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6503发布日期:2018-11-27 22:2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于输入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键盘。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脑相关制造行业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在现有的电脑相关部件中,键盘是电脑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输入的作用。在现有的电脑键盘中,具有以下几个缺点:

1、无线键盘一般使用的电源是一次性电池,因此电池电源耗尽时,若没有及时的补充电源便无法正常使用,影响使用;

2、键盘的高度调节基本都是固定的,不能根据需求进行多种高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键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键盘,其结构包括输入键盘主体、输入键帽、输入上保护壳、输入状态显示灯、高度调节支脚,所述输入键帽依次嵌套于输入键盘主体上方,并通过卡扣锁定连接,所述输入上保护壳嵌套于输入键盘主体上方,所述输入上保护壳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输入状态显示灯嵌入连接于输入上保护壳右上角,并与输入键盘主体内部紧密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支脚通过卡扣旋转连接于输入键盘主体底面上,所述高度调节支脚设有2个,所述输入键盘主体设有备用电源启动机构,所述备用电源启动机构设于输入上保护壳内部,并与输入键盘主体内部紧密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备用电源启动机构由常用电源供应装置、电磁线圈连接机构、备用电源连接罩壳、传动连接机构、杠杆连接机构、电源替换连接装置、备用电源装置组成,所述常用电源供应装置通过连接线与电磁线圈连接机构相连接,所述电磁线圈连接机构设于备用电源连接罩壳内部左侧,并通过螺母旋紧连接,所述电磁线圈连接机构底部一端与传动连接机构旋紧连接,所述传动连接机构设于备用电源连接罩壳内部左侧底面上,所述传动连接机构右侧一端与杠杆连接机构锁定连接,所述杠杆连接机构上部一端与电源替换连接装置紧密连接,所述电源替换连接装置右侧一端通过螺母旋紧与备用电源连接罩壳内部右侧表面上,并与上方的备用电源装置相互配合连接,所述常用电源供应装置与备用电源装置设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备用电源连接罩壳嵌套于常用电源供应装置右侧下方。

作为优化,所述常用电源供应装置包括电池供应盒、常用电源连接线、电源分流盒、第二电源连接线,所述电池供应盒连接于备用电源连接罩壳左上方,所述常用电源连接线一端与电池供应盒相连接,所述常用电源连接线另一端贯穿电源分流盒与电源替换连接装置紧密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连接线右侧一端与电源分流盒相连接,所述常用电源连接线另一端与电磁线圈连接机构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电磁线圈连接机构由固定横杆、升降杆连接弹簧、连接电磁线圈、升降横杆、吸引磁块、连接竖杆组成,所述固定横杆左侧一端与备用电源连接罩壳左侧内部表面通过螺母旋紧连接,所述固定横杆底面与升降杆连接弹簧相互垂直连接,所述升降杆连接弹簧底部一端与升降横杆垂直连接,所述升降杆连接弹簧设有2组,并设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连接电磁线圈连接于固定横杆右侧,所述吸引磁块对应连接于连接电磁线圈下方,并嵌入连接于升降横杆内部,所述吸引磁块与升降横杆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竖杆垂直连接于升降横杆左侧一端,所述连接竖杆底部一端插入连接于传动连接机构上,所述连接电磁线圈与常用电池盒紧密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传动连接机构包括转轮中心轴、传动转轮、传动连接带、连接齿轮、齿轮转轴、传动齿轮,所述转轮中心轴插入连接于传动转轮中间内部,所述转轮中心轴与传动转轮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转轮上设有连接销,并所诉传动转轮通过连接销与电磁线圈连接机构相连接,所述传动连接带左侧一端