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曲面玻璃盖板的智能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4139发布日期:2018-08-07 23:4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曲面玻璃盖板的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消费者越来越不满足于智能终端平面的屏幕效果,更多的制造商开始尝试在智能终端上采用2.5D弧面屏幕,或3D曲面屏幕。

2.5D弧面屏幕,是在智能终端显示屏幕上覆盖一层2.5D玻璃盖板。2.5D玻璃盖板是一种正面为平面、周缘部分向下凹陷形成弧形的玻璃。简单来说,2.5D弧面屏幕就是指智能终端屏幕保护玻璃边缘采用了2.5D弧面设计,仅仅是屏幕玻璃边缘采用弧面设计,但底部的屏幕本身依旧是纯平面的,屏幕的其他部位也依旧是纯平面的。与普通玻璃盖板相比,2.5D玻璃盖板触感好、视觉效果好。

除了2.5D弧面屏幕,还有伴随智能终端技术更新迭代而兴起的3D曲面屏幕。简单来说,普通屏幕就是屏幕是一块纯平面的,没有任何弧形设计;2.5D弧面屏幕则为中间是平面的,但边缘是弧形设计;而3D曲面屏幕,无论是中间还是边缘都采用弧形设计。与普通玻璃盖板及2.5D玻璃盖板相比,3D曲面屏幕的触感及视觉效果显然更好。

玻璃盖板是智能终端显示屏幕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外形尺寸公差要求控制在±0.05mm,强度测试、静压测试要求>500Mpa,钢球跌落测试要求113g/30cm(跌落两次)。由于对外形尺寸的精度、钢化后整体的强度要求很高,所以加工工序复杂,对设备和工艺技术要求很高,这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各显示屏幕厂家产能的提升。也正因如此,对于技术要求更加严苛的2.5D弧面屏幕及3D曲面屏幕的智能终端目前还未正式普及,因此,亟需一种精度高、加工过工序简单的弧面或曲面玻璃盖板。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曲面玻璃盖板的智能终端,包括终端本体、第一玻璃盖板、第二玻璃盖板;所述终端本体包括形成所述终端本体上表面的显示屏幕;所述第一玻璃盖板安装于所述终端本体上,覆盖所述显示屏幕;所述第二玻璃盖板环绕所述第一玻璃盖板安装于所述终端本体上,覆盖所述终端本体的部分侧表面;所述第一玻璃盖板及所述第二玻璃盖板焊接成形,在所述显示屏幕的可视区域与可操作区域的交汇处抛光为曲面。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终端,采用不同厚度的玻璃盖板拼接为3D曲面屏幕的轮廓,通过CNC成型玻璃盖板的外型,并在显示屏幕可视区域与可操作区域的交汇处附近,将成型后的玻璃盖板抛光成非均匀厚度,底部为平面,顶部为曲面,呈现3D曲面屏幕的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曲面玻璃盖板的智能终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曲面玻璃盖板的智能终端,

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终端本体、第一玻璃盖板、第二玻璃盖板;

所述终端本体包括形成所述终端本体上表面的显示屏幕;

所述第一玻璃盖板安装于所述终端本体上,覆盖所述显示屏幕;

所述第二玻璃盖板环绕所述第一玻璃盖板安装于所述终端本体上,覆盖所述终端本体的部分侧表面;

所述第一玻璃盖板及所述第二玻璃盖板焊接成形,在所述显示屏幕的可视区域与可操作区域的交汇处抛光为曲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为平面玻璃盖板或曲面玻璃盖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玻璃盖板覆盖所述终端本体的部分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与所述第二玻璃盖板厚度不同。

优选地,所述第二玻璃盖板为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盖板的四周,环绕所述第一玻璃盖板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玻璃盖板及所述第二玻璃盖板焊接成形,在与所述终端本体的接触处形成边缘部及角部。

