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唯一码生成及防伪验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78114发布日期:2018-06-12 21:4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伪唯一码生成及防伪验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伪唯一码生成及防伪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假冒伪劣产品在严重危害社会市场经济环境的同时,也在严重的损害消费者和产品生产和品牌所有者的切身利益,为了防止品牌被假冒、以次充好,为了保护好消费者品牌厂家的利益,近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防伪技术和方法。比如后台数码验证防伪技术、微点图片比对防伪技术、电码防伪技术、数字码防伪技术、二维码防伪技术等等,但是这些防伪技术和防伪方法,都是由消费者依照上述防伪技术和防伪方法的指导,通过电话、短信、网络、扫码等渠道进行真伪查询验证,这种防伪技术属于被动查询防伪。

现有的被动查询防伪技术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当前的防伪技术和系统方法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防护闭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都能够被破解和廉价仿制,因为所有这些查询系统对造假者而言不需花费多少成本,就可在短时间内很容易的复制出一套提供给消费者、市场监管人员被动查询的假冒查询系统,使消费者、市场监管人员难以分辨真假。

为了共同保护生产商、品牌商、消费者、销售者的利益,对于防伪性能要求高的场合,因而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设计出一个完善的、能够形成闭环的防伪保护防护和防伪验证方法,以一个共知、共认、共同的真伪标准链接在同一个利益防护的链条上相互监管、制约和佐证,从而实现更加完善的防伪保护,共同保护生产商、品牌商、消费者、销售者的利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伪信息复杂、防伪技术先进、防伪性能好,难以被逆向分析破解的防伪唯一码生成及防伪验证方法。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伪唯一码生成及防伪验证方法,该防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防伪唯一码生成:

(1)制备内含防伪微纳模组的防伪材料,该防伪材料的防伪微纳模组中包括数码、字符、图形组成的复合防伪信息;

(2)准备油墨或树脂材料;

(3)混合防伪材料与油墨或树脂材料;

(4)将步骤3混合后的防伪材料固定附着在需要防伪保护的产品或产品包装上,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固定的防伪材料中的防伪微纳模组在附着过程中随机分布,即每个产品或产品包装上固定的防伪材料中的防伪微纳模组数量、每个防伪微纳模组的固定位置、每个防伪微纳模组的旋转方向、每个防伪微纳模组是正面还是反面朝上都是在固定过程中随机分配的;

(5)利用拍摄系统放大拍摄上述步骤4固定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防伪材料,对上述防伪材料放大拍摄后生成图形文件,所述图形文件中包含能够被分辨识别的图像信息,所述图像信息包括该图形文件中包含的防伪微纳模组数量、每个防伪微纳模组在图片中的相对位置、防伪微纳模组在图片中旋转方向、每个防伪微纳模组是正面还是反面朝上、以及每个正面朝上分布的防伪微纳模组内部包含的数码、字符、图形,所述拍摄系统并把图形文件传送到图文识别系统;

(6)通过图文识别系统对所述图形文件进行识别,通过识别扫描和计算,将所述图形文件中的图像信息分辨识别生成可编辑和传输的防伪暗码,所述防伪暗码存储在防伪暗码数据文件中,并依据扫描识别顺序将识别出的防伪暗码发送到数码自动生成系统,由数码自动生成系统生成一组具有唯一性的数码序列号,再依据该数码序列号生成产品的防伪唯一码;数码序列号需要经过数码自动生成系统检测,避免出现重复,保证其唯一性;数码序列号与防伪唯一码可以直接是明码对应,也可由数码序列号通过再次编码生成防伪唯一码,提高防伪唯一码被破解的难度;

(7)将所述防伪唯一码和步骤5拍摄生成的图形文件关联对应,然后存储到防伪验证数据库,所述防伪验证数据库存储在离线数据库或网路云端;

(8)在需要防伪保护的产品上再附加上商品识别码:利用制作商品识别码的一维码或二维码在线印制系统与步骤7中的所述防伪验证数据库通讯相连,调取所述防伪验证数据库中该产品对应的防伪唯一码,再生成包含防伪唯一码的商品识别码,该商品识别码也对应存储在所述防伪验证数据库中,然后将包含防伪唯一码的商品识别码印制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

