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9150发布日期:2018-09-18 22:1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与位置检测装置一起使用的笔型的位置指示器即电子笔。



背景技术:

电子笔由使用者把持,用于位置检测装置的传感器上的位置指示。通过在电子笔与传感器之间使用例如电磁感应方式或静电电容方式等进行位置检测用信号的收发,利用位置检测装置检测该电子笔在传感器上的指示位置。近年来,也实现了具备圆珠笔的笔芯、自动铅笔的书写单元的电子笔。通过使用这种电子笔,能够在配置于传感器上的纸张等上留下笔迹,同时通过该传感器接受与该笔迹对应的笔迹数据的输入,将该笔迹数据作为电子数据记录于存储器,能够进行各种利用。

在一般的自动铅笔中,在笔尖侧设有芯的送出机构,在后端侧设有用于送出芯的敲叩部。通过进行按压该敲叩部并离开的操作即所谓的敲叩操作,能够从笔尖送出芯并保持该送出的芯的位置。芯能够通过将一般设于自动铅笔后端侧的敲叩部的橡皮卸下而插入。因此,为了插入的芯能够无阻挡地到达笔尖,在笔尖、送出机构部和设有芯的插入口的敲叩部设置有一连串的贯通孔,该贯通孔位于该自动铅笔的轴心上。

但是,在电子笔的情况下,为了检测施加于笔尖的笔压,需要在电子笔的轴心上设置笔压检测部。检测到的笔压被向位置检测装置的传感器发送,用于检测处于笔尖放置于传感器上的书写状态、或者根据笔压来细微地表现笔迹的粗细或浓淡等等。但是,在附加有自动铅笔功能的电子笔的情况下,配置于轴心上的笔压检测部会成为芯的插入的阻碍、或者阻挡插入的芯向笔尖的移动。因此,如后述的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以往将形成为环状(环形)的笔压检测部设于自动铅笔的书写单元的周围,避免给芯的插入、移动造成任何的影响,能够进行笔压的检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9457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实用新型通过形成为环状的笔压检测部来检测施加于笔尖的笔压,因此存在笔压分散的倾向。作为理由,施加于芯(笔尖)的笔压大部分反映于芯向轴心方向的位移,借助在轴心的周围设置的环状的笔压检测部的话,无法照原样接受芯向轴心方向的位移,无法准确地检测笔压。因此,在将变化的笔压分为多阶段来高精度地检测时存在界限。但是,在将笔压检测部设于轴心上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成为芯的插入、移动的阻碍。

在该情况下,必须将芯从例如笔尖插入。或者,从电子笔的壳体取出内部机构,例如卸下前端部的芯的送出机构,将芯插入芯储存部,重新安装该芯的送出机构,需要花费将该内部机构返回壳体内这样的工夫。这样,电子笔的使用便利性变坏。并且,必须考虑笔压检测部的位置,而设置用于送出芯的敲叩机构,也存在结构变复杂的可能性。

鉴于以上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具备需要进行例如自动铅笔等的芯的补充的结构的电子笔中,实现能够简单地进行芯的补充并且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笔压的电子笔。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实用新型的电子笔的特征在于,具备:

书写单元,包含前部单元和后部单元,该后部单元嵌合于所述前部单元的内侧,且从所述前部单元的后端延伸;

笔压传递部,包含:形成供所述后部单元贯通的贯通孔且与所述前部单元的后端面对合的筒状部;从该筒状部向与贯通所述贯通孔的所述后部单元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以及从该延伸部向所述后部单元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按压部,

笔压检测部,配置于与所述书写单元交叉的方向上的从所述书写单元离开的位置,由所述笔压传递部的所述按压部按压;以及

第一发送部,配置于所述前部单元侧,指示位置并且将表示来自所述笔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的信号对位置检测传感器发送,

将施加于所述前部单元的笔压经由所述笔压传递部而向配置在从所述书写单元离开的位置的所述笔压检测部传递。

根据该技术方案1所述的实用新型的电子笔,书写单元的后部单元从该后部单元的后端侧贯通笔压传递部的筒状部的贯通孔,该筒状部与书写单元的前部单元的后端部对合。由此,在向书写单元的前部单元施加笔压时,也向与该前部单元的后端部对合的笔压传递部的筒状部照原样施加笔压。

在该情况下,施加于前部单元的笔压通过包含筒状部、延伸部和按压部的笔压传递部而向配置在与书写单元交叉的方向上的从该书写单元离开的位置的笔压检测部传递。即,笔压检测部配置于从书写单元的轴心偏离的位置,在向前部单元施加笔压时,前部单元和笔压传递部在轴心方向上移动,与该移动对应而笔压传递部的按压部对处于与轴心偏离的位置的笔压检测部进行按压。

由此,能够将施加于前部单元的笔压通过笔压传递部照原样向笔压检测部传递,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笔压。而且,能够将笔压检测部配置于从书写单元的轴心偏离的位置,因此在将芯插入该书写单元而使用的情况下,笔压检测部不会成为芯的插入的阻碍或者阻挡芯向笔尖的移动。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笔压检测部设于从电子笔的轴心偏离的位置,并且能够通过笔压传递部的功能,将笔压适当地向笔压检测部传递。由此,在具备需要进行自动铅笔等的芯的补充的结构的电子笔中,可实现能够简单地进行芯的补充并且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笔压的电子笔。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利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笔的坐标输入装置的外观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中示出的坐标输入装置的基本构造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电子笔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书写单元的外观图(图4的(A))和在将书写单元在长度方向上剖切的情况下的主要是前部单元侧的截面图(图4的(B))。

图5是实施方式的电子笔的截面图(图5(A))和表示与该电子笔的笔压检测有关系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图5(B))。

图6是用于说明电磁感应收发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7(A)、图7(B)是用于说明具备橡皮功能的电子笔的变形例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适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静电电容方式的电子笔的图。

图9是图8中示出的静电电容方式的电子笔的电路结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静电电容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笔的一实施方式。以下说明的电子笔以兼具自动铅笔功能和电子笔功能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因此,通过使用以下说明的电子笔,能够在坐标输入装置的传感器部上放置的纸张上留下笔迹,并且能够将与该笔迹对应的笔迹数据通过该传感器作为电子数据输入。

[坐标输入装置的外观]

