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仓库管理装车系统及装车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62975发布日期:2018-11-16 23:00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物流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仓库管理装车系统及装车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物流通常被认为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诸环节构成。各环节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观念。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使各个环节共享总体信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服务。系统方法认为,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系统方法意味着,对于出现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要对全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这一思想出发,物流系统并不简单地追求在各个环节上各自的最低成本,因为物流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倾向,存在着交替易损的关系。比如过分强调包装材料的节约,就可能因其易于破损造成运输和装卸费用的上升。因此,系统方法强调要进行总成本分析,以及避免次佳效应和成本权衡应用的分析,以达到总成本最低,同时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目的。

而各个环节中,装车运输又是尤为重要的一环,不仅需要仔细核对待运输的货物,还直接影响之后的卸货配送步骤。由于每辆仓库运输货车每天走固定路线,每条路线有多个客户卸货地点,传统的装车方法一般是根据该路线上的客户订单先后顺序装载货物,装满一辆车就发一辆车,然后每到一个客户的卸货地点工作人员就根据订单上记录的货物卸下来给客户。但是我们发现,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离路线始发站比较近的客户可能由于订单下的比较早,货物放置在运输车辆车厢比较靠里的位置,为了把这些货物拿出来需要把车厢靠外的货物先卸下来,等到拿到里面的货物再把外面的货物装载进车厢。这样的话导致卸货过程特别没有效率,而且货物装卸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损坏,若碰上一条线路上有较多的卸货点,上述的问题尤为突出。即使在装车之前根据路线上卸货点先后顺序进行货物的排列,现如今采用的方法也是工作人员按照出库单顺序查找搬运货物,也就是人工排序,效率比较低的同时出错概率还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物流管理装车步骤费时费力没有工作效率、存在人为操作失误、易损坏货物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仓库管理装车系统及装车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仓库管理装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处理器及与处理器连接的数据库和设置于仓库装车通道内的若干装车货架,所述装车货架上设有若干隔板隔开的置货位,所述隔板上对应每个置货位的位置设有电子标签和置货位编号;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每条通道的运输线路及每条通道内卸货点远近所对应的置货位编号;所述处理器包括采集模块、建档模块、智能排序模块、控制模块和装车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收集待装车的货物信息然后发送给建档模块,所述建档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货物信息与置货位编号建立一对一的匹配关系;所述智能排序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库内存储的每条通道内卸货点远近对置货位编号进行排序,形成置货位编号列表,然后存储在数据库内;所述装车模块用于为操作人员提供下达装车指令的界面;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装车指令,并根据数据库内存储的置货位编号顺序,向对应置货位编号的电子标签发送亮灯指令;所述电子标签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单片机和与单片机相连的信息收发装置;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单片机相连的指示灯和操作按钮;所述信息收发装置用于单片机与处理器的数据交互;所述单片机用于接收处理器发出的亮灯指令,并控制相应的指示灯发光,当操作人员取走该置货位上的货物时,按压操作按钮,所述单片机还用于接收按压指令,并对按压指令进行处理然后通过信息收发装置向处理器发送装车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签壳体上还包括用于显示货物信息的显示屏,所述电子标签壳体内还包括语音提示模块,可以用来进一步地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

进一步地,所述装车货架的顶部设有若干与每个货架对应的警示灯,当一个货架内同一卸货点的货物全部装车完毕之后可以直接告知工作人员,不用人工地挨个检查一遍。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包括比对模块和警示模块,所述对比模块用于接收按压指令,并将发出该按压指令的电子标签所对应的置货位编号与数据库内存储的置货位编号列表中最后一个置货位编号进行匹配,匹配一致向警示模块下达警示指令,匹配不一致,将该按压指令发送给单片机;所述警示模块用于向警示灯发送发光闪烁的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与数据库和装车货架之间通过无线apn网络或者有线网络连接,不需要为整个系统预先铺设大量的有线数据传输线路,推广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仓库管理装车系统还包括设于待装车货物表面的标识物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用于读取标识物的扫描装置,相当于为每一件包装好的货物设置一个“身份证”,易于管理,保证系统中的货物与置货位的对应关系与实际货物摆放位置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仓库管理装车系统还包括设置于货架与运输车辆之间的输送带,可以将货物从货架处自动地运送到运输车辆上,所述货架上每一个置货位设有通过plc控制的自动下货装置,所述自动下货装置与处理器连接,整个系统可以全自动地完成取货和装车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下货装置为机械手,在不造成货物损伤的情况下完成货物的装入以及取出。

