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基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17583发布日期:2019-12-14 01:0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TFT基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基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内嵌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的tft基板3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tft基板30包括基板31、驱动电路32、公共电极层33和多条引线36,所述驱动电路32、公共电极层33和多条引线36位于基板31上;所述驱动电路32用于输出触控信号电压和公共电压,所述公共电极层33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多个子电极34,所述子电极34除了具有实现触控作用外,还兼顾作为公共电极;多个所述子电极34用于分时的接收触控信号电压和公共电压,当所述子电极34用作触控作用时,所述子电极34用于接收触控信号电压,当所述子电极34用作公共电极时,所述子电极34用于接收公共电压;所述引线36用于电连接子电极34和驱动电路32。

如图1所示,与每列内的子电极34电性连接的引线36不等长,具体位置从左到右引线36逐渐减短,也即引线36跨过的子电极34的数目从左到右逐渐减少。这种引线36走线方式,与每列内的子电极34电连接的引线36逐渐减短。其中,远离驱动电路32处的子电极34引线36较长,阻抗较高,导致rcloading(电阻电容负载)高,而rcloading高会使得子电极34上的公共电压均匀性较差,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tft基板,包括:

基板;

公共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子电极;

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用以输出电压给所述多个子电极;

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多条第一引线,每一子电极通过至少一第一引线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控制开关之间;

至少一第二引线,所述第二引线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控制开关;

当所述控制开关接通时,所述至少一第二引线电性连接所述多条第一引线,所述驱动电路向每一子电极施加公共电压。

本发明还提供应用上述tft基板的触控显示面板。

在显示时段,所述控制开关接通,所述至少一第二引线电性连接所述多条第一引线,所述驱动电路向每一子电极施加公共电压,从而可以改善子电极上的公共电压均匀性,进而画面的显示效果得到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tft基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tft基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tft基板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100为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100,其包括tft基板10、与tft基板10相对设置的彩色滤光片基板40、位于tft基板10与彩色滤光片基板40之间的液晶层50。

请参阅图3,该tft基板10包括基板11、驱动电路12、公共电极层13、控制开关15、多条第一引线16、至少一第二引线19和至少一第三引线18。

所述基板11用于承载tft基板10的各元件,如驱动电路12、公共电极层13、控制开关15、第一引线16、第二引线19和第三引线18等。基板11可以为硬性基板,例如为玻璃基板,也可以为柔性基板,例如为聚酰亚胺塑料基板。

可以理解,该tft基板10还包括形成于基板11上的中间层(图未示),该中间层位于该基板11与该公共电极层13之间,该中间层可为多层结构,其可形成为薄膜晶体管阵列、绝缘覆盖层、像素电极、扫描线以及数据线等tft基板的常规元件。本实施例中,公共电极层13可作为显示用的公共电极,同时作为感测触控的子电极14层用来检测是否存在触控操作以及触控位置。该公共电极层13采用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各种透明导电材料。

如图3所示,所述公共电极层13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子电极14,多个子电极14呈矩阵排布,沿第一方向d1排布成多行,沿第二方向d2排布成多列。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交叉。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垂直。多个子电极14彼此电性绝缘。所述驱动电路12用于输出电压给所述多个子电极14。该电压信号可为触控电压信号和公共电压。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12用于输出触控电压信号和公共电压给所述多个子电极14,该多个子电极14可分时接收触控信号电压和公共电压。公共电极层13被分割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子电极14,利用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膜层,仅需要将现有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公共电极层13图形进行变更,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开关15与所述驱动电路12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子电极14的相对两侧。可以理解的,触控显示面板100定义有触控区和非触控区,进而tft基板10也定义有触控区101和非触控区102,非触控区102围绕触控区101。公共电极层13设置在触控区101,驱动电路12以及控制开关15设置在非触控区102,且驱动电路12以及控制开关15分别位于触控区101的相对两侧。

如图3所示,多条第一引线16设置于基板11上。每一子电极14通过至少一第一引线16电性连接于驱动电路12与控制开关15之间。多条第一引线16由不同与公共电极层13的其他导电层形成。可以理解,对应该公共电极层13与该第一引线16所在的导电层位于不同的层,且二者之间设置有一绝缘材料层(图未示)。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引线16沿第一方向d1延伸并贯穿整列子电极14,沿第二方向d2间隔排布。每一第一引线16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驱动电路12与控制开关15,每一第一引线16通过贯穿绝缘材料层的过孔17电性连接相应的子电极14,即子电极14与第一引线16具有一一对应连接的关系。

