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0428发布日期:2018-08-28 22:2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主机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机箱。



背景技术:

计算机主机箱是安装计算机零部件的箱体,一般安装有计算机主板,计算机内存条,散热风扇,计算机显卡等等,主机箱种类越来越多,造型也越来越丰富。

专利申请号为201720678947.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机箱,包括箱体以及盖合于所述箱体的箱盖,在所述箱体内至少设有一在水平方向上相对的导轨,在所述导轨内设有一滑动安装装置,所述滑动安装装置包括一滑动安装座、固定设于所述滑动安装座两端的滑块以及设于所述滑动安装座上方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滑动安装座之间连接有多个弹性装置,所述安装板用于安装多个电子元件,所述滑块嵌于所述导轨内并在所述导轨内自由滑动,但是,现有计算机主机箱多数都是固定放置的,不便于进行移动,且不具有减震的作用,当需要移动主机箱时非常麻烦,耽误时间,不利于人们的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主机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计算机机箱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计算机机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机箱,包括主机箱本体,所述主机箱本体的底部焊接有两个固定柱,固定柱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底部延伸至凹槽外,两个固定杆的底部焊接有同一个固定座,固定座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均位于两个固定杆之间,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的顶部延伸至第一滑槽外,主机箱本体的底部焊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位于两个固定柱之间,第一滑块上转动安装有连杆,连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与连接块转动连接,固定座的底部转动安装有两个转轴,转轴的底部焊接有车轮块,车轮块的底部开设有车轮槽,车轮槽内转动安装有车轮,且车轮的底部延伸至车轮槽外;

两个车轮槽相互远离一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杆通孔,滑杆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滑杆,且滑杆的两端均延伸至滑杆通孔外,车轮靠近滑杆通孔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滑杆靠近车轮的一端与固定槽滑动连接,滑杆通孔底侧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杆通孔,定位杆通孔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的两端均延伸至定位杆通孔外,滑杆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与定位杆位于滑杆通孔内的一端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凹槽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固定杆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限位块,两个第一限位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一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顶部焊接有套设在固定杆上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与固定柱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杆,第一滑块滑动套设在第一卡杆上,两个第一滑槽相互远离一侧的内壁上均焊接有套设在第一卡杆上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与第一滑块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滑杆通孔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滑杆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杆,第二滑块滑动套设在第二卡杆上,第二滑槽远离车轮一侧的内壁上焊接有套设在第二卡杆上的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与第二滑块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定位杆通孔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远离滑杆一侧的内壁上焊接有套设在定位杆上的第四弹簧,定位杆上固定套设有位于第二限位槽内的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第四弹簧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顶部滚动安装有滚珠,滚珠与滑杆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主机箱本体内安装有主板,所述主板上安装有cpu和独立显卡;所述cpu或/和独立显卡上安装有铝合金材质的散热座;

所述散热座连接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有散热器,以及用以输送冷却液在散热座与散热器之间循环流动的液泵;

所述液泵包括有泵壳,密封连接在泵壳开口端的盖体,转动安装在泵壳内的水轮,以及连接在泵壳外且通过磁力传动方式带动水轮转动的伺服电机;

所述泵壳外壁一体成型有一个座体,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座体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转盘,所述驱动转盘上固定安装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驱动磁铁a;

所述泵壳内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定位轴,所述水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定位轴上;所述水轮包括有一个圆形底座,以及一体成型在圆形底座一面上的多个叶片;所述圆形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从动磁铁a,各个所述从动磁铁a的位置与驱动磁铁a的位置相对应,使得水轮随驱动转盘同步转动;

所述泵壳的外壁成型有相对泵壳周向相隔180度的第一出口接头和第二出口接头,所述泵壳内位于水轮的外周转动安装有一个圆环形的阀体,所述阀体侧壁成型有相对阀体周向依次相隔90度的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所述盖体中间位置的外端成型有进口接头;

所述阀体的一端沿周向等距安装有多个从动磁铁b,所述阀体安装有从动磁铁b的端面外周成型有单向齿b;所述泵壳内端面外周成型有与单向齿b配合以阻止阀体逆时针转动的单向齿a;