与转轮中心轴嵌套连接,所述传动连接带右侧一端与齿轮转轴相连接,所述齿轮转轴嵌入连接于连接齿轮中间,并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连接齿轮啮合连接于传动齿轮左侧一端,所述传动齿轮上连接有限位块,该限位块与传动齿轮呈一体成型结构,该限位块连与传动齿轮表面上,并与杠杆连接机构相互嵌套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杠杆连接机构由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竖杆、第三连接杆、传动竖杆、第四连接杆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杆将第二连接杆与传动连接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设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固定竖杆垂直连接于第二连接杆右侧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杆垂直连接于上方左侧,所述第三连接杆左侧一端与传动竖杆垂直连接,所述传动竖杆连接于第四连接杆在左侧下方,并通过螺栓旋紧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右侧一端与电源替换连接装置紧密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电源替换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横梁、平移滑轨、恢复弹簧、活动触头、常用上触头、输出电源线所述固定横梁右侧一端通过螺栓旋紧与备用电源连接罩壳内部右侧表面,所述平移滑轨底部与固定横梁相连接,所述活动触头底部一端与平移滑轨相连接,所述活动触头面对面紧密贴合与常用上触头下方,所述常用上触头通过电路连接线与常用电源供应装置紧密连接,所述恢复弹簧左侧一端与相连接,所述恢复弹簧右侧一端与备用电源连接罩壳表面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备用电源装置设有备用电源连接线、备用电源连接触头,所述备用电源连接线将备用电源装置与备用电源连接触头相连接,所述备用电源连接触头紧密连接于备用电源连接线底部一端,并与备用电源装置配合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高度调节支脚包括机架、一号轴、一号锥齿轮、棘轮、弹性挡片、转动架、二号轴、二号锥齿轮、斜齿轮、滑动齿条、一号活塞缸、一号活塞杆、连接管、二号活塞缸、支脚、二号活塞杆,一号轴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沿竖向安装在机架的左部,一号锥齿轮通过螺栓固定在一号轴的上端,棘轮固定在一号轴的外壁上,弹性挡片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的左部,弹性挡片贴合在棘轮的外壁上,转动架通过螺栓固定在一号轴的下端,二号轴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机架的中部,二号锥齿轮固定在二号轴的左端,一号锥齿轮与二号锥齿轮相啮合,斜齿轮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二号轴的右端,滑动齿条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机架上,滑动齿条与斜齿轮相啮合,一号活塞缸安装在机架的下端,一号活塞缸内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一号活塞杆,一号活塞杆的上端与滑动齿条相连接,二号活塞缸安装在机架的右部,二号活塞杆安装在二号活塞缸内,支脚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二号活塞缸上,连接管的一端与一号活塞缸相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二号活塞缸相连通,一号活塞缸、二号活塞缸内均填充有液压油。