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成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7331发布日期:2018-12-01 01:1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价值计算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指用于生成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企业基本要素是企业最基础的信息单元,企业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有特定的内容和形式,并且被赋予了唯一的名称。

企业基本要素存在价值,依据企业基本要素的价值可以对一个企业进行评价,且投资者可以根据企业的基本要素的价值来衡量一个企业的发展能力,以此提高自己的投资准确率,但是,现在缺少有效的衡量企业要素价值的方法,目前只能依据有经验的人士根据自身的经验对企业的基本要素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存在企业要素的变化,对于新生成的企业基本要素或者更改后的企业基本要素,则需要动态生成与调整企业基本要素的价值,依据目前的方法,依据有经验的人士根据自身的经验生成价值,主观性较大,存在生成的价值不准确,没有一个标准,且难度也较大。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方法,实现动态生成企业基本要素的价值,且调整价值较为简单,且能衡量生成的价值,提高价值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用于生成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方法及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用于生成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企业基本要素;

获取企业基本要素的百度指数和投票分数;

综合企业基本要素的百度指数和投票分数,获取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获取企业基本要素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从企业官网获取公布的信息以及资讯;

从信息和资讯内提取企业基础要素;

判断企业基础要素是否有用;

若有,则将企业基础要素的状态标记为1;

若否,则将企业基础要素的状态标记为0。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判断企业基础要素是否有用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将企业基本要素形成智能合约,并对智能合约进行审核并投票;

对投票采取综合评分制度,获取某个企业基本要素的某个时间点的评分,形成投票分数;

判断评分是否大于阈值;

若是,则企业基本要素无用;

若否,则企业基本要素有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获取企业基本要素的百度指数和投票分数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获取对数据价值的更新频率要求;

根据更新频率要求索取相应时间段的指数平均值,作为百度指数值;

获取同一频率下的投票分数。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综合企业基本要素的百度指数和投票分数,获取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根据某一个特定的企业基本要素获取某一段时间内百度指数总和以及投票分数总和;

获取百度指数总和的均值以及投票分数总和的均值;

根据百度指数总和的均值以及投票分数总和的均值获取百度指数和得分的权重;

对百度指数和投票分数进行权重综合,形成对应的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生成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系统,包括要素获取单元、信息获取单元以及作用值获取单元;

所述要素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企业基本要素;

所述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企业基本要素的百度指数和投票分数;

所述作用值获取单元,用于综合企业基本要素的百度指数和投票分数,获取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要素获取单元包括资讯获取模块、要素提取模块、判断模块、第一标记模块以及第二标记模块;

所述资讯获取模块,用于从企业官网获取公布的信息以及资讯;

所述要素提取模块,用于从信息和资讯内提取企业基础要素;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企业基础要素是否有用;

所述第一标记模块,用于若有,则将企业基础要素的状态标记为1;

所述第二标记模块,用于若否,则将企业基础要素的状态标记为0。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判断模块包括合约形成子模块、评分获取子模块以及阈值判断子模块;

所述合约形成子模块,用于将企业基本要素形成智能合约,并对智能合约进行审核并投票;

所述评分获取子模块,用于对投票采取综合评分制度,获取某个企业基本要素的某个时间点的评分,形成投票分数;

所述阈值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评分是否大于阈值;若是,则企业基本要素无用;若否,则企业基本要素有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信息获取单元包括要求获取模块、指数获取模块以及分数获取模块;

所述要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数据价值的更新频率要求;

所述指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更新频率要求索取相应时间段的指数平均值,作为百度指数值;

所述分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同一频率下的投票分数。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作用值获取单元包括总和获取模块、均值获取模块、权重获取模块以及综合模块;

所述总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某一个特定的企业基本要素获取某一段时间内百度指数总和以及投票分数总和;

所述均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百度指数总和的均值以及投票分数总和的均值;

所述权重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百度指数总和的均值以及投票分数总和的均值获取百度指数和得分的权重;