二、防伪验证:

1、防伪验证方式一:通过一维码或二维码扫描装置扫描读取需要防伪保护的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商品识别码,将商品识别码中包含的待验证防伪唯一码扫描读取出来,在扫描读取过程中与所述防伪验证数据库通讯相连、调取所述防伪验证数据库中存储的该产品相对应的所述图形文件和防伪唯一码,并将扫描装置识别出的待验证防伪唯一码与图形文件关联对应的防伪唯一码进行分析比较,二者相符即完成验证,并且扫描装置能够调取所述图形文件供验证使用保存;如二者不相符则发出警示信息,提示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商品识别码为非真码;

2、防伪验证方式二:通过产品或产品包装上提供的信息登录官方验证网站,官方验证网站中设置真伪查询系统,将产品或产品包装上印制的待验证防伪唯一码直接输入真伪查询系统中进行验证,真伪查询系统将输入的待验证防伪唯一码与所述防伪验证数据库中存储的该产品相对应的所述图形文件中和防伪唯一码进行比较,如果待验证防伪唯一码与防伪唯一码相符,真伪查询系统调取所述图形文件至真伪查询系统的图形界面供验证使用保存;如果二者不相符则真伪查询系统发出警示信息,提示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商品识别码为非真码;

3、防伪验证方式三:采用放大观测设备直接观测产品或产品包装上防伪材料中的图像内容,将观测到的图像内容与扫描装置或真伪查询系统调取的所述图形文件进行对比核查,进一步确认真伪。

所述防伪唯一码生成步骤6中的数码自动生成系统通过排序算法计算生成所述防伪唯一码。所述防伪唯一码为三位以上。

简化使用时,所述防伪唯一码生成步骤6中生成的防伪唯一码直接印制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使用,防伪验证时能够直接将防伪唯一码输入真伪查询系统中进行验证。

产品或产品包装上固定的所述防伪材料的覆盖区域面积在0.1平方毫米至5平方毫米之间,所述防伪材料在产品或产品包装表面的固定位置为可视区域或隐藏区域,为可视区域设置时便于直观观测;隐藏区域设置时防伪材料印制位置不易发现,印制位置可以变化调整,更加能够保护产品、避免被复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防伪材料中的防伪微纳模组数量多、组合变化多样,由防伪微纳模组材料特性构成第一防伪关卡,防伪材料印制过程中防伪微纳模组随机分布特征构成第二防伪关卡,防伪微纳模组材料中内含的数码、字符、图形及其组合等防伪信息组合重复概率微乎其微,因此放大拍摄后存储在的图形文件中的图像信息重复概率也是微乎其微、构成第三防伪关卡,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防伪材料和系统生成的防伪唯一码也是唯一对应的、构成第四防伪关卡,经过多重防伪关卡设置,确保每个产品上印制的防伪材料中包含的防伪信息都不会重复,难以被复制,伪造者即使复制了某个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商品识别码,也无法在其他产品或产品包装上伪造使用,杜绝批量复制仿造的可能;

2、防伪等级高、防伪方法可靠性好,具有多重防伪验证功能,防伪和验证环环相扣,造假者无法破解;防伪验证方式多样,不同防伪验证方式的验证结果互能够相互印证,所述防伪验证数据库难以被破解和复制,能够避免被造假者制作一套假的查询系统欺骗消费者;

3、随着产品或产品包装上印制的防伪材料及防伪微纳模组数量增多,防伪暗码和防伪唯一码的复杂程度也会逐渐增强,防伪唯一码可以包括三位至十位,甚至更多,防伪唯一码复杂程度非常高,伪造者破解成本极高;

4、由于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商品识别码及其防伪唯一码难以被批量复制和破解,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商品识别码及其防伪唯一码不仅能够用于防伪,还可用于商品流通过程的溯源追踪、结算等,商品溯源链完整,便于商品流通销售管理、避免串货,产品流通、销售、验证过程使用都很方便;

5、本发明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防伪材料隐蔽性好,不易被发现:由于防伪材料中的防伪微纳模组尺寸微小,防伪材料印制数量、印制位置可以变化调整,伪造者难以找到或找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设置的防伪暗记,能够有效保护产品、避免被复制。