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棘轮机构连接有一个用以驱动阀体顺时针转动的阀体驱动盘;所述阀体驱动盘朝向泵壳一端的外周等距安装有与各个从动磁铁b位置对应的驱动磁铁b;

所述散热器包括有依次密封连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水轮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端面上均匀成型有散热片;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相连接的表面上成型有散热通道,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侧面成型有与散热通道两端相连通的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

所述进液接头与液泵的第一出口接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出液接头与液泵的进口接头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散热器上位于散热片之间成型有两个圆形的风叶安装槽,所述风叶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一个离心风叶;所述离心风叶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联动杆;

所述水轮壳体朝向第二壳体的一端成型有两个圆形的水轮安装腔,水轮安装腔内转动安装有驱动水轮;所述离心风叶的联动杆穿过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后与驱动水轮连接;

所述水轮壳体上成型有进液通道和回流通道,所述水轮壳体上成型有沿水轮安装腔切线方向设置的喷射缩口部,喷射缩口部与进液通道、水轮安装腔连通,所述回流通道与水轮安装腔远离喷射缩口部的位置连通;所述水轮壳体侧面成型有与进液通道相连通的水轮驱动接头;所述第二壳体上靠近出液接头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回流通道和散热通道的连通口;

所述第二出口接头、水轮驱动接头依次通过管道与散热座的吸热通道的进口端、出口端相连接;

所述散热器上或者第一出口接头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伺服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电联接;

初始状态时,阀体的第二阀口与泵壳的第一出口接头相对应,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散热器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驱动伺服电机逆时针转动带动水轮转动,棘轮机构不带动驱动转盘转动;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散热器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驱动伺服电机顺时针转动,伺服电机通过棘轮机构带动驱动转盘顺时针转动90度,随后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变为逆时针转动的状态,此时第一阀口与第一出口接头相对应第三阀口与第二出口接头相对应;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散热器的温度再次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驱动伺服电机顺时针转动,伺服电机通过棘轮机构带动驱动转盘顺时针转动270度,随后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变为逆时针转动的状态,此时阀体的第二阀口与泵壳的第一出口接头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主机箱本体、固定柱、凹槽、固定杆、固定座、第一滑槽、第一滑块、连接块、连杆、转轴、车轮块、车轮槽、车轮、滑杆通孔、滑杆、固定槽、定位杆通孔、定位杆、定位槽、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块、第一弹簧、第一卡杆和第二弹簧的配合,当需要移动主机箱本体时,首先,使滑杆向远离车轮的方向滑动,当滑杆从固定槽内滑出后,将定位槽与定位杆通孔相对齐,定位杆向靠近滑杆的方向滑动并进入定位槽内,固定滑杆,此时,使车轮在车轮槽内转动,车轮的转动带动主机箱本体进行移动,当主机箱本体移动到所需位置时,使定位杆向远离滑杆的方向滑动,当定位杆从定位槽内滑出后,滑杆向靠近车轮的方向滑动并进入固定槽内,固定车轮,从而完成了主机箱本体的移动工作,当主机箱本体遇到颠簸时,主机箱本体带动固定柱压缩第一弹簧,连接块带动第一滑块压缩第二弹簧,当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受到压缩后会产反弹了,从而实现了对主机箱本体的减震工作。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主机箱本体便于进行移动,操作容易,并具有减震的功能,可以更好的保护主机箱本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计算机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计算机机箱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计算机机箱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计算机机箱的c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计算机机箱的d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冷却组件中液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冷却组件中液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图10为本发明冷却组件中液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阀体及泵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图13为本发明冷却组件中散热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机箱本体;2、固定柱;3凹槽;4、固定杆;5、固定座;6、第一滑槽;7、第一滑块;8、连接块;9、连杆;10、转轴;11、车轮块;12、车轮槽;13、车轮;14、滑杆通孔;15、滑杆;16、固定槽;17、定位杆通孔;18、定位杆;19、定位槽;20、第一限位槽;21、第一限位块;22、第一弹簧;23、第一卡杆;24、第二弹簧;80、液泵;81、泵壳;810、座体;811、第一出口接头;812、第二出口接头;813、定位轴;815、单向齿a;82、盖体;821、进口接头;83、伺服电机;84、固定带;85、阀体驱动盘;851、棘轮机构;86、驱动转盘;87、水轮;88、阀体;8811、第一阀口;8812、第二阀口;8813、第三阀口;882、圆柱滚子;883、单向齿b;90、散热器;91、离心风叶;911、联动杆;92a、第一壳体;92b、第二壳体;921、散热片;9211、风叶安装槽;922、出液接头;923、进液接头;924、换热通道;925、连通口;93、驱动水轮;931、转动连接头;95、水轮壳体;951、水轮驱动接头;952、进液通道;9521、喷射缩口部;953、水轮安装腔;954、回流通道;955、转动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计算机机箱,包括主机箱本体1,主机箱本体1的底部焊接有两个固定柱2,固定柱2的底部开设有凹槽3,凹槽3内滑动安装有固定杆4,且固定杆4的底部延伸至凹槽3外,两个固定杆4的底部焊接有同一个固定座5,固定座5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6,两个第一滑槽6均位于两个固定杆4之间,第一滑槽6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7,且第一滑块7的顶部延伸至第一滑槽6外,主机箱本体1的底部焊接有连接块8,连接块8位于两个固定柱2之间,第一滑块7上转动安装有连杆9,连杆9远离第一滑块7的一端与连接块8转动连接,固定座5的底部转动安装有两个转轴10,转轴10的底部焊接有车轮块11,车轮块11的底部开设有车轮槽12,车轮槽12内转动安装有车轮13,且车轮13的底部延伸至车轮槽12外;

