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型计算机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3918发布日期:2018-09-14 23:0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加固型计算机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加固计算机是为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在计算机设计时,对影响计算机性能的各种因素,如系统结构、电气特性和机械物理结构等,采取相应保证措施的计算机,又称抗恶劣环境计算机。其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高可靠性和高可维性;较强的实时处理能力;系列化、标准化和模块化;专用软件的开发是其应用的关键。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会严重影响计算的运行速度甚至对计算的cpu或者其他零部件,若要保证计算安全流畅的运行便需要解决散热问题,现有技术中虽然采用散热器进行散热处理,但是由于散热不彻底,所以依然存在热量无法排出机体的现象,因此仅仅依靠散热器无法达到理想的散热目的,最终导致计算机运行速度降低甚至损坏零部件,针对此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计算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热量导致运行速度降低甚至损坏零部件的缺点,而提出的加固型计算机的散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加固型计算机的散热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分别位于机体的外侧,所述底座的顶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空腔,且两个第一空腔位于两个固定板之间,两个所述第一空腔内均设有第一条杆,两个所述第一条杆的顶端均贯穿底座的顶壁并延伸至底座的外侧,两个所述第一条杆的侧壁上均安装有第一限位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空腔,两个所述第二空腔内均设有第二条杆,两个所述第二条杆远离第一空腔的一端均贯穿固定板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外侧,两个所述第二条杆上均安装有第二限位板,且第二限位板位于第二空腔的内部,所述机体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二空腔相对应的第三空腔,两个所述第三空腔内均设有第三条杆,两个所述第三条杆靠近固定板的一端贯穿机体的侧壁上并延伸至机体的外侧,两个所述第三条杆上均安装有第三限位板,且第三限位板位于第三空腔的内部,所述底座的顶壁上开设有散热腔,所述底座两侧的外侧壁上同样开设有散热腔,且顶壁上的散热腔与两个外侧壁上的散热腔相互连通,所述散热腔的底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腔,两个所述安装腔内均设有马达,两个所述马达的驱动端均安装有扇叶,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内布置有电线,两个所述马达的输入端均与电线电连接,所述电线远离亮两个马达的一端延伸至底座的外侧并安装有usb插头。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底壁与第一空腔的底壁之间均共同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绕设在第一条杆的侧壁上,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板远离第一空腔的一侧与第二空腔之间同样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绕设在第二条杆的侧壁上,两个所述第三限位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与第三空腔之间同样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绕设在第三条杆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条杆与第三条杆相对的一端均开设有相互配合的楔形面。

优选地,两个所述马达的侧壁上均对称安装有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远离马达的一端固定在安装腔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机体上设有与usb插头相互配合的usb接口。

优选地,两个所述安装腔的下侧均安装有滤网。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壁上对称安装有四个支脚。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使用马达与扇叶的配合产生气流可对计算机进行持续的散热,依次达到散热目的,相较于仅仅依靠散热器的作用可更进一步的使计算机进行充分的散热,以防止热量对计算机运行速度以及零部件的影响,使得计算机更加流畅的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中,先将机体安装在底座的上部,操作如下:机体的侧壁上安装的第三条杆在机体向下运动过程中被固定板的侧壁挤压,进而压缩至第三空腔内并跟随机体向下运动,当第三条杆到达第二空腔的位置时,第三条杆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外伸长,并延伸至第二空腔内,此时第三条杆收到第二空腔的约束进而固定,然后机体停止下移此时机体与底座固定完毕,机体下移的过程中压缩第一空腔内的第一条杆,使得第一空腔内的弹簧压缩,机体与底座固定完毕后将usb插头插入计算机的usb接口,电流驱动马达从而带动扇叶产生气流,同时气流会通过散热腔可流出底座的外侧,如此可对计算机进行散热,当需要将机体与底座进行分离时,只需按下第二空腔内的第二条杆,第二条杆可将第三条杆推进第三空腔,同时机体的底部受到第一条杆的作用,进而机体可被顶出底座,完成机体与底座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加固型计算机的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加固型计算机的散热装置的a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加固型计算机的散热装置的左视图。