图1是用于说明使用了电子笔1的坐标输入装置2的外观的图,该电子笔1适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笔的一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坐标输入装置2在上端部具备夹持部(笔迹记录体装配部)2X,具有与被称为活页夹(binder)等并广泛利用的文具同样的外观,该夹持部 (笔迹记录体装配部)2X夹持记事本3并固定于坐标输入装置2上。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文具的活页夹也有时称为夹纸书写板(clipboard)、信笺夹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坐标输入装置2的内部搭载有电磁感应收发方式 (EMR(Electro-Magnetic Resonance:电磁谐振)方式)的后述的位置检测装置2S,由此形成电子活页夹的结构。对于坐标输入装置2,能够通过电子笔1进行坐标数据的输入。后文也进行了叙述,电子笔1 具有如下功能(位置(坐标)指示功能):通过与在坐标输入装置2 的内部搭载的位置检测装置2S协作而反复发送利用位置检测装置2S 能够接收的信号。并且,电子笔1还具有如下功能(自动铅笔功能):通过具有后述的书写单元10,从笔尖部送出含有石墨或颜料的芯,能够在纸介质等笔迹记录体上留下笔迹。

并且,如图1所示,对于在坐标输入装置2上通过夹持部2X固定的记事本(信笺册)3,使用电子笔1的自动铅笔功能来写文字、记号或者进行绘画。在该情况下,通过电子笔1的自动铅笔功能,在记事本3上留下芯的笔迹。同时,借助通过电子笔1的坐标指示功能从电子笔1朝向位置检测装置2S发送的信号,与在记事本3上形成的笔迹对应的坐标数据由位置检测装置2S检测并作为电子数据积存于存储器。

并且,在坐标输入装置2的存储器内积存的坐标数据(笔迹数据) 能够通过在坐标输入装置2的内部搭载的后述的控制器200及发送天线AT向个人计算机等外部的电子设备无线发送。因此,无需花费另外专门通过图像阅读器将在纸介质等笔迹记录体上记录的信息作为电子数据收入这样的工夫,能够实时地将在笔迹记录体上记录的信息作为坐标数据(笔迹数据)收入并利用它们。

并且,在坐标输入装置2的与电子笔1相对的面的左侧端部设有操作按钮207、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208、209。操作按钮207接受来自使用者的操作输入,LED208、209向使用者通知坐标输入装置2的动作状态等。操作按钮207是在进行例如电源的接通/断开或收入的坐标数据的发送等的情况下被操作的操作件。

[坐标输入装置的基本构造]

图2是用于说明坐标输入装置2的基本构造的图。如图2所示,坐标输入装置2大致拆分的话,从上开始依次具备上部盖(上板)2A、坐标检测用的传感器部2B、屏蔽片2D和传感器盖2E。位于最下部的传感器盖2E由合成树脂或金属等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构成为具备底面且在该底面的周围设有规定的高度的侧面(侧壁)。因此,传感器盖2E的上表面成为开口部。在传感器盖2E的内侧从传感器盖2E的上表面的开口部收纳屏蔽片2D和传感器部2B。

屏蔽片2D和传感器部2B的面积小于传感器盖2E的开口部的面积。屏蔽片2D是在由例如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氧化锌、氧化锡等形成的导电性片上粘贴由磁性材料构成的电磁片的结构。屏蔽片2D设置成覆盖传感器部2B的与电子笔1相对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与传感器盖2E相对的面)的整面。

并且,屏蔽片2D的导电片部分起到防止向传感器部2B的不必要的信号的混入的作用,并且,屏蔽片2D的电磁片部分起到消除从传感器部2B产生的磁通量的泄漏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屏蔽片2D具有比传感器部2B的传感器盖2E侧的面(下表面)稍大的面积。并且,屏蔽片2D也可以为薄膜状、板状。

虽然后文叙述传感器部2B的结构的详情,但是基本上构成为具备向电子笔1发送信号或接收来自电子笔1的信号的大量线状的导体(环形线圈)。上部盖2A由使从电子笔1发送的信号透过的原材料即例如各种合成树脂等形成。上部盖2A具有比传感器盖2E的上表面的面积稍大的面积,能够覆盖传感器盖2E的上表面的整面。由此,通过上部盖2A封闭传感器盖2E的上表面,避免传感器部2B及屏蔽片2D等从传感器盖2E中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合成树脂以外,上部盖2A还可以由玻璃、陶瓷等对于电波具有透过性的各种原材料形成。并且,如图1所示,在上部盖2A的上端部设有由例如金属等形成的夹持部2X,能够将记事本3保持于上部盖2A上(坐标输入装置2上)。即,上部盖2A覆盖并保护传感器部2B,并且作为供记事本3放置的上板起作用。

而且,图2中,如与屏蔽片2D一起所示的那样,以隔着屏蔽片 2D与传感器部2B相对的方式设有位置检测电路2C和控制器200。位置检测电路2C基于来自传感器部2B的检测输出而形成坐标数据。控制器200主要实现将由位置检测电路2C形成的坐标数据积存于存储器或者将该积存的坐标数据向个人计算机等外部的电子设备发送的控制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位置检测电路2C和控制器200是在由树脂等形成的板状部件上高密度地安装电子元件、集成电路和将它们相连的金属配线等而形成的电路基板。如图2所示,通过夹设屏蔽片2D,使位置检测电路2C和控制器200与传感器部2B相对,即使配置于传感器部2B的附近,也能够避免它们的电路基板放射(辐射)的信号向传感器部2B混入。并且,能够避免位置检测电路2C或控制器200放射(辐射)的信号与在传感器部2B和电子笔1之间发送接收的信号发生干涉。并且,屏蔽片2D消除传感器部2B产生的磁通量的泄漏,防止对位置检测电路2C和控制器200造成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的坐标输入装置2中,控制器200上的供发送天线配置的天线部200A设于被屏蔽片2D覆盖的区域之外。并且,如上述那样,在控制器200中还设有用于对电源的接通/断开或坐标数据的发送的执行进行指示的操作按钮207和用于通知动作状态等的LED208、 209。

并且,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坐标输入装置2用于在上部盖 2A的上表面放置记事本3,并且利用夹持部2X进行固定,使用电子笔 1在该记事本3上记录笔迹。

[电子笔的结构例]

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电子笔1适用了本申请的实用新型的电子笔的一实施方式,与使用图1、图2说明的坐标输入装置2一起使用。如图3所示,电子笔1包含书写单元10、核心部11、连接部件12、内部壳体13、笔压传递部14、笔压检测部15、电路基板16、外部壳体17、后部保持部件18以及操纵杆19。

书写单元10是实现自动铅笔功能的部分,包括前部单元10A和后部单元10B。前部单元10A为具有尖细的笔尖部的筒形状,在内部具备芯的送出机构。后部单元10B为具有比前部单元10A的内径短的外径的筒形状,从后端的芯插入口10S插入芯,将插入的芯体向前部单元10A引导。并且,后部单元10B能够保持多根芯,能够自动地进行向前部单元10A的芯的补充。