所述综合模块,用于对百度指数和投票分数进行权重综合,形成对应的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用于生成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方法,通过采用企业基本要素被调用的频次,形成百度指数值,并采用投票机制对企业基本要素进行投票打分,形成投票分数,百度指数值根据数据价值的更新频率要求进行获取,投票分数需与百度指数值的获取频率一致,由百度指数值和投票分数综合形成的企业基本要素的作用值,属于动态价值,依据更新频率要求对百度指数值和投票分数进行调整,使得调整价值较为简单,且能衡量生成的价值,将价值量化,提高价值的准确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生成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获取企业基本要素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判断企业基础要素是否有用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获取企业基本要素的百度指数和投票分数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综合企业基本要素的百度指数和投票分数获取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某一时刻投票分数的平滑后的直方图;

图7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百度指数获取的界面图;

图8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企业基本要素价值的生成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企业及其资源知识图谱;

图10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生成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1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要素获取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12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判断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3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信息获取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14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作用值获取单元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图1~1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生成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方法及其系统,可以运用在评价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动态生成企业基本要素的价值,且调整价值较为简单,且能衡量生成的价值,提高价值的准确度。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生成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用于生成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方法包括步骤s1~s2:

s1、获取企业基本要素。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是从实时公布的信息和资讯中,确定企业基本要素,以确保企业基本要素是最符合该企业。

基于搜索机制、信息理论以及自然语言处理和统计学的方法,从企业官网公布的信息以及资讯中提取基础要素,可采用爬虫技术爬取所需的信息和资讯。

s2、获取企业基本要素的百度指数和投票分数。

百度指数是指一个企业基本要素被调用的频次,并通过投票机制对企业基本要素进行投票打分,从而获取企业基本要素的重要性。

s3、综合企业基本要素的百度指数和投票分数,获取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

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架构是从请求出发,如图8所示,依次包括问题输入层、资源搜索层、资源分解层、资源表示层、决策生成层,最后反馈到底部的要素价值生成器。如何判断用户的请求是否被成功解决的有效方法依赖于专家的审核,在金谷链平台上有采信机制提供反馈信息。

对于资源搜索层而言,用户需要做两个搜索:一是得到百度指数idx_baidu。在百度指数(http://index.baidu.com/)中输入资源关键词(基础要素),不要带企业名字。凡是在set_res出现的词,都可以进行作用值(val)计算,如果搜索的资源关键词被多家企业所拥有,用户需要主动辨别其所属企业。如果百度指数中没有收录查找的条目,则百度指数idx_baidu为0;二是得到投票分数,在梧桐数据的金谷链产品中计算该基础要素的投票分数,如果金谷链中没有收录相关的合约,会根据情况创建新的合约并且发布完善合约,如果在约定时期内无法完成该合约,投票分数为0。

如图9所示,梧桐数据是企业节点,其余节点是该企业所拥有或者提供的资源。当用户想衡量梧桐数据基础要素专利的价值时,通过在百度中输入资源要素名词“专利”,得到百度指数idx_baidu。金谷链的智能合约是与特定企业建立的资源信息收集和采信的应用平台。其中的每个基础要素都是和企业对应的,因此可以得到相应的投票分数。

对于资源分解层而言,资源可以被看做具有ontology结构的大类,比如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资源。用户将问题描述输入到搜索引擎后,相关资源信息会被唤起。搜索的具体实现方法如下:采用半自动化(专家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方法从历史数据(包括工商信息和新闻)中抽取企业和其资源信息,建立知识图谱(企业-拥有or提供-资源)。把资源信息单独提出来建立资源关键词集合:set_res={r1,r2,…,rn}。用户随意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想要查找的信息,这里默认在百度和金谷链中搜索。

对于资源表示层而言,为了便于计算机的理解和计算,资源用知识图谱表示,如图9所示,每个节点代表对资源描述的关键词,节点可以代表企业,也可以代表资源,或者资源下的子资源。

对于决策生成层而言,其由专家系统构成。专家系统是人为指定的规则集合。规则举例如下:

rule1:if(需要基础要素)then(联络基础要素作用值最大的企业);

rule2:if(需要基础要素)then(联络所有用户该要素的企业);

rule3:if(比较基础要素)then(联络所有用户该要素的企业);

通过搜索算法,找到相关可用资源,形成决策。决策由一些列的行动构成。需要事先建立行动列表,action=[资源对接,联系企业,购买资源,…]。机器将基础要素按照其作用值倒序排列,给用户推荐所有企业,或者根据用户的指定,推荐作用值相对大的企业,并提供企业的联络方式,建议用户去采取一系列的相应行动,用户需要自主采取行动。

