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鼓风式计算机水冷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06754发布日期:2019-01-14 21:08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鼓风式计算机水冷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降温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鼓风式计算机水冷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目前,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成熟,计算机的使用领域也越来越广,由于计算机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计算机的系统稳定性,一般都需要对计算机进行散热,现有技术给计算机散热主要靠风扇或水冷,其虽然一定程度上可给计算机进行降温,但是其降温效果有限,而且水冷也会产生震动从而产生噪声,长时间使用也会影响人体健康,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鼓风式计算机水冷降温系统。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鼓风式计算机水冷降温系统,其结构包括装置保护外壳、控制传动箱、水冷传动机构,所述装置保护外壳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控制传动箱外部,所述控制传动箱嵌设于装置保护外壳内部,所述水冷传动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内壁上,所述控制传动箱设有气压控制装置、传动电机、控制减速器、传动齿轮组,所述气压控制装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控制减速器上方,所述传动电机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控制传动箱内部底面上,所述控制减速器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传动电机与气压控制装置之间,所述传动齿轮组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控制传动箱内壁上;所述水冷传动机构设有水压触发装置、水冷装置,所述水压触发装置嵌设于控制传动箱内部,所述水冷装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控制传动箱内壁上。

作为优化,所述气压控制装置设有敞口罐、活动小圆球、第一通电导杆、气压控制管、通电嵌设槽、第二通电导杆,所述敞口罐垂直焊接于气压控制管顶部,所述活动小圆球嵌设于气压控制管内部,所述第一通电导杆垂直焊接于活动小圆球下方。

作为优化,所述气压控制管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控制减速器上方,所述通电嵌设槽垂直焊接于第二通电导杆顶部,所述第二通电导杆垂直焊接于通电嵌设槽与气压控制管之间。

作为优化,所述传动齿轮组设有传动大齿轮、齿轮传送带、传动小齿轮、传动主杆、传动支杆,所述传动大齿轮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控制传动箱内壁上,所述齿轮传送带连接于传动大齿轮与传动小齿轮之间。

作为优化,所述传动小齿轮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传动大齿轮上方,所述传动主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传动小齿轮侧面上,所述传动支杆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传动主杆与水压触发装置之间。

作为优化,所述水压触发装置设有水压玻璃管、压强控制活塞、惰性气体装载罐、化学物载板、水压通电触块、固定连接导线、玻璃管固定底座,所述水压玻璃管嵌设于玻璃管固定底座上,所述压强控制活塞通过过的配合连接于水压玻璃管内部。

作为优化,所述惰性气体装载罐垂直焊接于水压玻璃管顶部,所述化学物载板嵌设于惰性气体装载罐内部,所述水压通电触块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惰性气体装载罐顶部,所述固定连接导线连接于水压通电触块与水冷装置之间,所述玻璃管固定底座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水压玻璃管与控制传动箱之间。

作为优化,所述水冷装置设有循环冷凝管、控制电源盒、通电导线、循环储水罐、循环水管、进水管,所述循环冷凝管垂直焊接于水压玻璃管与循环储水罐之间,所述控制电源盒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控制传动箱内部底面上。

