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获取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49702发布日期:2018-12-11 23:54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获取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前盖板设计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前盖板作为车身外覆盖件之一,需要抵抗车辆使用中受到的冲击载荷,同时也有抗凹性的刚度需求。因此,在实现复合材料前盖板结构与材料一体化设计中需要对前盖板中的工况性能进行准确的预估,进而通过获取到的工况性能参数对前盖板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技术实现要素: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获取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获取方法,包括:获取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根据所述微观结构图获取所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根据所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和前盖板的有限元模型获取所述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所述前盖板的材料包括所述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获取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根据微观结构图获取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根据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和前盖板的有限元模型获取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前盖板的材料包括复合材料。其中,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可以更接近真实的材料,从而保证了根据微观结构图获取得到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真实情况更加接近,也即能得到与真实材料更接近的宏观力学性能参数,从而有效提升了后续计算得到的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的准确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微观结构图获取所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包括:根据所述微观结构图获取所述复合材料中各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获取多组编织参数;所述编织参数包括:相邻材料的间距和所述复合材料的层数;针对所述多组编织参数中的每组编织参数,根据所述微观结构图,建立编织参数对应的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根据所述复合材料中各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和所述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获取所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复合材料中各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和所述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获取所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包括:根据所述前盖板的框架模型对所述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进行复制操作得到目标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根据所述复合材料中各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和所述目标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获取所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观结构图为至少两幅;所述根据所述微观结构图,建立编织参数对应的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包括:按照预设规则为所述复合材料的每一层选择对应的微观结构图;根据所选择的所述微观结构图和所述编织参数,建立所述编织参数对应的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包括:根据所述复合材料中的第一材料的预设几何变量值,在预设模型中填充所述第一材料;所述第一材料的预设几何变量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材料的直径和相邻第一材料之间的间距;使用所述复合材料中的第二材料填充所述预设模型中的空白区域,以获取所述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使用所述复合材料中的第二材料填充所述预设模型中的空白区域,以获取所述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包括:使用所述复合材料中的第二材料填充所述预设模型中的空白区域得到填充后的预设模型;检测所述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中的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是否小于实物样本中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当检测所述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中的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小于所述实物样本中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时,确定所述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为所述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当检测到所述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中的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大于或等于所述实物样本中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时,更新所述几何变量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况性能参数至少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前盖板的安装点刚度、所述前盖板的外板刚度和所述前盖板的翼尖刚度。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获取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微观结构图获取所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根据所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和前盖板的有限元模型获取所述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所述前盖板的材料包括所述复合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第二获取子模块、第一建立子模块和第三获取子模块;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微观结构图获取所述复合材料中各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所述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多组编织参数;所述编织参数包括:相邻材料的间距和所述复合材料的层数;所述第一建立子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二获取子模块获取的所述多组编织参数中的每组编织参数,根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微观结构图,建立编织参数对应的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所述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获取的所述复合材料中各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和所述第一建立子模块建立的所述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获取所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获取子模块包括:复制子模块和第四获取子模块;所述复制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前盖板的框架模型对所述第一建立子模块建立的所述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进行复制操作得到目标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所述第四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获取的所述复合材料中各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和所述目标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获取所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观结构图为至少两幅;所述第一建立子模块包括:选择子模块和第二建立子模块;所述选择子模块,用于按照预设规则为所述复合材料的每一层选择对应的微观结构图;所述第二建立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选择子模块所选择的所述微观结构图和所述编织参数,建立所述编织参数对应的