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屏及其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5787发布日期:2018-08-31 23:1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屏及其玻璃盖板。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屏通常包括用于与手指接触的玻璃盖板。传统的玻璃盖板为2D玻璃(纯平面玻璃,没有弧形设计),逐渐出现了2.5D玻璃(中间为平面,边缘为弧形设计)以及3D玻璃(整体采用弧形设计)。玻璃盖板由2D玻璃向3D玻璃发展,提升了触控显示屏的整体视觉及手感,3D玻璃盖板需要经热弯等多道制程,设备投资要求高,良率低,导致整体成本居高不下,而2.5D玻璃虽然可以采用成本较低的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制程形成,但其整体视觉及手感不及3D玻璃盖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3D视觉效果且制作成本较低的触控显示屏及其玻璃盖板。

一种玻璃盖板,包括玻璃本体,所述玻璃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垂直设置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侧面的第一斜平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一斜平面的弧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二表面及所述侧面的第二斜平面;

其中,所述玻璃本体具有可视区域及环绕于所述可视区域的非可视区域,所述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的边线为第一边线,所述弧面与所述第一斜平面连接的边线为第二边线,所述第一边线位于所述可视区域内。

上述玻璃本体通过设置第一斜平面、弧面以及第二斜平面,从而使得玻璃本体组装于触控显示屏上后,具有3D玻璃的视觉效果及触摸效果。也即上述本质为2.5D的玻璃本体具有与真实的3D玻璃大致相同的视觉效果及触摸效果,上述玻璃本体为视觉3D玻璃。上述玻璃本体可以采用相对简易的CNC切割技术制作,可以大幅降低设备成本及减少制程工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至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边线至所述侧面所在平面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斜平面与所述弧面连接的边线至所述第一斜平面与所述侧面连接的边线的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高度为H1,所述第一边线与所述第一表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高度为0,所述第二边线与所述第一表面所在平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高度为H2,所述侧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H3,所述弧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为L1,所述第一斜平面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为L2,其中,H1:H2:H3:L1:L2为4~15:3~7:1~5:20~60:0.5~2。上述玻璃本体通过设置第一斜平面、弧面以及第二斜平面,并根据H1优化H2、H3、L1及L2,从而使得组装于触控显示屏上的玻璃本体的视觉效果及触摸效果更好。而且根据H1优化后H2、H3、L1及L2,更利于CNC切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H1:H2:H3:L1:L2为7~12:5~7:2~4:30~50:1。在确保视觉及触摸效果的同时,还能避免出现尺寸过小的面,更利于CNC切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H1为0.4~1.5mm,H2为0.3~0.7mm,H3为0.1~0.5mm,L1为2~6mm,L2为0.05~0.2mm。该尺寸的玻璃盖板能确保视觉及触摸效果的同时,还能使得玻璃盖板具有轻薄的特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斜平面与所述第二表面连接的边线至所述第二斜平面与所述侧面连接的边线的方向为第四方向,所述第二斜平面在所述第四方向上的长度为L3,L3大于L2。玻璃盖板与触控显示件贴合后,再组装于后盖壳内,可以在第二斜平面处点胶,以使得玻璃盖板与后盖壳连接,而L3大于L2,使得第二斜平面具有较大面积的点胶区域,便于点胶,也便于玻璃盖板与后盖壳牢固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平面与所述侧面呈135°设置,所述第二斜平面与所述侧面呈135°设置。也即第一斜平面与第二斜平面对称设置,从而在确保视觉及触摸效果的同时,还能简化CNC切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本体呈长方体形,所述侧面包括较长的第一侧面及较短的第二侧面,所述弧面及所述第一斜平面设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所述第二斜平面设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相对于在玻璃本体四侧均进行CNC切割以具有3D效果,只在上下两侧进行CNC切割,可以简化加工工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边线的端部还形成有倒圆角。设置倒圆角可以使玻璃盖板整体更圆润,看起来更柔和舒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盖板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油墨层,所述油墨层位于所述非可视区域。油墨层将玻璃改变划分为可视区和非可视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盖板还包括镀膜层,所述镀膜层覆盖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弧面,所述镀膜层为抗指纹层、抗眩层及增透层中的至少一种。设置镀膜层可以使得玻璃盖板具有抗指纹、抗眩及增透中的至少一种的功能。

