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搜索的餐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0783发布日期:2018-12-19 05:4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搜索的餐饮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搜索的餐饮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在线餐饮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的刚性需求,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欢迎。目前,我国在线餐饮外卖用户规模已突破3亿人。这就意味着每五个人当中,至少就有一人点了外卖。而现有的在线外卖平台以饿了么、美团外卖和百度外卖为代表,其订餐运行模式具体如下:用户在网上或app上根据销量、距离选择心仪店家及菜品,填写相关资料后生成订单,并对菜品订单进行支付后等待商家响应。商家接收菜品订单,并根据订单制作外卖菜品后,发布配送任务单。配送员接收配送任务单,到商家取得外卖菜品后,根据配送地址进行配送。

现有在线餐饮模式虽然为用户订餐提供了便利,但是其配送地址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家或工作单位。当用户离家或工作单位较远时,往往会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就餐场所而放弃选择在线订餐。而且现有在线餐饮平台上的商家众多,用户选购菜品主要依赖商家对菜品的文字和图片描述,菜品的加工过程用户无法得知,缺乏有效的菜品质量监控机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搜索的餐饮系统,通过对厨房和就餐场所引入物联网技术,以达到灵活就餐和菜品质量监控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搜索的餐饮系统,包括:点餐子系统、就餐场所预约子系统、就餐场所管理子系统、菜品加工管理子系统和配送子系统;

其中,所述就餐场所管理子系统用于供就餐场所发布空闲的餐位;每个所述餐位均关联有一个物联网标签;每个所述物流网标签记录相应的餐位属性;

所述就餐场所预约子系统用于供用户在线预约空闲的餐位;

所述点餐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已预订的就餐餐位位置,筛选出菜品搜索范围,并根据所述用户输入的搜索命令,在所述菜品搜索范围内进行搜索,输出搜索结果;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输入的订单生成命令,生成包含所述就餐餐位位置的菜品订单;

所述菜品加工管理子系统用于接取所述点餐子系统的菜品订单,并根据所述菜品订单中的已点菜品分配加工灶台,制作并上传所述已点菜品在灶台上加工过程的微视频,以供所述用户通过查看所述已点菜品对应的微视频,监控菜品质量;

所述配送子系统用于管理配送车辆和配送员,并根据所述点餐子系统生成的所有菜品订单,结合各配送员的配送状态,生成配送方案,以使各所述配送员根据配送方案中的菜品订单,完成菜品获取及配送。

进一步的,所述就餐管理场所子系统包括:餐位打标模块、餐位发布模块和接单模块;

其中,所述餐位打标模块用于对每个餐位打上物联网标签;每个所述物流网标签记录相应的餐位属性;餐位属性包括:餐位名称、餐位地址、容纳人数、餐位当前状态以及物联网标签的唯一编码;

所述餐位发布模块用于将已打标餐位的餐位属性发布到所述点餐场所预约子系统;

所述接单模块用于对所述就餐场所预约子系统生成的餐位订单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就餐场所预约子系统包括:餐位搜索模块、第一支付模块和餐位订单生成模块;

其中,所述餐位搜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及用户输入的边界条件,筛选出空闲的餐位;所述边界条件包括:区域范围、就餐人数、价格和预约时段;

所述第一支付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预约的就餐餐位,供所述用户支付餐位预约费用;

所述餐位订单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支付模块完成支付后,生成餐位订单。

进一步的,所述点餐子系统包括:菜品搜索模块、第二支付模块和菜品订单生成模块;

其中,所述菜品搜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已预订的就餐餐位位置,筛选出菜品搜索范围,并根据所述用户输入的搜索命令,在所述菜品搜索范围内进行搜索,输出搜索结果;

所述第二支付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输入的订单生成命令后,供所述用户支付菜品制作费用及配送费;

所述菜品订单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支付模块完成支付后,根据所述订单生成命令,生成包含所述就餐餐位位置的菜品订单。

进一步的,所述点餐子系统包括还包括显示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分层显示所述搜索结果;其中,不同商家相同菜品作为一条记录显示在第一层,各菜品的明细信息显示在第二层。