优选地,所述边缘部抛光形成的曲面具有第一曲率半径,所述角部抛光形成的曲面具有第二曲率半径,所述第一曲率半径与所述第二曲率半径不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曲率半径。

优选地,所述边缘部包括与所述终端本体的前、后侧表面接触形成的第一边缘部,及与所述终端本体的左、右侧表面接触形成的第二边缘部;

所述第一边缘部抛光形成的曲面具有第三曲率半径,所述第二边缘部抛光形成的曲面具有第四曲率半径,所述第三曲率半径与所述第四曲率半径不同。

优选地,所述第三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四曲率半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曲面玻璃盖板的智能终端,包括终端本体、第一玻璃盖板、第二玻璃盖板;所述终端本体包括形成所述终端本体上表面的显示屏幕;所述第一玻璃盖板安装于所述终端本体上,覆盖所述显示屏幕;所述第二玻璃盖板环绕所述第一玻璃盖板安装于所述终端本体上,覆盖所述终端本体的部分侧表面;所述第一玻璃盖板及所述第二玻璃盖板焊接成形,在所述显示屏幕的可视区域与可操作区域的交汇处抛光为曲面。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终端,采用不同厚度的玻璃盖板拼接为3D曲面屏幕的轮廓,通过CNC成型玻璃盖板的外型,并在显示屏幕可视区域与可操作区域的交汇处附近,将成型后的玻璃盖板抛光成非均匀厚度,底部为平面,顶部为曲面,呈现3D曲面屏幕的视觉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做成任意厚度和形状的3D玻璃盖板,且无需热弯设备及模具,工序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一玻璃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二玻璃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玻璃盖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智能终端的剖面图;

图5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玻璃盖板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第一玻璃盖板;

12-第二玻璃盖板;

13-抛光曲面;

14-可操作区域;

15-可视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一种”、“所述”、“该”等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进行描述,但这些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名词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连接”、“安装”、“设置”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曲面玻璃盖板可以应用于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智能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智能手表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并假设该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均以智能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其它应用场景相互参照即可。

参考图1-4,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曲面玻璃盖板的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终端本体、第一玻璃盖板11、第二玻璃盖板12;

所述终端本体包括形成所述终端本体上表面的显示屏幕;

所述第一玻璃盖板11安装于所述终端本体上,覆盖所述显示屏幕;

所述第二玻璃盖板12环绕所述第一玻璃盖板11安装于所述终端本体上,覆盖所述终端本体的部分侧表面;

所述第一玻璃盖板11及所述第二玻璃盖板12焊接成形,在所述显示屏幕的可视区域15与可操作区域14的交汇处抛光为抛光曲面13。

-终端本体

该智能终端包括终端本体,终端本体具有组成最外部轮廓的壳体,壳体将终端本体的机体部件包裹在内;壳体内还包括了主板,作为安装智能终端的控制电路及供电电路的器件,安装在壳体的内部,其大小小于壳体的空间,并平放在壳体的空间里。壳体还包括了显示屏幕,显示屏幕的内表面与主板对应,并与主板电连接,显示屏幕的外表面,即显示界面朝外,形成壳体的一部分表面或完整表面。

-显示屏幕

所述终端本体包括形成所述终端本体上表面的显示屏幕。

显示屏幕的材质可以采用:STN屏幕、TFT屏幕、TFD屏幕、UFB屏幕、OLED屏幕等,随着彩屏的逐渐普遍,显示屏幕的材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是用于数字型钟表和许多便携式计算机的一种显示器类型。LCD显示使用了两片极化材料,在它们之间是液体水晶溶液。电流通过该液体时会使水晶重新排列,以使光线无法透过它们。因此,每个水晶就像百叶窗,既能允许光线穿过又能挡住光线。LCD可分为单色液晶屏和彩色液晶屏两种,现在单色LCD在笔记本电脑市场已经不再使用,彩色LCD是市场的主流。其中彩色LCD又分为STN和TFT等。