一种触控显示屏,包括:

后盖壳;以及

上述的玻璃盖板,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斜平面及所述侧面包于所述后盖壳内,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弧面以及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斜平面自所述后盖壳露出。

上述触控显示屏具有3D视觉效果及触摸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玻璃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面图;

图4为图3的一端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的一端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玻璃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触控显示屏及其玻璃盖板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屏10包括玻璃盖板12、触控显示件14、连接玻璃盖板12与触控显示件14的光学胶层(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层以及后盖壳。玻璃盖板12与触控显示件14贴合后,组装于后盖壳内。

下面详细介绍玻璃盖板12。如图1所示,玻璃盖板12包括玻璃本体100、油墨层200及镀膜层300。如图2所示,玻璃本体100具有可视区域100a及环绕于可视区100a的非可视区域100b。如图3及图4所示,玻璃本体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0及第二表面120(也即平行设置的第一表面110及第二表面120),与第一表面110及第二表面120垂直设置的侧面130。如图4及5所示,玻璃本体100还包括连接第一表面110及侧面130的第一斜平面140,连接第一表面110及第一斜平面140的弧面150,以及连接第二表面120及侧面130的第二斜平面160。其中,第一斜平面140朝向第一表面110在的方向倾斜,第二斜平面160朝向侧面130所在的方向倾斜。弧面150与第一表面110连接的边线为第一边线152,弧面150与第一斜平面140连接的边线为第二边线154,第一边线152位于可视区域100a内。

上述玻璃本体100通过设置第一斜平面140、弧面150以及第二斜平面160,从而使得玻璃本体100组装于触控显示屏10上后,具有3D玻璃的视觉效果及触摸效果。也即上述本质为2.5D的玻璃本体100具有与真实的3D玻璃大致相同的视觉效果及触摸效果,上述玻璃本体100为视觉3D玻璃。上述玻璃本体100可以采用相对简易的CNC切割技术制作,可以大幅降低设备成本及减少制程工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如图4及图5所示,第一表面110至第二表面120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一表面110与第二表面120在第一方向上的高度为H1,H1与第一方向对应。弧面150的第一边线152与第一表面110在第一方向上的高度为0(数字0),弧面150的第二边线154与第一表面110所在平面在第一方向上的高度为H2,侧面130在第一方向上的高度为H3。第一边线152至侧面130所在平面的方向为第二方向,弧面150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为L1,L1与第二方向对应。第一斜平面140与弧面150连接的边线至第一斜平面140与侧面130连接的边线的方向为第三方向,第一斜平面140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为L2,L2与第三方向对应。第二斜平面160与第二表面120连接的边线至第二斜平面160与侧面130连接的边线的方向为第四方向。第二斜平面160在第四方向上的长度为L3,L3与第四方向对应。其中,H1:H2:H3:L1:L2为4~15:3~7:1~5:20~60:0.5~2。

上述玻璃本体100通过设置第一斜平面140、弧面150以及第二斜平面160,并根据H1优化H2、H3、L1及L2,从而使得组装于触控显示屏10上的玻璃本体100的视觉效果及触摸效果更好。而且根据H1优化后H2、H3、L1及L2,更利于CNC切割。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H1:H2:H3:L1:L2为7~12:5~7:2~4:30~50:1。优选的,H1:H2:H3:L1:L2为7~12:5~7:3~4:40~50:1。进一步优化后的H2、H3、L1及L2,在确保视觉及触摸效果的同时,还能避免出现尺寸过小的面,更利于CNC切割。

