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B2B平台的新型用户注册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0665发布日期:2018-11-07 07:16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合B2B平台的新型用户注册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b2b平台的新型用户注册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发展,互联网逐步由2c端向2b端渗透,b2b平台大量涌现,这些平台服务于企业,从服务企业过程中获得流量,实现价值。从上世纪末阿里巴巴的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近20年,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互联网处于初期阶段,b2b平台处于刚刚萌发状态,他们市场推广时只关注企业而非个人,方式是直接找企业签约,然后给企业开通账号,一般一个企业一个账号(图一),或者一个账号下再开子账号(图二)。这种方式一致延用至今。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的个性化和重要程度逐步凸显,各种以个体为基础的共享模式开始显现,这些个体与公司之间的关系由雇佣关系向合作关系转变,而且个体的体现也越来越多的影响公司的决策,以前的注册方式在以下方面一直无法解决:1、不能在公司用户注册前对公司内部的员工(未来的操作员)进行运营以获得正向口碑;2、个人行为无法被永久记录,个人从公司离职后,这些信息便归零;3、个人无法作为一个组织在不同时间与不同公司关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合b2b平台的新型用户注册系统和方法,目的是通过建立一套针对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双线认证和授权关联的体系,方便把平台运营方向由企业向个人转移,更符合时代特点,提升b2b平台成功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合b2b平台的新型用户注册系统,包括:

个人用户管理单元:用于根据以唯一身份识别码发起的个人注册请求,生成个人账户;以及用于根据个人账户填写的企业名称,生成关联请求,并将该关联请求发送到关联请求信息所对应的企业账户;

个人用户数据库:用于保存个人账户中的个人数据;

企业用户管理单元:用于根据企业信息进行企业注册,生成企业账户;还用于企业账户根据收到关联请求信息生成关联确认信息,并将该关联确认信息发送给关联处理单元;

企业用户数据库:用于保存企业账户中的企业数据;

关联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企业用户管理单元发送的关联解除信息,使关联解除信息中的个人账户与企业账户解除关联。

所述的一种适合b2b平台的新型用户注册系统,还包括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所述企业用户管理单元还用于将企业账户根据收到的关联请求生成的包含个人账户名称的企业管理员授权信息发送给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所述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用于根据企业账户发送的企业管理员授权信息,将企业管理员授权信息中的个人账户设置为企业管理员,以及用于获取企业账户接收到的关联请求信息后发送给对应的企业管理员,还用于将企业管理员收到关联请求信息后生成的关联确认信息,发送给关联处理单元;所述关联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企业管理员发送的关联确认信息,将关联确认信息中的个人账户与企业账户进行关联。

所述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还用于将企业管理员针对某个与对应企业关联的个人账户生成的关联解除信息发送给关联处理单元;所述关联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发送的关联解除信息,使关联解除信息中的个人账户与企业账户解除关联。

所述企业用户管理单元还用于将企业账户生成的企业管理员解除信息发送给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所述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企业管理员解除信息,将管理员解除信息中的个人账户的企业管理员权限解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合b2b平台的新型用户注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个人用户管理单元根据以唯一身份识别码发起的个人注册请求,获得个人信息并生成个人账户;企业用户管理单元根据以企业信息发起的企业注册请求,获得企业信息并生成企业账户;

s2、个人用户管理单元根据申请关联的个人账户填写的企业名称,生成关联请求,将该关联请求信息发送到关联请求信息所对应的企业账户;

s3、企业用户管理单元根据企业账户收到的个人账户的关联请求,生成关联确认信息,并将该关联确认信息发送给关联处理单元;关联处理单元根据企业账户的关联确认信息,将关联确认信息中的个人账户与企业账户进行关联;

s4、企业用户管理单元将企业账户生成的关联解除信息发送给关联处理单元;关联处理单元根据企业用户管理单元发送的关联解除信息,使关联解除信息中的个人账户与企业账户解除关联。

所述步骤s3还包括:企业用户管理单元根据企业账户收到的个人账户的关联请求,生成包含个人账户名称的管理员授权信息,并将管理员授权信息发送给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根据企业账户生成的企业管理员授权信息,将企业管理员授权信息中的个人账户设置为企业管理员,然后获取企业账户接收到的关联请求信息后发送给对应的企业管理员;并将企业管理员收到关联请求信息后生成的关联确认信息发送给关联处理单元;关联处理单元根据企业管理员发送的关联确认信息,将关联确认信息中的个人账户与企业账户进行关联。