STN(Super Twisted Nematic)屏幕,又称为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屏幕。在传统单色液晶显示器上加入了彩色滤光片,并将单色显示矩阵中的每一像素分成三个像素,分别通过彩色滤光片显示红、绿、蓝三原色,以此达到显示彩色的作用,颜色以淡绿色为和橘色为主。STN屏幕属于反射式LCD,它的好处是功耗小,但在比较暗的环境中清晰度较差。

STN也是我们接触得最多的材质类型,目前主要有CSTN和DSTN之分,它属于被动矩阵式LCD器件,所以功耗小、省电,但反应时间较慢,为200毫秒。CSTN一般采用传送式照明方式,必须使用外光源照明,称为背光,照明光源要安装在LCD的背后。

TFT(Thin Film Transistor)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属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中的一种。它可以“主动地”对屏幕上的各个独立的像素进行控制,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反应时间。一般TFT的反应时间比较快,约80毫秒,而且可视角度大,一般可达到130度左右,主要运用在高端产品。所谓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是指液晶显示器上的每一液晶象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从而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显示屏幕信息。TFT属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在技术上采用了“主动式矩阵”的方式来驱动,方法是利用薄膜技术所作成的电晶体电极,利用扫描的方法“主动地”控制任意一个显示点的开与关,光源照射时先通过下偏光板向上透出,借助液晶分子传导光线,通过遮光和透光来达到显示的目的。

TFT-LCD液晶显示屏是薄膜晶体管型液晶显示屏,也就是“真彩”TFT。TFT液晶为每个像素都设有一个半导体开关,每个像素都可以通过点脉冲直接控制,因而每个节点都相对独立,并可以连续控制,不仅提高了显示屏的反应速度,同时可以精确控制显示色阶,所以TFT液晶的色彩更真。TFT液晶显示屏的特点是亮度好、对比度高、层次感强、颜色鲜艳,但也存在着比较耗电和成本较高的不足。TFT液晶技术加快了手机彩屏的发展。TFT型的液晶显示器主要的构成包括:萤光管、导光板、偏光板、滤光板、玻璃基板、配向膜、液晶材料、薄模式晶体管等等。

TFD(Thin Film Diode)屏幕,又称为薄膜二极管半透式液晶显示屏,专门用在手机屏幕上。它是TFT和STN的折中,比STN的亮度和色彩饱和度更好,也比TFT省电。最大特点是无论在关闭背光(反射模式)或打开背光(透射模式)条件下都能提供高画质、易观看的显示,并具有低功耗、高画质、高反应速度等优点。

UFB(Ultra Fine Bright)LCD,新型液晶显示器件,具有超薄、高亮度的特点。UFB-LCD是专为移动电话和PDA设计的显示屏,具有超薄、高亮度的特点,可显示65536种色彩,达到128x160的分辨率,该显示屏还采用了特别的光栅设计,可减小像素间距,以获得更佳的图像质量。

UFB液晶显示屏的对比度是STN液晶显示屏的两倍,在65536色时亮度与TFT显示屏不相上下,而耗电量比TFT显示屏少,并且售价与STN显示屏差不多,可说是结合这两种现有产品的优点于一身。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即有机发光显示器,在手机LCD上属于新型产品,被称誉为“梦幻显示器”。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的节省耗电量。目前在OLED的二大技术体系中,低分子OLED技术为日本掌握,而高分子的PLED的技术及专利则由英国的科技公司CDT的掌握,两者相比PLED产品的彩色化上仍有一定困难。

-玻璃盖板

玻璃盖板包括第一玻璃盖板11、第二玻璃盖板12。

第一玻璃盖板11安装于所述终端本体上,覆盖所述显示屏幕;第二玻璃盖板12环绕所述第一玻璃盖板11安装于所述终端本体上,覆盖所述终端本体的部分侧表面;第一玻璃盖板11及所述第二玻璃盖板12焊接成形,在所述显示屏幕的可视区域15与可操作区域14的交汇处抛光为抛光曲面13。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玻璃盖板11为平面玻璃盖板或曲面玻璃盖板。