图4是书写单元10的外观图(图4的(A))和在将书写单元10 在长度方向上剖切的情况下的主要是前部单元10A侧的截面图(图4 的(B))。如图4的(A)所示,后部单元10B嵌合于前部单元10A 的后端侧,能够在前部单元10A内的长度方向的规定的范围内滑动。如上述那样,后部单元10B为具有比前部单元10A的内径短的外径的筒形状,因此前部单元10A的后端部形成有在后部单元10B的周围突出的端面(后端面)10Aa。

在前部单元10A的内部,在前部单元10A的内壁紧固有紧固件 10A1,以嵌合于该紧固件10A1的内侧的方式设有在前端具备三分或两分的芯夹头10A2的圆筒状的夹头部10A3。芯夹头10A2在与紧固件 10A1嵌合时,通过闭合并夹持芯而固定芯的位置,在未与紧固件10A1 嵌合时,打开并将芯从夹持释放。

夹头部10A3后端侧嵌合并紧固于后部单元10B的前端部的内侧。并且,在紧固件10A1的后端面与后部单元10B的前端面之间以卷绕夹头部10A3的方式设有螺旋弹簧10A4。并且,在前部单元10A的笔尖侧设有以即使芯夹头10A2打开且芯从芯夹头的夹持释放,芯也不会下落的方式进行把持的把持部10A5。并且,从后部单元10B的后端的芯插入口10S插入的芯10X通过后部单元10B,贯通前部单元10A的夹头部10A3、芯夹头10A2和把持部10A5,从前部单元10A的尖细的笔尖部突出。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书写单元10中,后部单元10B的后端由使用者向笔尖侧按下。在该情况下,与该按下对应,螺旋弹簧10A4被后部单元10B的笔尖侧的前端面按压而收缩,后部单元10B和紧固于后部单元10B的夹头部10A3向笔尖侧移动。并且,由芯夹头10A2夹持的芯 10X也一起向笔尖侧移动,芯10X进一步从笔尖部突出。进一步进行按下时,芯夹头10A2从紧固件10A1脱离,芯10X从芯夹头10A2的夹持释放。

然后,在后部单元10B的后端的基于使用者进行的向笔尖侧的按下被解除时,借助螺旋弹簧10A4的复原力,后部单元10B和与后部单元10B紧固的夹头部10A3向与笔尖侧相反的后端侧撤回。芯10X从芯夹头10A2的夹持释放,因此出现把持部10A5的作用,保持芯10X 的位置。并且,在芯夹头10A2与紧固件10A1嵌合时,芯夹头10A2 重新夹持芯10X,对芯的位置进行固定。如此,通过进行后部单元10B 的后端部的按下和解除即进行所谓的敲叩操作,使芯10X从前部单元 10A的笔尖部突出必要的量而能够进行书写。

如图3所示,核心部11构成为在具有供书写单元10贯通的贯通孔的筒状的铁氧体磁芯11A的侧面卷绕线圈11B。从线圈11B的两端延伸的延伸线B1、B2与在后述的电路基板16上形成的电子电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核心部11的两端部分设有未卷绕线圈11B的部分(非线圈卷绕部)。

内部壳体13为具有供书写单元10贯通的贯通孔的长筒状,设有收纳部13A、第一放置部13B和第二放置部13C。在第一放置部13B 与第二放置部13C之间设有突起13D、13E,并且在突起13D、13E的外侧设有侧壁13Dd、13Ee。并且,在内部壳体的核心部11侧设有嵌合突起13F,在内部壳体的与核心部11相反的后端侧设有嵌合突起 13G。

连接部件12为具有贯通孔的圆筒状,在核心部11侧的开口部嵌合核心部11的后端侧的非线圈卷绕部,在连接部件12的与核心部11 相反的一侧的开口部嵌合内部壳体13的嵌合突起13F,将核心部11与内部壳体13连接并以避免偏离的方式保持。

在内部壳体13的收纳部13A收纳笔压传递部14。笔压传递部14 包含筒状部14A、延伸部14B和按压部14C。筒状部14A是具有供后部单元10B贯通的贯通孔且具备与前部单元10A的后端面10Aa对合的端面14Aa的部分。延伸部14B是从筒状部14A向与贯通筒状部14A 的贯通孔的后部单元10B的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部分。按压部 14C是从延伸部14B向与笔尖侧相反的方向延伸的棒状的部分。

在内部壳体13的第一放置部13B放置笔压检测部15。放置于第一放置部13B的笔压检测部15通过突起13D、13E及侧壁13Dd、13Ee 来固定位置。虽然未图示,但是笔压检测部15由在内部对笔压传递部 14的按压部14C进行保持的保持部、导电橡胶、环形垫圈、电介质、端子部件构成,检测经过笔压传递部14传递的笔压。

本实施方式的笔压检测部15与例如日本特开平5-275283号公报所记载的众所周知的结构的笔压检测单元相同。并且,笔压检测部15 也可以构成为与日本特开2011-186803号公报所记载的众所周知的结构的笔压检测单元相同。并且,也可以形成为使用了例如日本特开 2013-161307号公报所公开的那种根据笔压而使静电电容可变的半导体元件的结构。

并且,在笔压检测部15的后端侧(与笔尖相反的一侧)设有连接后述的电路基板16的连接部15A。通过向该连接部15A连接电路基板 16,笔压检测部15的端子部件和电路基板16的连接端子被连接,来自笔压检测部15的检测结果向电路基板16的电子电路供给。

电路基板16通过将作为控制电路起作用的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和多个电容器等各种电路元件搭载于绝缘基板上并将它们连接而形成。如上述那样,在电路基板16的电子电路上,通过连接核心部11的线圈而构成谐振电路,还连接有笔压检测部15。由此,详情后文叙述,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在与坐标输入装置2的内置的位置检测装置2S之间能够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在该情况下,从电子笔1 向位置检测装置2S发送的信号中包含笔压的信息。

笔压传递部14、笔压检测部15和电路基板16在收纳或放置于内部壳体13的状态下,成为如图3所示的那样连结的状态。即,笔压传递部14的按压部14C与笔压检测部15的开口部嵌合并能够向笔压检测部15传递笔压,并且,成为在笔压检测部15的连接部15A连接有电路基板的状态。并且,笔压传递部14收纳于内部壳体13的收纳部 13A时,筒状部14A的贯通孔的开口的中心与插入该筒状部14A的贯通孔的书写单元10的后部单元10B的轴心一致。