进一步的,所述菜品加工管理子系统包括:菜品发布模块、菜品订单管理模块和菜品制作管理模块;

其中,所述菜品发布模块用于菜品发布,并上传已发布菜品相应的微视频;

所述菜品订单模块用于接取所述点餐子系统的菜品订单;

所述菜品制作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菜品订单中的已点菜品分配加工灶台,制作并上传所述已点菜品在灶台上加工过程的微视频,以供所述用户通过查看所述已点菜品对应的微视频,监控菜品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配送子系统包括:配送车辆管理模块、配送员管理模块和配送模块;

其中,所述车辆管理模块用于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各配送车辆打上物联网标签;

所述配送员管理模块用于配送员的申请审核、配送区域设置和配送车辆分配;

所述配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点餐子系统生成的所有菜品订单,结合各配送员的配送状态,生成配送方案,以使各所述配送员根据配送方案中的菜品订单,完成菜品获取及配送。

进一步的,所述配送模块根据所述点餐子系统生成的所有菜品订单,结合各配送员的配送状态,生成配送方案,具体为:

步骤a:筛选出满足配送地址所在区域范围内的所有配送员,组成集合d,d={d1,d2,……,dn},其中di表示第i个配送员;n为正整数;

步骤b:根据每个配送员di的当前位置、车行速度、待配送菜品配送地址集合si、天气和地理路况信息,估算配送员di到达每个配送点所需的时间;其中,si={ai,1,ai,2,……ai,j,……,ai,n},ai,j个表示第j个配送地址;

步骤c:构建候选配送地址集ci,ci={ai,j|t(ai,j)<=t(ai,min)+βorai,j是时间紧迫菜品订单的地址},其中,t(ai,j)表示配送员di到达配送地址ai,j需要的时间,t(ai,min)表示配送员di到达所有配送地址的最小时间,β为时间区间调节因子;

步骤d:基于与配送地址相关的菜品订单数量和订单紧急程度,从所述候选配送地址集ci中选择一个最佳地址作为配送员di的下一个配送点;

步骤e:把配送员di的最后一个配送点作为配送员di的当前位置,重复步骤b至d,直到遍历待配送菜品配送地址集合si中所有的配送地址,获得配送员di的配送方案;

步骤f:计算配送员di的配送方案所需要的配送时间及每个菜品订单的送达时间;

步骤g:将新添加的菜品订单加入到配送员di的配送任务中,重复步骤b至f,以获取配送员di新的配送方案、所需配送时间和送达时间;

步骤h:重复步骤b至g直到遍历集合d中的所有配送员。

进一步的,所述配送子系统还包括用户签收模块和用户评论模块;

所述用户签收模块用于供用户对送达的菜品进行验货并签收;

所述用户评论模块用于供用户对签收后的菜品进行评价。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搜索的餐饮系统,包括点餐子系统、就餐场所预约子系统、就餐场所管理子系统、菜品加工管理子系统和配送子系统。用户对就餐餐位进行预约后,再基于就餐餐位进行菜品订餐,解决了传统在线餐饮平台的就餐场所区域局限性问题。此外,本发明通过菜品加工管理子系统,在菜品加工之前需要为菜品分配灶台,菜品在灶台上加工时,灶台能提供视频监控菜品加工过程,用户可以对自己所订菜品加工过程进行查看,从而实现菜品质量监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搜索的餐饮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餐位标签数据格式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配送车辆标签数据格式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搜索的餐饮系统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搜索的餐饮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餐饮系统包括:就餐场所管理子系统1、就餐场所预约子系统2、点餐子系统3、菜品加工管理子系统4和配送子系统5。

其中,就餐场所管理子系统1用于供就餐场所发布空闲的餐位。每个餐位均关联有一个物联网标签,每个物流网标签记录相应的餐位属性。

就餐场所预约子系统2用于供用户在线预约空闲的餐位。

点餐子系统3用于根据用户已预订的就餐餐位位置,筛选出菜品搜索范围,并根据用户输入的搜索命令,在菜品搜索范围内进行搜索,输出搜索结果;以及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订单生成命令,生成包含就餐餐位位置的菜品订单。