所述步骤s4还包括: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将企业管理员针对某个与对应企业关联的个人账户生成的关联解除信息发送给关联处理单元;关联处理单元根据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发送的关联解除信息,使关联解除信息中的个人账户与企业账户解除关联。

所述的一种适合b2b平台的新型用户注册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企业用户管理单元将企业账户生成的企业管理员解除信息发送给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根据企业用户管理单元发送的企业管理员解除信息,将管理员解除信息中的个人账户的企业管理员权限解除。

所述步骤s2中,发起关联请求的个人账户为未与企业账户关联的个人账户,或为已与其它企业账户解除关联的个人账户。

所述步骤s1中,个人注册时,所述个人唯一身份识别码为个人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邮箱、微信号中的一种或多种;企业注册时,企业信息为企业名称或组织机构代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提出的用户注册系统和方法中,个人和企业双线注册,个人可以不依附于企业存在,b2b平台就可以先于企业注册前对个人进行运营,这样的体系带来以下好处:

1、运营个人产生良好口碑相对容易,再对企业产生正向影响,降低平台运营的复杂度;

2、个人信息和企业信息在独立数据库中保持,永不丢失;

3、平台可对个人代表公司的操作给予积分奖励,积分可以换算个人的能力等级体现,个人在行业中的水平就可以从能力等级中得到体现,平台就会进一步得到个人的重视;

4、企业可以通过个人的能力等级识别来确定是否聘用这个人或者与其建立合作关系;

5、进而,个人会对平台产生依赖,从而从公司1离职后,会把平台带入公司2,这让平台运营成本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b2b平台的的运营模式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b2b平台的另一种运营模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b2b平台的运营模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适合b2b平台的新型用户注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适合b2b平台的新型用户注册方法的流程简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适合b2b平台的新型用户注册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适合b2b平台的新型用户注册系统的运营模式示意图,其中,该注册系统包括一套个人注册用户数据库(id类型为11位整数型,符合手机号码规则),一套企业注册用户数据库(id类型为文本型string,符合工商总局企业名称命名规则),个人和企业分别注册,然后进行授权关联或者关联解除,个人信息和企业信息单独保存,通过关联关系查询,关联解除后各自的信息都不抹除,重新关联后可按新关联关系查询。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适合b2b平台的新型用户注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用户注册系统包括:

个人用户管理单元:用于根据以唯一身份识别码发起的个人注册请求,生成个人账户;以及用于根据个人账户填写的企业名称,生成关联请求,并将该关联请求发送到关联请求信息所对应的企业账户;

个人用户数据库:用于保存个人账户中的个人数据;

企业用户管理单元:用于根据企业信息进行企业注册,生成企业账户;还用于企业账户根据收到关联请求信息生成关联确认信息,并将该关联确认信息发送给关联处理单元;

企业用户数据库:用于保存企业账户中的企业数据;

关联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企业用户管理单元发送的关联解除信息,使关联解除信息中的个人账户与企业账户解除关联。

其中,个人数据和企业数据相关影响但独立存在,尤其是个人数据不因彼此的关联解除而灭失。经过关联授权的个人所有操作中,经验值归个人所有,但数据归企业所有,不论个人是否被解除授权,个人经验值永远有效,企业数据也不会受到影响。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适合b2b平台的新型用户注册系统,还包括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所述企业用户管理单元还用于将企业账户根据收到的关联请求生成的包含个人账户名称的企业管理员授权信息发送给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所述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用于根据企业账户发送的企业管理员授权信息,将企业管理员授权信息中的个人账户设置为企业管理员,以及用于获取企业账户接收到的关联请求信息后发送给对应的企业管理员,还用于将企业管理员收到关联请求信息后生成的关联确认信息,发送给关联处理单元;所述关联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企业管理员发送的关联确认信息,将关联确认信息中的个人账户与企业账户进行关联。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适合b2b平台的新型用户注册系统中,所述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还用于将企业管理员针对某个与对应企业关联的个人账户生成的关联解除信息发送给关联处理单元;所述关联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发送的关联解除信息,使关联解除信息中的个人账户与企业账户解除关联。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适合b2b平台的新型用户注册系统中,所述企业用户管理单元还用于将企业账户生成的企业管理员解除信息发送给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所述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企业管理员解除信息,将管理员解除信息中的个人账户的企业管理员权限解除。