当第一玻璃盖板11为平面玻璃盖板时,第一玻璃盖板11与第二玻璃盖板12焊接成形,在所述显示屏幕的可视区域15与可操作区域14的交汇处抛光为抛光曲面13,由此,形成为2.5D玻璃盖板,即,正面为平面、周缘部分向下凹陷形成弧形的玻璃盖板,呈现2.5D弧面屏幕的视觉效果。

当第一玻璃盖板11为曲面玻璃盖板时,第一玻璃盖板11与第二玻璃盖板12焊接成形,在所述显示屏幕的可视区域15与可操作区域14的交汇处抛光为抛光曲面13,由此,形成为3D玻璃盖板,即,正面为带有弧度的曲面、周缘部分向下凹陷形成弧形的玻璃盖板,呈现3D曲面屏幕的视觉效果。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玻璃盖板12覆盖所述终端本体的部分上表面。

第一玻璃盖板11仅设置于终端本体的上表面,第二玻璃盖板12设置于终端本体的上表面和/或侧表面。

第一玻璃盖板11安装于终端本体上,覆盖全部或部分终端本体的上表面,从而覆盖全部或部分显示屏幕。第二玻璃盖板12环绕第一玻璃盖板11安装于终端本体上,覆盖终端本体的全部或部分侧表面,还可同时覆盖终端本体的部分上表面。

终端本体的显示屏幕可以形成为终端本体的一个完整上表面(对于全面屏幕),或是部分上表面(对于普通屏幕)。

当终端本体的显示屏幕形成为终端本体的一个完整上表面时,第一玻璃盖板11安装于终端本体上,可以设计为覆盖终端本体的整个上表面,或部分上表面,从而覆盖全部显示屏幕或部分显示屏幕。

当终端本体的显示屏幕形成为终端本体的部分上表面时,第一玻璃盖板11安装于终端本体上,可以设计为覆盖终端本体的整个上表面,或部分上表面,从而覆盖全部显示屏幕或部分显示屏幕。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玻璃盖板11与所述第二玻璃盖板12厚度不同。

进一步地,第一玻璃盖板11的厚度小于第二玻璃盖板12的厚度。

由于第一玻璃盖板11安装于终端本体的上表面,仅覆盖终端本体的上表面,而第二玻璃盖板12环绕第一玻璃盖板11设置于终端本体的上表面和/或侧表面,因此,第二玻璃盖板12的厚度需延伸及终端本体的侧表面,第二玻璃盖板12的厚度应大于第一玻璃盖板11的厚度。

采用不同厚度的玻璃盖板拼接为3D曲面屏幕的轮廓,通过CNC成型玻璃盖板的外型,并在显示屏幕可视区域15与可操作区域14的交汇处附近,将成型后的玻璃盖板抛光成非均匀厚度,底部为平面,顶部为曲面,呈现3D曲面屏幕的视觉效果。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玻璃盖板12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玻璃盖板12为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盖板11的四周,环绕所述第一玻璃盖板11设置。

第一玻璃盖板11为一个平面玻璃盖板或曲面玻璃盖板,第二玻璃盖板12为一个或多个平面玻璃盖板或曲面玻璃盖板。第一玻璃盖板11可设计为长方体形状的玻璃盖板,并在长方体形状的玻璃盖板的四个角处形成圆角,第二玻璃盖板12环绕第一玻璃盖板11的四个边,围绕第一玻璃盖板11设置,在第一玻璃盖板11的四个角处形成圆角时,在对应位置也形成相应的圆角。

