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辑对象的全局预览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95529发布日期:2018-08-04 14:2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编辑对象的全局预览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终端智能化普及,通过数码设备、智能终端拍摄视频、图像等已经成为用户的日常习惯,而对这些视频、图像进行编辑制作对应的长视频、全景图像、动画等需求也随之增长,提供对视频、图像等这些可编辑对象进行编辑的应用程序(APP)也应运而生。

而用户在对多个对象进行编辑后,通常会有完整预览所有已经编辑的可编辑对象的需求,例如,在编辑多段视频的场景下,用户通常存在对所有已编辑的视频进行完整预览的需求。但是,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提供视频服务的应用程序,在进行多段视频编辑并进行预览时,通常提供的一个处于固定位置的预览按钮,只有用户点击该预览按钮,才允许用户点击后预览完整视频,操作不够便捷,用户体验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可编辑对象实施全局预览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编辑对象的全局预览方法,其中,包括:

提供对象编辑界面,所述对象编辑界面用于展示可编辑对象以及响应所接收的操作编辑对应的可编辑对象;

当所述对象编辑界面中展示的至少一个可编辑对象通过预设的选中操作而被选中时,设置所述对象编辑界面的至少部分可视区域为预览区域;

当在所述预览区域接收预设的全局预览操作时,设置所述对象编辑界面进入全局预览状态,展示多个所述可编辑对象组成的全局对象。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当在所述预览区域接收预设的退出全局操作时,设置所述对象编辑界面退出全局预览状态,不再展示所述全局对象。

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全局预览操作是滑动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且符合第一滑动方向的滑动操作;

和/或,

所述对象编辑界面中设置有可编辑对象的导航条;

所述全局预览操作是实施于所述可编辑对象的导航条的点击操作。

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退出全局操作是滑动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且符合第二滑动方向的滑动操作;

和/或,

所述对象编辑界面中设置有可编辑对象的导航条;

所述退出全局操作是实施于所述可编辑对象的导航条的点击操作。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对象编辑界面中,所述预览区域之外设置至少一个编辑组件,所述编辑组件用于实施对所述可编辑对象的编辑操作;

所述设置所述对象编辑界面进入全局预览状态的步骤包括:

设置隐藏全部所述编辑组件;

设置所述预览区域扩大,覆盖所述对象编辑界面中此前用于展示全部所述编辑组件的可视区域。

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可编辑对象是视频片段;

所述全局对象是多个视频片段按播放顺序组成的全局视频;

所述展示多个所述可编辑对象组成的全局对象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预览区域中,按播放顺序连续播放所述多个视频片段,实现展示所述全局视频。

可选地,所述设置所述对象编辑界面进入全局预览状态的步骤还包括:

设置所述对象编辑界面中展示全局播放进度条,用于展示所述全局视频的播放进度。

可选地,所述设置所述对象编辑界面进入全局预览状态的步骤还包括:

设置所述对象编辑界面中展示当前播放的所述视频片段的导航条,所述导航条的宽度与所述视频片段的时长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全局预览装置,用于对可编辑对象进行全局预览,其中,包括:

界面提供单元,用于提供对象编辑界面,所述对象编辑界面用于展示可编辑对象以及响应所接收的操作编辑对应的可编辑对象;

预览设置单元,用于当所述对象编辑界面中展示的至少一个可编辑对象接收预设的选中操作时,设置所述对象编辑界面的至少部分的可视区域为预览区域;

全局设置单元,用于当所述预览区域接收预设的全局预览操作时,设置所述对象编辑界面进入全局预览状态,展示多个所述可编辑对象组成的全局对象。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

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人机交互界面;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的指令;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可执行的指令的控制,运行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任意一项可编辑对象的全局预览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预览区域接收预设的全局预览操作,设置对象编辑界面进入全局预览状态,使得用户可以在对象编辑过程中,通过在对象编辑界面的预览区域实施对应的全局预览操作,触发实施可编辑对象的全局预览,实现切换全局预览,操作便捷,提升用户体验。同时,无需在可编辑对象界面设置可视的操作控件来实施全局预览操作,节省界面空间,提升界面展示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显示可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的例子的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编辑对象的全局预览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视频编辑界面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设置进入全局预览状态步骤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编辑对象的全局预览方法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全局预览装置3000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00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硬件配置>

