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绘图中安装支架自动生成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5024发布日期:2019-01-14 18:20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维绘图中安装支架自动生成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维绘图中安装支架自动生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图形一般作为具有一定粗细的线和具有一定宽度的面等的多个图象元素的集合体加以显示。在面的情况下还存在对内部加以着色地显示。

在眼下的社会中,三维图形的绘制显示软件广泛应用于各大工程建设场景,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的通风、给排水、供电、供暖都是需要管道来实现的,管道的安装需要设置支架,支架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传统方法是在模型中设置之后,进行自行核算验证,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支架的设置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在一个模型中加上支架往往需要另外一个软件进行验证核算是否合理,带来极大的不便,提供一种三维绘图中安装支架自动生成的方法,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绘图中安装支架自动生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bim模型;

s2:对模型零构件进行受力分析;

s3:从模型库中选取支架模型;

s4:对支架安装环境进行设置并进行分析;

s5:自动生成支吊架系统;

s6:生成图纸及保存;

其中步骤s4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41:设置支架避让规则及支吊架设计原则;

s42:第三方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系统分析;

s43:第三方受力系统分析;

s44:线性代数与空间几何分析算法分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bim模型为支架安装环境的三维模型,其规格尺寸需要与实际相符合匹配,相同种类的构件需要设置统一的标识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对所建立的模型的墙板、墙梁的生根点进行受力分析,平面板分析受弯强度,竖向板分析受压强度,斜面板则分析受压、受拉、受弯复合强度;梁按其具体的受力情况,分析拉弯强度、压弯强度、及以承受剪力为主的抗剪力强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模型库包括供应商支吊架数据库、企业综合支吊架排布数据库;供应商支吊架数据库是由供应商提供所需要的模型库,企业综合支吊架排布数据库是由市场上所采用最多的支吊架模型排行榜的模型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1中,所述支架避让规则为:电气设备支架位于管道支架的最顶部,通风管道支架、空调风道支架位于中层,所有类型的水管支架的在最底层,小管径支架让大管径支架,弱电管支架避让强电管支架,有压管支架让无压管支架,易弯的管道支架要让不易弯的管道支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1中,所述支吊架设计原则为:机电管线支吊架设置时,需首先考虑抗震支吊架,需要设置抗震支吊架的管时,需先设置抗震支吊架,再在抗震支吊架的基础上设置普通支吊架;如不需设置抗震支吊架,可直接设置普通支吊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2中,第三方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系统分析是建立在支架安装设置完毕,根据支架上的管道模拟环境,给排水、暖通、电气是否能够通畅进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6中,生成图纸的同时,图纸上设置有比例刻度以及图框,同时对bim进行深化支架,深化为一体的三维模型。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在建立模型时对模型统一进行管理,同时设置支架设置的相关规则,根据规则设置支架,同时在设置完毕之后进行验证核算是否合理,待全部步骤进行完毕再正式生成,同时将支架模型bim深化入三维空间模型中,供实际施工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步骤s4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绘图中安装支架自动生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bim模型;

s2:对模型零构件进行受力分析;

s3:从模型库中选取支架模型;

s4:对支架安装环境进行设置并进行分析;

s5:自动生成支吊架系统;

s6:生成图纸及保存;

其中步骤s4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41:设置支架避让规则及支吊架设计原则;

s42:第三方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系统分析;

s43:第三方受力系统分析;

s44:线性代数与空间几何分析算法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bim模型为支架安装环境的三维模型,其规格尺寸需要与实际相符合匹配,相同种类的构件需要设置统一的标识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对所建立的模型的墙板、墙梁的生根点进行受力分析,平面板分析受弯强度,竖向板分析受压强度,斜面板则分析受压、受拉、受弯复合强度;梁按其具体的受力情况,分析拉弯强度、压弯强度、及以承受剪力为主的抗剪力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模型库包括供应商支吊架数据库、企业综合支吊架排布数据库;供应商支吊架数据库是由供应商提供所需要的模型库,企业综合支吊架排布数据库是由市场上所采用最多的支吊架模型排行榜的模型库。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1中,所述支架避让规则为:电气设备支架位于管道支架的最顶部,通风管道支架、空调风道支架位于中层,所有类型的水管支架的在最底层,小管径支架让大管径支架,弱电管支架避让强电管支架,有压管支架让无压管支架,易弯的管道支架要让不易弯的管道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1中,所述支吊架设计原则为:机电管线支吊架设置时,需首先考虑抗震支吊架,需要设置抗震支吊架的管时,需先设置抗震支吊架,再在抗震支吊架的基础上设置普通支吊架;如不需设置抗震支吊架,可直接设置普通支吊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2中,第三方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系统分析是建立在支架安装设置完毕,根据支架上的管道模拟环境,给排水、暖通、电气是否能够通畅进行。

进一步的,步骤s6中,生成图纸的同时,图纸上设置有比例刻度以及图框,同时对bim进行深化支架,深化为一体的三维模型。

具体的:步骤s1中,建立bim模型,模拟真实环境,建筑的墙梁和墙板以及穿插在建筑中的管道,用于供暖、供电、给水、排水等等;同时根据管道的功能不能,设置不同的标识符,比如将供暖管记为a,供电管记为b等。然后在步骤s2中,对于建筑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墙梁以及墙板不同功能部位,进行相应的分析,保证三维模型的实际可靠性;之后在步骤s3中,从供应商支吊架数据库、企业综合支吊架排布数据库中选择合适的模型,相互结合,供应商支吊架数据库是自身携带的,企业综合支吊架排布数据库是市场上使用最多的,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下一步;步骤s41中,根据步骤s1中所设置的标识符,同时规划出设计原则,后续生成模型需要依据该原则生成;同时步骤s42对管道功能性进行测试,保证符合实际,步骤s43以及步骤s43对于支架安装的力学性能及空间结构进行测试;所有测试进行完毕,在后续步骤s5中,生成所模拟的支吊架,并在步骤s6中对模拟的支吊架进行bim深化处理,同时添加相应的比例刻度以及图框,便于使用者直观了解支架信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