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粒子辐照损伤的时间步长优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58735发布日期:2018-09-29 01:44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核材料辐照损伤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粒子辐照损伤的时间步长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材料遭受高能粒子(如中子、离子)辐照时,会造成“辐照损伤”。人们经常使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dynamics,md)模拟研究辐照损伤过程。即给定初始构型和速度,采用一定的积分算法离散求解牛顿运动方程。

对于模拟低能(kev量级)粒子辐照损伤,因模型较小,采用较小的时间步长如一个飞秒即可快速模拟损伤过程。然而,模拟高能(10kev以上)粒子辐照损伤时,通常建立的模型原子数较多(几十万-上千万之间),采用md模拟方法因计算较多的近邻原子对相互作用而较为耗时,加大计算时间步长虽能提高模拟的时间尺度,但是步长太大可能导致出现受力异常、速度异常等非物理意义现象的出现;降低模拟步长虽能保证物理过程正确,但要达到热平衡,须消耗大量计算资源。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根据粒子能量自动优化时间步长的算法,以高效模拟粒子辐照损伤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模拟粒子辐照损伤的时间步长优化方法,以解决模拟粒子辐照损伤时因步长太大导致的受力异常、速度异常等非物理意义现象的出现,以及现有降低模拟步长方法计算量巨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粒子辐照损伤的时间步长优化方法,适用于md模拟研究辐照损伤过程中牛顿积分方程中的时间步长的优化,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初始化,已知积分方程中的步长待优化体系中的粒子的速度和受力,设定初始时间步长、最大时间步长、相邻两步最大位移和动能最大变化量;

步骤s2:根据步骤s1的已知参数和设定参数,计算待优化体系中各粒子的位移改变量和动能改变量:

若位移改变量不大于设定的相邻两步最大位移,则将时间步长同设定的最大时间步长比较,若大于设定值,则取设定值为时间步长,若小于设定值,则该时间步长即为有效时间步长;若位移改变量大于设定的相邻两步最大位移,则将时间步长减半后重新计算;

若动能改变量不大于设定的动能最大变化量,则将时间步长同设定的最大时间步长比较,若大于设定值,则取设定值为时间步长,若小于设定值,则该时间步长即为有效时间步长;若位移改变量大于设定的动能最大变化量,则将时间步长减半后重新计算;

步骤s3:所有粒子计算完毕后,取步骤s2中获得的有效时间步长中最小者即为优化的步长。

优选地:

所述步骤s2中,位移改变量的计算方法为:

式中,dri为粒子i的位移改变量,vi为粒子i的速度,fi为粒子i的受力,ti为粒子i的时间步长,mi为粒子的质量。

所述步骤s2中,动能改变量的计算方法为:

式中,deki为粒子i的动能改变量,vi为粒子i的速度,fi为粒子i的受力,ti为粒子i的时间步长,mi为粒子的质量。

所述方法可同时适用于kev量级的低能粒子和10kev以上量级的高能粒子的辐照损伤模拟步长选择,尤其适用于后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一种模拟粒子辐照损伤的时间步长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求解粒子位移改变量、动能改变量与粒子速度和力的关系方程,能够根据粒子能量自动优化牛顿积分方程中的时间步长,从而实现高能粒子辐照损伤的高效快速模拟。同现有的模拟方法相比,给出了保证粒子在相空间轨迹近似连续的积分时间步长,提高了高能粒子辐照损伤模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模拟粒子辐照损伤的时间步长优化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模拟能量为20kev的铁初级碰撞原子诱导的辐照损伤过程中的时间步长、体系动能和势能变化曲线;

图3为优化的时间步长时模拟的铁表面20kev自离子辐照最大级联体积时的快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拟粒子辐照损伤的时间步长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初始化,包括:

设定优化算法参数,包括:设定初始时间步长t0、最大时间步长tmax、相邻两步最大位移drmax和动能最大变化量dekmax。

读入md积分过程中某一步体系的粒子i的速度vi和受力fi。

步骤s2:根据位移改变量和动能改变量优化时间步长,使得md积分过程中,体系在相空间轨迹近似准连续变化,包括:

①根据位移改变量优化时间步长

步骤s201:计算粒子i位移改变量dri:

根据速度-verlet积分方法,粒子下一步位置r1与当前位置r、时间步长t、受力f、质量m有如下关系:

可知,位移改变量的计算方法为:

步骤s202:比较dri与drmax:若dri<drmax,再比较ti和tmax,若ti>tmax,则ti=tmax,若ti<tmax,记录该ti值;若dri>drmax,则将该粒子i的时间步长ti减半,并转至步骤s201重新计算。

②根据位移改变量优化时间步长

步骤s211:计算粒子i动能改变量deki:

根据粒子下一步速度v1与当前速度v、时间步长t、受力f和质量m有如下关系:

动能改变量为:dek=|mv12-mv2|;

步骤s212:比较deki与dekmax:若deki<dekmax,再比较ti和tmax,若ti>tmax,则ti=tmax,若ti<tmax,记录该ti值;若deki>dekmax,则将该粒子i的时间步长ti减半,转至步骤s211重新计算。

步骤s3:所有粒子计算完毕后,取记录的时间步长值中的最小者为优化的时间步长。

采用本发明方法模拟能量为20kev的铁初级碰撞原子诱导的辐照损伤,测定模拟过程中的时间步长变化曲线、体系动能和势能变化曲线,结果如图2所示。

图2(a)显示了步长在0.001飞秒和5飞秒之间时间步长的动态变化,图中可看出,采用本方法模拟2000步时间尺度可达到1393.3飞秒,若是采用固定较小的时间步长如0.01飞秒,模拟相同的步数,所能达到的时间尺度为20飞秒,说明本算法较为高效。

图2(b)显示了模拟过程中体系动能和势能的变化,二者互为升降的曲线形态特征,说明在模拟中体系总能守恒,侧面地说明了本算法的正确性。

图3为采用本发明优化的时间步长时模拟的铁(100)表面20kev自离子辐照最大级联体积时的快照图,图中,纵横坐标轴长度单位为埃。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