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物联网的印章使用智能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2744发布日期:2019-01-16 06:4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智能印章
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移动物联网的印章使用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互联网时代,新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催生了新的行业与领域,同时也给更多的传统行业带来新的生命力,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融合了“互联网+”和物联网思维的智能印章管理系统,代表着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融合创新发展的无限可能。技术的创新引领、深度融合,给传统印章加上有形的“智能锁”。智能印章的出现满足降低业务风险的目的。现有的一种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申请号:201721251579.4),包括:印章和服务器,所述印章包括无线通信部件、定位模块、计时部件、处理器、盖印操作检测部件;其中,所述无线通信部件、所述定位模块、所述计时部件以及所述盖印操作检测部件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盖印操作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盖印操作是否完成;当盖印操作完成时,所述定位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印章所处地点的定位信息;所述计时部件用于记录盖印操作完成时的时间信息;所述无线通信部件用于将所述定位信息和所述时间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对所述定位信息和所述时间信息进行存储;所述定位模块和所述计时部件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部件电连接。实现了盖章的信息记录,对盖章环节实现了把控;但是,存在的弊端如下:1、未实现人章分离,从而存在人为因素干扰;2、未实现移动化审批;3、缺少用印前的合规性审核环节;4、智能印章技术单独存在,与办公系统不联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实现用印申请、印章管理、智能用印、事后追溯全流程监管的一种基于移动物联网的印章使用智能管理系统。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移动物联网的印章使用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印章锁定单元、用印申请单元、印章设备盖章单元;印章锁定单元,用于将印章锁定于印章设备上,由管理员进行印章放置及换章动作;用印申请单元,用于用印申请人利用智能管理终端向印章管理平台提出用印申请,审核人员利用智能管理终端对用印申请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核结果;印章设备盖章单元,用于自助盖章设备校验待用印单据的用印授权,进行盖章操作并利用印章物联网设备对用印情况进行记录。进一步,优选的结构,还包括erp系统对接单元;erp系统对接单元,将印章使用智能管理系统与erp系统对接,将印章使用智能管理系统生成的附件文件导入到erp系统,erp系统将待用印单据推送到印章使用智能管理系统,自动发起用印申请。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的智能管理终端为pc端或者移动端。一种基于移动物联网的印章使用智能管理方法,方法包括:用印申请人向管理平台提出用印申请,管理平台识别审批节点,用印申请流转至相关节点待审,审核人员对用印申请进行用印审批;审批通过后,用印申请人获得用印授权;用印申请人在自助印章设备上实现盖章操作;并对用印情况进行记录并上传管理平台。进一步,优选的方法如下:s1、用印申请人利用智能管理终端向印章管理平台提出用印申请,管理平台识别审批节点,用印申请流转至相关节点待审,审核人员利用智能管理终端对用印申请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核结果;s2、审核通过后的待用印单据通过自助盖章设备的校验,对盖章人进行拍照记录后,自助盖章设备对待用印单据完成盖章操作,并对盖章文件进行拍照记录;s3、对盖章人照片和盖章文件照片,实时上传管理平台,审核人员在线审核盖章情况,若发现异常,审核人员通过启动自助盖章设备自锁停止盖章进程;s4、审核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入管理平台随时检索用印记录。进一步,所述的s2的具体方法如下:s21、用印申请人在自助盖章设备上输入用印单据号,自助盖章设备自动审核该待用印单据是否有盖章授权;s22、自助盖章设备开启前置摄像头,并语音提示盖章人对准摄像头,盖章人点击拍照,对盖章人拍照并将照片自动上传管理平台;s23、语音提示盖章人将待用印单据放置在印章下方的工作台上;盖章人点击盖章,自助盖章设备的印章锁定单元解锁,印章自动伸出完成盖章操作;s24、盖章完成,自助盖章设备自动对盖章页拍照,并将照片自动上传至管理平台;s25、盖章动作完成一次后,自助盖章设备的可用印次数减少一次,如有剩余用印次数,则继续点击盖章按钮盖章,若无剩余用印次数,则盖章环节结束。