图1是示出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0的硬件配置的框图。

电子设备1000可以是便携式电脑、台式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0、存储器1200、接口装置1300、通信装置1400、显示装置1500、输入装置1600、扬声器1700、麦克风1800等等。其中,处理器110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CU等。存储器1200例如包括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硬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接口装置1300例如包括USB接口、耳机接口等。通信装置1400例如能够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具体地可以包括Wifi通信、蓝牙通信、2G/3G/4G/5G通信等。显示装置1500例如是液晶显示屏、触摸显示屏等。输入装置1600例如可以包括触摸屏、键盘、体感输入等。用户可以通过扬声器1700和麦克风1800输入/输出语音信息。

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且决不意味着对本发明、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应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0的所述存储器1200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处理器1100进行操作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项可编辑对象的全局预览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尽管在图1中对电子设备1000示出了多个装置,但是,本发明可以仅涉及其中的部分装置,例如,电子设备1000只涉及处理器1100和存储装置1200。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所公开方案设计指令。指令如何控制处理器进行操作,这是本领域公知,故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上述描述中,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所公开方案设计指令。指令如何控制处理器进行操作,这是本领域公知,故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实施例>

<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编辑对象的全局预览方法。

该可编辑对象是面向用户、可供用户操作编辑的对象,例如,可编辑对象可以是视频、图像、动画、文本等。

该可编辑对象的全局预览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S2100-步骤S2300。

步骤S2100,提供对象编辑界面。

该对象编辑界面是人机交互界面,可以接收例如点击、滑动、输入等操作并响应执行对应的功能,展示对应的交互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该对象编辑界面用于展示可编辑对象以及响应所接收的操作编辑对应的可编辑对象。该对象编辑界面可以通过具有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进行展示,在一个例子中,该对象编辑界面可以占据显示屏幕的所有可视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编辑该可编辑对象,包括对可编辑对象实施例如剪辑、拼接、修改、更新、重命名等常见的编辑操作。

在一个例子中,可编辑对象是视频片段,该对象编辑界面对应是视频编辑界面,该视频编辑界面中可以展示至少一个用户期望编辑的视频片段,以及响应接收的用户操作,编辑对应的视频片段。

步骤S2200,当该对象编辑界面中展示的至少一个可编辑对象通过预设的选中操作而被选中时,设置该对象编辑界面的至少部分可视区域为预览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该预设的选中操作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或者应用需求设置。例如,可编辑对象是视频片段时,对象编辑界面中展示该视频片段时,设置同时展示该视频片段的导航条,该导航条通常包括视频片段在多个视频片段中的次序信息等(如图3所示),对应的选中操作可以设置为实施与该导航条的点击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或应用需求,设置预览区域是对象编辑界面中实际占据的可视区域。例如,预览区域可以是对象编辑界面中上部占据一定区域高度的可视区域,如图3所示的视频预览区。

该预览区域可以用于在对象编辑过程中展示可编辑对象,以供用户直观观察可编辑对象的编辑状态或编辑结果。

步骤S2300,当在该预览区域接收预设的全局预览操作时,设置该对象编辑界面进入全局预览状态,展示多个可编辑对象组成的全局对象。

通过在预览区域接收预设的全局预览操作,设置对象编辑界面进入全局预览状态,使得用户可以在对象编辑过程中,通过在对象编辑界面的预览区域实施对应的全局预览操作,触发实施可编辑对象的全局预览,实现切换全局预览,操作便捷,提升用户体验。同时,无需在可编辑对象界面设置可视的操作控件来实施全局预览操作,节省界面空间,提升界面展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或应用需求,设置对应的全局预览操作。