此外,如图5~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适合b2b平台的新型用户注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个人用户管理单元根据以唯一身份识别码发起的个人注册请求,获得个人信息并生成个人账户;企业用户管理单元根据以企业信息发起的企业注册请求,获得企业信息并生成企业账户。

个人注册时,以唯一身份识别码(如手机号、邮箱、微信号等)进行个人注册,个人注册后即在网站获得个人唯一身份,后期可由网站对此个人赋予网站权限,也可由企业对此个人赋予企业权限。通过录入企业名称进行企业注册,该过程可以批量导入企业名称,系统将会逐一将企业名称与工商总局公布的企业名称进行比对,确保录入准确。注册后企业在网站获得唯一身份,后期可由网站对此企业赋予网站权限。

s2、个人用户管理单元根据申请关联的个人账户填写的企业名称,生成关联请求,将该关联请求信息发送到关联请求信息所对应的企业账户。

个人在系统界面中填写关联企业名称,申请与该企业进行关联,可有多人申请关联同一个企业,此时只是申请,是否关联的决策权在企业账户。

s3、企业用户管理单元根据企业账户收到的个人账户的关联请求,生成关联确认信息,并将该关联确认信息发送给关联处理单元;关联处理单元根据企业账户的关联确认信息,将关联确认信息中的个人账户与企业账户进行关联。

个人账户一旦与企业账户进行关联,就不能再向其它企业发出关联请求,而企业账户可以确认多个个人账户的关联请求。

s4、企业用户管理单元将企业账户生成的关联解除信息发送给关联处理单元;关联处理单元根据企业用户管理单元发送的关联解除信息,使关联解除信息中的个人账户与企业账户解除关联。

企业账户可以解除多个个人账户的关联,个人账户与企业账户的关联解除后,个人账户还可以再向其它企业账户发起申请关联,其它企业同意后,个人账户即可以与其它企业关联,在个人账户的运营过程中,个人信息进行了积累,企业账户也在运营过程中积累企业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还包括:企业用户管理单元根据企业账户收到的个人账户的关联请求,生成包含个人账户名称的管理员授权信息,并将管理员授权信息发送给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根据企业账户生成的企业管理员授权信息,将企业管理员授权信息中的个人账户设置为企业管理员,然后获取企业账户接收到的关联请求信息后发送给对应的企业管理员;并将企业管理员收到关联请求信息后生成的关联确认信息发送给关联处理单元;关联处理单元根据企业管理员发送的关联确认信息,将关联确认信息中的个人账户与企业账户进行关联。

企业账户通过授权某一个申请关联的个人账户作为“企业管理员”,该授权过程由平台方进行设置。“企业管理员”代表企业进行后续所有操作,包括通过其他人员的关联申请,直至被公司取消授权为止。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还包括: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将企业管理员针对某个与对应企业关联的个人账户生成的关联解除信息发送给关联处理单元;关联处理单元根据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发送的关联解除信息,使关联解除信息中的个人账户与企业账户解除关联。

企业可以通过管理员权限主动解除任何一个个人账户的关联。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适合b2b平台的新型用户注册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企业用户管理单元将企业账户生成的企业管理员解除信息发送给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企业管理员管理单元根据企业用户管理单元发送的企业管理员解除信息,将管理员解除信息中的个人账户的企业管理员权限解除。

企业账户可以通过解除和更换企业的管理员权限,解除关联后个人不能再代表企业进行权限操作,企业内部数据也不能再被该人查看。解除个人账户的管理员权限后,企业账户还可以设置其它关联个人账户或发送关联请求的个人账户为企业管理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发起关联请求的个人账户为未与企业账户关联的个人账户,或为已与其它企业账户解除关联的个人账户。这就使得一个个人账户只能同时关联一个企业账户,一个企业账户可以同时关联多个个人账户。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个人注册时,所述个人唯一身份识别码为个人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邮箱、微信号中的一种或多种;企业注册时,企业信息为企业名称或组织机构代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