两个车轮槽12相互远离一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杆通孔14,滑杆通孔14内滑动安装有滑杆15,且滑杆15的两端均延伸至滑杆通孔14外,车轮13靠近滑杆通孔14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16,滑杆15靠近车轮13的一端与固定槽16滑动连接,滑杆通孔14底侧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杆通孔17,定位杆通孔17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18,且定位杆18的两端均延伸至定位杆通孔17外,滑杆15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19,定位槽19与定位杆18位于滑杆通孔14内的一端相适配,通过主机箱本体1、固定柱2、凹槽3、固定杆4、固定座5、第一滑槽6、第一滑块7、连接块、8连杆9、转轴10、车轮块11、车轮槽12、车轮13、滑杆通孔14、滑杆15、固定槽16、定位杆通孔17、定位杆18、定位槽19、第一限位槽20、第一限位块21、第一弹簧22、第一卡杆23和第二弹簧24的配合,当需要移动主机箱本体1时,首先,使滑杆15向远离车轮13的方向滑动,当滑杆15从固定槽16内滑出后,将定位槽19与定位杆通孔17相对齐,定位杆18向靠近滑杆15的方向滑动并进入定位槽19内,固定滑杆15,此时,使车轮13在车轮槽12内转动,车轮13的转动带动主机箱本体1进行移动,当主机箱本体1移动到所需位置时,使定位杆18向远离滑杆15的方向滑动,当定位杆18从定位槽19内滑出后,滑杆15向靠近车轮13的方向滑动并进入固定槽16内,固定车轮13,从而完成了主机箱本体1的移动工作,当主机箱本体1遇到颠簸时,主机箱本体1带动固定柱2压缩第一弹簧22,连接块8带动第一滑块7压缩第二弹簧24,当第一弹簧22和第二弹簧24受到压缩后会产反弹了,从而实现了对主机箱本体1的减震工作,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主机箱本体1便于进行移动,操作容易,并具有减震的功能,可以更好的保护主机箱本体1。