并且,在核心部11和内部壳体13通过连接部件12连接且笔压传递部14、笔压检测部15、电路基板16处于设置于内部壳体13的状态时,书写单元10由后部单元10B侧从箭头Mk表示的方向插通。

由此,书写单元10插通核心部11和连接部件12并到达内部壳体 13,在内部壳体13内插通笔压传递部14的筒状部14A,照那样插通内部壳体13并到达内部壳体13的后端。

如此,书写单元10、核心部11、连接部件12、内部壳体13、笔压传递部14、笔压检测部15、电路基板16成为了一体的电子笔功能部从外部壳体17的后端侧的开口储存于外部壳体17内。外部壳体17 为笔尖侧尖细的筒状,收纳电子笔功能部并对该电子笔功能部进行保护。需要说明的是,在外部壳体17的笔尖侧的尖细的前端部设有开口,使书写单元10的笔尖部分突出,但是如后述那样,外部壳体的前端内壁与前部单元10A的前端侧的端面10Ab对合。由此,书写单元10不会从外部壳体17的前端突出必要程度以上。

在外部壳体17的后端侧设有后部保持部件18。后部保持部件18 包含具有供内部壳体13的后端侧的嵌合突起13G嵌合的贯通孔且具有与外部壳体17的内径大致相同的长度的外径的前段筒状部18A和具有贯通孔且具有与外部壳体17的外径相同的长度的外径的后段筒状部 18B。向后部保持部件18的前段筒状部18A的笔尖侧的开口内嵌合内部壳体13的嵌合突起13G,内部壳体13的嵌合突起13G的周围的端面13Gg与前段筒状部18A的笔尖侧端面18Aa对合。

并且,前段筒状部18A与外部壳体17的后端侧的开口部嵌合。由此,包含书写单元10、内部壳体13等的电子笔功能部不会从外部壳体 17的后端侧下落,保持于外部壳体17内。并且,后部保持部件18的后段筒状部18B的贯通孔为供操纵杆19嵌合的直径。

操纵杆19包含具有与位于外部壳体17内的书写单元10的后部单元10B的后端部嵌合的嵌合孔的柱状部19A和通过使用者的手指等进行敲叩操作的敲叩部19B。操纵杆19从后部保持部件18的后端侧插入,贯通后部保持部件18并到达位于外部壳体17内的书写单元10的后部单元10B,该后部单元10B的后端部与在操纵杆19的柱状部19A设置的嵌合孔嵌合,保持嵌合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欲从后部保持部件18拔出操纵杆19时,书写单元10的后部单元10B也从柱状部19A的嵌合孔拔出。由此,能够从后部保持部件18的后端侧的开口插入书写单元10的芯。如此,构成了包含书写单元10、核心部11、连接部件12、内部壳体13、笔压传递部14、笔压检测部15、电路基板16、外部壳体17、后部保持部件 18、操纵杆19的电子笔1。

图5是将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电子笔1沿长度方向剖切并去掉前侧的情况下的截面图(图5(A))和表示与电子笔1的笔压检测有关系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图5(B))。如图5(A)所示,在外部壳体 17内通过连接部件12将包含铁氧体磁芯11A及线圈11B的核心部11 与内部壳体13连接,而且在内部壳体13的收纳部13A收纳笔压传递部14。在这些部件的贯通孔连结而构成的一连串的贯通孔内插通包含前部单元10A及后部单元10B的书写单元10。

并且,在内部壳体13的上部的第一放置部13B放置笔压检测部 15,通过笔压传递部14的按压部14C,能够向笔压检测部15传递笔压。并且,在笔压检测部15的连接部15A连接有在内部壳体13的第二放置部13C放置的电路基板16。

并且,在该电子笔1中,如图5(A)的笔尖侧所示,外部壳体17 的笔尖侧的前端的内壁17a与在书写单元10的前部单元10A的前端侧设置的端面10Ab对合。由此,书写单元10的笔尖不会从外部壳体17 的前端突出必要程度以上。

并且,前部单元10A的后端侧的端面(后端面)10Aa与笔压传递部14的筒状部14A的笔尖侧的端面14Aa对合。因此,向从前部单元 10A的笔尖部送出的芯10X施加笔压时,芯10X由夹头部10A3等把持,固定(紧固)于前部单元10A,因此前部单元10A自身向后端侧滑动。由此,前部单元10A将笔压传递部14的筒状部14A向后端侧按压,对应于此,笔压传递部14的按压部14C对笔压检测部15进行按压,能够进行笔压的检测。

即,如图5(B)所示,前部单元10A的后端侧的端面(后端面) 10Aa与笔压传递部14的筒状部14A的笔尖侧的端面14Aa对合。因此,与前部单元10A的滑动相应,笔压传递部14的按压部14C能够对笔压检测部15进行按压。在该情况下,笔压检测部15不是设于书写单元 10的轴心上,而是设于从书写单元10的轴心上离开的位置。

但是,也如图5(B)所示,笔压传递部14通过筒状部14A、延伸部14B、按压部14C而侧面形状形成为所谓的曲轴形状。因此,能够将施加于前部单元10A的笔压照原样向处于从书写单元10的轴心上离开的位置的笔压检测部15传递。因此,可以不使用环形的笔压检测单元,而使用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本来配置于轴心上并沿轴心方向施加的笔压的笔压检测部15。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笔压。

并且,观察图5(A)、(B)可知,笔压检测部15未存在于书写单元10的轴心上。因此,与一般的自动铅笔的情况相同,能够从后部单元10B的后端侧的芯插入口10S进行芯的补充(插入),笔压检测部15不会阻挡芯向笔尖侧的移动。由此,可实现具备能够简单地进行芯的补充的、使用便利性优良的自动铅笔功能的电子笔。

[搭载于坐标输入装置2的位置检测装置的详情]

图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和在使用了电子笔1的坐标输入装置2中搭载的位置检测装置2S的结构例的图。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和位置检测装置2S为电磁感应收发方式。位置检测装置2S 是包含图2中示出的传感器部2B和位置检测电路2C的部分。

作为电路结构,电子笔1通过包含信号发送接收用的线圈11B、与该线圈11B连接的笔压检测部15和与该笔压检测部15并联地连接的谐振电容器Cf等的谐振电路来表示。即,电子笔1能够向位置检测装置2S指示传感器部2B上的位置,并且能够同时检测由使用者向电子笔1施加的笔压并向位置检测装置2S通知该笔压。

