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平台的智慧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5259发布日期:2019-02-01 19:22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M平台的智慧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bim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平台的智慧建筑工程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通过三维建筑模型,实现工程监理、物业管理、设备管理、数字化加工、工程化管理等功能。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在同一平台上,共享同一建筑信息模型。利于项目可视化、精细化建造。bim不再像cad一样只是一款软件,而是一种管理手段,是实现建筑业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工具。

但是现有的bim建模管理平台结构较为单一,无法详细的体现桥梁工程的管理制度,导致很多管理平台依然缺乏标签化管理,智能程度和应用无法满足桥梁工程需求。因此,发明一种基于bim平台的智慧建筑工程管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平台的智慧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平台的智慧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包括平台入口方式和bim工作平台,所述bim工作平台应用于平台入口方式内,所述平台入口方式包括电脑客户端、手机app或二维码系统,且平台入口方式是由电脑客户端、手机app和二维码系统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构成,所述bim工作平台包括bim应用平台、bim管理平台、二维码信息平台和场地模拟平台。

优选的,所述bim应用平台内包括参数化建模、梁场信息化应用和施工图优化设计。

优选的,所述bim管理平台内包括可视化进度管理、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项目施工过程信息集成管理、项目结构统计、施工过程照片管理、项目人员信息安全管理、项目大型机械设备信息安全管理和资料管理。

优选的,所述二维码信息平台内包括生产信息、进场时间、操作人员信息、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优选的,所述场地模拟平台内包括施工过程模拟、场地布置模拟、优化场地布置和vr全景浏览。

所述bim工作平台连接端设置有管理服务器,且bim工作平台设置于管理服务器内,所述电脑客户端、手机app和二维码系统设置为管理服务器入口,所述管理服务器连接端设置有多个cmos传感器,多个所述cmos传感器在建筑工地上每隔25m~30m安装一个,并且cmos传感器通过光纤通道与管理服务器线连接。

所述管理服务器连接端还设置有移动手机,且移动手机通过以太网与管理服务器无线连接。

所述管理服务器内设置有密钥模块,所述移动手机通过密钥模块与bim工作平台无线连接,并且密钥模块内设置有用户协议,所述用户协议掌握于建筑施工管理层人员手里。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平台入口方式中的电脑客户端、手机app和二维码系统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进入到bim工作平台中,可以实现多元化、便捷式项目管理,达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

2、通过bim应用平台中的参数化建模,实现二维图纸的三维可视化及三维技术交底,并且利用施工图优化设计,减少现场返工次数,节约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3、通过bim管理平台的设置,有利于对进行可视化进度管理、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项目施工过程信息集成管理、资料管理、施工过程照片管理、项目人员信息安全管理、项目大型机械设备信息安全管理,有利于对项目工程进行分类别、分属性地分析统计、提高计量人员的工作效率;

4、通过二维码信息平台的设置,可通过扫码即可查询到大型机械设备的相关生产信息、进场时间、操作人员信息、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5、通过场地模拟平台的设置,利用施工过程模拟进行施工模拟,输出三维施工流程图,并且通过场地布置模拟和vr全景浏览,实现对场地模拟出的场景进行参考,并且利用优化场地布置对模拟出的场地进行优化和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bim建模管理平台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bim建模管理平台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台入口方式、2bim工作平台、3电脑客户端、4手机app、5二维码系统、6bim应用平台、7bim管理平台、8二维码信息平台、9场地模拟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基于bim平台的智慧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包括平台入口方式1和bim工作平台2,所述bim工作平台2应用于平台入口方式1内,所述平台入口方式1包括电脑客户端3、手机app4或二维码系统5,且平台入口方式1是由电脑客户端3、手机app4和二维码系统5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构成,通过平台入口方式1中的电脑客户端3、手机app4和二维码系统5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进入到bim工作平台2中,可以实现多元化、便捷式项目管理,达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所述bim工作平台2包括bim应用平台6、bim管理平台7、二维码信息平台8和场地模拟平台9。