在本实施方式中,玻璃盖板100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等尺寸相对较小的触控显示屏(屏幕尺寸为4.0~10.0寸)中,优选的,H1为0.4~1.5mm,H2为0.3~0.7mm,H3为0.1~0.5mm,L1为2~6mm,L2为0.05~0.2mm。该尺寸的玻璃盖板100能确保视觉及触摸效果的同时,还能使得玻璃盖板100具有轻薄的特点。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L3大于L2,优选的,H1:H2:H3:L1:L2:L3为4~15:3~7:1~5:20~60:0.5~2:1~2。玻璃盖板100与触控显示件14贴合后,再组装于后盖壳内,可以在第二斜平面160处点胶,以使得玻璃盖板100与后盖壳连接,而L3大于L2,使得第二斜平面160具有较大面积的点胶区域,便于点胶,也便于玻璃盖板100与后盖壳牢固连接。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第一斜平面140与侧面130呈135°设置,第二斜平面160与侧面130呈135°设置。也即第一斜平面140与第二斜平面160对称设置,从而在确保视觉及触摸效果的同时,还能简化CNC切割。

进一步,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玻璃本体100呈长方体形。侧面130包括较长的第一侧面132及较短的第二侧面134,弧面150及第一斜平面140设于第一边线第一侧面132与第一平面110之间,第二斜平面160设于第一侧面132与第二平面120之间。也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只在玻璃本体100的相对较长的两侧(左右两侧),分别形成第一斜平面140、弧面150以及第二斜平面160,并没有对玻璃本体100的相对较短的两侧(上下两侧)进行加工,也即并没有在玻璃本体100的相对较短的两侧(上下两侧),分别形成第一斜平面140、弧面150以及第二斜平面160。相对于在玻璃本体100四侧均进行CNC切割以具有3D效果,只在上下两侧进行CNC切割,可以简化加工工艺。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特别是当触控显示屏可以全屏显示时,也可以在玻璃本体100的相对较短的两侧(上下两侧),分别形成第一斜平面140、弧面150以及第二斜平面160,从而使得触控显示屏具有更好的3D效果。也即弧面150及第一斜平面140还设于第二侧面134与第一平面110之间,第二斜平面160还设于第二侧面134与第二平面120之间。

进一步,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边线152的端部还形成有倒圆角170。设置倒圆角170可以使玻璃盖板12整体更圆润,看起来更柔和舒服。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边线152延伸至玻璃本体100的角落处,倒圆角170位于玻璃本体100的角落处。

如图1及图2所示,油墨层200设于第二表面120上且位于非可视区域100b。

镀膜层300覆盖第一表面110及弧面150。镀膜层300为抗指纹层、抗眩层及增透层中的至少一种。当镀膜层300为抗指纹层、抗眩层及增透层中的至少两种时,抗指纹层远离第一表面110,而抗眩层、增透层或抗眩层与增透层构成的整体(整体中的两者与抗指纹层的位置可以互换)位于抗指纹层与第一表面110之间。

抗指纹层的材料为氟硅高分子化合物;增透层的材料可以为高折射率物质或者低折射率物质,具体的,高折射率物质为Ti3O5、Nb2O5或Si3N4,低折射率物质为SiO2。

玻璃盖板12与触控显示件14贴合后,组装于后盖壳内。具体的,第二表面120、侧面130及第二斜平面160包于后盖壳内,而第一表面110、弧面150以及至少部分第一斜平面140自后盖壳露出。至少部分第一斜平面140自后盖壳露出,相对于第一斜平面140完全包于后盖壳内,可以进一步提升触摸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10,提供玻璃基板,玻璃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加工面及第二加工面,以及垂直连接第一加工面及第二加工面的侧加工面;

步骤S420,CNC切割第一加工面与侧加工面的连接处以及第二加工面与侧加工面的连接处,形成侧面、第二斜平面及待加工斜面;

步骤S430,CNC切割第一加工面及待加工斜面,形成弧面及第一斜平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面、第二斜平面及待加工斜面构成等腰结构,第二斜平面及待加工斜面分别为等腰结构的腰,也即第二斜平面在第四方向上的长度与待加工斜面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在形成弧面及第一斜平面时,弧面会延伸至待加工斜面所在的区域,使得第一斜平面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二斜平面在第四方向上的长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