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第一填充子模块和第二填充子模块;所述第一填充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复合材料中的第一材料的预设几何变量值,在预设模型中填充所述第一材料;所述第一材料的预设几何变量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材料的直径和相邻第一材料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填充子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复合材料中的第二材料填充所述预设模型中的空白区域,以获取所述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填充子模块包括:第三填充子模块、检测子模块、确定子模块和更新子模块;所述第三填充子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复合材料中的第二材料填充所述预设模型中的空白区域得到填充后的预设模型;所述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三填充子模块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中的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是否小于实物样本中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所述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子模块检测所述第三填充子模块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中的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小于所述实物样本中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时,确定所述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为所述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所述更新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三填充子模块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中的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大于或等于所述实物样本中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时,更新所述几何变量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况性能参数至少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前盖板的安装点刚度、所述前盖板的外板刚度和所述前盖板的翼尖刚度。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获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切片显微观察结果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切片中碳纤维束的微观结构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切片中树脂基体的微观结构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力学性能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中纤维的分布示意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中树脂的分布示意图。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前盖板的框架模型示意图。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获取装置的框图。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获取装置中第二获取模块的框图。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获取装置中第二获取子模块的框图。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获取装置中第一建立子模块的框图。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获取装置中第一获取模块的框图。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获取装置中第二填充子模块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目前,在获取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时,是基于观测得到的纤维的体积分数,通过建立不同机织参数下的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有限元模型,采用chamis公式计算得到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常数值;然后通过对前盖板进行有限元建模,配合上述弹性性能常数值仿真得到前盖板在各个工况下的性能参数。上述在获取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时,是基于观测得到的体积分数来建立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有限元模型,该种方法得到的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有限元模型会和真实的复合材料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后续获取到的前盖板在各个工况下的性能参数并不准确。本发明中,获取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根据微观结构图获取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根据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和前盖板的有限元模型获取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前盖板的材料包括复合材料。其中,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可以更接近真实的材料,从而保证了根据微观结构图获取得到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真实情况更加接近,也即能得到与真实材料更接近的宏观力学性能参数,从而有效提升了后续计算得到的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的准确性。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获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s103:在步骤s101中,获取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以复合材料为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例,此时获取到的微观结构图包括:碳纤维束与树脂基体的微观结构图。如图2-图4所示,其中,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切片显微观察结果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切片中碳纤维束的微观结构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切片中树脂基体的微观结构图。其中,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英文:carbonfiberreinforcedplastics)是一种纺织结构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基体为碳纤维,经纺织机机织或编织而成,增强体为高分子聚合物,如环氧树脂。在步骤s102中,根据微观结构图获取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在步骤s103中,根据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和前盖板的有限元模型获取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前盖板的材料包括复合材料。示例的,可以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复合材料前盖板进行有限元建模;以得到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作为材料性能输入,对前盖板有限元模型进行多个静态工况仿真分析,得到前盖板的工况下的性能参数。其中,工况性能参数至少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前盖板的安装点刚度、前盖板的外板刚度和前盖板的翼尖刚度。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复合材料的切片结合预设控制算法生成复合材料中各材料的微观掺混规律以得到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使微观结构图更接近真实的复合材料,从而保证了根据微观结构图获取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与真实情况更加接近,进而提升了根据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和前盖板的有限元模型获取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的准确性。进一步的,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假定在微观结构上复合材料的各组成材料是完全均匀分布,而实际复合材料的各组成材料不一定是规则掺混,因此,通过根据复合材料切片去构建微观结构图,使得可以更接近真实的材料。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获取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根据微观结构图获取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根据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和前盖板的有限元模型获取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前盖板的材料包括复合材料。