菜品加工管理子系统4用于接取点餐子系统3的菜品订单,并根据菜品订单中的已点菜品分配加工灶台,制作并上传所述已点菜品在灶台上加工过程的微视频,以供用户通过查看已点菜品对应的微视频,监控菜品质量。

配送子系统5用于管理配送车辆和配送员,并根据点餐子系统生成的所有菜品订单,结合各配送员的配送状态,生成配送方案,以使各配送员根据配送方案中的菜品订单,完成菜品获取及配送。

在本实施例中,就餐管理场所子系统1包括:餐位打标模块11、餐位发布模块12和接单模块13。其中,餐位打标模块11用于对每个餐位打上物联网标签;每个物流网标签记录相应的餐位属性;餐位属性包括:餐位名称、餐位地址、容纳人数、餐位当前状态以及物联网标签的唯一编码。餐位发布模块12用于将已打标餐位的餐位属性发布到点餐场所预约子系统2。接单模块13用于对就餐场所预约子系统生成的餐位订单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餐位打上物联网标签,标签内容主要包括餐位名称、餐位地址、容纳人数、餐位唯一编码等信息,物联网标签在物理上可以采用无源或有源标签的方式来实现。由于物联网标签不能包含太多的信息,通常要求在1000字节以内,而且需要自定义格式,通常采用二进制格式方式存储,从而减少冗余字符。在此,如图2所示,阐述了一种餐位标签数据格式。二次标签格式由开始标志、标签长度、格式版本、餐位id、餐位名称、餐位地址、容纳人数、保留字段、结束标志组成,具体如下:

1)开始标志:长度为2字节(简写为b,即byte),可以固定为fe。

2)标签长度:长度为2字节,从格式版本开始算起(含格式版本),到结束标志的标签长度(含结束标志),单位为字节。例如,本实施例的标签长度为:2(格式版本)+32+40+100+2+n(假设n=300)+2(结束标志)=474(字节)

3)格式版本:长度为2字节,第一版可以定义为1,第二版可以定义为2,后续版本号依次递增。

4)餐位id:长度为32字节,可采用uuidv4(uuid:全局唯一标识符的简称)。

5)餐位名称:长度为40字节,支持20个汉字、或者40个英文字符加空格的餐位名称。

6)餐位地址:长度为100字节,支持50个汉字、或者100个英文字符加空格的餐位地址。

7)容纳人数:长度2字节,每个数字用1个字节表示,最大可表示到数字99。

8)保留字段:长度不定长,本实施例可假设为300字节。

9)结束标志:长度为2字节,可以固定为ff。

在本实施例中,就餐场所预约子系统2包括:餐位搜索模块21、第一支付模块22和餐位订单生成模块23。其中,餐位搜索模块21用于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及用户输入的边界条件,筛选出空闲的餐位;边界条件包括:区域范围、就餐人数、价格和预约时段。第一支付模块22用于根据用户预约的就餐餐位,供用户支付餐位预约费用。餐位订单生成模块23用于在第一支付模块完成支付后,生成餐位订单。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举例,就餐场所预约子系统2还可以包括餐位签收模块和餐位评价模块。餐位签收模块用于供用户到预订的餐位进行就餐后进行签收确认。餐位评价模块用于供用户在所预订的餐位就餐后进行评价。

在本实施例中,点餐子系统3包括:菜品搜索模块31、第二支付模块32和菜品订单生成模块33。其中,菜品搜索模块31用于根据用户已预订的就餐餐位位置,筛选出菜品搜索范围,并根据用户输入的搜索命令,在菜品搜索范围内进行搜索,输出搜索结果。第二支付模块32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订单生成命令后,供用户支付菜品制作费用及配送费。菜品订单生成模块33用于在第二支付模块32完成支付后,根据订单生成命令,生成包含就餐餐位位置的菜品订单。

