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屏信息系统人机交互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44364发布日期:2018-09-14 23:10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信息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屏信息系统人机交互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充分体现。人机交互设计是一种让系统易用有效,让人愉悦的技术。而触屏人机交互因良好的操作体验在信息系统中具备很大优势。但是,目前信息系统大多使用传统的鼠标、键盘等交互方式,应用触屏人机交互的较少。国内外对触屏技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硬件设备或触控算法上,缺乏对触屏系统人机交互设计方法的研究。很多触屏系统设计照搬传统的人机交互设计方法,且没有结合信息系统特点,导致触控操作过程复杂,用户认知负荷增加。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7月申请了“人机交互方法及触屏可穿戴设备”,解决触屏可穿戴设备屏幕小所造成的手部对操控操作遮挡、对手指操作动作精度要求高的问题,以及在触屏设备中实现多功能的手势识别操作,其专利主要集中在触屏技术实现原理上,但未对触屏系统人机交互设计方法进行研究。

中山大学2015年3月申请了“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3d虚拟触控人机交互方法”,在3d显示终端实现了非接触式的人机交互,通过指尖定位获取用户在虚拟屏幕上触控的位置,能够准确得到用户的输入指令,但未对触屏系统人机交互设计方法进行研究。

《中文信息》期刊2014年第3期的文章“触摸屏技术及其应用”,分析了目前主流的触控技术种类、特点和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并提出未来可能会出现的触控技术,但未对触屏系统人机交互设计方法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屏信息系统人机交互设计方法,通过该方法的运用,能够提高触屏人机交互设计效率和质量,降低用户认知负荷,增强触屏信息系统在信息架构、任务流程、交互操作和视觉显示中的人机工效和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触屏信息系统人机交互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信息架构设计;

步骤二:任务流程设计;

步骤三:交互操作设计:

步骤四:视觉显示设计;

步骤五:人机工效评估;

步骤六: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优化。

进一步,步骤一的具体过程为:以用户目标为导向,结合信息系统实时、多维、高效的特征,采用信息删除、组织、隐藏、转移的简约策略,设计触屏系统的组织、标签、导航和搜索模式,给出简约扁平的信息架构图。

进一步,步骤二的具体过程为:面向使用场景和目标对象,将触屏系统任务流程逐级分解、关联整合,设计任务时序、任务层级、任务步骤,降低手指触控疲劳感,给出快捷高效的任务流程图。

进一步,步骤三的具体过程为:基于人机操作行为和自然直接的触控体验,设计触屏系统点击、滑动、长按、多点触控、双手协同等交互方式,遵循交互一致性、反馈性、容错性、快捷性,减少因视觉焦点和操作点一致而产生的手指遮挡,给出易用友好的交互原型图。

进一步,步骤四的具体过程为:基于人机工程尺寸以及和谐统一的美度分析,设计触屏系统风格、布局、色彩、控件、图标,避免触控目标过小引起的误操作,输出清晰直观的视觉效果图。

进一步,步骤五的具体过程为:针对典型任务进行触控操作,利用大数据实时记录触控操作位置、操作频率、操作时间、操作顺序、操作出错率,通过人工智能分析,通过人机工效评估给出前述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优化建议。

进一步,步骤六的具体过程为: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优化:依据步骤五给出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优化建议,结合用户使用反馈,从触屏系统人机交互的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进行触屏信息系统人机交互设计优化,给出设计优化方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1)本发明将触屏交互和信息系统特点相结合,提高了触屏系统应用效能;

(2)本发明创建简约扁平的信息架构,提升触屏系统信息查找和理解效率;

(3)本发明创建快捷高效的任务流程,降低触屏系统认知负荷和操作疲劳;

(4)本发明设计易用友好的交互操作,满足触屏系统操作习惯和交互体验;

(5)本发明设计清晰直观的视觉显示,符合触屏系统人机尺寸和可视化要求;

(6)本发明提供智能综合的人机工效评估,促进触屏系统设计评估的客观合理性;

(7)本发明提供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优化,增强触屏系统人机交互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触屏信息系统人机交互设计流程图。

图2是触屏信息系统人机交互设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的实质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想象出本发明触屏信息系统人机交互设计的多种实施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或限定。

本发明基于人机工程学、认知心理学、设计美学和用户体验提出了一种触屏信息系统人机交互设计方法。触屏信息系统人机交互设计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实施步骤:

步骤一:简约扁平的信息架构设计

以用户目标为导向,结合信息系统实时、多维、高效等特征,采用信息删除、组织、隐藏、转移等简约策略,设计触屏系统的组织、标签、导航和搜索模式,输出简约扁平的信息架构图。如图2,触屏信息系统的信息架构不超过两级,包含用户核心关注信息,如重要目标、状态信息、操作反馈等。

步骤二:快捷高效的任务流程设计

面向使用场景和目标对象,将触屏系统任务流程逐级分解、关联整合,设计任务时序、任务层级、任务步骤,降低触控疲劳感,输出快捷高效的任务流程图。如图2,触屏信息系统的任务以信息查看为主,单个任务流程不超过两步。

步骤三:易用友好的交互操作设计

基于人机操作行为和自然直接的触控体验,设计触屏系统点击、滑动、长按、多点触控、双手协同等交互方式,遵循交互一致性、反馈性、容错性、快捷性,减少因视觉焦点和操作点一致而产生的手指遮挡,输出易用友好的交互原型图。如图2,右下角扇形状态菜单支持触控显隐,便于右手操作;右边状态窗口支持触控滑动,点击可查看详情;左边工具栏支持滑动显隐,便于双手协同操作;底部任务栏支持对话框最小化,便于窗口快速切换;态势地图支持多点触控缩放和旋转,九宫格菜单支持长按触控弹出。

步骤四:清晰直观的视觉显示设计

基于人机工程尺寸以及和谐统一的美度分析,设计触屏系统风格、布局、色彩、控件、图标,避免触控目标过小引起的误操作,输出清晰直观的视觉效果图。如图2,依据重要程度排序显示目标简要标牌,如标题1、标题2、标题3。采用不小于44*30px(像素点)的大尺寸控件以及数据可视化显示,功能分区和色彩搭配遵循用户视觉认知规律。

步骤五:智能综合的人机工效评估

针对典型任务进行触控操作,利用大数据实时记录触控操作位置、操作频率、操作时间、操作顺序、操作出错率等,通过人工智能分析,输出人机工效评估问题和优化建议。

步骤六: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优化

依据人机工效评估结果和用户使用反馈,从触屏系统人机交互的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进行触屏信息系统人机交互设计优化,输出设计优化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