本实施例中,定义第一引线16自驱动电路12延伸至过孔17的一段为第一子引线162,以及定义第一引线16自过孔17延伸至控制开关15的一段为第二子引线164。根据子电极14距离驱动电路12的的距离不同,与同一列子电极14中的各子电极14电性连接的各第一子引线162的长度依次递减或依次递增,与同一列子电极14中的各子电极14电性连接的各第二子引线164的长度依次递增或依次递减。

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15与驱动电路12分别位于多个子电极14沿第一方向d1的相对两侧。驱动电路12位于基板11的下侧,控制开关15位于基板11的上侧。在每列子电极14中,各第一子引线162的长度沿第二方向d2依次递减,各第二子引线164的长度沿第二方向d2依次递增。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为从上到下的方向,但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还可以为从下到上的方向,或者,第一方向d1可以为从左到右的方向,或者第一方向d1可以为从右到左的方向等。

请继续参阅图3,第二引线19和第三引线18设置于基板11上,且均位于非触控区102。第三引线18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驱动电路12和控制开关15,驱动电路12通过第三引线18控制控制开关15的接通与断开。第二引线19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驱动电路12和控制开关15。当控制开关15接通时,驱动电路12通过第二引线19电性连接第一引线16,并通过每一第一引线16的两端分别向每一子电极14施加公共电压。

在显示时间段,多个子电极14作为公共电极用于接收公共电压。驱动电路12通过第三引线18控制控制开关15接通,驱动电路12通过第一子引线162向每一子电极14施加第一公共电压,同时第二引线19电性连接多条第二子引线164,驱动电路12通过多条第二子引线164向每一子电极14施加第二公共电压,第一公共电压等于第二公共电压,如此远离驱动电路12处的子电极14的rcloading(电阻电容负载)受双驱效果影响而降低,改善了不同的子电极14上的公共电压均匀性较差的问题,画面的显示效果得到改善。

在触控时间段,多个子电极14作为自容式子电极用于接收触控信号电压。驱动电路12通过第三引线18控制控制开关15断开,第二引线19不与第一引线16电性连接。驱动电路12通过第一子引线162向每一子电极14施加交流电压信号以作为触控信号电压。具体地,该交流电压信号可以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等,在此不作唯一限定。驱动电路12接收并处理各子电极14的电容感应信号,当有导电物体(例如手指)触摸时,该区域的电容感应信号出现差异,驱动电路12通过检测各子电极14的电容值变化可以判断出触控位置。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tft基板20,该tft基板20与第一实施例的tft基板10基本相同,同样包括基板21、驱动电路22、公共电极层23、控制开关25、多条第一引线26、至少一第二引线29和至少一第三引线28。

如图4所示,该tft基板20与第一实施例的tft基板10的区别在于:第一实施例中,控制开关25的数量为一个;而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25的数量为两个,该控制开关25包括第一控制开关251和第二控制开关252,部分的子电极24通过至少一第一引线26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电路22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251之间,另一部分的子电极24通过至少一第一引线26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电路22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252之间。

如图4所示,tft基板20也定义有触控区201和非触控区202,非触控区202围绕触控区201。公共电极层23设置在触控区201,驱动电路22以及控制开关25设置在非触控区202,且控制开关25与驱动电路22分别位于触控区201的相对两侧。

所述基板21用于承载tft基板20的各元件,如驱动电路22、公共电极层23、控制开关25、第一引线26、第三引线28和第二引线29等。基板21可以为硬性基板,例如为玻璃基板,也可以为柔性基板,例如为聚酰亚胺塑料基板。

本实施例中,公共电极层23可作为显示用的公共电极,同时作为感测触控的子电极24层用来检测是否存在触控操作以及触控位置。该公共电极层23采用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各种透明导电材料。