其中,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可以更接近真实的材料,从而保证了根据微观结构图获取得到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真实情况更加接近,也即能得到与真实材料更接近的宏观力学性能参数,从而有效提升了后续计算得到的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的准确性。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2包括以下子步骤a1-a4:在a1中,根据微观结构图获取复合材料中各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由于现有技术中采用chamis公式预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有局限性:如图5所示,chamis公式只能预测线弹性性能(图5中的虚线),而不能预测非线性力学性能(图5中的曲线);且只能针对均匀的各向同性材料,无法适用于各向异性材料,不能考虑材料的非均匀性,也无法考虑材料性能受温度的影响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的力学性能预测方法,实现对不同编织参数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准确预测;而且力学性能不局限于线性、弹性阶段,应当要覆盖非线性(如弹塑性、粘弹性等)阶段,甚至要考虑温度对材料特性的影响。示例的,可以运用digimat软件根据微观结构图获取复合材料中各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此时,如图5所示,由于digimat软件包含多种常用的非线性本构:线弹性、弹塑性、粘弹性、粘弹塑、超弹性等,这样运用digimat软件预测的材料性能不局限于线性力学性能,还可以预测非线性力学性能(图5中的曲线);且digimat软件不仅能针对均匀的各向同性材料,还可以适用于各向异性材料,也即,可以考虑材料的非均匀性;而且digimat软件还能考虑到材料性能受温度的影响。以复合材料为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案例中,所采用的纤维丝为hexcel赫氏复材的as4,基体为环氧树脂3506-6。碳纤维丝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定义e1f为纤维轴向弹性模量,e2f为纤维横向弹性模量,g12f为纤维面内剪切模量,g23f为纤维面外剪切模量,ν12f为主泊松比,ν23f为横向泊松比,ρf为纤维密度;基体为各向同性材料,em为基体弹性模量,gm为基体剪切模量,νm为基体泊松比,ρm为基体密度。通过digimat软件结合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得到如表1所示的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纤维丝的力学性能常数值,以及如表2所示的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基体的力学性能常数值。表1纤维丝的力学性能常数值类型e1f(gpa)e2f(gpa)ν12fν23fg12f(gpa)g23f(gpa)ρf(g/cm3)纤维碳纤维235150.20.22771.8表2基体的力学性能常数值类型em(gpa)νmgm(gpa)ρm(g/cm3)基体环氧树脂3506-64.30.351.61.27进一步的,通过digimat软件结合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得到如表3所示的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纤维体积分数为70%的纤维束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其中,e1为纤维束轴向弹性模量,e2为纤维束横向弹性模量,g12为纤维束面内剪切模量,g23为纤维束面外剪切模量,ν12为主泊松比。表3纤维体积分数为70%的纤维束的力学性能常数值e1(gpa)e2(gpa)ν12ν23g12(gpa)g23(gpa)digimat77750.060.066.53在a2中,获取多组编织参数;编织参数包括:相邻材料的间距和复合材料的层数。在a3中,针对多组编织参数中的每组编织参数,根据微观结构图,建立编织参数对应的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编织参数所包括的类型只是一种举例,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该两种。其中,代表性体积单元(representativevolumeelement,简称为:rve),也称为单胞模型,是研究复合材料这类具有多尺度、离散分布多相体的有效手段;选取的典型单元必须小得足以表示材料的细观结构特征,而且又要大到足以代表复合材料的全部物理性能。这种简化的单元体称为代表性体积单元。可以运用digimat软件快速建立不同编织参数得到的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例如:编织参数如表4所示:表4编织参数编织参数经向纱线数量纬向纱线数量层数编织深度编织法编织类型数值84442步对角线digimat软件基于表4中的编织参数建立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其中,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中纤维的分布示意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中树脂的分布示意图。在a4中,根据复合材料中各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和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获取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当得到了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后,运用digimat软件对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的进行网格划分,将网格划分后的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导入abaqus后单元类型为c3d8r,如图8所示。将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各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赋予至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中,并通过建立纤维束的局部坐标系来定义纤维束的主方向,从而建立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介观有限元模型,通过该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介观有限元模型获取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a3包括以下子步骤b1-b2:在b1中,根据前盖板的框架模型对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进行复制操作得到目标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在b2中,根据复合材料中各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和目标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获取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如图9所示,为了使得到的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满足对称性和周期性,需根据如图10所示的前盖板的框架模型对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进行复制操作得到目标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进而根据复合材料中各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和目标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获取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由于目标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可以更接近前盖板的形状,从而使得得到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更加准确。在一个实施例中,微观结构图为至少两幅;上述步骤a2包括以下子步骤c1-c2:在c1中,按照预设规则为复合材料的每一层选择对应的微观结构图。在c2中,根据所选择的微观结构图和编织参数,建立编织参数对应的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由于实际复合材料中各层中,各材料不一定是规则掺混,也即,各向也可能是异性材料,因此,可以根据预设规则为复合材料的每一层选择对应的微观结构图,从而构建的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更加贴近真实材料,并且可以考虑到材料的非均匀性。其中,本发明不对预设规则加以限定。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1包括以下子步骤d1-d2:在d1中,根据复合材料中的第一材料的预设几何变量值,在预设模型中填充第一材料;第一材料的预设几何变量值至少包括:第一材料的直径和相邻第一材料之间的间距。在d2中,使用复合材料中的第二材料填充预设模型中的空白区域,以获取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可以采用matlab软件和python脚本语言生成材料的微观结构。具体的,根据切片显微观察结果,向matlab软件中输入第一材料的预设几何变量值,此时,matlab软件在预设模型中填充第一材料,进而,使用复合材料中的第二材料填充预设模型中的空白区域,以获取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以复合材料为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例,此时的预设模型为纤维硬核模型,向matlab软件中输入碳纤维材料的预设几何变量值,此时,matlab软件在纤维硬核模型中填充碳纤维材料,进而,使用树脂填充纤维硬核模型中的空白区域,以获取三维机织/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其他仿真软件和编程语言获取上述的微观结构图,本发明不对其加以限制。