另一方面,在位置检测装置2S中,通过层叠设置X轴方向环形线圈组Xa和Y轴方向环形线圈组Yb,形成电磁感应方式的位置(坐标)检测传感器即传感器部2B。各环形线圈组Xa、Yb例如分别由40 根矩形的环形线圈构成。构成各环形线圈组Xa、Yb的各环形线圈以等间隔排列并依次重叠的方式配置。

并且,在位置检测装置2S中设有供X轴方向环形线圈组Xa及Y 轴方向环形线圈组Yb连接的选择电路C3。该选择电路C3依次选择两个环形线圈组Xa、Yb中的一环形线圈。

而且,在位置检测装置2S中设有振荡器C1、电流驱动器C2、切换连接电路C4、接收放大器C5、检波器C6、低通滤波器C7、采样保持电路C8、A/D转换电路C9、同步检波器C10、低通滤波器C11、采样保持电路C12、A/D转换电路C13和处理部C14。如此,通过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感应收发方式的电子笔1和电磁感应收发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2S而构成输入装置。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还具备自动铅笔功能,因此能够在配置于传感器部2B上的纸张(纸介质)上留下笔迹,同时能够收入笔迹数据并将该笔迹数据作为电子数据来利用。而且,无需将笔压检测部15配置于书写单元10的轴心上,而在从该轴心上偏离的位置配置笔压检测部15并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笔压的检测。并且,通过未将笔压检测部15配置于书写单元10的轴心上的结构,芯的补充能够与一般的自动铅笔的情况一样从电子笔1的后端侧简单地进行,能够实现使用便利性优良的电子笔。

[电子笔1的变形例]

上述的电子笔1具备自动铅笔功能,因此与一般的自动铅笔的情况一样在后端部设置橡皮的话,非常便利。但是,上述的电子笔1能够在纸介质上留下笔迹,并且也能够留下笔迹数据作为电子数据。因此,在将留于纸介质上的笔迹消去的情况下,期望也能够消去作为电子数据的笔迹数据的相应部分。

因此,以下说明的变形例对于在纸介质上记录的笔迹,并且对于作为电子数据的笔迹数据,能够同时实现橡皮功能。图7是用于说明具备橡皮功能的电子笔1的变形例的图。

[变形例1:笔压检测部为一个的情况]

图7(A)是用于说明通过一个笔压检测部15来检测书写的情况下的笔压和橡皮使用的情况下的压力的电子笔1的变形例即电子笔1A 的图。图7(A)中,对于与使用图3~图5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 同样地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关于该部分的详细的说明。并且,图7(A)虽然示出了收纳于外部壳体的内部结构部分,但是为了方便,当作为也包括外部壳体而构成并记载为电子笔1A。

图7(A)所示的变形例的电子笔1A也具备自动铅笔功能。因此,包含前部单元10A和后部单元10B的书写单元10、包含铁氧体磁芯11A 和线圈11B的核心部11、笔压传递部14、笔压检测部15及与这些关联的内部壳体13X的部分与电子笔1大致同样地构成。需要说明的是,笔压检测部15在未通过内部壳体13的突起等来固定于内部壳体的方面与电子笔1不同。并且,为了简化说明,省略了将核心部11与内部壳体13连接的连接部件12。

在电子笔1A的与笔尖侧相反的后端侧设有具有贯通孔的橡皮单元10E。在橡皮单元10E的与笔尖侧相反的端部部分能够安装拆卸橡皮10F。该橡皮10F根据需要能够与新的橡皮进行更换。并且,在橡皮单元10E的侧面的周围设有与核心部11一样在铁氧体磁芯11C上卷绕线圈11D而构成的核心部11X。该核心部11X和内部壳体13X通过未图示的连接部件而连接。

并且,在橡皮单元10E的内部壳体13X侧设有压力传递部21。该压力传递部21是具备具有贯通孔的筒状部21A和从筒状部21A向与电子笔1A的轴心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21B的L字形状。在内部壳体13X的橡皮单元10E侧设有收纳压力传递部21的收纳部。该收纳部与收纳笔压传递部14的收纳部13A相同。在压力传递部21收纳于内部壳体13X的压力传递部21用的收纳部时,压力传递部21的筒状部 21A的贯通孔的开口的中心与书写单元10的后部单元10B的轴心一致。

并且,在压力传递部21收纳于内部壳体13X的压力传递部21用的收纳部的状态下,如图7(A)所示,与笔压检测部15连接的电路基板16X以与轴心平行的方式连接于压力传递部21的延伸部21B。并且,在该状态时,在压力传递部21的筒状部21A的贯通孔的周围形成的端面即橡皮单元10E侧的端面21Aa与橡皮单元10E的内部壳体13X 侧的贯通孔的周围的端面10Ea对合。

橡皮单元10E未与书写单元10的后部单元10B连接,能够根据由使用者对橡皮10F施加的压力,向笔尖侧滑动。并且,若由使用者对橡皮10F施加的压力被解除,则橡皮单元10E被压力传递部21推回,恢复到规定的位置。

并且,从前部单元10A侧的线圈11B的两端延伸的延伸线B1、 B2与电路基板16X的电子电路连接。同样,从橡皮单元10E侧的线圈 11D的两端延伸的延伸线B3、B4与电路基板16X的电子电路连接。并且,笔压检测部15的端子部件T1、T2与电路基板的电子电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外部壳体,虽然未图示,但是在该变形例的电子笔1A的情况下,由笔侧壳体部和橡皮侧壳体部这两个壳体部构成,能够利用例如螺纹方式将两壳体部连接。并且,在图7(A)所示的电子笔1A收纳于该外部壳体时,前部单元10A的前端侧的端面10Ab 与笔侧壳体部的内部的端面对合,前部单元10A的笔尖部不会从笔侧壳体部突出必要程度以上。

同样,在图7(A)所示的电子笔1A收纳于该外部壳体时,橡皮单元10E的与笔尖侧相反的前端侧的端面10Eb和橡皮侧壳体部的内部的端面对合,橡皮单元不会从橡皮侧壳体部突出必要程度以上。

由此,在从前部单元10A送出的芯10X与纸介质等接触并记录笔迹时,向前部单元10A施加笔压。在该情况下,将前部单元10A向橡皮单元10E侧压入,通过笔压传递部14的按压部14C对笔压检测部 15进行按压。笔压检测部15通过电路基板16X、压力传递部21和橡皮单元10E,以不向橡皮单元10E侧移动的方式被限制位置。因此,施加于前部单元10A的笔压照原样通过笔压传递部14向笔压检测部15传递,施加于前部单元10A的笔压能够在笔压检测部15中适当检测。

