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仓储装置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6898发布日期:2018-08-04 17:1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智能仓储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兴起,带动了全球物流服务业加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企业的采购、仓储、销售、配送等协作关系日趋复杂,企业间的竞争已不仅是产品性能和质量的竞争,也包含物流能力的竞争,随着物流行业的兴起,仓储技术则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大企业的仓储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仓储管理的能力,但市面上大多数的智能仓储技术是通过AGV(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来实现,对于储货架的改良很少,但对于小企业,单纯拥有这样的智能机器人技术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因此,现有的仓储技术存在成本高,储货架改良率低的问题,影响了智能仓储的普及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仓储装置和系统,通过主、辅货架使物品的移载更加快捷准确,提高了入库物品的智能化仓储管理水平,成本低廉,实用性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智能仓储装置,包括:入库监测装置、辅货架和设置有第一标识码的主货架,其中,所述入库监测装置包括超高频射频识别器、重量检测器和体积检测器;

用于分别测量入库物品的重量信息和体积信息的所述重量检测器和所述体积检测器均设置在入库传送带的前端,所述入库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用于一次性读取多个标签信息的所述超高频射频识别器;

所述入库传送带根据所述重量信息、体积信息和所述标签信息,将所述入库物品运送至相应的所述辅货架处,所述辅货架与所述主货架相连接,并根据所述主货架上的所述第一标识码确定所述入库物品的停靠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体积检测器包括光电传感器和采集模块;

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采集模块相连接,用于向所述入库物品发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发送给所述采集模块;

所述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光电传感器和仓储服务器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电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得到所述体积信息,并将所述体积信息发送给所述仓储服务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用于向所述接收器发送光信号的发送器和用于接收所述光信号的接收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光电传感器还包括检测电路,与所述接收器相连接,用于过滤所述光信号得到所述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发送给所述采集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货架两端的侧板处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辅货架沿所述侧板垂直移动的引导杆,所述引导杆与设置有第一标码识别器的所述辅货架相连接,所述第一标码识别器通过对所述第一标识码的识别确定所述辅货架在所述侧板上的所述停靠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货架包括若干储物层,每层所述储物层所在位置的侧板处均设置有相应的所述第一标识码。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辅货架包括用于根据所述入库物品的体积进行伸缩调整的可伸缩货板。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智能仓储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智能仓储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入库物品由辅货架运送至主货架相应位置的移载运输车,所述移载运输车上设置有第二识别器。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货架的储物层上划分有若干储物格,所述储物格处设置第二标识码。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用于使所述移载运输车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的自动导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仓储装置和系统,包括:入库监测装置、辅货架和设置有第一标识码的主货架,其中,入库监测装置包括超高频射频识别器、重量检测器和体积检测器;用于分别测量入库物品的重量信息和体积信息的重量检测器和体积检测器均设置在入库传送带的前端,入库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用于一次性读取多个标签信息的超高频射频识别器;入库传送带根据重量信息、体积信息和标签信息,将物品运送至辅货架处,辅货架与主货架相连接,并根据主货架上第一标识码确定物品的停靠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主、辅货架使物品的移载更加快捷准确,提高了入库物品的智能化仓储管理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 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仓储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体积检测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仓储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载运输车示意图。

图标:

1-入库监测的装置;2-辅货架;3-主货架;4-超高频射频识别器;5-重量检测器;6-体积检测器;7-光电传感器;8-采集模块;9-侧板;10-引导杆;11-第一标码识别器;12-移载运输车;13-第二识别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 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大企业的仓储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仓储管理的能力,但市面上大多数的智能仓储技术是通过AGV(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来实现,对于储货架的改良很少,但对于小企业,单纯拥有这样的智能机器人技术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因此,现有的仓储技术存在成本高,储货架改良率低的问题,影响了智能仓储的普及性。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仓储装置和系统,通过主、辅货架使物品的移载更加快捷准确,提高了入库物品的智能化仓储管理水平,成本低廉,实用性高。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智能仓储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仓储装置示意图。

参照图1,智能仓储装置包括:入库监测装置1、辅货架2和设置有第一标识码的主货架3,其中,入库监测装置1包括超高频射频识别器4、重量检测器5和体积检测器6;

用于分别测量入库物品的重量信息和体积信息的重量检测器5和体积检测器6均设置在入库传送带的前端,入库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用于一次性读取多个标签信息的所述超高频射频识别器4;

入库传送带根据重量信息、体积信息和标签信息,将入库物品运送至相应的辅货架2处,辅货架2与主货架3相连接,并根据主货架3上的第一标识码确定入库物品的停靠位置。

具体地,入库监测装置可以检测出入库物品的一系列属性信息,包括重量信息、体积信息和标签信息,并传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分配合适的仓储位置。超高频射频识别器具有读写速度快、存储容量大、识别距离远 和同时读写多个标签等特点,提供远距离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解决方案,适用于生产信息追溯,资产管理及物流跟踪。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体积检测器示意图。