例如,第二玻璃盖板12为四个,呈直线形状,分别设置于第一玻璃盖板11的四边外围,环绕第一玻璃盖板11设置。或者,第二玻璃盖板12为两个,呈垂直的折线形状(L形),两两拼合在一起,设置于第一玻璃盖板11的四边外围,环绕第一玻璃盖板11设置。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玻璃盖板11及所述第二玻璃盖板12焊接成形,在与所述终端本体的接触处形成边缘部及角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边缘部抛光形成的曲面具有第一曲率半径,所述角部抛光形成的曲面具有第二曲率半径,所述第一曲率半径与所述第二曲率半径不同。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曲率半径。

第一玻璃盖板11设计为长方体形状的玻璃盖板,第二玻璃盖板12设置于第一玻璃盖板11的四周,环绕第一玻璃盖板11设置。第一玻璃盖板11与第二玻璃盖板12焊接成形后的整体也为大体上长方体形状的玻璃盖板,在该大体上长方体形状的玻璃盖板的四周边长处为边缘部,四角处为角部。

第一玻璃盖板11与第二玻璃盖板12焊接成形后,在显示屏幕的可视区域15与可操作区域14的交汇处抛光为抛光曲面13。因此,在边缘部抛光形成一第一曲面,在角部抛光形成一第二曲面。边缘部抛光形成的第一曲面具有一第一曲率半径,角部抛光形成的第二曲面具有一第一曲率半径。使得第一曲率半径与第二曲率半径不同,更优地,使得第一曲率半径大于第二曲率半径。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边缘部包括与所述终端本体的前、后侧表面接触形成的第一边缘部,及与所述终端本体的左、右侧表面接触形成的第二边缘部;

所述第一边缘部抛光形成的曲面具有第三曲率半径,所述第二边缘部抛光形成的曲面具有第四曲率半径,所述第三曲率半径与所述第四曲率半径不同。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四曲率半径。

由于,2.5D或3D玻璃盖板由于周缘部分向下凹陷,玻璃盖板周缘部分厚度变薄,使得玻璃盖板周缘部分的强度减小。在用户使用智能终端的过程中,智能终端经常会发生跌落。而智能终端发生跌落时,智能终端周缘部分着地的情形居多,造成智能终端上玻璃盖板周缘部分容易摔坏。因此,现有的2.5D或3D玻璃盖板造成智能终端稳定性低,亟需改进。

因此,玻璃盖板包括边缘部和角部,边缘部具有第一曲面,角部具有第二曲面,该第一曲面与该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不同。该方案由于玻璃盖板边缘部凹陷所形成的第一曲面和角部凹陷所形成的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不同,使得玻璃盖板边缘部和角部可以具有不同的强度。也即,可以加强玻璃盖板边缘部的强度或加强玻璃盖板角部的强度,而同时又保持玻璃盖板的2.5D或3D屏幕效果。在智能终端经常跌落时,可以保护智能终端上的玻璃盖板角部或者边缘部免于摔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可以提高智能终端的稳定性。

同样地,边缘部包括与终端本体的前、后侧表面接触形成的第一边缘部,及与终端本体的左、右侧表面接触形成的第二边缘部,第一边缘部抛光形成第三曲面,第二边缘部抛光形成第四曲面,第三曲面与该第四曲面的曲率半径不同。该方案由于玻璃盖板前后边缘部凹陷所形成的第三曲面和左右边缘部凹陷所形成的第四曲面的曲率半径不同,使得玻璃盖板边缘部的前后、左右侧面可以具有不同的强度。也即,可以加强玻璃盖板边缘部的强度或加强玻璃盖板角部的强度,而同时又保持玻璃盖板的2.5D或3D屏幕效果。在智能终端经常跌落时,可以保护智能终端上的玻璃盖板角部或者边缘部免于摔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可以提高智能终端的稳定性。

基于上述配置,采用不同厚度的玻璃盖板拼接为3D曲面屏幕的轮廓,通过CNC成型玻璃盖板的外型,并在显示屏幕可视区域15与可操作区域14的交汇处附近,将成型后的玻璃盖板抛光成非均匀厚度,底部为平面,顶部为曲面,呈现3D曲面屏幕的视觉效果。

