有预设观察位,所述预设观察位包括左观察点和右观察点,沿所述预设观察位自左向右方向,所述透光部分和所述遮光部分的尺寸为S,S=P·(D-G)/D;

其中,L为所述左观察点和所述右观察点的间距,D为所述预设观察位至所述像素阵列的距离,所述像素阵列沿纵向划分为多个像素单元,P为所述像素单元的横向尺寸。

上述的触控装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横向排列并电性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纵向排列并电性连接。

上述的触控装置,所述金属网格阵列为单层金属网格阵列;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第一连接处,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处和所述第二连接处朝向所述像素阵列的投影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一连接处桥接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处之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触控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装置,包括金属网格阵列和像素阵列,该金属网格阵列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通过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实现触控功能。同时,在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上均具有相互平行且按预设距离间隔排列的遮光部分,以及相互平行且在两遮光部分之间的透光部分,由该遮光部分和透光部分能够用作狭缝光栅,由此可以在观察视角上观察到像素阵列所示内容的立体显示画面。换言之,通过在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上设置交替且相互平行的遮光部分和透光部分,使得金属网格阵列除了实现触控功能外,还能够当作狭缝光栅以将像素阵列所示的内容立体显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示范性实施例中的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触控装置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触控装置的俯视图以及预设观察位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触控装置的B-B的部分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0-触控装置;

10-金属网格阵列;11-第一触控电极;111-第一电极条;112-第一电极线;;12-第二触控电极;121-第二电极条;122-第二电极线;13-狭缝;14-间隙;15-绝缘材料;16-第一连接处;17-第二连接处;

20-像素阵列;21-像素区;22-非像素区;23-像素单元;

30-预设观察位;31-左观察点;32-右观察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装置10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金属网格阵列10和像素阵列20,金属网格阵列10层叠于像素阵列20之上。该金属网格阵列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触控电极11和至少一个第二触控电极12,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之间相互绝缘,该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能够感应触摸信号以实现触控功能,即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能够确定触摸位置进而实现触摸控制。此外,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上均具有相互平行且按预设距离间隔排列的遮光部分,以及相互平行且设置在两遮光部分之间的透光部分,该至少两条遮光部分和至少两条透光部分可以形成狭缝光栅,该狭缝光栅适于像素阵列20,用户通过该狭缝光栅能够将像素阵列20所示的内容立体显示。换言之,通过在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上设置交替且相互平行的遮光部分和透光部分,使得金属网格阵列10除了实现触控功能外,还能够当作狭缝光栅以将像素阵列20所示的内容立体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由于金属网格阵列10层叠在像素阵列20之上,俯视金属网格阵列10时不能直接观察到像素阵列20,因此图1中只示意出金属网格阵列10。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放大后可以观察到金属网格阵列10和像素阵列20。

遮光部分包括第一触控电极11上的第一电极条111,以及第二触控电极12上的第二电极条121。对应的,透光部分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一电极条111之间的狭缝13,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二电极条121之间的狭缝13。由于第一触控电极11中的第一电极条111之间具有狭缝13,使得第一电极条111之间在机械和电性上没有连接关系,因此,在第一触控电极11上还具有第一电极线112,第一电极线112相交并电性连接第一触控电极11上的所有第一电极条111,使得所有的第一电极条111能够实现触控功能。同理,第二触控电极12中的第二电极条121之间具有狭缝13,第二电极条121之间在机械和电性上没有连接关系,因此,在第二触控电极12上还具有第二电极线122,第二电极线122相交并电性连接第二触控电极12上的所有第二电极条121,使得所有的第二电极条121能够实现触控功能。

当然,为了实现遮光,上述的第一电极条111和第二电极条121应该为非透光材料制成,且为了提高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的导电性,第一电极条111和第二电极条121可以由铝、铜或钛等金属制成。第一电极线112和第二电极线122也可以由非透光材料制成,如铝、铜或钛等金属。第一电极条111、第二电极条121、第一电极线112、第二电极线122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可以降低工艺复杂程度。

