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下颌运动轨迹分析的颌位关系数字重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5060发布日期:2019-01-14 18:20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颌位关系数字重建及设计制作,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下颌运动轨迹分析的颌位关系数字重建方法。



背景技术:

全牙列咬合重建修复时,颌位关系数字重建及设计制作是非常关键的步骤之一。以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为例,其传统方法中,采用牙合托制作的办法,步骤非常繁琐,而颌位关系都具有个性化特点,在实践中,不实施个性化的颌位关系数字重建及设计制作,很难满足临床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下颌运动轨迹分析的颌位关系数字重建方法,用数字重建及设计制作的颌位关系替代传统牙合托制作方法,实现口腔临床自动制取义齿颌位关系个性化功能的目标,可在短时间内客观、准确、直接测定患者上下颌之间的颌位关系,为后续数字化设计与制作义齿提供数据,提高颌位关系三维重建的效率和精度,有效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治疗操作技术水平,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有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下颌运动轨迹分析的颌位关系数字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下颌运动轨迹记录装置记录息止颌位轨迹点,记录下颌习惯性开闭口运动轨迹线集;

2)在所述轨迹线上找到与步骤2)所述投影点相距2-4mm的上方轨迹点,记为数据1;;

3)在轨迹上找到与投影点相距2-4mm的上方轨迹点,记为数据1;

4)扫描上下颌石膏模型,获取模型扫描数据,记为数据2;

5)将数据2配准于数据1;获得位于个性适合颌位关系的上下颌模型扫描数据;

6)为后续数字化设计与制作义齿提供数据,以提高颌位关系三维重建的效率和精度。

其中,所述步骤4)的上下颌石膏模型是在步骤1)完成的前期制作完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用数字重建及设计制作的颌位关系替代传统牙合托制作方法,实现口腔临床自动制取全口义齿颌位关系个性化功能的目标,可在短时间内客观、准确、直接测定患者上下颌之间的颌位关系,为后续数字化设计与制作义齿提供数据,提高颌位关系三维重建的效率和精度,有效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治疗操作技术水平,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下颌运动轨迹分析的颌位关系数字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下颌运动轨迹记录装置记录息止颌位轨迹点,记录下颌习惯性开闭口运动轨迹线集;

2)在轨迹线集上找到重复度最高的轨迹线,并提取息止颌位轨迹点在该线上的投影点;

3)在所述轨迹线上找到与步骤2)所述投影点相距2-4mm的上方轨迹点,记为数据1;;

4)扫描上下颌石膏模型,获取模型扫描数据,记为数据2;

5)将数据2配准于数据1;获得位于个性适合颌位关系的上下颌模型扫描数据;

6)为后续数字化设计与制作义齿提供数据,以提高颌位关系三维重建的效率和精度。

所述步骤4)的上下颌石膏模型是在步骤1)完成的前期制作完成。

下颌运动轨迹记录装置,或称牙颌运动轨迹记录装置,能提高数据精度和扩大牙颌的覆盖面;使用方便;可以稳定、准确、可靠地重现下颌正中关系位;可以重现下颌对上颌的各种非正中关系;可以重现、模拟患者个体下颌运动特征。

如上所述,便可较为充分的实现本发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为合理的实施实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包括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任何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上非实质性变性变更均包括在本发明包括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下颌运动轨迹分析的颌位关系数字重建方法,包括:用下颌运动轨迹记录装置记录息止颌位轨迹点,记录下颌习惯性开闭口运动轨迹线集;在轨迹线集上找到重复度最高的轨迹线,并提取息止颌位轨迹点在该线上的投影点;在轨迹线上找到与投影点相距2‑4mm的上方轨迹点,记为数据1;扫描上下颌石膏模型,获取模型扫描数据,记为数据2;将数据2配准于数据1;获得位于个性适合颌位关系的上下颌模型扫描数据。本发明用数字重建及设计制作的颌位关系替代传统牙合托制作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客观、准确、直接测定患者上下颌之间的颌位关系,为后续数字化设计与制作义齿提供数据,提高颌位关系三维重建的效率和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春;王勇;周永胜;谢秋菲;李伟伟;李琳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08.01
技术公布日:2019.0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