参照图2,体积检测器6包括光电传感器7和采集模块8;

光电传感器7,与采集模块8相连接,用于向入库物品发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发送给采集模块8;

采集模块8,分别与光电传感器7和仓储服务器相连接,用于对电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得到所述体积信息,并将体积信息发送给仓储服务器。

具体地,当入库物品运输至入库传送带前端的体积检测器处,利用光电传感器对入库物品的体积进行检测,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对体积传感器所在位置做出示意图,体积传感器包含发射器和接收器,二者应相对设置。利用光电传感器对入库物品的长度和高度进行检测,并利用采集模块将逻辑运算后的体积信号发送给服务器,使得服务器可以根据体积信号确定适应于入库商品体积大小的空闲存储位置。

进一步地,光电传感器包括用于向接收器发送光信号的发送器和用于接收光信号的接收器。

具体地,对于入库物品的高度,由一组光电传感器即可测定,该组光电传感器设置于离地较高的位置,对于类似于小型物品的高度,该组光电传感器的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可以被接收器接收到,对于高度更高的物品,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会被物品截挡住,此时接收器不能接收到光信号,说明入库物品较高,应为其分配空间大的空闲存储空间。

进一步地,光电传感器7还包括检测电路,与接收器相连接,用于过滤光信号得到所述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发送给采集模块8。

进一步地,主货架3两端的侧板9处设置有用于使辅货架沿侧板垂直移动的引导杆10,引导杆10与设置有第一标码识别器11的辅货架2相连接,第一标码识别器11通过对第一标识码的识别确定辅货架2在侧板上的停靠位置。

具体地,如图3所示,主货架的两侧设置有侧板,侧板两边设置有引导杆,辅货架可沿引导杆延伸方向运动。辅货架上设置有第一标码识别器,在运动过程中扫描侧板上印制的第一标识码,可以为条形码或二维码等标识码,图3中所示为条形码,当扫描的第一标识码为服务器分配位置所对应的标识码时,辅货架停止运动,并停靠在对应的第一标识码处。

进一步地,主货架3包括若干储物层,每层储物层所在位置的侧板处均设置有相应的第一标识码。

具体地,如图3所示,每一层储物层在侧板处都对应了一个条形码,若服务器根据入库物品的体积和重量信息分配的存储空间为图3中主货架的第二层,则辅货架将从引导杆的最低端向上运动,当经过第二层储物层对应的条形码时随机停止,并在此停靠,等待将入库商品取走。

进一步地,辅货架2包括用于根据入库物品的体积进行伸缩调整的可伸缩货板。

具体地,由于有的物品体积过大或者过长,辅货架可以根据承载物品的体积或者长度进行调节自身的货板长度,保证物品能在运动过程中稳定地放置在辅货架的货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仓储装置,包括:入库监测装置、辅货架和设置有第一标识码的主货架,其中,入库监测装置包括超高频射频识别器、重量检测器和体积检测器;用于分别测量入库物品的重量信息和体积信息的重量检测器和体积检测器均设置在入库传送带的前端,入库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用于一次性读取多个标签信息的超高频射频识别器;入库传送带 根据重量信息、体积信息和标签信息,将物品运送至辅货架处,辅货架与主货架相连接,并根据主货架上第一标识码确定物品的停靠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主、辅货架使物品的移载更加快捷准确,提高了入库物品的智能化仓储管理水平。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仓储系统示意图。

如图3和图4所示,智能仓储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智能仓储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入库物品由辅货架运送至主货架相应位置的移载运输车12,移载运输车12上设置有第二识别器13。

进一步地,主货架3的储物层上划分有若干储物格,储物格处设置第二标识码。

具体地,如图3所示,移载运输车从辅货架上取得入库商品后,依次扫描该储物层上的第二标识码(在图3中以二维码进行示意),当扫描到服务器分配的仓储位置所对应的二维码使停止运载,并将入库商品放置在该处的主货架上,自此完成该入库商品的所有入库流程。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使移载运输车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的自动导引装置。

具体地,移载运输车可根据地面上设置的二维码限定自身的行进路线,利用视觉导航定位系统PGV技术路径导航,确定移载运输车的路线和工位,可以达到毫米级的精确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移载运输车上设置有第二识别器13,第二识别器13的高度略低于抓取入库商品抓手的位置,图中抓手的位置位于第二识别器的两侧,且第二识别器的高度取决于辅货架停靠的位置高度,因此第二识别器的高度和抓手的高度使可调节的,移载运输车从辅货架上成功抓取到商品后,会依次扫描对应高度的二维码,直至扫描到物品应存储位置对应的二维码即停止运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仓储系统,可以自主实现入库商品仓储位置的合理分配,通过标码识别技术逐步锁定物品的入库位置,最终顺利将入库商品放置在服务器分配的位置上,移载运输车可自主识别正确的物品放置位置,减少人力,实用性强。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 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