参考图5,以下,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盖板的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过程每道工序的具体情况。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盖板的生产工艺流程,可根据需要对各个步骤及各个步骤之间的顺序进行调整,不对其进行限制。

(1)图纸确认

确认图纸是否可以生产,制作本厂图纸及菲林,并确认流程。下达指令单,样品全线跟踪。

(2)基板切割

材料要求:第一玻璃盖板11、第二玻璃盖板12的材料可以是平面玻璃材质,或者是3D曲面玻璃材质。

板材玻璃在进入深加工作业时,第一道工序就是按照图纸尺寸要求,进行加工余量放量后,把数据输入到玻璃基板CNC切割机里进行粗坯制作,采用切割机将原板白片玻璃切割成比最终成品尺寸略大的毛坯。

基板切割的管控重点是刀轮的管控。刀轮型号为φ2.0×125°,适用于各种青玻璃0.55mm~1.10mm;刀轮型号为φ3.0×125°,适用于康宁料0.55mm~1.10mm。每个刀轮寿命≤20000m,需注意切割刀轮的磨损情况,记录切割形成。刀轮安装时,主要保证刀轮垂直,检查到头轴座孔径是否变大。

(3)拼接熔焊

焊接也称作熔接、镕接,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焊接可通过下列三种途径达成接合的目的:熔焊,加热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却凝固后便接合,必要时可加入熔填物辅助,它是适合各种金属和合金的焊接加工,不需压力;压焊,焊接过程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属于各种金属材料和部分金属材料的加工;钎焊,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做钎料,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互相扩散实现链接焊件。适合于各种材料的焊接加工,也适合于不同金属或异类材料的焊接加工。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熔融焊接,将不同厚度的第一玻璃盖板11、第二玻璃盖板12拼接形成3D轮廓,在第一玻璃盖板11、第二玻璃盖板12的玻璃表面通过熔融焊接,将第一玻璃盖板11、第二玻璃盖板12成型一体。

(4)CNC成型

使用自动高效精准CNC进行加工,得到最终要求的外型展开尺寸,光电行业会在超薄光学电子玻璃深加工过程中,选取精密CNC铣削设备,对开料后的光学电子玻璃粗坯进行精密仿型加工,去除绝大部分加工余量部分,把尺寸控制在尺寸公差要求范围内。CNC精雕是采用精雕机砂轮槽对毛坯玻璃进行磨边,去掉余量,并通过钻头进行打孔、雕槽、磨边以满足最终成品要求。

热弯——稳定曲率热处理

3D曲面盖板玻璃跟普通盖板玻璃的主要差异,就是有着完美的曲率弧面,能够满足多种外形结构设计的自由度。行业根据玻璃热加工的特性,把外形尺寸加工好的盖板玻璃加热到软化点后,让玻璃沿模具的弧面进行形变处理,以形成最终的3D曲面表面特征。

成型——精密石墨模具

由于石墨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不易受熔融玻璃的浸润,不会改变玻璃的成分,石墨材料耐热冲击性能良好,尺寸随温度变化小等特点,所以近年来在玻璃制造中成为不可缺少的模具材料,可以用它来制造各种异型玻璃的铸模。

在3D曲面盖板玻璃热弯成型工艺中,除了需要对玻璃材料的物理特性有足够的了解,将玻璃材料加热到软化点后,还需要有成型的高加工质量和高精度的石墨模具相配套,使玻璃材料成型加工成符合要求的3D曲面盖板玻璃。

石墨模具的加工更多地依靠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高精度、高效率机床。从石墨模具粗加工、热处理到各种精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必须设备齐全,配套合理。其中,数控加工设备所占比重较大,以适应单位或小批量模具的生产。

需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不同厚度玻璃拼接成3D轮廓,然后再CNC成盖板外型,优点是可以做成任意厚度和形状的3D盖板玻璃,无需3D热弯设备及模具。