本实施例中,凹槽3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0,固定杆4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限位块21,两个第一限位块21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一限位槽20内,固定座5的顶部焊接有套设在固定杆4上第一弹簧22,第一弹簧22与固定柱2焊接固定,第一滑槽6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杆23,第一滑块7滑动套设在第一卡杆23上,两个第一滑槽6相互远离一侧的内壁上均焊接有套设在第一卡杆23上的第二弹簧24,第二弹簧24与第一滑块7焊接固定,滑杆通孔14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滑杆15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滑槽内,第二滑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杆,第二滑块滑动套设在第二卡杆上,第二滑槽远离车轮13一侧的内壁上焊接有套设在第二卡杆上的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与第二滑块焊接固定,定位杆通孔17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远离滑杆15一侧的内壁上焊接有套设在定位杆18上的第四弹簧,定位杆18上固定套设有位于第二限位槽内的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第四弹簧焊接固定,定位杆18的顶部滚动安装有滚珠,滚珠与滑杆15相接触,通过主机箱本体1、固定柱2、凹槽3、固定杆4、固定座5、第一滑槽6、第一滑块7、连接块、8连杆9、转轴10、车轮块11、车轮槽12、车轮13、滑杆通孔14、滑杆15、固定槽16、定位杆通孔17、定位杆18、定位槽19、第一限位槽20、第一限位块21、第一弹簧22、第一卡杆23和第二弹簧24的配合,当需要移动主机箱本体1时,首先,使滑杆15向远离车轮13的方向滑动,当滑杆15从固定槽16内滑出后,将定位槽19与定位杆通孔17相对齐,定位杆18向靠近滑杆15的方向滑动并进入定位槽19内,固定滑杆15,此时,使车轮13在车轮槽12内转动,车轮13的转动带动主机箱本体1进行移动,当主机箱本体1移动到所需位置时,使定位杆18向远离滑杆15的方向滑动,当定位杆18从定位槽19内滑出后,滑杆15向靠近车轮13的方向滑动并进入固定槽16内,固定车轮13,从而完成了主机箱本体1的移动工作,当主机箱本体1遇到颠簸时,主机箱本体1带动固定柱2压缩第一弹簧22,连接块8带动第一滑块7压缩第二弹簧24,当第一弹簧22和第二弹簧24受到压缩后会产反弹了,从而实现了对主机箱本体1的减震工作,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主机箱本体1便于进行移动,操作容易,并具有减震的功能,可以更好的保护主机箱本体1。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移动主机箱本体1时,首先,拉动滑杆15,使滑杆15向远离车轮13的方向滑动,当滑杆15从固定槽16内滑出后,将定位槽19与定位杆通孔17相对齐,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定位杆18向靠近滑杆15的方向滑动并进入定位槽19内,固定滑杆15,此时,推动主机箱本体1,使车轮13在车轮槽12内转动,车轮13的转动带动主机箱本体1进行移动,当主机箱本体1移动到所需位置时,按动定位杆18,使定位杆18向远离滑杆15的方向滑动,当定位杆18从定位槽19内滑出后,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滑杆15向靠近车轮13的方向滑动并进入固定槽16内,固定车轮13,从而完成了主机箱本体1的移动工作,当主机箱本体1遇到颠簸时,主机箱本体1带动固定柱2压缩第一弹簧22,连接块8带动第一滑块7压缩第二弹簧24,当第一弹簧22和第二弹簧24受到压缩后会产反弹了,从而实现了对主机箱本体1的减震工作。

实施例2

参考图6-1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特征:所述主机箱本体内安装有主板,所述主板上安装有cpu和独立显卡;所述cpu或/和独立显卡上安装有铝合金材质的散热座。所述散热座连接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有散热器90,以及用以输送冷却液在散热座与散热器之间循环流动的液泵80。所述散热器安装在主机箱本体的上部侧壁或顶部。

所述液泵包括有泵壳,密封连接在泵壳开口端的盖体,转动安装在泵壳内的水轮,以及连接在泵壳外且通过磁力传动方式带动水轮转动的伺服电机。

所述座体上通过螺钉连接有一个整体呈u形的用以固定所述伺服电机的固定带84。

所述泵壳外壁一体成型有一个座体810,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座体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转盘86,所述驱动转盘上固定安装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驱动磁铁a。

所述泵壳内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定位轴813,所述水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定位轴上;所述水轮包括有一个圆形底座,以及一体成型在圆形底座一面上的多个叶片;所述圆形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从动磁铁a,各个所述从动磁铁a的位置与驱动磁铁a的位置相对应,使得水轮随驱动转盘同步转动。

所述泵壳81的外壁成型有相对泵壳周向相隔180度的第一出口接头811和第二出口接头812,所述泵壳内位于水轮的外周转动安装有一个圆环形的阀体88,所述阀体侧壁成型有相对阀体周向依次相隔90度的第一阀口8811、第二阀口8812和第三阀口8813;所述盖体中间位置的外端成型有进口接头821。