在一个例子中,全局预览操作是滑动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且符合第一滑动方向的滑动操作。该第一距离阈值、第一滑动方向可以根据应用场景或者应用需求设置。具体地,该全局预览操作可以是实施于预览区域的向下滑动超过第一距离阈值的滑动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在某些应用场景下,该全局预览操作可以是操作起点位于预览区域内、操作终点不局限于预览区域内的、滑动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且符合第一滑动方向的滑动操作。

在另一个例子中,该对象编辑界面中设置有可编辑对象的导航条。该导航条是提供人机交互功能的一个界面元素,用于展示可编辑对象编辑次序等信息。该全局预览操作是实施于可编辑对象的导航条的点击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在对象编辑界面中设置不可见的全局预览控件,通过该全局预览控件监测在预览区域内接收的操作,一旦检测到预览区域内接收的操作符合预设的全局预览操作,则设置对象编辑界面进入全局预览状态。

设置对象编辑界面进入全局预览状态,可以是设置对象编辑界面中的预览区域拉伸覆盖对象编辑区域更多的可视区域,例如,设置预览区域拉伸覆盖整个对象编辑界面。

在一个例子中,在对象编辑界面中、预览区域之外设置有可编辑对象的至少一个编辑组件。该编辑组件用于实施对可编辑对象的编辑操作,实现对象编辑功能。例如,该编辑组件可以是剪切按钮,被用户点击后出现对象的剪切控件,供用户操作剪切对应的可编辑对象;或者,该编辑组件可以是拼接按钮,被用户点击后出现对象的拼接控件,供用户操作拼接对应的可编辑对象等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对应的,设置对象编辑界面进入全局预览状态的步骤,如图4所示,包括:步骤S2310-S2320。

步骤S2310,设置隐藏全部编辑组件。

该隐藏全部编辑组件的设置,可以通过将全部编辑组件做透明化处理、设置蒙板遮蔽全部编辑组件、直接移除全部编辑组件等方式实现。

步骤S2320,设置该预览区域扩大,覆盖该对象编辑界面中此前用于展示全部编辑组件的可视区域。

设置该预览区域扩大可以通过拉伸该预设区域占据的可视区域实现。例如,可通过在对象编辑界面中,拉伸预览区域至覆盖此前全部编辑组件的展示区域,实现预览区域扩大,并隐藏全部编辑组件,扩大提供全局预览的界面空间,同时简化界面呈现,提升界面呈现效果。

在一个例子中,该可编辑对象是视频片段,全局对象是多个视频片段按播放顺序组成的全局视频。该播放顺序可以根据应用需求或者应用场景设置,例如,可以是视频片段原始的拍摄顺序,也可以是用户编辑该多个视频片段的编辑顺序。

对应的,展示多个可编辑对象组成的全局对象的步骤包括:

在该预览区域中,按播放顺序连续播放该多个视频片段,实现展示该全局视频。

在本例中,设置所述对象编辑界面进入全局预览状态的步骤还包括:

设置对象编辑界面中展示全局播放进度条,用于展示该全局视频的播放进度。

该全局播放进度条可以通过展示对应的全局视频的当前播放时长、以及全局视频的总时长等信息,实现展示全局视频的播放进度。该全局视频的总时长,也就是组成该全局视频的多个视频片段的总时长。

该全局播放进度条可以设置在预览区域下方,或者悬浮在预览区域中等等。

进一步地,设置所述对象编辑界面进入全局预览状态的步骤还包括:设置该对象编辑界面中展示当前播放的所述视频片段的导航条。

该导航条的宽度与所述视频片段的时长对应。

对象编辑界面进入全局预览状态中,在预览区域中播放有多个视频片段组成的全局视频,实际在任意播放时刻,播放的都是组成全局视频的某个视频片段。在该对象编辑界面中展示该视频片段的导航条,该导航条的宽度与视频片段的时长对应,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该视频片段的导航条的宽度、以及全局视频播放条展示的播放进度,确定当前播放的是哪个视频片段,呈现简单直观,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地的,每个视频片段的导航条的宽度与其时长对应,可以是按其时长所占整个全局视频总时长的比例显示不同的宽度,例如,视频片段1时长为10s,整段全局视频时长为50s,则在全局预览状态下,片段1的导航条的宽度占整个预览区域的宽度的五分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可编辑对象的全局预览方法还包括:

当在预览区域接收预设的退出全局操作时,设置该对象编辑界面退出全局预览状态,不再展示全局对象。

通过在预览区域接收预设的退出全局操作,设置对象编辑界面退出全局预览状态,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在预览区域实施操作,触发结束可编辑对象的全局预览,操作便捷,提升用户体验。同时,通过在预览区域接收的操作实现切换全局预览状态的进入和退出,操作更符合自然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或应用需求,设置对应的退出全局操作。

在一个例子中,退出全局操作是滑动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且符合第二滑动方向的滑动操作。该第二距离阈值、第二滑动方向可以根据应用场景或者应用需求设置。具体地,该退出全局操作可以是实施于预览区域的向上滑动超过第二距离阈值的滑动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在某些应用场景下,该退出全局操作可以是操作起点位于预览区域内、操作终点不局限于预览区域内的、滑动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且符合第二滑动方向的滑动操作。

在另一个例子中,该对象编辑界面中设置有可编辑对象的导航条。该导航条是提供人机交互功能的一个界面元素,用于展示可编辑对象编辑次序等信息。该退出全局操作是实施于可编辑对象的导航条的点击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在对象编辑界面中设置不可见的全局预览控件,通过该全局预览控件监测进入全局预览状态后的预览区域内接收的操作,一旦检测到预览区域内接收的操作符合预设的退出全局操作,则设置对象编辑界面退出全局预览状态。

设置对象编辑界面退出全局预览状态,可以是设置对象编辑界面中预览区域被压缩至仅占据未进入全局预览状态的界面区域。此外,在对象编辑界面进入全局预览状态前设置有编辑组件时,进入全局预览状态隐藏该编辑组件后,还可以在退出全局预览状态时,重新展示对应的编辑组件。

例如,可编辑对象是视频片段时,全局对象是有多个视频片段按播放顺序组成的全局视频,预设的退出全局操作时向上滑动超过第二距离阈值的滑动操作,当预览区域中播放全局视频时,用户在预览区域实施的预设的退出全局操作时,预览区域缩小至未进入全局预览状态时占据的区域,同时在预览区域下方重新展示对应的编辑组件。

<例子>

以下将结合图5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可编辑对象的全局预览方法。在本例中,可编辑对象是视频片段,该对象编辑界面是视频编辑界面,该视频编辑界面中展示多个用户期望编辑的视频片段。视频编辑界面展示视频片段时同时展示该视频片段的导航条。

该可编辑对象的全局预览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步骤S201-S208。

步骤S201,提供视频编辑界面。

该设置有不可见的全局预览控件。

步骤S202,接收实施于导航条的点击操作,设置展示预览区域。

该预览区域被设置为处于视频编辑界面的上部分。

步骤S203,通过全局预览控件,监测预览区域是否接收向下滑动操作,如果是,进入步骤S204,否则,重新转回步骤S203。

步骤S204,通过全局预览控件,检测向下滑动操作的滑动距离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如果是,进入步骤S205,否则,转回步骤S203。

步骤S205,设置视频编辑界面进入全局预览状态,播放全局视频。

在本例中,设置视频编辑界面进入全局预览状态,可以通过设置视频编辑界面跟随所接收的向下滑动的操作,以向下滚动的视觉效果,实现预览区域的拉伸,覆盖视频编辑界面上其他与全局预览无关联的组件,例如编辑组件等。

步骤S206,通过全局预览控件,监测预览区域是否接收向上滑动操作,如果是,进入步骤S207,否则,重新转回步骤S206。

步骤S207,通过全局预览控件,检测向上滑动操作的滑动距离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如果是,进入步骤S208,否则,转回步骤S206。