本发明防伪唯一码生成及防伪验证方法是基于在先研发的防伪材料的独创性运用,产品上防伪材料印制、防伪码生成和防伪验证系统环环相扣,整个防伪方法安全可靠,难以被逆向复制破解,防伪性能极好;防伪方法使用方便,尤其适合智能互联网时代进行高价值商品的可靠防伪。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防伪唯一码生成及印制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产品上印制的防伪材料放大拍摄后的图形文件示意图;

图3是产品上印制的商品识别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防伪唯一码生成及防伪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防伪唯一码生成:

(1)制备内含防伪微纳模组的防伪材料,该防伪材料的防伪微纳模组中包括数码、字符、图形组成的复合防伪信息;

(2)准备油墨或树脂材料;

(3)混合防伪材料与油墨或树脂材料;含防伪微纳模组的防伪材料与油墨或树脂混合比例依照现有技术中的实际需求进行配比,混合后保证材料能够完好的附着在产品或产品包装的某一或多个位置,防伪材料配制成常见的墨水形态,采用现有的印刷技术、喷墨、点涂、喷涂或喷码技术将防伪材料印制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印制时防伪材料中的防伪微纳模组随机分布;

(4)将步骤3混合后的防伪材料固定附着在需要防伪保护的产品或产品包装上,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固定的防伪材料中的防伪微纳模组在附着过程中随机分布,即每个产品或产品包装上固定的防伪材料中的防伪微纳模组数量、每个防伪微纳模组的固定位置、每个防伪微纳模组的旋转方向、每个防伪微纳模组是正面还是反面朝上都是在固定过程中随机分配的;

(5)利用拍摄系统放大拍摄上述步骤4固定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防伪材料,对上述防伪材料放大拍摄后生成图形文件,所述图形文件中包含能够被分辨识别的图像信息,所述图像信息包括该图形文件中包含的防伪微纳模组数量、每个防伪微纳模组在图片中的相对位置、防伪微纳模组在图片中旋转方向、每个防伪微纳模组是正面还是反面朝上、以及每个正面朝上分布的防伪微纳模组内部包含的数码、字符、图形,所述拍摄系统并把图形文件传送到图文识别系统;如图2所示,图形文件包括四个随机排列的防伪微纳模组,依据四个防伪微纳模组在图形文件中的位置是在印制过程中随机分配的;

(6)通过图文识别系统对所述图形文件进行识别,通过识别扫描和计算,将所述图形文件中的图像信息分辨识别生成可编辑和传输的防伪暗码,所述防伪暗码存储在防伪暗码数据文件中,并依据扫描识别顺序将识别出的防伪暗码发送到数码自动生成系统,由数码自动生成系统生成一组具有唯一性的数码序列号,再依据该数码序列号生成产品的防伪唯一码;如图2所示,依据四个防伪微纳模组在图形文件中的位置,采用常规的扫描识别算法将四个防伪微纳模组内部包含的字符7、W、C、Y按顺序分辨识别出来,并且能够依据顺序将识别出的7、W、C、Y防伪暗码发送到数码自动生成系统;

(7)将所述防伪唯一码和步骤5拍摄生成的图形文件关联对应,然后存储到防伪验证数据库,所述防伪验证数据库存储在离线数据库或网路云端;

(8)在需要防伪保护的产品上再附加上商品识别码:利用制作商品识别码的一维码或二维码在线印制系统与步骤7中的所述防伪验证数据库通讯相连,调取所述防伪验证数据库中该产品对应的防伪唯一码,再生成包含防伪唯一码的商品识别码,该商品识别码也对应存储在所述防伪验证数据库中,然后将包含防伪唯一码的商品识别码印制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如图3所示,图中的商品识别码中包含二维码和防伪唯一码7WCY字符;

二、防伪验证:

1、防伪验证方式一:通过一维码或二维码扫描装置扫描读取需要防伪保护的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商品识别码,将商品识别码中包含的待验证防伪唯一码扫描读取出来,在扫描读取过程中与所述防伪验证数据库通讯相连、调取所述防伪验证数据库中存储的该产品相对应的所述图形文件和防伪唯一码,并将扫描装置识别出的待验证防伪唯一码与图形文件关联对应的防伪唯一码进行分析比较,二者相符即完成验证,并且扫描装置能够调取所述图形文件供验证使用保存;如二者不相符则发出警示信息,提示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商品识别码为非真码;

2、防伪验证方式二:通过产品或产品包装上提供的信息登录官方验证网站,官方验证网站中设置真伪查询系统,将产品或产品包装上印制的待验证防伪唯一码直接输入真伪查询系统中进行验证,真伪查询系统将输入的待验证防伪唯一码与所述防伪验证数据库中存储的该产品相对应的所述图形文件中和防伪唯一码进行比较,如果待验证防伪唯一码与防伪唯一码相符,真伪查询系统调取所述图形文件至真伪查询系统的图形界面供验证使用保存;如果二者不相符则真伪查询系统发出警示信息,提示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商品识别码为非真码;

3、防伪验证方式三:采用放大观测设备(如普通显微镜、数字显微镜等)直接观测产品或产品包装上防伪材料中的图像内容,将观测到的图像内容与扫描装置或真伪查询系统调取的所述图形文件进行对比核查,进一步确认真伪。

制作商品识别码的一维码或二维码在线印制系统中包括常见的条形码、二维码或多维码等编码印制系统,在线印制系统可以采用喷码方式将商品识别码印制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

登录官方验证网站时能够利用现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系统等计算机设备,并能够通过诸如二维码扫描、条形码扫描、图形识别等多种方式进行通讯连接,能够通过企业微信公众号、APP软件等获取真伪查询系统调取的所述图形文件。

商品流通销售管理产品过程中,在商品出入库时,也能够随时利用扫描装置等扫描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商品识别码进行验证核对,验证一致的产品才能登记出入库,便于追踪产品出入库等流通记录,保证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不会被仿冒替换。

销售结算支付时,也能够随时利用扫码器等扫描装置或产品包装上的商品识别码进行验证核对,验证一致的产品才能进行结算支付;如果验证不一致,则不能完成结算支付、并且能够反馈警示信息,从而实现可靠的防伪。

所述防伪唯一码生成步骤6中的数码自动生成系统通过排序算法计算生成所述防伪唯一码,依照N的(n-1)次方进行自动排序计算。

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印制防伪材料时,防伪材料中配制足够数量的防伪微纳模组,批量生产的防伪材料中甚至包含数量为亿级的防伪微纳模组,保证产品或产品包装上印制的防伪材料中包含的防伪微纳模组数量要足够,从而保证后续生成的所述防伪唯一码为三位以上。

所述防伪唯一码生成步骤6中生成的防伪唯一码直接印制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简化使用,防伪验证时能够直接将防伪唯一码输入真伪查询系统中进行验证。

本发明中的防伪材料使用在先申请专利201710037167.9 《一种防伪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出的防伪材料,该防伪材料中包含多个防伪微纳模组,防伪微纳模组内部制作有由多个复合微纳识别层、防伪识别特征层、微纳结构层、防伪标记图案构成的编码防伪信息,编码防伪信息内容包括10个阿拉伯数字“0”至“9”、26个大小写英文字母、世界上所有的语言文字、字符、图形符号及其组合,以及前述文字符号等字体变化及其组合;以及包含未来新开发的文字、字符、图形符号及其组合、以及前述文字符号等字体变化及其组合。

产品或产品包装上固定的所述防伪材料的覆盖区域面积在0.1平方毫米至5平方毫米之间,所述防伪材料在产品或产品包装表面的固定位置为可视区域或隐藏区域,为可视区域设置时便于直观观测;隐藏区域设置时防伪材料印制位置不易发现,印制位置可以变化调整,更加能够保护产品、避免被复制。

所述拍摄系统的拍摄速度范围在1毫秒至5秒之间,所述拍摄系统拍摄放大倍数为100倍至10000倍之间。

本发明中的拍摄系统、图文识别系统、数码自动生成系统、防伪验证数据库、真伪查询系统等基于现有的计算机技术方案集成改进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