如图4所示,公共电极层23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子电极24,多个子电极24沿第一方向d1排布成多行,沿第二方向d2排布成多列。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交叉。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垂直。多个子电极24彼此电性绝缘。多个子电极24用于分时接收触控信号电压和公共电压。本实施例中,公共电极层23被分割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子电极24,利用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膜层,仅需要将现有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公共电极层23图形进行变更,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4所示,多条第一引线26设置于基板21上。每一子电极24通过至少一第一引线26电性连接于驱动电路22与控制开关25之间。多条第一引线26由不同与公共电极层23的其他导电层形成。可以理解的,对应在该公共电极层23与该第一引线26所在的导电层之间设置有一绝缘材料层(图未示)。每一第一引线26沿第一方向d1延伸并贯穿整列子电极24,沿第二方向d2间隔排布。每一第一引线26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驱动电路22与控制开关25,每一第一引线26通过贯穿绝缘材料层的过孔27电性连接相应的子电极24,即子电极24与第一引线26具有一一对应连接的关系。

本实施例中,定义第一引线26自驱动电路22延伸至过孔27的一段为第一子引线262,以及定义第一引线26自过孔27延伸至控制开关25的一段为第二子引线264。根据子电极24距离驱动电路22的的距离不同,与同一列子电极24电性连接的各第一子引线262的长度依次递减或依次递增,与同一列子电极24电性连接的各第二子引线264的长度依次递增或依次递减。

如图4所示,控制开关25与驱动电路22分别位于多个子电极24沿第一方向d1的相对两侧。驱动电路22位于基板21的下侧,控制开关25位于基板21的上侧。在每列子电极24中,各第一子引线262的长度沿第二方向d2依次递减,各第二子引线264的长度沿第二方向d2依次递增。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为从上到下的方向,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还可以为从下到上的方向,或者,第一方向d1可以为从左到右的方向,或者第一方向d1可以为从右到左的方向等。

请继续参阅图4,部分第一引线26电性连接驱动电路22与第一控制开关251,另一部分第一引线26电性连接驱动电路22与第二控制开关252。本实施例中,奇数号的每一第一引线26电性连接驱动电路22与第一控制开关251,偶数号的每一第一引线26电性连接驱动电路22与第二控制开关252。一第三引线28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驱动电路22和第一控制开关251,另一第三引线28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驱动电路22和第二控制开关252,驱动电路22通过该两条第三引线28控制第一控制开关251和第二控制开关252的接通与断开。

请继续参阅图4,一第二引线29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驱动电路22和第一控制开关251,另一第二引线29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驱动电路22和第二控制开关252。当第一控制开关251接通时,驱动电路22通过第二引线29电性连接奇数号的第一引线26,并通过每一奇数号的第一引线26的两端分别向奇数列的每一子电极24施加公共电压。当第二控制开关252接通时,驱动电路22通过另一第二引线29电性连接偶数号的第一引线26,并通过每一偶数号的第一引线26的两端分别向偶数列的每一子电极24施加公共电压。

在显示时间段,多个子电极24作为公共电极用于接收公共电压。驱动电路22通过两条第三引线28分别控制第一控制开关251和第二控制开关252接通,驱动电路22通过两条第二引线29分别电性连接各奇数号的第二子引线264和各偶数号的第二子引线264,进而驱动电路22通过各奇数号的第一子引线262向奇数列的每一子电极24施加第一公共电压以及通过各偶数号的第一子引线262向偶数列的每一子电极24施加第一公共电压,同时驱动电路22通过各奇数号的第二子引线264向奇数列的每一子电极24施加第二公共电压以及通过各偶数号的第二子引线264向偶数列的每一子电极24施加第二公共电压,第一公共电压等于第二公共电压。如此使得远离驱动电路22处的子电极24的rcloading(电阻电容负载)受双驱效果影响而降低,改善了子电极24上的公共电压均匀性较差的问题,进而画面的显示效果得到改善。

在触控时间段,多个子电极24作为自容式子电极用于接收触控信号电压。驱动电路22通过两条第三引线28分别控制第一控制开关251和第二控制开关252断开,第二引线29不与第一引线26电性连接。驱动电路22通过各第一子引线262向每一子电极24施加交流电压信号以作为触控信号电压。具体地,该交流电压信号可以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等,在此不作唯一限定。驱动电路22接收并处理各子电极24的电容感应信号,当基板21上有导电物体(例如手指)触摸时,该区域的电容感应信号出现差异,驱动电路22通过检测各子电极24的电容值变化可以判断出触控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0,可以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