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全过程测试覆盖性评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1658发布日期:2019-01-14 18:01阅读:1955来源:国知局
卫星全过程测试覆盖性评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估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卫星全过程测试覆盖性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测试是卫星研制技术流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卫星产品装星后,就进入了漫长的卫星测试阶段。随着型号质量管理要求的提高,对卫星测试要求也不断提高。测试覆盖性作为评价卫星测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卫星测试覆盖性是整星层面的工作,必须尽早进行顶层策划。然而,由于各型号研制进度紧张,缺少通用的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会出现直到卫星出厂都难以量化评价卫星测试覆盖情况的尴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卫星全过程测试覆盖性评估方法,其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卫星进行全过程测试覆盖性分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卫星全过程测试覆盖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卫星研制总要求和各分系统任务书为分析输入,梳理出所有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作为量化分析测试覆盖性的总包络;

步骤二,从整星不可测项和可测项两个方向考虑,用对不可测项的分析情况和对可测项的测试情况来评价卫星全过程测试覆盖性;

步骤三,整星不可测项分一类、二类、三类;一类不可测项是否进行论证,二类不可测项是否在分系统级和单机级进行测试,三类不可测项是否在大系统对接或在轨测试过程中进行测试;

步骤四,整星可测项通过测试包的形式在卫星测试细则中落实;通过对测试包的覆盖,从功能、性能、遥控、遥测四个方面分析可测项的测试覆盖情况。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十一,梳理整星的功能、指标测试需求;

步骤十二,梳理整星环境适应测试性需求;

步骤十三,按照分系统分析功能、指标及专业两个维度梳理测试需求;

步骤十四,按照单机,分析功能、指标及专业两个维度梳理测试需求。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二十一,根据研制阶段、试验条件、接口需求梳理分系统、单机各测试项目的测试时机及是否可测;

步骤二十二,根据分系统、单机各测试项目的测试时机及是否可测,划分整星的不可测项目。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三十一,确认一类不可测项是否进行论证;

步骤三十二,确认二类不可测项是否在分系统级和单机级进行测试;

步骤三十三,确认三类不可测项是否在大系统对接或在轨测试过程中进行测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卫星进行全过程测试覆盖性分析。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卫星全过程测试覆盖性评估方法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卫星全过程测试覆盖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卫星研制总要求和各分系统任务书为分析输入,梳理出所有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作为量化分析测试覆盖性的总包络;

步骤二,从整星不可测项和可测项两个方向考虑,用对不可测项的分析情况和对可测项的测试情况来评价卫星全过程测试覆盖性;

步骤三,整星不可测项分一类、二类、三类;一类不可测项是否进行论证,二类不可测项是否在分系统级和单机级进行测试,三类不可测项是否在大系统对接或在轨测试过程中进行测试;

步骤四,整星可测项通过测试包的形式在卫星测试细则中落实;通过对测试包的覆盖,从功能、性能、遥控、遥测四个方面分析可测项的测试覆盖情况。

步骤一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十一,梳理整星的功能、指标测试需求;

步骤十二,梳理整星环境适应测试性需求;

步骤十三,按照分系统分析功能、指标及专业(光机电热)两个维度梳理测试需求;

步骤十四,按照单机,分析功能、指标及专业(光机电热)两个维度梳理测试需求。

步骤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二十一,根据研制阶段、试验条件、接口需求梳理分系统、单机各测试项目的测试时机及是否可测;

步骤二十二,根据分系统、单机各测试项目的测试时机及是否可测,划分整星的不可测项目(一类、二类、三类)。

步骤三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三十一,确认一类不可测项是否进行论证;

步骤三十二,确认二类不可测项是否在分系统级和单机级进行测试;

步骤三十三,确认三类不可测项是否在大系统对接或在轨测试过程中进行测试。

以卫星研制总要求和各分系统任务书为分析输入,梳理出所有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研制总要求规定的任务要求可作为整星功能项,规定的星地一体化等指标作为性能项。分系统中有明确的功能指标和性能指标作为分系统功能项和性能项。整星及分系统功能项和性能项的总和是测试覆盖性分析的总包络。需要注意的是,整星部分功能和性能指标已经分解至分系统任务书中,统计这部分重复出现的功能或性能项,必须做归并处理。

将上述统计的功能项和性能项分为整星级可测项和不可测项。整星级可测项是指,包含系统装星测试在内直到卫星出厂测试过程中,能够进行测试的项目。其余项即为整星不可测项。

整星级不可测项按一类、二类、三类进行分析。整星一类不可测项,是指在卫星研制技术流程均不可测的项目,必须说明不可测原因,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分析计算、仿真验证、复核复算、专项试验等)并形成文件,作为过程控制的依据。整星二类不可测项,是指整星不可测在下级产品或下级产品装调过程中测试的项目,必须落实并获取相应的测试结果材料。整星三类不可测项,是指整星不可测在大系统对接中测试的项目,必须确保在大系统对接试验测试时落实并获取相应的测试结果材料。

整星可测项通过测试包的形式在卫星测试细则中落实。卫星测试包是指代表卫星状态设置或与功能性能测试项目对应的,具有先后顺序的,一段固化的测试序列。每一个测试包与遥控遥测关联。统计整星测试过程中,对测试包的覆盖情况,作为可测项(含遥测遥控)的测试覆盖的依据。

综上,基于研制总要求和研制任务书梳理功能和性能汇总,从对不可测项的分析和可测项的覆盖测试两方面可以有效进行卫星测试覆盖性分析。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全过程测试覆盖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卫星研制总要求和各分系统任务书为分析输入;步骤二,用对不可测项的分析情况和对可测项的测试情况来评价卫星全过程测试覆盖性;步骤三,整星不可测项分一类、二类、三类;步骤四,整星可测项通过测试包的形式在卫星测试细则中落实;通过对测试包的覆盖,从功能、性能、遥控、遥测四个方面分析可测项的测试覆盖情况。本发明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卫星进行全过程测试覆盖性分析。

技术研发人员:俞洁;韩佳鑫;杨立峰;铁琳;夏远镜;丁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8.06.28
技术公布日:2019.0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