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资源受限情形下的多成像卫星区域覆盖任务规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79448发布日期:2018-08-03 12: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卫星资源受限情形下的多成像卫星区域覆盖任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成覆盖模式和选择覆盖模式,其中生成覆盖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多个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方向;

将欲覆盖的矩形区域划分成多个网格,以生成第一网格列表G;

针对所述多个成像卫星中的每一个成像卫星:

判断所述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方向是第一倾斜方向还是第二倾斜方向;

在判断所述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一倾斜方向的情况下,以所述第一网格列表G中的任意网格的左上角顶点为基点,根据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方向将划分的所述多个网格重新排序,以生成第二网格列表LG,

以所述第二网格列表LG中的网格的左上角顶点和右下角顶点为基点,根据所述成像卫星覆盖的条带形区域的宽度确定所述成像卫星的覆盖模式的四个顶点,以形成所述成像卫星的一个覆盖模式,以及遍历所述第二网格列表LG中的网格,以形成所述成像卫星的覆盖模式列表;

在判断所述成像卫星的成像方向为所述第二倾斜方向的情况下,以所述第一网格列表G中的任意网格的右上角顶点为基点,根据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方向将划分的所述多个网格重新排序,以生成第三网格列表LG,

并以所述第三网格列表LG中的网格的右上角顶点和左下角顶点为基点,根据所述成像卫星覆盖的条带形区域的宽度确定所述成像卫星的覆盖模式的四个顶点,以形成所述成像卫星的一个覆盖模式,以及遍历所述第三网格列表LG中的网格,以形成所述成像卫星的覆盖模式列表;

遍历所述多个成像卫星,以得到覆盖模式集合,该覆盖模式集合包括每个成像卫星的覆盖模式列表;

选择覆盖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针对所述多个成像卫星中的每一个成像卫星:

设定覆盖收益上界的初始值,覆盖收益的初始值,拉格朗日乘子序列的初始值,迭代次数的上限值;

建立所述成像卫星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所述成像卫星的覆盖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函数,以获得所述成像卫星的覆盖收益目标值;

计算所述成像卫覆盖所述覆盖模式列表中的每一个覆盖模式的覆盖收益目标值,并从所述覆盖模式列表中选择覆盖收益目标值最大的一个覆盖模式;

遍历所述多个成像卫星,以选择每一个成像卫星的消耗的时间目标值最小的一个覆盖模式,以形成一个覆盖方案;

更新所述覆盖收益上界的初始值,所述覆盖收益的初始值;

根据更新后的覆盖收益上界的初始值和更新后的覆盖收益的初始值计算所述修正后的覆盖方案的最优性参数的值;

通过更新所述拉格朗日乘子的值来更新所述目标函数,基于更新的目标函数重新选择每一个成像卫星的覆盖收益目标值最大的一个覆盖模式,以形成一个覆盖方案,针对新形成的覆盖方案重新计算所述最优性参数的值;

多次更新所述拉格朗日乘子的值,在所述拉格朗日乘子的值的更新次数达到所述迭代次数的上限值的情况下,从选择和重新选择的多个覆盖方案中选择所述最优性参数的值最小的覆盖方案,作为用于覆盖所述矩形区域的覆盖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成像卫星区域覆盖任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网格列表G中的任意网格的左上角顶点为基点,根据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方向将划分的所述多个网格重新排序,以生成第二网格列表LG具体包括:

从所述第一网格列表G中任意选择一个网格,在所述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直线上确定与选择的网格的左上角顶点的距离为设定值的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点位于所述第二参考点的右下方;

以所述第一参考点为起点,所述第二参考点为终点确定参考向量,以所述第一参考点为起点,以所述第一网格列表G中的任意网格的左上角顶点为终点确定一向量,计算该向量在所述参考向量上的投影;

遍历所述第一网格列表G中的网格,获得向量投影列表;

将所述向量投影列表中的投影按照降序排列,以对所述第一网格列表G中的网格重新排序,构造所述第二网格列表LG;

以所述第一网格列表G中的任意网格的右上角顶点为基点,根据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方向将划分的所述多个网格重新排序,以生成第三网格列表LG具体包括:

从所述第一网格列表G中任意选择一个网格,在所述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直线上确定与选择的网格的右上角顶点的距离为设定值的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点位于所述第二参考点的左下方;

以所述第一参考点为起点,所述第二参考点为终点确定参考向量,以所述第一参考点为起点,以所述第一网格列表G中的任意网格的右上角顶点为终点确定一向量,计算该向量在所述参考向量上的投影;

遍历所述第一网格列表G中的网格,获得向量投影列表;

将所述向量投影列表中的投影按照降序排列,以对所述第一网格列表G中的对应的网格重新排序,构造所述第三网格列表L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成像卫星区域覆盖任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直线上的与所述选择的网格的左上角顶点的距离为设定值的两个点采用方程组(1)表示:

其中,x代表经度,y代表纬度,xl<x1(z)<xr,x1(z)和y1(z)分别为所述选择的网格的左上角顶点的经度值和纬度值,xl和xr分别为所述两个点的经度值,R为所述设定值,A、B、C均为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直线的参数;

在所述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直线上的与所述选择的网格的右上角顶点的距离为设定值的两个点采用方程组(2)表示:

其中,x代表经度,y代表纬度,xl<x2(z)<xr,x2(z)和y2(z)分别为所述选择的网格的右上角顶点的经度值和纬度值,xl和xr分别为所述两个点的经度值,R为所述设定值,A、B、C均为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直线的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成像卫星区域覆盖任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二网格列表LG中的网格的左上角顶点和右下角顶点为基点,根据所述成像卫星覆盖的条带形区域的宽度确定所述成像卫星的覆盖模式的四个顶点,以形成所述成像卫星的一个覆盖模式,以及遍历所述第二网格列表LG中的网格,以形成所述成像卫星的覆盖模式列表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二网格列表LG中任意选择一个第一网格,在通过所述第一网格的左上角顶点且与所述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方向垂直的直线上确定与成像扫描直线的距离等于所述成像卫星覆盖的条带形区域的宽度的一半的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

在第二网格列表LG中选择一个第二网格,所述第二网格在所述第二网格列表LG中的编号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网格的编号,在通过所述第二网格的右下角顶点且与所述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方向垂直的直线上确定与所述成像扫描直线的距离等于所述成像卫星覆盖的条带形区域的宽度的一半的第三顶点和第四顶点;

以所述第一顶点、第二顶点、第三顶点和第四顶点为顶点,形成所述成像卫星的一个覆盖模式;

对于所述第一网格和所述第二网格依次遍历所述第二网格列表LG中的网格,获得所述成像卫星的基础覆盖模式列表;

在所述基础覆盖模式列表中添加一个虚拟的覆盖模式,以获得所述成像卫星的覆盖模式列表,所述虚拟的覆盖模式被定义为不覆盖任何网格,消耗的能量或者时间为零的覆盖模式;

以所述第三网格列表LG中的网格的右上角顶点和左下角顶点为基点,根据所述成像卫星覆盖的条带形区域的宽度确定所述成像卫星的覆盖模式的四个顶点,以形成所述成像卫星的一个覆盖模式,以及遍历所述第三网格列表LG中的网格,以形成所述成像卫星的覆盖模式列表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三网格列表LG中任意选择一个第一网格,在通过所述第一网格的右上角顶点且与该成像扫描直线方程垂直的直线上确定与所述成像扫描直线的距离等于该成像卫星覆盖的条带形区域的宽度的一半的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

在所述第三网格列表LG中选择一个第二网格,所述第二网格在所述第二网格列表LG中的编号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网格的编号,在通过所述第二网格的左下角顶点且与该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方向垂直的直线上确定与所述成像扫描直线的距离等于该成像卫星覆盖的条带形区域的宽度的一半的第三顶点和第四顶点;

以所述第一顶点、第二顶点、第三顶点和第四顶点为顶点,形成所述成像卫星的一个覆盖模式;

对于所述第一网格和所述第二网格依次遍历所述第三网格列表LG中的网格,获得所述成像卫星的基础覆盖模式列表;

在所述基础覆盖模式列表中添加一个虚拟的覆盖模式,以获得所述成像卫星的覆盖模式列表,所述虚拟的覆盖模式被定义为不覆盖任何网格,消耗的能量或者时间为零的覆盖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成像卫星区域覆盖任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网格的左上角顶点且与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方向垂直的直线上的与成像扫描直线的距离等于该成像卫星覆盖的条带形区域的宽度的一半的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采用方程组(3)来表示:

其中,x代表经度,y代表纬度,C1(i)=A·y1(i)-B·x1(i),x1(i)和y1(i)分别为所述第一网格的左上角顶点的经度值和纬度值,wj为与第j个成像卫星成像的条带形区域的宽度,A、B、C均为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直线的参数,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分别表示为U1(x1,i,y1,i)和U2(x2,i,y2,i),x1,i和y1,i分别为所述第一顶点的经度值和纬度值,x2,i和y2,i分别为所述第二顶点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通过所述第二网格的右下角顶点且与所述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方向垂直的直线上确定与所述成像扫描直线的距离等于所述成像卫星覆盖的条带形区域的宽度的一半的第三顶点和第四顶点采用方程组(4)来表示:

其中,x代表经度,y代表纬度,C4(k)=A·y4(k)-B·x4(k),x4(k)和y4(k)分别为所述第二网格的右下角顶点的经度值和纬度值,wj为与第j个成像卫星成像的条带形区域的宽度,A、B、C均为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直线的参数,所述第三顶点和第四顶点分别表示为U3(x3,i,y3,i)U4(x4,i,y4,i),x3,i和y3,i分别为所述第三顶点的经度值和纬度值,x4,i和y4,i分别为所述第四顶点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通过所述第一网格的右上角顶点且与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方向垂直的直线上的与所述成像扫描直线的距离等于该成像卫星覆盖的条带形区域的宽度的一半的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采用方程组(5)来表示:

其中,x代表经度,y代表纬度,C2(i)=A·y2(i)-B·x2(i),x2(i)和y2(i)分别为所述第一网格的右上角顶点的经度值和纬度值,wj为与第j个成像卫星成像的条带形区域的宽度,A、B、C均为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直线的参数,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分别表示为U1(x1,i,y1,i)和U2(x2,i,y2,i),x1,i和y1,i分别为所述第一顶点的经度值和纬度值,x2,i和y2,i分别为所述第二顶点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通过所述第二网格的左下角顶点且与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方向垂直的直线上的与所述成像扫描直线的距离等于该成像卫星覆盖的条带形区域的宽度的一半的第三顶点和第四顶点采用方程组(6)来表示:

其中,x代表经度,y代表纬度,C3(k)=A·y3(k)-B·x3(k),x3(k)和y3(k)分别为所述第二网格的左下角顶点的经度值和纬度值,wj为与第j个成像卫星成像的条带形区域的宽度,A、B、C均为成像卫星的成像扫描直线的参数,所述第三顶点和第四顶点分别表示为U3(x3,i,y3,i)U4(x4,i,y4,i),x3,i和y3,i分别为所述第三顶点的经度值和纬度值,x4,i和y4,i分别为所述第四顶点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成像卫星区域覆盖任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拉格朗日松弛技术建立的成像卫星执行覆盖模式所需要的时间最小化的目标函数采用式(2″)表示:

其中,u″(s)为所述成像卫星的覆盖收益目标值,G′为所述第二网格列表LG和第三网格列表LG构成的网格集合,λ(i)为与第i个网格对应的拉格朗日乘子,WC[s,i]被定义为在判断第s个覆盖模式Cs完整覆盖了第i个网格gi的情况下,WC[s,i]=1,在判断第s个覆盖模式Cs没有完整覆盖了第i个网格gi的情况下,WC[s,i]=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成像卫星区域覆盖任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所述时间下界的初始值,所述时间消耗的初始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式(3″)计算覆盖收益的上界的值UB(t):

UB(t)=UB1(t)+UB2(t) 式(3″)

其中,UB(t)为所述覆盖收益的上界的值,u″(s)为所述成像卫星的覆盖收益目标值,SoluList′为修正后的覆盖方案列表,Cs为第s个覆盖模式,t(i)=oi-λ(i),oi为与第i网格对应的覆盖收益,λ(i)为与第i个网格对应的拉格朗日乘子的值;

采用式(4″)计算修正后的覆盖方案的覆盖收益solu″(t)的值:

其中,solu″(t)为所述修正后的覆盖方案的覆盖收益的值,gi为第i个网格,G′为所述第二网格列表LG和第三网格列表LG构成的网格集合,oi为与第i网格对应的覆盖收益;

判断覆盖收益上界的值是否大于所述覆盖收益上界的初始值,在判断所述覆盖收益上界的值的值大于所述覆盖收益上界的初始值的情况下,将所述覆盖收益上界的初始值更新为所述覆盖收益上界的值;

判断所述修正后的覆盖方案的覆盖收益的值是否大于所述覆盖收益的初始值,在判断所述修正后覆盖方案的覆盖收益的值大于所述覆盖收益的初始值的情况下,将所述覆盖收益的初始值更新为所述修正后覆盖方案的覆盖收益的值;

采用式(5″)更新所述拉格朗日乘子的值:

λ′(i)=λ(i)+θ′·h(i) 式(5″)

其中,λ′(i)为更新后的拉格朗日乘子的值,λ(i)为与第i个网格对应的拉格朗日乘子,θ′=ρ·θ,ρ和θ均为初始化系数,h(i)=1-v(i),v(i)为所述修正后的覆盖方案中能够将第i个网格完全覆盖的覆盖模式的个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成像卫星区域覆盖任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式(6″)计算所述修正后的覆盖方案的最优性参数的值:

其中,BestUB为所述更新后的覆盖收益上界的初始值,BestSolu″所述更新后的覆盖收益的初始值,Gap″为所述修正后的覆盖方案的最优性参数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成像卫星区域覆盖任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覆盖模式还包括以下步骤:

设定最优性参数的设定值;

判断所述最优性参数的值是否小于所述最优性参数的设定值;

在判断所述最优性参数的值小于所述最优性参数的设定值的情况下,选择与该最优性参数对应的修正后的覆盖方案作为用于覆盖矩形区域的覆盖方案。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