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键盘的方案,在使用时,若是电池供应盒内部的常用电源使用完的情况时,电池供应盒没有电源可输出,于是没有电源可从电源分流盒传导至连接电磁线圈内部,原先因为通电而使连接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场减弱甚至消失,没有电磁场的吸引,此时的吸引磁块受到在重力的与弹簧下弹的作用力下朝着下方落去,由于吸引磁块嵌入连接于升降横杆内,于是升降横杆随着下落,并带动升降横杆左侧的连接竖杆朝着下方移动,此时的连接竖杆底部与传动转轮紧密连接,于是传动转轮此时旋转半周,由于传动转轮通过传动连接带与连接齿轮,而连接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受到传动转轮的带动下,连接齿轮与传动齿轮依次旋转半周,而传动齿轮上设有限位块与第一连接杆相连接,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垂直连接,第二连接杆与固定竖杆相连接,固定竖杆与第三连接杆连接,传动竖杆与第四连接杆垂直连接,而第四连接杆连接于活动触头左侧,于是在传动齿轮的调动下,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竖杆、第三连接杆、传动竖杆与第四连接杆依次朝着右侧方向移动,并将活动触头沿着平移滑轨朝着右侧方向移动,此时的平移滑轨与备用电源连接触头面对面紧密贴合连接,于是备用电源装置的备用电源依次经过备用电源连接线、备用电源连接触头,并从输出电源线进入输入键盘主体内部供应电源;当需要调节高度时,操作人员转动转动架,转动架带动一号轴旋转,一号轴带动一号锥齿轮旋转,一号锥齿轮带动二号锥齿轮旋转,二号锥齿轮带动二号轴旋转,二号轴带动斜齿轮旋转,斜齿轮带动滑动齿条移动,滑动齿条带动一号活塞杆移动,一号活塞杆带动二号活塞杆移动,二号活塞杆带动支脚移动,实现了对高度的自由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备用电源启动机构可以在常用的电源耗尽时提供备用的功能,避免影响工作的正常秩序,为更换新的电源提高缓和时间,使用更加方便;并且通过高度调节支脚,实现了对高度的自由调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多功能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备用电源启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备用电源启动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备用电源启动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高度调节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输入键盘主体1、输入键帽2、输入上保护壳3、输入状态显示灯4、高度调节支脚5、备用电源启动机构10、常用电源供应装置100、电磁线圈连接机构101、备用电源连接罩壳102、传动连接机构103、杠杆连接机构104、电源替换连接装置105、备用电源装置106、电池供应盒1001、常用电源连接线1002、电源分流盒1003、第二电源连接线1004、固定横杆1011、升降杆连接弹簧1012、连接电磁线圈1013、升降横杆1014、吸引磁块1015、连接竖杆1016、转轮中心轴1031、传动转轮1032、传动连接带1033、连接齿轮1034、齿轮转轴1035、传动齿轮1036、第一连接杆1041、第二连接杆1042、固定竖杆1043、第三连接杆1043、传动竖杆1045、第四连接杆1046、固定横梁1051、平移滑轨1052、恢复弹簧1053、活动触头1054、常用上触头1055、输出电源线1056、备用电源连接线1061、备用电源连接触头1062、括机架51、一号轴52、一号锥齿轮53、棘轮54、弹性挡片55、转动架56、二号轴57、二号锥齿轮58、斜齿轮59、滑动齿条510、一号活塞缸511、一号活塞杆512、连接管513、二号活塞缸514、支脚515、二号活塞杆5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键盘的技术方案,包括输入键盘主体1、输入键帽2、输入上保护壳3、输入状态显示灯4、高度调节支脚5,所述输入键帽2依次嵌套于输入键盘主体1上方,并通过卡扣锁定连接,所述输入上保护壳3嵌套于输入键盘主体1上方,所述输入上保护壳3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输入状态显示灯4嵌入连接于输入上保护壳3右上角,并与输入键盘主体1内部紧密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支脚5通过卡扣旋转连接于输入键盘主体1底面上,所述高度调节支脚5设有2个,所述输入键盘主体1设有备用电源启动机构10,所述备用电源启动机构10设于输入上保护壳3内部,并与输入键盘主体1内部紧密连接,所述备用电源启动机构10由常用电源供应装置100、电磁线圈连接机构101、备用电源连接罩壳102、传动连接机构103、杠杆连接机构104、电源替换连接装置105、备用电源装置106组成,所述常用电源供应装置100通过连接线与电磁线圈连接机构101相连接,所述电磁线圈连接