另一方面,在装配于橡皮单元10E的橡皮10F与纸介质等接触并为了消去笔迹而擦蹭时,向橡皮单元10E施加压力。在该情况下,将橡皮单元10E向前部单元10A侧压入,通过压力传递部21和电路基板 16X对笔压检测部15从其后侧进行按压。笔压传递部14和前部单元 10A在未向前部单元10A施加笔压的状态下不会向笔尖侧移动。

因此,笔压检测部15被从橡皮单元10E侧向前部单元10A侧按压,作为结果,由笔压传递部14的按压部14C按压。因此,施加于橡皮单元10E的压力照原样通过压力传递部21、电路基板16、笔压传递部14与前部单元的协作而被向笔压检测部15传递,施加于橡皮单元 10E的压力能够在笔压检测部15中适当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在从前部单元10A的笔尖部送出的芯10X与传感器部2B上的纸介质接触时,在包括前部单元10A侧的线圈11B的谐振电路与传感器部2B之间通过电磁感应来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并且,在装配于橡皮单元10E的橡皮10F与传感器部2B上的纸介质接触时,在包括橡皮单元10E侧的线圈11D的谐振电路与传感器部2B之间通过电磁感应来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因此,在包括线圈11B的谐振电路和包括线圈11D的谐振电路中,通过改变使用的电容器等来改变谐振频率,由此能够在位置检测装置 2S侧判别是芯10X与纸介质接触还是橡皮10F与纸介质接触,能够明确地区别进行与之对应的处理即笔迹的记录处理或笔迹的消去处理。

而且,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施加于芯10X的笔压和施加于橡皮10F 的压力。因此,能够根据施加于芯10X的笔压来调节笔迹的粗细、浓度,或者根据施加于橡皮10F的压力来调节消去范围、消去级别(轻轻的消去、强烈的消去)。

并且,在该变形例的电子笔1A的情况下,通过对以固定于后部单元10B且从内部壳体及外部壳体的侧面突出的方式设置的操纵杆19X 进行敲叩操作,能够送出芯10X。该操纵杆19X还具有将电子笔1A插入上衣等的口袋中并避免下落的作为所谓笔夹的功能。

并且,通过将装配于橡皮单元10E的橡皮10F卸下,能够从橡皮单元10E的端部的开口插入芯,从后部单元10B向前部单元10A供给。即,能够与通常的自动铅笔的情况一样,简单地进行芯的补充。

[变形例2:笔压检测部为两个的情况]

图7(B)是用于说明使用了对书写的情况下的笔压进行检测的笔压检测部和对橡皮使用的情况下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部的电子笔1的变形例即电子笔1B的图。图7(B)中,对于与使用图3~图5 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同样地构成的部分和与使用图7(A)说明的变形例的电子笔1A同样地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关于该部分的详细的说明。并且,图7(B)中,虽然示出了收纳于外部壳体的内部结构部分,但是为了方便,当作为也包括外部壳体而构成并记载为电子笔1B。

图7(B)所示的变形例的电子笔1B也具备自动铅笔功能。因此,包含前部单元10A和后部单元10B的书写单元10、包含铁氧体磁芯11A 和线圈11B的核心部11、笔压传递部14、笔压检测部15及与这些关联的内部壳体13Y的部分与电子笔1大致同样地构成。需要说明的是,笔压检测部15通过内部壳体13Y的突起13H、13I而固定于内部壳体 13Y。并且,图7(B)中,也为了简化说明而省略了将核心部11与内部壳体13连接的连接部件12。

在电子笔1B的与笔尖侧相反的后端侧设有橡皮单元10E、橡皮 10F和包含铁氧体磁芯11C及线圈11D的核心部11X的结构与图7(A) 所示的电子笔1A相同。该核心部11X和内部壳体13Y通过未图示的连接部件而连接。

并且,在橡皮单元10E的内部壳体13Y侧设有包含筒状部22A、延伸部22B和按压部22C的压力传递部22。筒状部22A具有贯通孔,延伸部22B是从筒状部22A向与电子笔1B的轴心交叉的方向延伸的部分。并且,按压部22C从延伸部22B与轴心平行地向笔尖侧延伸而形成。即,压力传递部22为构成部件全部朝向与笔压传递部14相反的方向形成的所谓曲轴形状。

在内部壳体13Y的橡皮单元10E侧设有收纳压力传递部22的收纳部。该收纳部与收纳笔压传递部14的收纳部13A相同。在压力传递部22收纳于内部壳体13Y的压力传递部22用的收纳部时,压力传递部22的筒状部22A的贯通孔的开口的中心与书写单元10的后部单元 10B的轴心一致。

并且,如图7(B)所示,在内部壳体13Y的橡皮单元10E侧的规定的位置,通过内部壳体13Y的突起13J、13K而固定了压力检测部 15X。压力检测部15X与笔压检测部15同样地构成,对施加于橡皮单元10E的压力(按压力)进行检测,因此记载为压力检测部。并且,压力检测部15X由压力传递部22的按压部22C按压。

并且,如图7(B)所示,笔压检测部15和压力检测部15X与电路基板16Y连接。在形成于该电路基板16Y的电子电路上连接有从线圈11B延伸的延伸线B1、B2和从线圈11D延伸的延伸线B3、B4,且连接有来自笔压检测部15的端子T1、T2和压力检测部15X的端子T3、 T4。

并且,在压力传递部22收纳于内部壳体13Y的压力传递部22用的收纳部的状态下,在压力传递部22的筒状部22A的贯通孔的周围形成的端面即橡皮单元10E侧的端面22Aa与橡皮单元10E的内部壳体 13Y侧的贯通孔的周围的端面10Ea对合。

橡皮单元10E未与书写单元10的后部单元10B连接,能够根据由使用者对橡皮10F施加的压力,而向笔尖侧滑动。并且,若由使用者对橡皮10F施加的压力被解除,则橡皮单元10E通过压力检测部15X 作用于压力传递部22而被推回,恢复到规定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外部壳体,虽然未图示,但是与使用图7(A) 说明的变形例的电子笔1A的情况一样,包含笔侧壳体部和橡皮侧壳体部这两个壳体部,能够利用例如螺纹方式将两壳体部连接。并且,在图7(B)所示的电子笔1B收纳于该外部壳体时,前部单元10A的前端侧的端面10Ab与笔侧壳体部的内部的端面对合,前部单元10A的笔尖部不会从笔侧壳体部突出必要程度以上。