使用时,获取输入的问题,根据问题搜索对应的资源信息,对该信息进行分解,并采用树形表示,根据树形生成决策,以实现有效的衡量企业要素价值。

请参照图2,图2是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获取企业基本要素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s1、获取企业基本要素的步骤,包括步骤s11~s15:

s11、从企业官网获取公布的信息以及资讯;

s12、从信息和资讯内提取企业基础要素;

s13、判断企业基础要素是否有用;

s14、若是,则将企业基础要素的状态标记为1;

s15、若否,则将企业基础要素的状态标记为0。

具体地,如图3所示,s13、判断企业基础要素是否有用的步骤,包括步骤s131~s135:

s131、将企业基本要素形成智能合约,并对智能合约进行审核并投票;

s132、对投票采取综合评分制度,获取某个企业基本要素的某个时间点的评分,形成投票分数;

s133、判断评分是否大于阈值;

s134、若是,则企业基本要素无用;

s135、若否,则企业基本要素有用。

验证要素是否有用的方法和过程如如下:

在梧桐数据(http://www.qheedata.com/)企业数据共享共识平台下,用户对智能合约审核并投票。每一个合约包含一个详细的企业基本要素,比如:企业的技术描述、专利情况、团队简介等等。对投票采取综合评分制度,某个企业基本要素的当前(某个时间点)评分计算公式如下所示:score=alpha*(npos_alpha–nneg_alpha)+sigma*(npos_sigma–nneg_sigma);其中,npos、nneg分别代表支持票和反对票数量;alpha、sigma分别是被评价的企业所属员工(权益人)的投票权重和非权益人投票的权重,默认值分别是0.2和0.8。score是该要素当前的总得分,在阈值theta的控制下,该要素被认为是有用的,如果score大于等于theta,否则是无效的(相对来讲,受当时的市场需求影响)。theta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制作score的直方图,所用数据是当时所有企业要素的score。

具体是计算bin的数量的计算,其步骤如下:

计算极差;用score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用r表示;

确定组数;根据sturges公式k=1+3.32*log(n),n为所有合约的个数及样本数。当样本小于50时,k取值范围5~7;

确定组距;公式为h=r/k式中h为组距;r为极差;k为分组数。

第二步:将直方图平滑处理。假设在某一时刻score的平滑后的直方图如图6所示,横轴表示离散化的score,纵轴表示某一范围的score个数(单位是100)。theta实现的matlab代码如下:

此时得到的theta可用来决定被审核的要素是否有用,衡量有用和无用的标准就是两者的最大类间方差。视情况而定,在合约较少的情况下,theta可以采用简单的人工设定和调整的方法。如果被审核的要素的score大于theta,则状态设置为1(有用),否则为0(无用)。

存储企业要素的数据结构如下表所示:

表1.存储企业要素的数据结构

具体地,如图4所示,s2、获取企业基本要素的百度指数和投票分数的步骤,包括步骤s21~s23:

s21、获取对数据价值的更新频率要求;

s22、根据更新频率要求索取相应时间段的指数平均值,作为百度指数值;

s23、获取同一频率下的投票分数。

作用值(即企业基本要素的作用值)由企业基本要素的百度指数(idx_baidu)和投票分数综合决定;举个例子,如图7所示,展示了对于企业基本要素(即be)专利的30天的百度指数变化情况。根据对数据价值的跟新频率要求,索取相应时间段的指数平均值作为idx_baidu。比如作用值要求一个月更新一次,则索取最近30天的百度指数值做分析。

具体地,如图5所示,s3、综合企业基本要素的百度指数和投票分数,获取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步骤,包括步骤s31~s34:

s31、根据某一个特定的企业基本要素获取某一段时间内百度指数总和以及投票分数总和;

s32、获取百度指数总和的均值以及投票分数总和的均值;

s33、根据百度指数总和的均值以及投票分数总和的均值获取百度指数和得分的权重;

s34、对百度指数和投票分数进行权重综合,形成对应的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

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是动态的。根据业务的驱动,当要素被请求并且证明能解决问题时,要素的价值得以体现。赋予要素价值的原则是:价值与需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正比,作用值(val)计算公式如下:

val=w1*sigmoid(idx_baidu)+w2*sigmoid(score)

w1、w2分别代表百度指数(idx_baidu)和投票分数(score)的权重。

求得w1、w2的公式如下所示:

w1/w2=e(sum(idx_baidu))/e(sum(score));其中,sum代表针对某一个特定的be求历史一段时间内(比如一个月)数据的总和,e代表对总和求均值,w1、w2是w1/w2=e(sum(idx_baidu))/e(sum(score))中右边部分约简后对应的分子和分母。百度指数idx_baidu和投票得分score的采样必须遵循同样的频率,比如每天采集一次。