一种装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所述数据库存储有每个通道的置货位编号、与该置货位编号对应的运输线路、该运输线路中要运输的货物、运输车辆的信息以及每一条运输线路货物的远近信息;

step2.在货物表面贴上标识物,标识物内置有货物信息;

step3.采集标识物上的货物信息,然后根据储存的每条运输线路信息以及运输车辆信息为货物分配一个对应该线路的装车通道内空的置货位,并记录;

step4.将待装车的货物放入分配的置货位上;

step5.处理器根据数据库内存储的每一运输线路的货物的运输距离由远及近进行排序,并将每一货物对应的置货位的编号相对应形成排序表,同一卸货点的货物并列;

step6.下达装车指令,同时向对应置货位编号的电子标签发送亮灯指令;

step7.对应置货位编号的指示灯发光,并且显示屏显示信息,并且对应的通道警示灯点亮,工作人员拿走装车货架上的货物,并按压电子标签壳体上的操作按钮,发出按压指令;

step8.电子标签接收按压指令,并对按压指令进行处理形成装车指令;

step9.重复步骤s6-s8;

step10.装车完毕。

进一步地,所述step7还包括以下步骤,

step7.1:接收按压指令;

step7.2:将发出该按压指令的电子标签所对应的置货位编号与数据库内存储的置货位编号列表中最后一个置货位编号进行匹配,匹配一致,进行步骤step7.3,匹配不一致,进行步骤step8;

step7.3:警示灯发出发光闪烁,然后熄灭,并进行步骤step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仓库管理装车系统及装车方法,通过该装车系统,可以自动地按照行车路线上各卸货点的远近顺序进行货物的装车顺序,并通过货架上的电子标签指示工作人员完成快速装车,半自动化装车,而且在每到一个卸货点直接打开运输车辆的车厢自外向内依次卸货即可,不用根据订单在整车货物中翻找,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出错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仓库管理装车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本发明装车货架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电子标签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数据库,2、处理器,3、装车货架,31、警示灯,32、电子标签,321、指示灯,322、显示屏,323、操作按钮,33、置货位,4、运输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仓库管理装车系统,系统包括数据库1、处理器2以及设置于仓库内的若干装车货架3,它们之间通过无线apn网络连接,不需要用为整个系统预先铺设大量的有线数据传输线路,推广成本低,装车货架3包括若干置货位33以及设置于置货位33外侧的电子标签32。数据库1用于存储每条通道的运输线路及每条通道内卸货点远近所对应的置货位编号,数据收发装置则用于数据库与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处理器包括采集模块、建档模块、智能排序模块、控制模块和装车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收集待装车的货物信息然后发送给建档模块,所述建档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货物信息与置货位编号建立一对一的匹配关系;所述智能排序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库内存储的每条通道内卸货点远近对置货位编号进行排序,然后存储在数据库内;所述装车模块用于为操作人员提供下达装车指令的界面;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装车指令,并根据数据库内存储的置货位编号顺序,向对应置货位编号的电子标签发送亮灯指令。上述的数据库为后台计算机集群,处理模器包括的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缓存装置为常用的数据操作管理端,例如pc或专用计算机配合对应管理软件组成;上述的数据储存装置,数据储存装置优选为常规的存储设备,可为移动硬盘或者u盘,上述的数据收发装置为nrf401无线收发芯片。以上各组件、装置均可为通信技术领域内的公知通用设备,该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常规手段即可获取,在此不进行赘述。

电子标签32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数字显示322屏、红色的指示灯321和操作按钮323,指示灯321用来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当系统中的货物与置货位的对应关系与实际货物摆放位置不匹配时红灯闪烁,当摆放位置匹配时不亮灯,需要装车的货物红灯长亮;壳体内还设有信息收发芯片,用于壳体与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交互,操作按钮323是工作人员每次拿完货物时按一下操作按钮,用来给处理器2发出置货位33重置的指令同时红色指示灯熄灭。装车货架3的顶部设有若干与每个货架对应的警示灯31,当该卸货点的货物全部装车完毕之后警示灯31闪烁若干下,这样可以直接告知工作人员准备下一卸货点的货物装车,不需要人工地再挨个检查一遍。这样的话运输车辆4内的货物是按照卸货点远近由内向外依次装车的,从出发点每到一个卸货点,打开车厢直接卸货即可,不用再根据订单在车厢内翻找,极大地提高了装车和卸车的效率。

仓库管理装车系统还包括设于待装车货物表面的标识物以及与处理器2连接用于读取标识物的扫描装置,相当于为每一件包装好的货物设置一个“身份证”,易于管理,保证系统中的货物与置货位33的对应关系与实际货物摆放位置匹配,避免了人为失误的产生而且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电子标签32的壳体内还包括语音提示模块,可以搭配壳体上的指示灯用来进一步地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仓库管理装车系统还包括设置于货架3与运输车辆4之间的输送带,可以将货物从货架3处自动地运送到运输车辆4上,货架3上每一个置货位33设有通过plc控制的机械手,机械手与处理器2连接,在不造成货物损伤的情况下完成货物的装入以及取出,整个系统可以全自动地完成取货和装车的步骤。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