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隐私保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53811发布日期:2018-06-08 22:36阅读:1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隐私保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手机隐私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隐私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即将进入5G时代,智能手机已经普及,而且不断朝着大屏幕方向发展。大屏智能手机作为用户接口,不但有娱乐,通话等功能,更承担了近年兴起的移动支付功能。手机使用的场合可能是任何公共地方。因此,如何保证个人使用手机过程中隐私信息不会泄露越来越重要。目前市场上手机都有锁屏或者屏保功能,不使用手机时启动锁屏或屏保,使用时再进行解锁。但是如何在使用中防止信息泄露,除了靠使用者主动观察周围情况外,尚没有好的方案。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手机使用中防止信息泄露的方法以克服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手机隐私保护方法;本发明通过预存用户的面部信息,在用户使用时,只要打开该程序,就会控制手机前置摄像头,动态采集周围信息,进行面部识别,当识别到除了用户外还有陌生人面对屏幕时,就启动屏保程序或者将识别到的陌生人头像显示在屏幕上提醒用户做出反应,这样就解决了用户使用过程中信息泄露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机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打开实时隐私保护程序;

2):获取用户本人的面部信息特征作为用户面部信息模板;

3):进入实时隐私保护模式;

4):通过前置摄像头对周围进行面部识别;

5):将识别到的所有图像与用户面部信息模板图像对比;

6):若非只有用户本人时,则启动屏保程序或把识别到陌生人图像动态显示在屏幕上。

所述步骤4),若是第一次使用该程序或需要更新模板则前置摄像头打开,提取用户面部信息特征,包括肤色、脸型,选择是否存为模板,若是,则将获取的用户面部信息存为模板,若否可以选择重新提取用户面部信息特征。

所述步骤4)采用特征脸法或者模板匹配法提取前置摄像头扫描到的面部特征信息。

所述步骤4),前置摄像头把能够检测到的范围内的所有人员面部图像信息,包括肤色、脸型上传手机控制器进行面部识别。

识别到的所有图像信息与模板进行详细的对比,包括肤色、脸型并进行判断。

判断完成后,若只有用户本人,前置摄像头继续实时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控,重复步骤4)和步骤5);若检测到有其他人存在时则会启动屏保,或者把识别到的陌生人图像动态显示在屏幕上来提醒用户周围的环境状况,用户可根据提醒作出相应的反应。

用户可以根据提醒来判断危险等级,若不安全可以移动到安全位置进行操作,或者将手机关闭,等周围安全后再进行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用户面部图像信息作为安全模板,通过手机前置摄像头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检测到的除用户以外的其他人员面部信息与模板进行比对,当发现其他人员面部正在面对手机屏幕时,会及时启动屏保来保护隐私或者将陌生人图像动态显示在屏幕上以提醒用户来及时保护隐私信息,实现实时隐私保护的功能,防止了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因疏忽周边环境造成隐私泄露,隐私程序能实时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控可以提高安全系数,用户无需主动实时观察周围环境,增加了手机使用的便利性与安全性。

2.本发明可以通过手机前置摄像头进行拍照获取最近的照片作为模板,能够及时更新模板信息,保证使用的安全性,而且模板信息获取方式简单、详细,从而让信息比对更加全面、安全,用户还能根据个人喜好随时进行模板的更换,让使用更加人性化。

3.本发明前置摄像头能够将检测到的全部范围内的人员面部信息进行上传比对,检测范围广,可以防止他人从侧面对手机信息进行窥视,而且比对信息多,包括肤色、脸型等,可以防止因灯光等外部因素造成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4.本发明的用户可以通过屏保保护隐私或显示陌生人面部图像的方式来提醒用户进行隐私保护,避免了用户专注手机操作疏于隐私保护而造成的隐私泄露问题,用户可以根据提醒来移动操作位置,或者采取安全方式进行操作,保证了手机隐私信息安全。

5.本发明可以作为一个功能集成到手机系统中,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打开或者关闭该功能。此外,进入实时隐私保护功能后,前置摄像头对周围进行面部识别扫描时,既可以不间断实时扫描,也可以一定时间段扫描一次,如5秒,10秒等扫描一次。

6.本发明采用各种二维或者三维面部识别算法,如特征脸法,模板匹配法等提取前置摄像头扫描到的面部特征信息,与存贮的用户面部信息模板比对判断是否是用户本人,不是用户则启动屏保程序或者将扫描到的非用户图像显示在屏幕上以提醒用户谁可以看到屏幕内容信息,操作简单、快捷,精确度高,实现实时隐私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建立人脸识别模块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隐私保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一种手机隐私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S100打开实时隐私保护程序。

2):获取用户面部信息特征作为模板。若是S101第一次使用该程序或需要更新模板则S102前置摄像头打开,提取用户面部信息特征,包括肤色、脸型,选择是否存为模板S103,若是,则将获取的用户面部信息S104存为模板,若否可以选择重新提取用户面部信息特征;若不是第一次使用可直接进入下一步。

3):S105进入实时隐私保护模式。

4):S106通过前置摄像头对周围进行面部识别。前置摄像头会把能够检测到的范围内的所有人员面部图像信息,包括:肤色、脸型,上传手机控制器进行面部识别。本步骤采用特征脸法或者模板匹配法提取前置摄像头扫描到的面部特征信息。其中模板匹配法可以采用各种二维或者三维面部识别算法。

5):S107将识别到的所有图像与用户图像对比。识别到的所有图像信息与模板进行详细的对比,包括肤色、脸型,并进行判断是否S108只有用户本人。

6):非只用用户本人则S109启动屏保程序或把识别到陌生人图像动态显示在屏幕上。判断完成后,若只有用户本人,前置摄像头继续实时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控,重复步骤4)和步骤5);若检测到有其他人存在时则会启动屏保,或者把识别到的陌生人图像动态显示在屏幕上来提醒用户周围的环境状况,S110用户可根据提醒作出相应的反应。

用户可以根据提醒来判断危险等级,若不安全可以移动到安全位置进行操作,或者将手机关闭,等周围安全后再进行操作。

本发明采用各种二维或者三维面部识别算法,如特征脸法,模板匹配法等提取前置摄像头扫描到的面部特征信息,与存贮的用户面部信息模板比对判断是否是用户本人,不是用户则启动屏保程序或者将扫描到的非用户图像显示在屏幕上以提醒用户谁可以看到屏幕内容信息。第一次打开软件,需要首先采集和存储用户本人面部信息,过程如下图1所示。实现实时隐私保护的功能是。

本发明可以作为一个功能集成到手机系统中,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打开或者关闭该功能。此外,进入实时隐私保护功能后,前置摄像头对周围进行面部识别扫描时,既可以不间断实时扫描,也可以一定时间段扫描一次,如5秒,10秒等扫描一次。

虽然本发明已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都属于本发明的上述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