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框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71221发布日期:2018-08-28 22:27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终端的对话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话框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系统。其中显示方法通过建立功能模块构架,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系统来完成。



背景技术: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上,经常的会采用弹出对话框的方式来实现人机信息交互功能,特别是对于一些总要的交互信息,例如在某个软件/应用需要进行升级时,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通过对话框询问用户是否同意进行升级,同时在对话框中提供选择入口供用户进行正面选择(即选择是)或者反面选择(即选择否),这些选择入口一般是在对话框中显示“是”和“否”的按键,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入口,例如通过判断用户的滑动动作来判断用户选择“是”还是“否”。

在现有技术中,同一类型的对话框经常会被多次的弹出,这些对话框基本以一个相同的样式进行显示,例如上文所述的软件升级时的对话框,对于某一特定软件来说,其每次需升级时都会弹出对话框,而且每次弹出的对话框基本一样,甚至,对于不同类型的对话框,其样式也是十分接近的,仅仅是文字内容有所不同。这种情况下,对于用户来说进行操作(正面选择或者反面选择)比较麻烦。首先,用户必须先通过阅读对话框中的文字内容确定该对话框是针对哪个软件/应用的何种操作内容(升级、保存等等),其次,用户还需要判断自己需要进行哪种操作,一般的,用户会结合自己以往的选择经验来进行选择,需要去回忆自己以往的操作记录,然后再综合做出决定。可见,对于用户来说,目前的这种对话框显示方法未能带来足够的便利以方便用户进行快速、准确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用户进行选择操作的对话框显示方法和具有对话框显示功能的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对话框显示方法,用于生成并显示可供用户进行正面选择或反面选择的对话框,包括:

偏好读取步骤:当需要生成对话框时,读取用户对其所属类型的对话框的操作偏好,所述操作偏好是根据用户对该类型对话框的历史操作记录产生的;

生成显示步骤:以所述操作偏好对应的生成策略显示对话框。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数据记录步骤:根据对话框的操作内容和/或所对应的应用对所有对话框进行类型划分。

其中,为每一个对话框类型对应建立用于记录该对话框类型操作记录的数组。

其中,所述历史操作记录包括该类型对话框的总操作次数n、正面选择次数m和/或反面选择次数f。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偏好产生步骤,所述偏好产生步骤包括:

阈值预设步骤:预设阈值,所述阈值大于0且小于1;

计算步骤:计算正面选择次数m与总操作次数n的比例值x和/或反面选择次数f与总操作次数m的比例值y;

比较步骤:将比例值x和/或比例值y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以此判断用户的操作偏好。

其中,所述生成策略包括对话框显示效果策略。

其中,所述对话框显示效果包括对话框的颜色显示效果。

其中,当判断用户操作偏好为正面时,所述颜色显示效果为绿色显示效果;当判断用户操作偏好为反面时,所述颜色显示效果为红色显示效果。

其中,所述显示效果策略包括根据用户的操作偏好程度调整视觉效果显示程度,操作偏好程度越深,视觉效果越强。

其中,所述生成策略包括在对话框显示指示标志,所述指示标志标示与用户操作偏好对应的选择入口。

其中,所述生成策略为:当用户的操作偏好为正面偏好时,将对话框的锚点定位于正面选择入口;当用户的操作偏好为反面偏好时,将对话框的锚点定位于反面选择入口。

一种对话框显示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当需要生成对话框时,读取用户对所述对话框所属类型的对话框的操作偏好,所述操作偏好是根据用户对该类型对话框的历史操作记录产生的;

以所述操作偏好对应的生成策略显示对话框,所述生成策略包括对话框显示效果策略。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对话框的操作内容和/或所对应的应用对所有对话框进行类型划分。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为每一个所述对话框所属的对话框类型对应建立用于记录该对话框类型操作记录的数组。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历史操作记录包括该类型对话框的总操作次数n、正面选择次数m和/或反面选择次数f。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读取用户对所述对话框所属类型的对话框的操作偏好的步骤包括:

获取预设阈值,所述阈值大于0且小于1;

计算正面选择次数m与总操作次数n的比例值x和/或反面选择次数f与总操作次数m的比例值y;

将比例值x和/或比例值y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以此判断用户的操作偏好。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历史操作记录包括历史操作记录的数组;

所述读取用户对所述对话框所属类型的对话框的操作偏好的步骤包括:

根据用户对该类型对话框的历史操作记录的数组及所述数组对应的算法计算所述操作偏好。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对话框显示效果策略中的对话框显示效果包括对话框的颜色显示效果。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效果策略包括根据用户的操作偏好程度调整视觉效果显示程度,操作偏好程度越深,视觉效果越强。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生成策略包括在对话框显示指示标志,所述指示标志用于标示与用户操作偏好对应的选择入口。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生成策略包括:当用户的操作偏好为正面偏好时,将对话框的锚点定位于正面选择入口;当用户的操作偏好为反面偏好时,将对话框的锚点定位于反面选择入口。

一种对话框显示装置,其中,包括:

偏好读取装置:当需要生成对话框时,读取用户对其所属类型的对话框的操作偏好,所述操作偏好是根据用户对该类型对话框的历史操作记录产生的;

生成显示装置:以所述操作偏好对应的生成策略显示对话框,所述生成策略包括对话框显示效果策略。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系统,其中,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话框显示方法,需要生成对话框时,读取用户对其所属类型的对话框的操作偏好,以所述操作偏好对应的生成策略显示对话框,即针对用户不同的选择偏好显示不同样式的对话框,从而通过对话框的显示效果来体现用户的选择偏好。因此,用户在看到对话框时即可直观的判断出自己以往的选择偏好,然后根据选择偏好即可快速的做出选择决定并进行操作,给用户的操作带来更多的便利,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同时,本发明还提供能够实现该对话框显示方法的具有对话框显示功能的设备。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一种对话框显示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对话框显示方法作进一步描述。

首先,该方法建立一个数据结构,该数据结构以对话框类型为对象,每个对话框类型对应有一个数组,每个数组包括其所对应的对话框类型的总操作次数n(即该类型对话框的总弹出次数)、正面选择次数m(即用户选择“是”的次数)。

其中,所述对话框类型根据对话框的操作内容和所对应的应用对所有对话框进行类型划分,例如:当电子设备中运行有一个文字处理软件和一个图片处理软件,文字处理软件会弹出升级对话框(询问是否升级)和保存对话框(询问是否进行文字保存),图片处理软件会弹出升级对话框(询问是否升级),那么可以将文字处理软件的升级对话框定义为对话框类型一,将文字处理文件的保存对话框定义为对话框类型二,将图片处理软件的升级对话框定义为对话框类型三。当然,本实施例给出的对话框的类型划分方法属于通用的划分方法,根据电子设备的功能等区别,对于对话框的类型划分方法可以有所不同,例如可将同一软件所对应的所有对话框定义为同一类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对划分方法进行具体分析选择。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数组也可以包括其所对应的对话框类型的总操作次数n和反面选择次数f(即用户选择“否”的次数),还可以是正面选择次数m和反面选择次数f。总之只要包括总操作次数n、正面选择次数m和反面选择次数f中的任两个即可反应用户偏好。当然,根据所选数据的不同,数据处理时算法也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本处所述的适应性调整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例如通过将面选择次数m和反面选择次数f进行相加来计算得出总操作次数n,在此不再赘述。

其次,如图1所示,当需要弹出对话框时,例如需要用户确定是否对某个软件/应用进行升级时,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a:接收弹出对话框指令,判断待弹出对话框的对话框类型,从上述数据结构中读取该对话框类型所对应的数组。