图中:1机体、2底座、3散热腔、4安装腔、5马达、6扇叶、7固定板、8第一空腔、9第二空腔、10第三空腔、11第一条杆、12第二条杆、13第三条杆、14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第三限位板、17弹簧、18线槽、19电线、20usb插头、21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加固型计算机的散热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的底端设有底座2,底座2的底壁上对称安装有四个支脚,底座2的顶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固定板7,且两个固定板7分别位于机体1的外侧,底座2的顶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空腔8,且两个第一空腔8位于两个固定板7之间,两个第一空腔8内均设有第一条杆11,两个第一条杆11的顶端均贯穿底座2的顶壁并延伸至底座2的外侧,两个第一条杆11的侧壁上均安装有第一限位板14,且第一限位板14位于第一空腔8的内部,两个固定板7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空腔9,两个第二空腔9内均设有第二条杆12,两个第二条杆12远离第一空腔8的一端均贯穿固定板7并延伸至固定板7的外侧,两个第二条杆12上均安装有第二限位板15,且第二限位板15位于第二空腔9的内部,机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二空腔9相对应的第三空腔10,两个第三空腔10内均设有第三条杆13,两个第三条杆13靠近固定板7的一端贯穿机体1的侧壁上并延伸至机体1的外侧,两个第三条杆13上均安装有第三限位板16,且第三限位板16位于第三空腔10的内部。

本发明中,两个第一限位板14的底壁与第一空腔8的底壁之间均共同安装有弹簧17,且弹簧17绕设在第一条杆11的侧壁上,两个第二限位板15远离第一空腔8的一侧与第二空腔9之间同样安装有弹簧17,且弹簧17绕设在第二条杆12的侧壁上,两个第三限位板16远离固定板7的一侧与第三空腔10之间同样安装有弹簧17,且弹簧17绕设在第三条杆13的侧壁上,第二条杆12与第三条杆13相对的一端均开设有相互配合的楔形面,当机体1向下移动至底座2的顶壁时,第三条杆13先是受到挤压进行收缩并跟随机体1向下移动,当第三条杆13运动到第二空腔9时,第三条杆13伸长恢复至起始状态并和第二条杆12相互接触,恢复后的第三条杆13受到第二空腔9的约束,致使机体1停止下移,且机体1下移的同时底壁上受到第一条杆11向上的作用力,当需要对机体1与底座2进行分离时,只需使第二条杆12将第三条杆13挤压出第二空腔9,此时在第一条杆11的配合下机体1被向上弹出,即可完成分离。

本发明中,底座2的顶壁上开设有散热腔3,底座2两侧的外侧壁上同样开设有散热腔3,且顶壁上的散热腔3与两个外侧壁上的散热腔3相互连通,散热腔3的底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腔4,两个安装腔4的下侧均安装有滤网,两个安装腔4内均设有马达5,两个马达5的驱动端均安装有扇叶6,两个马达5的侧壁上均对称安装有支撑板21,每个支撑板21远离马达5的一端固定在安装腔4的侧壁上,底座2的底部开设有线槽18,线槽18内布置有电线19,两个马达5的输入端均与电线19电连接,电线19远离亮两个马达5的一端延伸至底座2的外侧并安装有usb插头20,机体1上设有与usb插头20相互配合的usb接口,将usb插头20与机体1上的usb接口连接可对装置供电,电流驱动马达5,进而通过扇叶6的转动产生气流,气流流入散热腔3并从底座2的外侧流出如此即可对机体1进行散热。

本发明中,先将机体1安装在底座2的上部,操作如下:机体1的侧壁上安装的第三条杆13在机体1向下运动过程中被固定板的侧壁挤压,进而压缩至第三空腔10内并跟随机体1向下运动,当第三条杆13到达第二空腔9的位置时,第三条杆13在弹簧17的弹力作用下向外伸长,并延伸至第二空腔9内,此时第三条杆13受到第二空腔9的约束进而固定,然后机体1停止下移此时机体1与底座2固定完毕,机体1下移的过程中压缩第一空腔8内的第一条杆11,使得第一空腔8内的弹簧17压缩,机体1与底座2固定完毕后将usb插头20插入计算机的usb接口,电流驱动马达5从而带动扇叶6产生气流,同时气流会通过散热腔3可流出底座2的外侧,如此可对计算机进行散热,当需要将机体1与底座2进行分离时,只需按下第二空腔9内的第二条杆12,第二条杆12可将第三条杆13推进第三空腔10,同时机体1的底部受到第一条杆11的作用,进而机体1可被顶出底座2,完成机体1与底座2的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