在本实施例中,菜品搜索模块31可根据用户输入的菜品关键字及设定的边界条件(区域范围、销量、价格等)进行搜索,输出搜索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点餐子系统2包括还包括显示模块34。显示模块34用于分层显示搜索结果;其中,不同商家相同菜品作为一条记录显示在第一层,各菜品的明细信息显示在第二层。第一层按这类菜品的总销量、总点击率等排序。第二层按菜品销量、点击率、价格等信息排序。例如,用户搜索“鱼”,搜索到的“鱼”有糖醋鱼、水煮鱼、红烧鱼等,虽然不同做法和口味的鱼有不同的菜品加工商,但在第一层只显示糖醋鱼、水煮鱼、红烧鱼及其相关信息(图和总销量等)。用户在第一层选择一条记录,如红烧鱼,将查看不同菜品加工商提供的红烧鱼。这种方式可以方便用户快速定位到自己需要的菜品。

在本实施例中,菜品加工管理子系统4包括:菜品发布模块41、菜品订单管理模块42和菜品制作管理模块43。其中,菜品发布模块41用于菜品发布,并上传已发布菜品相应的微视频。菜品订单模块42用于接取点餐子系统的菜品订单。菜品制作管理模块43用于根据菜品订单中的已点菜品分配加工灶台,制作并上传已点菜品在灶台上加工过程的微视频,以供用户通过查看已点菜品对应的微视频,监控菜品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配送子系统5包括:配送车辆管理模块51、配送员管理模块52和配送模块53。其中,车辆管理模块51用于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各配送车辆打上物联网标签。配送员管理模块52用于配送员的申请审核、配送区域设置和配送车辆分配。配送模块53用于根据点餐子系统生成的所有菜品订单,结合各配送员的配送状态,生成配送方案,以使各所述配送员根据配送方案中的菜品订单,完成菜品获取及配送。

在本实施例中,配送车辆打上物联网标签,标签内容主要包括车辆名称、车辆唯一编码和车辆容量等信息,如图3所示,阐述了一种配送车辆标签数据格式。车辆标签格式由开始标志、标签长度、格式版本、车辆id、车辆名称、车辆容量、保留字段、结束标志组成,具体如下:

1)开始标志:长度为2字节(简写为b,即byte),可以固定为fe。

2)标签长度:长度为2字节,从格式版本开始算起(含格式版本),到结束标志的标签长度(含结束标志),单位为字节。例如,本实施例的标签长度为:2(格式版本)+32+40+6+2+n(假设n=300)+2(结束标志)=382(字节)

3)格式版本:长度为2字节,第一版可以定义为1,第二版可以定义为2,后续版本号依次递增。

4)车辆id:长度为32字节,可采用uuidv4(uuid:全局唯一标识符的简称)。

5)车辆名称:长度为40字节,支持20个汉字、或者40个英文字符加空格的餐位名称。

6)车辆容量:长度6字节,前2个字节表示长、中间2个字节表示高、最后2个字节表示宽。

7)保留字段:长度不定长,本实施例可假设为300字节。

8)结束标志:长度为2字节,可以固定为ff。

在本实施例中,配送模块根据所述点餐子系统生成的所有菜品订单,结合各配送员的配送状态,生成配送方案,具体为:

步骤a:筛选出满足配送地址所在区域范围内的所有配送员,组成集合d,d={d1,d2,……,dn},其中di表示第i个配送员;n为正整数;

步骤b:根据每个配送员di的当前位置、车行速度、待配送菜品配送地址集合si、天气和地理路况信息,估算配送员di到达每个配送点所需的时间;其中,si={ai,1,ai,2,……ai,j,……,ai,n},ai,j个表示第j个配送地址;

步骤c:构建候选配送地址集ci,ci={ai,j|t(ai,j)<=t(ai,min)+βorai,j是时间紧迫菜品订单的地址},其中,t(ai,j)表示配送员di到达配送地址ai,j需要的时间,t(ai,min)表示配送员di到达所有配送地址的最小时间,β为时间区间调节因子;