所述阀体的外壁成型有多个滚子槽,各个滚子槽内安装有圆柱滚子882,圆柱滚子与泵壳内壁滚动连接。

所述阀体的一端沿周向等距安装有多个从动磁铁b,所述阀体安装有从动磁铁b的端面外周成型有单向齿b883;所述泵壳内端面外周成型有与单向齿b配合以阻止阀体逆时针转动的单向齿a815。

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棘轮机构851连接有一个用以驱动阀体顺时针转动的阀体驱动盘85;所述阀体驱动盘朝向泵壳一端的外周等距安装有与各个从动磁铁b位置对应的驱动磁铁b。

所述棘轮机构为现有部件,包括通过轴承相连的内圈和外圈,内圈上成型有棘轮,外圈上连接有与棘轮配合的棘爪。

所述散热器包括有依次密封连接的第一壳体92a、第二壳体92b和水轮壳体95;所述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端面上均匀成型有散热片921;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相连接的表面上成型有散热通道924,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侧面成型有与散热通道两端相连通的进液接头923和出液接头922。

所述进液接头与液泵的第一出口接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出液接头与液泵的进口接头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散热器上位于散热片之间成型有两个圆形的风叶安装槽9211,所述风叶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一个离心风叶91;所述离心风叶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联动杆911。

所述水轮壳体朝向第二壳体的一端成型有两个圆形的水轮安装腔953,水轮安装腔内转动安装有驱动水轮93;所述离心风叶的联动杆穿过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后与驱动水轮连接。所述联动杆与第二壳体密封转动连接。

所述水轮安装腔底部中间成型有转动连接口955,所述驱动水轮的中间成型有与所述转动连接口转动配合的转动连接头931。

所述水轮壳体上成型有进液通道952和回流通道954,所述水轮壳体上成型有沿水轮安装腔切线方向设置的喷射缩口部9521,喷射缩口部与进液通道、水轮安装腔连通,所述回流通道与水轮安装腔远离喷射缩口部的位置连通;所述水轮壳体侧面成型有与进液通道相连通的水轮驱动接头951;所述第二壳体上靠近出液接头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回流通道和散热通道的连通口925。

所述第二出口接头、水轮驱动接头依次通过管道与散热座的吸热通道的进口端、出口端相连接。具体的,所述散热座内的吸热通道为迂回设置的单个管道,或者并联连通的多个管道。散热座为铝合金材质,远离cpu、独立显卡的一端设有均布的散热片a。

所述散热器或者第一出口接头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伺服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电联接。

初始状态时,阀体的第二阀口与泵壳的第一出口接头相对应,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散热器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驱动伺服电机逆时针转动带动水轮转动,棘轮机构不带动驱动转盘转动。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散热器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驱动伺服电机顺时针转动,伺服电机通过棘轮机构带动驱动转盘顺时针转动90度,随后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变为逆时针转动的状态,此时第一阀口与第一出口接头相对应第三阀口与第二出口接头相对应。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散热器的温度再次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驱动伺服电机顺时针转动,伺服电机通过棘轮机构带动驱动转盘顺时针转动270度,随后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变为逆时针转动的状态,此时阀体的第二阀口与泵壳的第一出口接头相对应。

上述两种工作状态中,第一种为被动散热状态,该状态下时散热量较小,无需使用离心风叶辅助散热;第二种为主动散热状态,使用离心风叶产生气流促使散热片与空气的热交换。

本发明中可所述离心风叶不需要单独使用电机进行驱动,具体的,在散热量较小时,液泵仅其第一出口接头导通使冷却液在散热座与散热器之间循环流动,最后由散热片实现被动散热。在散热量较大时,液泵使其第一出口接头和第二出口接头同时导通,使第二出口接头流出的冷却液进入水轮壳体内带动驱动水轮转动,从而使驱动水轮带动离心风叶转动产生气流实现辅助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液泵通过在泵壳内增设一个具有3个阀口的阀体来实现回路的切换,且通过液泵的伺服电机配合棘轮机构实现阀体的切换操作,无需额外增加执行电子部件,简化了冷却组件的整体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