(5)平磨抛光

玻璃盖板平磨抛光是一个通过机械表面磨削,抛光液化学腐蚀,来达到使得玻璃表面平整、光滑的过程。将倒边完成的产品进行表面光洁度的要求,且控制玻璃的厚度要求,此环节必不可少。

抛光机理:光学玻璃抛光及抛光下盘以后的全过程,受抛光粉及抛光用水的酸碱度以及抛光液使用时间延续趋于呈碱性及周围环境中潮湿空气、酸性气体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化学腐蚀,并且在机械磨削的效应下将产生塑性流动的玻璃凹凸表面填平。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CNC成型玻璃盖板的外型,并在显示屏幕可视区域15与可操作区域14的交汇处附近,将成型后的玻璃盖板抛光成非均匀厚度,底部为平面,顶部为曲面,呈现3D曲面屏幕的视觉效果。

(6)超声清洗

清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超声波去除附着在玻璃表面的脏污及尘点等,以使玻璃盖板在强化、丝印、镀膜等生产工序中达到更好效果。

超声波清洗的基本原理:

超声波在液体中疏密相间的向前辐射,使液体流动而产生数以万计的微小气泡,这些气泡在超声波纵向传播的负压区形成、生长,而在正压区迅速闭合,称为“空化”效应。

在此过程中,气泡闭合可形成超过1000个气压的瞬间高压及5000度的高温,连续不断地产生瞬间高压,就像一连串小爆炸,不断地冲击物件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玻璃内外表面彻底净化的目的。

将平磨加工完成的产品清洗干净后进行强化处理,使玻璃的表面硬度和抗冲击性能提高,从而达到要求;钢化前要平磨好,钢化后也要平磨几分钟,再超声清洗干净,在超声清洗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好光学玻璃清洗剂,进入电镀或丝印工序;需要钢化的玻璃镜片钢化前需把有划伤的,崩边的镜片都要挑选出来。

(7)玻璃强化

强化主要目的是增加玻璃的表面应力,从而使得玻璃可以达到抗刮花、耐冲击的效果,主要原理为将玻璃置于420℃的硝酸钾溶液中,使得玻璃表面的钠离子与硝酸钾溶液中的钾离子进行充分的离子交换,因为钾离子体积大于钠离子,钾离子的相互挤压在玻璃表面形成应力层,从而达到玻璃强化的效果。

(8)丝印

丝印的主要目的是将丝织物、合成纤维织物、或金属丝网绷在网框上。采用手工刻漆膜或光化学制版的方法制作丝网印版。现代丝网印刷技术,则是利用感光材料通过照相制版的方法制作丝网印版。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图文。通过网版印刷、烘干,使油墨附着在玻璃表面,在玻璃表面呈现不同的颜色、形状、图案的外观效果。

(9)镀膜

AF(Anti-Finger)是指防指纹处理。该膜层的主要有三大功效:防污、防指纹、抗划伤。AF镀膜工艺:直接对手机或平板玻璃盖板生产加工,采取药液喷涂镀膜。让药液与玻璃表面(si-o键产生化学链接)形成膜层,肉眼无法识别这种无形膜层的存在,不影响屏幕视觉效果。镀膜前水滴成流水型,镀膜后水滴成水滴状态(与雨水落在荷叶上形成的效果类似),清理方便(直接倾倒即可)不会有残留。有了这层膜,我们就无需再去贴商业报护膜了

镀膜后清洗:超声波清洗及中性玻璃清洗剂,由于镀膜层比较容易受强碱性伤害,镀膜后不能使用强碱性清洗剂,需要专用的镀膜后光学玻璃清洗剂,此种清洗剂不伤膜层,去污力强,可完好的保存膜层。所以光学玻璃镀膜后,一般建议用专业的镀膜后光学玻璃清洗剂使用。

(10)包装

将效果处理完成且达到客要求的产品进行清洗、检验、包装,包装时用低粘保护膜包装,覆膜时不能有气泡现象。

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