步骤d:基于与配送地址相关的菜品订单数量和订单紧急程度,从所述候选配送地址集ci中选择一个最佳地址作为配送员di的下一个配送点;

步骤e:把配送员di的最后一个配送点作为配送员di的当前位置,重复步骤b至d,直到遍历待配送菜品配送地址集合si中所有的配送地址,获得配送员di的配送方案;

步骤f:计算配送员di的配送方案所需要的配送时间及每个菜品订单的送达时间;

步骤g:将新添加的菜品订单加入到配送员di的配送任务中,重复步骤b至f,以获取配送员di新的配送方案、所需配送时间和送达时间;

步骤h:重复步骤b至g直到遍历集合d中的所有配送员。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举例,配送子系统5还包括用户签收模块和用户评论模块。用户签收模块用于供用户对送达的菜品进行验货并签收。用户评论模块用于供用户对签收后的菜品进行评价。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搜索的餐饮系统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采用解藕设计,各模块可以独立部署,多节点分布式部署,使得平台具有高可靠、高性能和易扩展。系统由多台用户界面服务器、菜品搜索服务器、菜品支付/生成订单服务器、餐位搜索服务器、餐位支付/生成订单服务器、餐位状态更新服务器、餐位物联网打标\发布服务器、接单服务器、发布菜品\订单管理服务器、制作管理服务器、配送车辆打标\配送员管理服务器、菜品配送员智能分配服务器、菜品状态更新服务器组成。其中:

(1)用户界面服务器部署终端用户界面,实现对高并发用户的弹性支撑。

(2)菜品搜索服务器部署菜品搜索模块,为用户提供菜品搜索服务。

(3)菜品支付/生成订单服务器部署菜品支付模块和生成订单模块,提供菜品支付和菜品订单生成功能。

(4)餐位搜索服务器部署餐位搜索模块,为用户提供空闲餐位搜索服务。

(5)餐位支付/生成订单服务器部署餐位支付模块和生成订单模块,提供餐位支付和餐位订单生成功能。

(6)餐位订单状态更新服务器部署餐位订单状态更新服务,当餐位订单的状态发生变发时(状态包括:是否签收、评价),将数据写入相应的服务器。

(7)餐位物联网打标\发布服务器部署餐位物联网打标模块和餐位发布模块,提供餐位物联网打标和餐位发布功能。

(8)接单服务器部署接单模块,为就餐场所服务商提供订单管理功能。

(9)发布菜品\订单管理服务器部署发布菜品模块和订单管理模块,为菜品加工商提供菜品发布和订单管理功能。

(10)制作管理服务器部署制作管理模块,为菜品加工商提供菜品灶台管理和菜品分配加工灶台功能,以及为普通用户实时上传菜品加工过程。

(11)配送车辆打标\配送员管理服务器部署配送车辆打标模块和配送员管理模块,提供配送车辆打标和配送员管理功能。

(12)菜品配送员智能分配服务器部署菜品配送员智能分配模块,为菜品分配最佳配送方案。

(13)菜品状态更新服务器部署菜品状态更新,当菜品的状态发生变发时(状态包括:是否签收、评价),将数据写入相应的服务器。

由上可见,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菜品加工与就餐场所相分离,菜品加工商负责对菜品进行加工,就餐场所商提供就餐场地;

(2)就餐场所采用租赁方式,将需要出租的餐位打上物联网标签,实现餐位物联网;

(3)用户点餐之前先进行餐位预订。用户餐位预订采用基于自身设定的边界条件(区域范围、就餐人数、价格、预约时段等)搜索餐位,然后选择餐位,并支付租赁费,从而达到灵活就餐的目的;

(4)本发明通过菜品物联网感知技术为用户推荐菜品,相比传统在线餐饮平台提供了更灵活的菜品选择方式,解决了不同口味偏好用户聚餐问题;

(5)菜品加工之前先需要为菜品分配灶台,菜品在灶台上加工时,灶台能提供视频监控菜品加工过程,用户可以对自己所订菜品加工过程进行查看,从而实现菜品质量监控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