通过复合材料中的第一材料的预设几何变量值,在预设模型中填充第一材料,进而使用第二材料填充预设模型中的空白区域,有效降低了获取的微观结构图步骤的复杂度。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d2包括以下子步骤e1-e4:在e1中,使用复合材料中的第二材料填充预设模型中的空白区域得到填充后的预设模型。在e2中,检测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中的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是否小于实物样本中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在e3中,当检测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中的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小于实物样本中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时,确定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在e4中,当检测到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中的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大于或等于实物样本中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时,更新几何变量值。为了使得得到的微观结构图可以与真实实物样本更加吻合,在填充的过程中,使用复合材料中的第二材料填充预设模型中的空白区域得到填充后的预设模型后,还需检测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中的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是否小于实物样本中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当检测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中的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小于实物样本中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时,确定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而当检测到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中的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大于或等于实物样本中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时,更新几何变量值,根据更新的几何变量值重新填充预设模型。通过检测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中的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与实物样本中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的大小关系,使得得到的微观结构图更加接近实物样本。进一步的,当获取到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后,可以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优化结果的有效性,实现复合材料前盖板优化。在进行前盖板优化时,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的目标值为:1)前盖板的安装点刚度:前盖板的安装点刚度值≥50n/mm,(施加50n后变形≤1mm);2)前盖板的外板刚度:前盖板的外板刚度值≥100n/mm,(施加300n后变形≤3mm),直径25.4球头加载,加载点为外板几何中心及最大无支撑区;3)前盖板的其他刚度(例如:前盖板的翼尖刚度):刚度建议值≥100n/mm(施加300n后变形≤3mm)。下述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获取装置的框图。如图11所示,该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获取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第二获取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1获取的所述微观结构图获取所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第三获取模块13,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12获取的根据所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和前盖板的有限元模型获取所述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所述前盖板的材料包括所述复合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获取模块12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121、第二获取子模块122、第一建立子模块123和第三获取子模块124;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12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1获取的所述微观结构图获取所述复合材料中各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所述第二获取子模块122,用于获取多组编织参数;所述编织参数包括:相邻材料的间距和所述复合材料的层数;所述第一建立子模块123,用于针对所述第二获取子模块122获取的所述多组编织参数中的每组编织参数,根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21获取的所述微观结构图,建立编织参数对应的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所述第三获取子模块12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121获取的所述复合材料中各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和所述第一建立子模块123建立的所述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获取所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三获取子模块124包括:复制子模块1241和第四获取子模块1242;所述复制子模块1241,用于根据所述前盖板的框架模型对所述第一建立子模块123建立的所述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进行复制操作得到目标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所述第四获取子模块124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121获取的所述复合材料中各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和所述复制子模块1241得到的所述目标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获取所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微观结构图为至少两幅;所述第一建立子模块123包括:选择子模块1231和第二建立子模块1232;所述选择子模块1231,用于按照预设规则为所述复合材料的每一层选择对应的微观结构图;所述第二建立子模块1232,用于根据所述选择子模块1231所选择的所述微观结构图和所述编织参数,建立所述编织参数对应的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1包括:第一填充子模块111和第二填充子模块112;所述第一填充子模块111,用于根据所述复合材料中的第一材料的预设几何变量值,在预设模型中填充所述第一材料;所述第一材料的预设几何变量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材料的直径和相邻第一材料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填充子模块112,用于使用所述复合材料中的第二材料填充所述预设模型中的空白区域,以获取所述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所述第二填充子模块112包括:第三填充子模块1121、检测子模块1122、确定子模块1123和更新子模块1124;所述第三填充子模块1121,用于使用所述复合材料中的第二材料填充所述预设模型中的空白区域得到填充后的预设模型;所述检测子模块1122,用于检测所述第三填充子模块1121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中的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是否小于实物样本中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所述确定子模块1123,用于当所述检测子模块1122检测所述第三填充子模块1121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中的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小于所述实物样本中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时,确定所述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为所述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所述更新子模块1124,用于当所述检测子模块1122检测到所述第三填充子模块1121填充后的预设模型中的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大于或等于所述实物样本中第一材料的体积分数时,更新所述几何变量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况性能参数至少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前盖板的安装点刚度、所述前盖板的外板刚度和所述前盖板的翼尖刚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发明的本
技术领域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