同样,在图7(B)所示的电子笔1B收纳于该外部壳体时,橡皮单元10E的与笔尖侧相反的前端侧的端面10Eb和橡皮侧壳体部的内部的端面对合,橡皮单元不会从橡皮侧壳体部突出必要程度以上。

由此,在从前部单元10A送出的芯10X与纸介质等接触并记录笔迹的情况下,与上述的电子笔1的情况一样,通过前部单元10A及笔压传递部14将由使用者向芯10X施加的笔压适当地向笔压检测部15 传递。由此,施加于前部单元10A的笔压能够在笔压检测部15中适当检测。需要说明的是,笔压检测部15固定于内部壳体13Y,因此施加于前部单元10A的笔压不会向压力检测部15X传递。

另一方面,在装配于橡皮单元10E的橡皮10F与纸介质等接触并为了消去笔迹而擦蹭时,向橡皮单元10E施加压力。在该情况下,将橡皮单元10E向前部单元10A侧压入,通过压力传递部22的按压部 22C对压力检测部15X进行按压。压力检测部15X固定于内部壳体 13Y,因此施加于橡皮单元10E的压力照原样通过压力传递部22向压力检测部15X传递,施加于橡皮单元的压力能够在压力检测部15X中适当检测。需要说明的是,压力检测部15X固定于内部壳体13Y,因此施加于橡皮单元的压力不会向笔压检测部15传递。

并且,位置检测装置2S和电子笔1B之间的信号的发送接收与使用图7(A)说明的变形例的电子笔1A同样地进行。并且,在从前部单元10A的笔尖部送出的芯10X与传感器部2B上的纸介质接触时,将笔压检测部15的检测结果包含于发送信号并发送。并且,在装配于橡皮单元10E的橡皮10F与传感器部2B上的纸介质接触时,将压力检测部15X的检测结果包含于发送信号并发送。

向芯10X施加的笔压和向橡皮10F施加的压力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因此,能够根据向芯10X施加的笔压来调节笔迹的粗细、浓度,或者根据向橡皮10F施加的压力来调节消去范围、消去级别(轻轻的消去、强烈的消去)。

并且,在图7(B)所示的该变形例的电子笔1B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对以固定于后部单元10B且从内部壳体及外部壳体的侧面突出的方式设置的操纵杆19X进行敲叩操作,来送出芯10X。并且,通过将装配于橡皮单元10E的橡皮10F卸下,能够从橡皮单元10E的端部的开口插入芯,从后部单元10B向前部单元10A供给。即,与通常的自动铅笔的情况一样,能够简单地进行芯的补充。

[向主动式静电笔的应用]

说明了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1A、1B均为电磁感应结合方式。即,电子笔1、1A、1B具备包含线圈11B或线圈11D、以及电容器(capacitor)的谐振电路,接收来自位置检测装置的信号,通过谐振电路的功能而产生与之对应的信号,向位置检测装置回复,对位置等进行指示。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应用于电磁感应收发方式的电子笔,也能够应用于静电电容方式的电子笔。

图8是用于说明适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静电电容方式(AES(Active Electrostatic:有源静电)方式)的电子笔1C的图。图9是该电子笔 1C的电路结构图。图8和图9中,相同构成要素用相同标号表示。并且,在该例的电子笔1C中,图8、图9中,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同样地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省略该部分的详细的说明。

即,在该电子笔1C的情况下,也与上述的电子笔1的情况一样,具备包含前部单元10A和后部单元10B的书写单元10。在前部单元10A 的笔尖侧的规定的部分嵌合有柱状的铁氧体磁芯11A。在铁氧体磁芯 11A的周围卷绕有供电用的线圈164,该线圈164与后述的电压转换电路163连接。

并且,在该电子笔1C的情况下,前部单元10A的后端侧的端面 10Aa和笔压传递部14的筒状部14A的前部单元侧的端面14Aa也对合。笔压传递部14收纳于内部壳体13的收纳部13A,且供后部单元10B 贯通,根据笔压而在轴心方向上滑动。

并且,笔压传递部14的按压部14C对笔压检测部15进行按压。笔压检测部15放置于内部壳体13的第一放置部13B,通过突起13D、 13E和侧壁13Dd、13Ee而固定于内部壳体13。并且,电路基板16Z 连接于笔压检测部15。在该电路基板16Z上构成除了包括电容器和控制电路以外,还包括振荡电路16a的电子电路。并且,在电路基板16Z 上构成的电子电路中连接有笔压检测部15的端子部件,并且还通过导电线B5与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前部单元10A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关于将铁氧体磁芯11A与内部壳体13 连接的连接部件12,为了简化说明而省略了说明。并且,图8中虽然未图示,但是电子笔1C的后端侧的结构与使用图3~图5说明的电子笔1相同。

并且,从前部单元10A的笔尖部送出的芯10X与纸介质接触并进行书写。芯10X如使用图4说明的那样通过芯的送出机构而紧固于前部单元10A。因此,施加于芯10X的笔压照原样通过前部单元10A及笔压传递部14向笔压检测部15传递,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施加于芯10X 的笔压。

而且,在电路基板16Z上形成的电子电路和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前部单元10A通过导电线来连接。因此,在该电子电路中形成的对位置进行指示且包含笔压的信息的信号向前部单元10A供给,从前部单元10A的笔尖部朝向位置检测装置发送。

接着,说明静电电容方式的电子笔1C的电路结构。图9中,161 为双电层电容器,162为整流用二极管,163为电压转换电路,16a为振荡电路。如图9所示,在该例中,线圈164的一端与二极管162的阳极连接,另一端接地(GND)。并且,双电层电容器161的一端与二极管162的阴极连接,另一端接地。

线圈164不是构成基于电磁感应进行的位置指示用的谐振电路,而是作为接受来自外部的电源的供给的电源的供给端来使用,实现非接触式充电功能。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形成为具备电池的结构,也可以没有包含线圈164、双电层电容器161、整流用二极管162的部分。

构成电极芯的前部单元10A通过导电线B5与振荡电路16a电连接。并且,笔压检测部15与振荡电路16a电连接。

振荡电路16a产生根据笔压检测部15的可变容量电容器的容量而频率发生变化的信号,将该产生的信号向前部单元10A供给。来自振荡电路16a的信号从前部单元10A的笔尖部(前端部)作为基于该信号的电场而放射。振荡电路16a由利用了例如基于线圈和电容器的谐振的LC振荡电路构成。在对由该例的电子笔1C指示的坐标位置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装置中,能够根据该信号的频率而求出向从前部单元 10A的笔尖部送出的芯10X施加的笔压。