作为优化,所述通电导线连接于控制电源盒与循环储水罐之间,所述循环储水罐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控制传动箱内部上壁,所述循环水管垂直焊接于水压玻璃管与循环储水罐之间,所述进水管垂直焊接于循环储水罐与装置保护外壳之间。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鼓风式计算机水冷降温系统进行工作时,通过设有一种气压控制装置,所述气压控制装置设有敞口罐、活动小圆球、第一通电导杆、气压控制管、通电嵌设槽、第二通电导杆,当计算机内部温度升高时,敞口罐内部的气压也增高,从而推动活动小圆球和第一通电导杆向低气压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通电导杆嵌入通电嵌设槽中,进而连通电路,使传动电机和水压触发装置进行工作;通过设有一种水压触发装置,所述水压触发装置设有水压玻璃管、压强控制活塞、惰性气体装载罐、化学物载板、水压通电触块、固定连接导线、玻璃管固定底座,当电路连通后,促使惰性气体装载罐内部的惰性气体被激活,从而与化学物载板上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向水压玻璃管内部挤压,将液体挤压至循环冷凝管中,使水冷装置进行工作;通过设有一种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设有传动大齿轮、齿轮传送带、传动小齿轮、传动主杆、传动支杆,当电路连通时,同时连通控制减速器的电路,传动电机驱动传动大齿轮带动传动小齿轮进行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带动传动主杆和传动支杆推动压强控制活塞移动,从而辅助水压触发装置将液体挤压进循环冷凝管中;通过设有一种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设有循环冷凝管、控制电源盒、通电导线、循环储水罐、循环水管、进水管,当液体全部挤入循环冷凝管中,同时通过循环储水罐进行液体的循环交换,使液体进行快速流通,加快冷却的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计算机本身产生的高温启动内部水冷装置进行水冷工作,并且进行水冷的快速置换,加快水冷的速度,迅速带走热量进行快速降温,同时不会产生噪音,避免影响工作环境和人体健康,能够通过自动检验温度的高低自动启动水冷机构,不需要手工进行操作,省时省力,节省生产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鼓风式计算机水冷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鼓风式计算机水冷降温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气压控制装置静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气压控制装置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传动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装置保护外壳1、控制传动箱2、水冷传动机构3、气压控制装置20、敞口罐200、活动小圆球201、第一通电导杆202、气压控制管203、通电嵌设槽204、第二通电导杆205、传动电机21、控制减速器22、传动齿轮组23、传动大齿轮230、齿轮传送带231、传动小齿轮232、传动主杆233、传动支杆234、水压触发装置30、水压玻璃管300、压强控制活塞301、惰性气体装载罐302、化学物载板303、水压通电触块304、固定连接导线305、玻璃管固定底座306、水冷装置31、循环冷凝管310、控制电源盒311、通电导线312、循环储水罐313、循环水管314、进水管3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鼓风式计算机水冷降温系统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装置保护外壳1、控制传动箱2、水冷传动机构3,所述装置保护外壳1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控制传动箱2外部,所述控制传动箱2嵌设于装置保护外壳1内部,所述水冷传动机构3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装置保护外壳1内壁上,所述控制传动箱2设有气压控制装置20、传动电机21、控制减速器22、传动齿轮组23,所述气压控制装置20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控制减速器22上方,所述传动电机21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控制传动箱2内部底面上,所述控制减速器22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传动电机21与气压控制装置20之间,所述传动齿轮组23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控制传动箱2内壁上;所述水冷传动机构3设有水压触发装置30、水冷装置31,所述水压触发装置30嵌设于控制传动箱2内部,所述水冷装置31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控制传动箱2内壁上,所述气压控制装置20设有敞口罐200、活动小圆球201、第一通电导杆202、气压控制管203、通电嵌设槽204、第二通电导杆205,所述敞口罐200垂直焊接于气压控制管203顶部,所述活动小圆球201嵌设于气压控制管203内部,所述第一通电导杆202垂直焊接于活动小圆球201下方,所述气压控制管203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控制减速器22上方,所述通电嵌设槽204垂直焊接于第二通电导杆205顶部,所述第二通电导杆202垂直焊接于通电嵌设槽204与气压控制管203之间,所述传动齿轮组23设有传动大齿轮230、齿轮传送带231、传动小齿轮232、传动主杆233、传动支杆234,所述传动大齿轮230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控制传动箱2内壁上,所述齿轮传送带231连接于传动大齿轮230与传动小齿轮232之间,所述传动小齿轮232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传动大齿轮230上方,所述传动主杆233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传动小齿轮232侧面上,所述传动支杆234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传动主杆233与水压触发装置30之间,所述水压触发装置30设有水压玻璃管300、压强控制活塞301、惰性气体装载罐302、化学物载板303、水压通电触块304、固定连接导线305、玻璃管固定底座306,所述水压玻璃管300嵌设于玻璃管固定底座306上,所述压强控制活塞301通过过的配合连接于水压玻璃管300内部,所述惰性气体装载罐302垂直焊接于水压玻璃管300顶部,所述化学物载板303嵌设于惰性气体装载罐302内部,所述水压通电触块304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惰性气体装载罐302顶部,所述固定连接导线305连接于水压通电触块304与水冷装置31之间,所述玻璃管固定底座306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水压玻璃管300与控制传动箱2之间,所述水冷装置31设有循环冷凝管310、控制电源盒311、通电导线312、循环储水罐313、循环水管314、进水管315,所述循环冷凝管310垂直焊接于水压玻璃管300与循环储水罐313之间,所述控制电源盒311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控制传动箱2内部底面上,所述通电导线312连接于控制电源盒311与循环储水罐313之间,所述循环储水罐313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控制传动箱2内部上壁,所述循环水管314垂直焊接于水压玻璃管300与循环储水罐313之间,所述进水管315垂直焊接于循环储水罐313与装置保护外壳1之间。

在使用时,通过产生的高温触发气压控制装置20进行工作,在气压控制装置20进行工作时连通电路,使传动齿轮组23和水压触发装置30进行工作,通过传动齿轮组23将液体推送到循环冷凝管310中,同时通过水压触发装置30防止液体倒流,继而通过水冷装置31中的循环储水罐313进行水温的快速置换,带走热量的同时加快水冷的速度。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能够通过计算机本身产生的高温启动内部水冷装置进行水冷工作,并且进行水冷的快速置换,加快水冷的速度,迅速带走热量进行快速降温,同时不会产生噪音,避免影响工作环境和人体健康,能够通过自动检验温度的高低自动启动水冷机构,不需要手工进行操作,省时省力,节省生产加工成本。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