步骤b:判断该对话框类型的总操作次数n是否大于预设阈值q,如果是,则跳转至步骤c,如果否,则按系统默认的主题颜色生成并显示对话框并跳转至步骤g。

步骤c:计算该对话框类型的正面选择次数m与总操作次数n的比例值x,将比例值与第一预设阈值k1和第二预设阈值k2进行比较,其中第一预设阈值k1=60%,第二预设阈值k2=40%,如果x>k1,则判断用户对该对话框类型的操作偏好为正面,跳转则步骤d;如果k1>x>k2,则判断用户对该对话框类型的操作偏好为中性,调整至步骤e;如果x<k2,则判断用户对该对话框类型的操作偏好为反面,跳转至步骤f。

步骤d:采用第一显示效果,即以绿色作为主题生成显示对话框,然后跳转至步骤g。

步骤e:采用第二显示效果,即以黄色作为主题生成显示对话框,然后跳转至步骤g。

步骤f:采用第三显示效果,即以红色作为主题生成显示对话框,然后跳转至步骤g。

步骤g:检测用户的选择操作以修改该对话框类型的数组,如果用户的操作为正面选择,则总操作次数n和正面选择次数m分别加1,如果用户的操作为反面选择,则总操作次数n加1。

当然,对于用户操作偏好的判断也可以不在步骤c处执行,而是在接收弹出对话框指令之前就提前判断好用户的操作偏好,并将其存储在所述的数据结构中,这样在执行步骤c时即可直接读取用户操作偏好,不需进行判断。

可见,在所述的步骤中,对话框最终的显示效果与用户的历史操作记录相关,且对话框的最终显示效果能够有效体现出用户的操作偏好,方便用户快速的根据自己的以往的操作偏好作出选择。

本实施例中采用不同的颜色主题来区分不同的显示效果,特别的是选择了绿、黄和红这三者进行区分,这主要由于是采用颜色区分最为直观,而且绿色通常具有通过的含义,黄色具有中性的含义,红色具有禁止的含义,因此采用这三种颜色给用户带来了最为直观的感觉,便于用户快速做出反应。当然,结合具体的需要,体现显示效果之间的不同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显示不同尺寸的对话框,或者显示不同图案。此外,为了使用户能够更加更加直观的详细了解自己的操作记录,还可以令显示的颜色的色度随比例值x的变化而逐渐变化,例如用户当用户历史的操作记录100%都是正面操作时,则采用最颜色最深的绿色作为对话框主题,当用户历史的操作记录80%是正面操作时,则采用浅一点的绿色来作为对话框主题。这样用户就可以直观的通过对话框的视觉效果的程度来判断自己的操作偏好程度,例如当用户看到视觉效果强烈的绿色(如深绿色),则可直观的知道自己以往基本是正面选择,因此可以不加考虑的进行正面选择,当看到视觉效果比较弱的绿色(如浅绿色),则可以知道自己以往对该类型对话框的选择虽然大部分为正面选择,但是倾向性不是很强烈,可以先慎重考虑再进行选择。另外,除了调整颜色的深浅,还可以通过调整颜色显示的透明度、亮度等方式来调整视觉效果的强弱。

除了显示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显示框生成策略来方便用户根据自己的以往的操作偏好作出选择。例如: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偏好将对话框的锚点定位在正面选择入口/负面选择入口,这样用户只要直接点击“enter”即可执行与其历史操作偏好一致的选择。除了以上所举例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其他的对话框生成策略,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为了进一步方便用户根据自己以往的操作偏好作出选择,在对话框生成时可以在对话框显示指示标志,该指示标志用于标示与用户操作偏好对应的选择入口。,例如:在用户的操作偏好是正面的时候,在对话框上生成一个指向正面选择入口的箭头;在用户的操作偏好是反面的时候,在对话框上生成一个指向反面选择入口的箭头。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的具体值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甚至,可以仅引入一个预设阈值判断用户的操作偏好(此时仅能判断倾向正面选择或者倾向反面选择,不能判断是否为中性选择),也可以引入三个甚至更多个预设阈值来判断用户的操作偏好,具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灵活调整,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给出的方法,其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建立功能模块构架,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系统来完成。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