电压转换电路163将储存于双电层电容器161的电压转换成恒定的电压并作为振荡电路16a的电源进行供给。在将该例的静电电容方式的电子笔1C装配于未图示的充电器时,通过充电器产生的交变磁场,在线圈164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经由二极管162对双电层电容器161 进行充电。

[静电电容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中的位置检测及笔压检测用的电路结构]

图10是用于说明接受来自该例的静电电容方式的电子笔1C的信号,检测传感器上的位置并且检测笔压的位置检测装置700的框图。

如图10所示,位置检测装置700包含传感器710和与该传感器 710连接的笔检测电路720。传感器710在该例中省略了截面图,从下层侧开始依次层叠第一导体组711、绝缘层(图示省略)、第二导体组 712而形成。第一导体组711例如将沿横向(X轴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导体711Y1、711Y2、…、711Ym(m为1以上的整数)彼此分开规定间隔并在Y轴方向排列地配置。

并且,第二导体组712将沿与第一导体711Y1、711Y2、…、711Ym 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该例中为正交的纵向(Y轴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导体712X1、712X2、…、712Xn(n为1以上的整数)彼此分开规定间隔并在X轴方向排列地配置。

如此,在位置检测装置700的传感器710中,具备使用使第一导体组711与第二导体组712交叉而形成的传感器模型来对静电电容方式的电子笔1C指示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结构。

笔检测电路720包含作为与传感器710的输入输出接口的选择电路721、放大电路722、带通滤波器723、检波电路724、采样保持电路725、AD(Analog to Digital:模拟到数字)转换电路726和控制电路727。通过具有这种结构,能够检测基于在传感器710上接触的电子笔1C的指示位置和笔压。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图9中,说明了作为自动铅笔起作用的例子,但是与使用图7说明的情况一样,也能够设置橡皮单元。在该情况下,能够检测向装配于橡皮单元的橡皮施加的压力,并通过静电电容方式通知给位置检测装置。当然,也能够通过静电电容方式利用位置检测装置检测由装配于橡皮单元的橡皮指示的位置。

如此,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笔既能够应用于电磁感应方式的电子笔,也能够应用于静电电容方式的电子笔。

[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1A、1B、1C中的任一情况下,笔压检测部15和压力检测部15X都不设于电子笔1、1A、1B、1C的轴心上,而设于从轴心上偏离的位置。因此,笔压检测部15和压力检测部15X不会成为芯向书写单元10的插入(补充)的阻碍或者阻挡芯向前部单元10A的移动。由此,可实现能够与以往一直以来的自动铅笔完全一样地进行芯的补充的带有自动铅笔功能的电子笔。

而且,能够将向从前部单元10A的笔尖部送出的芯10X施加的笔压或向装配于橡皮单元10E的橡皮施加的压力(按压力)无衰减地向笔压检测部15或压力检测部15X传递。由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向从笔尖部送出的芯10X施加的笔压和向装配于橡皮单元10E的橡皮施加的压力(按压力)。

[其他]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笔1作为用于进行相对于位置检测装置的位置指示的电子笔起作用,从前部单元10A的笔尖部送出的芯10X同时能够在从笔尖突出的状态下进行向纸介质等的书写。另一方面,在未在纸介质等上进行书写的情况下,通过将芯10X收纳于前部单元10A 的笔尖部的内部,能够防止芯10X折断。在将该芯10X收纳于前部单元10A内的状态下,无法留下基于芯10X的笔迹,但是能够作为用于进行相对于位置检测装置的位置指示的电子笔起作用。

在作为电子笔进行利用的情况下,前部单元10A的笔尖部通常由金属形成的情况较多,但是成为与芯10X对应的极细的结构,因此可能在坐标输入装置的传感器部上造成伤害。因此,为了仅使用相对于位置检测装置的指示功能,在前部单元10A的笔尖部装配例如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且前端弄圆的圆锥状的笔帽。由此,在不利用自动铅笔功能的情况下,能够仅作为电子笔进行利用。

而且,也能够通过硬质的树脂等来构成书写单元10。通过以使笔尖部分带有弧度的方式构成,能够在未使芯10X从笔尖突出的状态下作为电子笔进行利用。

即,通过书写单元的前部单元10A由树脂形成,能够在未使芯10X 从笔尖突出的状态下作为电子笔发挥位置指示功能,能够进行向在例如液晶画面上配置的传感器直接写入等的利用。并且,通过使芯10X 从笔尖突出,能够发挥作为电子笔的位置指示器功能,同时还能够利用作为在纸介质等上留下笔迹的自动铅笔的功能。

并且,能够向书写单元补充的芯可以使用含有石墨的芯、含有颜料且能留下红、蓝、绿、黄等各种颜色的笔迹的芯等各种芯。

并且,当然也能够不是使用于留下笔迹的芯从前部单元的笔尖部送出,而是使与芯相同形状的橡皮从前部单元的笔尖部送出,作为橡皮起作用。在该情况下,作为橡皮起作用是理所当然的,也能够作为电子笔起作用。并且,当然也可以构成为能够送出比自动铅笔的芯粗的橡皮并利用。

并且,书写单元10等形成为筒状的部件也可以使用与轴心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截面为多边形或椭圆等形状的管状的部件。

并且,也存在使稍粗的芯自身从壳体突出的芯保持型的自动铅笔。在该情况下,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等的情况一样,采取能够使保持芯的夹头机构沿轴心方向滑动并使该夹头机构与笔压传递部对合的结构,由此可以构成具备能够进行检测的芯保持型的自动铅笔功能的电子笔。

标号说明

1、1A、1B、1C…电子笔、10…书写单元、10A…前部单元、10A1 …紧固件、10A2…芯夹头、10A3…夹头部、10A4…螺旋弹簧、10A5 …把持部、10B…后部单元、10E…橡皮单元、10Ex…芯插入口、10F …橡皮、10S…芯插入口、10X…芯、11、11X…核心部、11A、11C…铁氧体磁芯、11B、11D…线圈、12…连接部件、13、13X、13Y…内部壳体、13A…收纳部、13B…第一放置部、13C…第二放置部、13D、13E …突起、13Dd、13Ee…侧壁、13F、13G…嵌合突起、14…笔压传递部、14A…筒状部、14B…延伸部、14C按压部、15、15X…笔压检测部、 15A…连接部、16、16X、16Y、16Z…电路基板、17…外部壳体、18 …后部保持部件、18A…前段筒状部、18B…后段筒状部、19、19A…操纵杆、21…压力传递部、21A…筒状部、21B…延伸部、22…压力传递部、22A…筒状部、22B…延伸部、22C…按压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