所述bim应用平台6内包括参数化建模、梁场信息化应用和施工图优化设计,通过bim应用平台6中的参数化建模,实现二维图纸的三维可视化及三维技术交底,并且利用施工图优化设计,减少现场返工次数,节约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所述bim管理平台7内包括可视化进度管理、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项目施工过程信息集成管理、项目结构统计、施工过程照片管理、项目人员信息安全管理、项目大型机械设备信息安全管理和资料管理,通过bim管理平台7的设置,有利于对进行可视化进度管理、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项目施工过程信息集成管理、资料管理、施工过程照片管理、项目人员信息安全管理、项目大型机械设备信息安全管理,有利于对项目工程进行分类别、分属性地分析统计、提高计量人员的工作效率。

所述二维码信息平台8内包括生产信息、进场时间、操作人员信息、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通过二维码信息平台8的设置,可通过扫码即可查询到大型机械设备的相关生产信息、进场时间、操作人员信息、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所述场地模拟平台9内包括施工过程模拟、场地布置模拟、优化场地布置和vr全景浏览,通过场地模拟平台9的设置,利用施工过程模拟进行施工模拟,输出三维施工流程图,并且通过场地布置模拟和vr全景浏览,实现对场地模拟出的场景进行参考,并且利用优化场地布置对模拟出的场地进行优化和体验效果。

所述bim工作平台2连接端设置有管理服务器,且bim工作平台2设置于管理服务器内,所述电脑客户端3、手机app4和二维码系统5设置为管理服务器入口,所述管理服务器连接端设置有多个cmos传感器,多个所述cmos传感器在建筑工地上每隔25m~30m安装一个,并且cmos传感器通过光纤通道与管理服务器线连接,有利于对建筑工地上的详细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并且上传至管理服务器内,便于对建筑工地上的事情进行记录。

所述管理服务器连接端还设置有移动手机,且移动手机通过以太网与管理服务器无线连接。

所述管理服务器内设置有密钥模块,所述移动手机通过密钥模块与bim工作平台2无线连接,并且密钥模块内设置有用户协议,所述用户协议掌握于建筑施工管理层人员手里,避免了闲杂人员随意的将照片上传至管理服务器内,从而提高了管理服务器的运行负担。

本发明工作原理:

本发明在运行时,项目参与人员通过平台入口方式1中的电脑客户端3、手机app4和二维码系统5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进入到bim工作平台2中,可以实现多元化、便捷式项目管理,达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然后通过bim应用平台6中的参数化建模,实现二维图纸的三维可视化及三维技术交底,并且利用施工图优化设计,减少现场返工次数,节约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通过bim管理平台7的设置,有利于对进行可视化进度管理、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项目施工过程信息集成管理、资料管理、施工过程照片管理、项目人员信息安全管理、项目大型机械设备信息安全管理,有利于对项目工程进行分类别、分属性地分析统计、提高计量人员的工作效率,而通过二维码信息平台8的设置,可通过扫码即可查询到大型机械设备的相关生产信息、进场时间、操作人员信息、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通过场地模拟平台9的设置,利用施工过程模拟进行施工模拟,输出三维施工流程图,并且通过场地布置模拟和vr全景浏览,实现对场地模拟出的场景进行参考,并且利用优化场地布置对模拟出的场地进行优化和体验效果;

另外每个cmos传感器对建筑工地上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并且经光纤通道上传至管理服务器内,将建筑工地上的详细信息反馈给管理服务器,同时建筑管理人员在进行现场考察时,利用移动手机对现场进行拍照采集,然后将移动手机与工地上的以太网进行无线连接,同时建筑管理人员通过输入正确的用户协议与管理服务器进行无线连接,当连接配对后,可将拍照采集到的信息上传至管理服务器内,然后可以通过bim工作平台2对建筑工程进行远程智慧化管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