机构101设于备用电源连接罩壳102内部左侧,并通过螺母旋紧连接,所述电磁线圈连接机构101底部一端与传动连接机构103旋紧连接,所述传动连接机构103设于备用电源连接罩壳102内部左侧底面上,所述传动连接机构103右侧一端与杠杆连接机构104锁定连接,所述杠杆连接机构104上部一端与电源替换连接装置105紧密连接,所述电源替换连接装置105右侧一端通过螺母旋紧与备用电源连接罩壳102内部右侧表面上,并与上方的备用电源装置106相互配合连接,所述常用电源供应装置100与备用电源装置106设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备用电源连接罩壳102嵌套于常用电源供应装置100右侧下方,所述常用电源供应装置100包括电池供应盒1001、常用电源连接线1002、电源分流盒1003、第二电源连接线1004,所述电池供应盒1001连接于备用电源连接罩壳102左上方,所述常用电源连接线1002一端与电池供应盒1001相连接,所述常用电源连接线1002另一端贯穿电源分流盒1003与电源替换连接装置105紧密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连接线1004右侧一端与电源分流盒1003相连接,所述常用电源连接线1002另一端与电磁线圈连接机构101相连接,所述电磁线圈连接机构101由固定横杆1011、升降杆连接弹簧1012、连接电磁线圈1013、升降横杆1014、吸引磁块1015、连接竖杆1016组成,所述固定横杆1011左侧一端与备用电源连接罩壳102左侧内部表面通过螺母旋紧连接,所述固定横杆1011底面与升降杆连接弹簧1012相互垂直连接,所述升降杆连接弹簧1012底部一端与升降横杆1014垂直连接,所述升降杆连接弹簧1012设有2组,并设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连接电磁线圈1013连接于固定横杆1011右侧,所述吸引磁块1015对应连接于连接电磁线圈1013下方,并嵌入连接于升降横杆1014内部,所述吸引磁块1015与升降横杆1014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竖杆1016垂直连接于升降横杆1014左侧一端,所述连接竖杆1016底部一端插入连接于传动连接机构103上,所述连接电磁线圈1013与常用电池盒100紧密连接,所述传动连接机构103包括转轮中心轴1031、传动转轮1032、传动连接带1033、连接齿轮1034、齿轮转轴1035、传动齿轮1036,所述转轮中心轴1031插入连接于传动转轮1032中间内部,所述转轮中心轴1031与传动转轮1032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转轮1032上设有连接销,并所诉传动转轮1032通过连接销与电磁线圈连接机构101相连接,所述传动连接带1033左侧一端与转轮中心轴1031嵌套连接,所述传动连接带1033右侧一端与齿轮转轴1035相连接,所述齿轮转轴1035嵌入连接于连接齿轮1034中间,并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连接齿轮1034啮合连接于传动齿轮1036左侧一端,所述传动齿轮1036上连接有限位块,该限位块与传动齿轮1036呈一体成型结构,该限位块连与传动齿轮1036表面上,并与杠杆连接机构104相互嵌套连接,所述杠杆连接机构104由第一连接杆1041、第二连接杆1042、固定竖杆1043、第三连接杆1043、传动竖杆1045、第四连接杆1046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杆1041将第二连接杆1042与传动连接机构103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041与第二连接杆1042设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固定竖杆1043垂直连接于第二连接杆1042右侧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杆1044垂直连接于上方左侧,所述第三连接杆1044左侧一端与传动竖杆1045垂直连接,所述传动竖杆1045连接于第四连接杆1046在左侧下方,并通过螺栓旋紧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1046右侧一端与电源替换连接装置105紧密连接,所述电源替换连接装置105包括固定横梁1051、平移滑轨1052、恢复弹簧1053、活动触头1054、常用上触头1055、输出电源线1056,所述固定横梁1051右侧一端通过螺栓旋紧与备用电源连接罩壳102内部右侧表面,所述平移滑轨1052底部与固定横梁1051相连接,所述活动触头1054底部一端与平移滑轨1052相连接,所述活动触头1054面对面紧密贴合与常用上触头1055下方,所述常用上触头1055通过电路连接线与常用电源供应装置100紧密连接,所述恢复弹簧1053左侧一端与相连接,所述恢复弹簧1053右侧一端与备用电源连接罩壳102表面相连接,所述备用电源装置106设有备用电源连接线1061、备用电源连接触头1062,所述备用电源连接线1061将备用电源装置106与备用电源连接触头1062相连接,所述备用电源连接触头1062紧密连接于备用电源连接线1061底部一端,并与备用电源装置106配合连接。