当然,第一电极线112和第二电极线122的材料可以不同于第一电极条111和第二电极条121的材料,例如,第一电极线112和第二电极线122由透光材料制成,则工艺难度会较高,当第一电极线112和第二电极线122可以在像素区21和非像素区22上任意布置,也不会遮挡像素区21的光线。透光材料可以是氧化铟锡等具有较高透光率的金属氧化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像素阵列20包括像素区21和非像素区22。当第一电极线112和第二电极线122由非透光材料制成时,第一电极线112和第二电极线122在像素阵列20上的投影应该位于非像素区22上,以避免影响预设观察位30观察到的像素阵列20所示的内容存在较大偏差。具体地,像素阵列20可以呈矩形阵列,第一电极条111和第二电极条121沿纵向方向延伸,第一电极线112和第二电极线122则沿横向方向延伸。此时,由第一电极条111、第二电极条121、第一电极条111之间的狭缝13、第二电极条121之间的狭缝形成狭缝光栅,即狭缝光栅的狭缝13沿纵向方向延伸。结合图3,为实现立体显示,预设观察位30中的左观察点31和右观察点32保持一段间距。

结合图2和图3,为了使得金属网格阵列10整体能够较好地实现狭缝光栅的作用,若干第一电极条111和若干第二电极条121应该分别共线设置,以使得两相邻的第一电极条111之间的狭缝13和两相邻的第二电极条121之间的狭缝13也共线连续。

为了使得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之间保持绝缘,在第一电极条111和第二电极条121之间存在足够的间隙14,具体地,共线的第一电极条111和第二电极条121之间存在间隙14。为使得金属网格阵列10整体能够较好地实现狭缝光栅的作用,该间隙14在像素阵列20上的投影位于非像素区22上。

作为变形,遮光部分可以是不透光材料制成的遮光电极条,透光部分可以是透光材料制成的电极条。即第一触控电极11不切割成第一电极电极条和狭缝13,而是采用不同的材料拼制成遮光条和透光条,第二触控电极12不被切割呈第二电极条121和狭缝13,而是采用不同的材料拼制成遮光条和透光条。

上述的透光部分和遮光部分等距且交替排列,即狭缝光栅中狭缝13的横向宽度尺寸和遮光条的横向宽度尺寸一致。当然,透光部分和遮光部分的横向宽度尺寸可以不一致。

如图3所示,在金属网格阵列10中,金属网格阵列10至像素阵列20的距离设为G,G=D·P/(L+P);在所述金属网格阵列10之上设置有预设观察位30,所述预设观察位30包括左观察点31和右观察点32,沿所述预设观察位30自左向右方向(或自右向左方向),所述透光部分和所述遮光部分的尺寸为S,S=P·(D-G)/D。

其中,L为所述左观察点31和所述右观察点32的间距,D为所述预设观察位30至所述像素阵列20的距离,所述像素阵列20划分为多个像素单元23,P为所述像素单元23的横向尺寸。像素单元23包括部分像素区和部分非像素区,具体在在三基色发光的像素阵列20中,像素单元23指具有RGB三种颜色的子像素单元和位于子像素单元之间的非像素区22。

上述的触控装置100中,第一触控电极1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四个等等,第二触控电极12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三个或四个等等。在金属网格阵列10上,包括若干条沿横向延伸的第一触控通道和若干条沿纵向延伸的第二触控通道,第一触控通道和第二触控通道交叉设置。其中第一触控通道上具有沿横向排列并电性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触控电极11,第二触控通道上具有沿纵向排列并电性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二触控电极12。通过横向排列的第一触控电极11和纵向排列的第二触控电极12能够建立横纵坐标系,以感应触摸信号产生的位置。

如图1所示,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可以呈菱形。作为变形,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也可以呈三角形或矩形等其他形状。

金属网格阵列10可以为双层金属网格,即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分别位于层叠设置,分别位于两层金属网格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4,金属网格阵列10可以是单层金属网格,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均位于该单层金属网格上。由于同一横向上的第一触控电极11之间需要电连接,同一纵向上的第二触控电极12之间也需要电连接,因此,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之间架桥连接。具体地,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11之间具有第一连接处16,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12之间具有第二连接处17,且第一连接处16和第二连接处朝向所述像素阵列20的投影部分重叠,将第一连接处16桥接连接于第二连接处17之上。在第一连接处16和第二连接处17之间填充绝缘材料15,以保证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的之间保持绝缘。

上述的触控装置100中,可以只通过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实现触控功能,即利用互电容式电容屏的原理实现触控功能。此外,该触控装置100中,还可以包括地电极,通过第一触控电极11、第二触控电极12以及地电极实现触控功能,即利用自电容式电容屏的原理实现触控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由一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上述的触控装置100。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