输出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企业基本要素及其作用值

举个例子:以企业百度为例,假设对表3中百度的资源通过上述的val=w1*sigmoid(idx_baidu)+w2*sigmoid(score)打分,假设计算结果为:dueros(对话式ai操作系统)的动态值是90,apollo2.0是101。其中,sonja在百度指数中没有收录,在金谷链中也没有相应合约,因此,其动态值为0。即使在百度指数中收录了sonja这一词,用户需要明确辨认这个sonja是否是百度所拥有的资源,其输出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百度资源中企业基本要素及其作用值

上述的用于生成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方法,通过采用企业基本要素被调用的频次,形成百度指数值,并采用投票机制对企业基本要素进行投票打分,形成投票分数,百度指数值根据数据价值的更新频率要求进行获取,投票分数需与百度指数值的获取频率一致,由百度指数值和投票分数综合形成的企业基本要素的作用值,属于动态价值,依据更新频率要求对百度指数值和投票分数进行调整,使得调整价值较为简单,且能衡量生成的价值,将价值量化,提高价值的准确度。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生成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用于生成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系统,包括要素获取单元1、信息获取单元2以及作用值获取单元3。

要素获取单元1,用于获取企业基本要素。

信息获取单元2,用于获取企业基本要素的百度指数和投票分数。

作用值获取单元3,用于综合企业基本要素的百度指数和投票分数,获取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

具体地,如图11所示,上述的要素获取单元1包括资讯获取模块11、要素提取模块12、判断模块13、第一标记模块14以及第二标记模块15。

资讯获取模块11,用于从企业官网获取公布的信息以及资讯。

要素提取模块12,用于从信息和资讯内提取企业基础要素。

判断模块13,用于判断企业基础要素是否有用。

第一标记模块14,用于若是,则将企业基础要素的状态标记为1。

第二标记模块15,用于若否,则将企业基础要素的状态标记为0。

具体地,如图12所示,上述的判断模块13包括合约形成子模块131、评分获取子模块132以及阈值判断子模块133。

合约形成子模块131,用于将企业基本要素形成智能合约,并对智能合约进行审核并投票。

评分获取子模块132,用于对投票采取综合评分制度,获取某个企业基本要素的某个时间点的评分,形成投票分数。

阈值判断子模块133,用于判断评分是否大于阈值;若是,则企业基本要素无用;若否,则企业基本要素有用。

另外,如图13所示,信息获取单元2包括要求获取模块21、指数获取模块22以及分数获取模块23。

要求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对数据价值的更新频率要求。

指数获取模块22,用于根据更新频率要求索取相应时间段的指数平均值,作为百度指数值。

分数获取模块23,用于获取同一频率下的投票分数。

具体地,如图14所示,作用值获取单元3包括总和获取模块31、均值获取模块32、权重获取模块33以及综合模块34。

总和获取模块31,用于根据某一个特定的企业基本要素获取某一段时间内百度指数总和以及投票分数总和。

均值获取模块32,用于获取百度指数总和的均值以及投票分数总和的均值。

权重获取模块33,用于根据百度指数总和的均值以及投票分数总和的均值获取百度指数和得分的权重。

综合模块34,用于对百度指数和投票分数进行权重综合,形成对应的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用于生成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系统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的用于生成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系统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以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

上述的用于生成企业基本要素作用值的系统,通过采用企业基本要素被调用的频次,形成百度指数值,并采用投票机制对企业基本要素进行投票打分,形成投票分数,百度指数值根据数据价值的更新频率要求进行获取,投票分数需与百度指数值的获取频率一致,由百度指数值和投票分数综合形成的企业基本要素的作用值,属于动态价值,依据更新频率要求对百度指数值和投票分数进行调整,使得调整价值较为简单,且能衡量生成的价值,将价值量化,提高价值的准确度。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发明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发明的保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