所述高度调节支脚包括机架51、一号轴52、一号锥齿轮53、棘轮54、弹性挡片55、转动架56、二号轴57、二号锥齿轮58、斜齿轮59、滑动齿条510、一号活塞缸511、一号活塞杆512、连接管513、二号活塞缸514、支脚515、二号活塞杆516,一号轴52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沿竖向安装在机架51的左部,一号锥齿轮53通过螺栓固定在一号轴52的上端,棘轮54固定在一号轴52的外壁上,弹性挡片55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51的左部,弹性挡片55贴合在棘轮54的外壁上,转动架56通过螺栓固定在一号轴52的下端,二号轴57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机架51的中部,二号锥齿轮58固定在二号轴57的左端,一号锥齿轮53与二号锥齿轮58相啮合,斜齿轮59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二号轴57的右端,滑动齿条510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机架51上,滑动齿条510与斜齿轮59相啮合,一号活塞缸511安装在机架51的下端,一号活塞缸511内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一号活塞杆512,一号活塞杆512的上端与滑动齿条510相连接,二号活塞缸514安装在机架51的右部,二号活塞杆安装在二号活塞缸514内,支脚51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二号活塞缸514上,连接管513的一端与一号活塞缸511相连通,连接管513的另一端与二号活塞缸514相连通,一号活塞缸511、二号活塞缸514内均填充有液压油。

在一种多功能键盘使用时,若是电池供应盒1001内部的常用电源使用完的情况时,电池供应盒1001没有电源可输出,于是没有电源可从电源分流盒1003传导至连接电磁线圈1013内部,原先因为通电而使连接电磁线圈1013产生的电磁场减弱甚至消失,没有电磁场的吸引,此时的吸引磁块1015受到在重力的与弹簧下弹的作用力下朝着下方落去,由于吸引磁块1015嵌入连接于升降横杆1014内,于是升降横杆1014随着下落,并带动升降横杆1014左侧的连接竖杆1016朝着下方移动,此时的连接竖杆1016底部与传动转轮1032紧密连接,于是传动转轮1032此时旋转半周,由于传动转轮1032通过传动连接带1033与连接齿轮1034,而连接齿轮1034与传动齿轮1036啮合连接,受到传动转轮1032的带动下,连接齿轮1034与传动齿轮1036依次旋转半周,而传动齿轮1036上设有限位块与第一连接杆1041相连接,第一连接杆1041与第二连接杆1042垂直连接,第二连接杆1042与固定竖杆1043相连接,固定竖杆1043与第三连接杆1043连接,传动竖杆1045与第四连接杆1046垂直连接,而第四连接杆1046连接于活动触头1054左侧,于是在传动齿轮1036的调动下,第一连接杆1041、第二连接杆1042、固定竖杆1043、第三连接杆1043、传动竖杆1045与第四连接杆1046依次朝着右侧方向移动,并将活动触头1054沿着平移滑轨1052朝着右侧方向移动,此时的平移滑轨1052与备用电源连接触头1062面对面紧密贴合连接,于是备用电源装置106的备用电源依次经过备用电源连接线1061、备用电源连接触头1062,并从输出电源线1056进入输入键盘主体1内部供应电源;当需要调节高度时,操作人员转动转动架56,转动架56带动一号轴52旋转,一号轴52带动一号锥齿轮53旋转,一号锥齿轮53带动二号锥齿轮58旋转,二号锥齿轮58带动二号轴57旋转,二号轴57带动斜齿轮59旋转,斜齿轮59带动滑动齿条510移动,滑动齿条510带动一号活塞杆512移动,一号活塞杆512带动二号活塞杆移动,二号活塞杆带动支脚515移动,实现了对高度的自由调节。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通过设有备用电源启动机构可以在常用的电源耗尽时提供备用的功能,避免影响工作的正常秩序,为更换新的电源提高缓和时间,使用更加方便。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