步骤S208,设置视频编辑界面退出全局预览状态,结束播放全局视频。

在本例中,设置视频编辑界面退出全局预览状态,可以通过设置视频编辑界面跟随所接收的向上滑动的操作,以向上滚动的视觉效果,实现预览区域的压缩,以使得视频编辑界面的可视区域,恢复显示其他与全局预览无关联的组件,例如编辑组件等。

<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全局预览装置3000,如图6所示。

该全局预览装置3000,用于对可编辑对象进行全局预览,其中,包括:

界面提供单元3100,用于提供对象编辑界面,所述对象编辑界面用于展示可编辑对象以及响应所接收的操作编辑对应的可编辑对象;

预览设置单元3200,用于当所述对象编辑界面中展示的至少一个可编辑对象接收预设的选中操作时,设置所述对象编辑界面的至少部分的可视区域为预览区域;

全局设置单元3300,用于当所述预览区域接收预设的全局预览操作时,设置所述对象编辑界面进入全局预览状态,展示多个所述可编辑对象组成的全局对象。

可选地,所述全局预览装置3000还用于:

当在所述预览区域接收预设的退出全局操作时,设置所述对象编辑界面退出全局预览状态,不再展示所述全局对象。

可选地,

所述全局预览操作是滑动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且符合第一滑动方向的滑动操作;

和/或,

所述对象编辑界面中设置有可编辑对象的导航条;

所述全局预览操作是实施于所述可编辑对象的导航条的点击操作。

可选地,

所述退出全局操作是滑动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且符合第二滑动方向的滑动操作;

和/或,

所述对象编辑界面中设置有可编辑对象的导航条;

所述退出全局操作是实施于所述可编辑对象的导航条的点击操作。

可选地,在所述对象编辑界面中,所述预览区域之外设置至少一个编辑组件,所述编辑组件用于实施对所述可编辑对象的编辑操作;

所述预览设置单元3200还用于:

设置隐藏全部所述编辑组件;

设置所述预览区域扩大,覆盖所述对象编辑界面中此前用于展示全部所述编辑组件的可视区域。

可选地,所述可编辑对象是视频片段;

所述全局对象是多个视频片段按播放顺序组成的全局视频;

所述全局设置单元3300还用于:

在所述预览区域中,按播放顺序连续播放所述多个视频片段,实现展示所述全局视频。

可选地,所述全局设置单元3300还用于:

设置所述对象编辑界面中展示全局播放进度条,用于展示所述全局视频的播放进度。

可选地,所述全局设置单元3300还用于:

设置所述对象编辑界面中展示当前播放的所述视频片段的导航条,所述导航条的宽度与所述视频片段的时长对应。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全局预览装置3000。例如,可以通过指令配置处理器来实现全局预览装置3000。例如,可以将指令存储在ROM中,并且当启动设备时,将指令从ROM读取到可编程器件中来实现全局预览装置3000。例如,可以将全局预览装置3000固化到专用器件(例如ASIC)中。可以将全局预览装置3000分成相互独立的单元,或者可以将它们合并在一起实现。全局预览装置3000可以通过上述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来实现,或者可以通过上述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两种或更多种方式的组合来实现。

<电子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4000,如图7所示,包括:显示装置4100、储存器4200、处理器4300。

显示装置4100,用于显示人机交互界面;

存储器4200,用于存储可执行的指令;

处理器4300,用于根据所述可执行的指令的控制,运行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任意一项可编辑对象的全局预览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40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例如,还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0。在一个例子中,可编辑对象是视频片段时,该电子设备4000可以是安装有视频编辑应用的手机。

以上已经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编辑对象的全局预览方法、装置及设备,通过在预览区域接收预设的全局预览操作,设置对象编辑界面进入全局预览状态,使得用户可以在对象编辑过程中,通过在对象编辑界面的预览区域实施对应的全局预览操作,触发实施可编辑对象的全局预览,实现切换全局预览,操作便捷,提升用户体验。同时,无需在可编辑对象界面设置可视的操作控件来实施全局预览操作,节省界面空间,提升界面展示效果。

本发明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公知的是,通过硬件方式实现、通过软件方式实现以及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都是等价的。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