进一步,优选的方法为,还包括所述的用印申请内容包括用印人、用印时间、用印地点、用印次数;用印记录包括用印申请内容及盖章人照片及盖章文件照片。进一步,优选的方法为,还包括管理员印章放置环节,方法如下:每台自助盖章设备分配一个管理员账号,管理员输入设备管理账号信息,自助盖章设备校验通过后,印章锁定单元解锁,管理员进行印章放置或者印章更换动作。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方法如下:s5、将印章使用智能管理系统提供开放接口与rep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将印章使用智能管理系统与erp系统对接,将印章使用智能管理系统生成的附件文件导入到erp系统,erp系统将待用印单据推送到印章使用智能管理系统,自动发起用印申请。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移动物联网的印章使用智能管理系统和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1、将物联网技术融合于印章管理系统中,利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了人章分离;2、印章使用申请全程电子化审批,提高用印审批效率,印章使用更高效;3、用印过程中可实时对盖章文件拍照,电子照片即时传送到管理平台,管理员可远程锁定印章设备,实现了事中的远程在线监控和设备控制;4、用印前合规性审核、用印中远程在线监控、用印后的记录追溯,并进行每一次盖章记录的查询,用印记录有迹可循;5、支持与erp系统无缝对接,实现盖章记录数据在不同系统间的自动流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一种基于移动物联网的印章使用智能管理系统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为一种基于移动物联网的印章使用智能管理系统,将实物印章装入高可靠智能硬件(自助盖章机)中,由智能锁防护实物印章安全,无需人为看管;盖章过程无需手动介入,盖章后实物印章自动锁定,实现自助盖章。所有用印申请均在线上发起,审核员可在移动端或pc端随时随地进行审核;用印申请单可上传证明材料、盖章文件等附件,用于合规性审核;获得用印许可后,在自助盖章设备上点击盖章,电子锁打开,自动盖章。审核人可实时查看盖章文件,并可远程操控系统实现自锁;印章管理系统可与erp业务系统联动,将有效盖章数据及时流转到业务系统中,实现erp业务从“事后核算”到“事中监控”的转变,提高erp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准确性;将智能印章系统中盖章数据作为其他业务系统的前置验证流程,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发挥系统间协作的增益价值。实施例1:印章锁定单元,实物印章放置在自助盖章机中。硬件设备具有高可靠性,普通人员无法通过机械破坏方式获取到印章;印章放置和换章操作仅可由管理员操作,其他人员无法打开智能锁,更无法接触到印章。每台自助盖章设备均分配了设备管理员账号,设备管理员具有放置实物印章、更换印章的权限,其他人员均未授予开启智能硬件设备的权限。设备管理员输入设备管理账号信息,校验通过后,印章装置开锁,管理员将准备好的实物印章放置在智能设备中,更换实物印章通与初次放置印章步骤一样。用印申请单元,当有用印需求时,用印申请人在pc端或者移动端填写用印事由、使用时间、用印次数、印章类型(合同章、法人章等类型),并可以上传附件(证明材料或者待盖章文件,发起用印申请;根据申请盖章的印章类型,系统自动识别审批节点,单据自动流转至各节点待审;各级审核人员可在pc端或者移动端审核用印申请信息,包括用印文件的附件;审核人员审(签)批通过后,用印人获得用印授权,可在自助印章设备上实现盖章操作;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用印单据可在pc端申请,也可在移动端发起,同时支持移动端审(签)批,让用印更加便捷。印章设备盖章单元,用印人(即盖章人)输入用印申请单据编号,自助印章设备自动校验当前单据各级审批节点是否均审核通过且是否获得了用印授权;已授权的单据,自助盖章设备语音提醒当前用印人对准摄像头拍照;拍照后,用印人点击盖章操作,设备自动解锁,印章落在盖章文件上,同时内置摄像头对下方的盖章文件拍照;每次盖章后,用印次数自动减少一次,如有剩余盖章次数,可继续点击盖章按钮盖章,否则系统提示无用印次数,用印结束。用印人头像和盖章文件照片实时传递到印章管理平台,管理员可在线审核已发生盖章记录,如发现异常,可立即远程控制设备自锁,剩余用印次数将无法使用。印章管理平台存储详细的用印记录,如用印人、用印时间、用印地点、用印次数、用印人照片、盖章文件照片等信息。根据需要,可随时随地检索用印记录,满足用章统计分析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作为纠纷或风险发生后的追责证据。智能印章管理系统提供开放接口,可与erp系统的合同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实现业务联动。智能印章管理系统中的用印单据及单据相关附件可自动导入到erp业务系统中,成为业务系统数据的一部分,用作附件证明材料。业务系统也可将待用印单据推送到智能印章管理系统中,自动发起用印申请,审核通过并完成盖章操作后,将盖章结果反馈给业务系统,完成数据在系统间的自动流转。代码实现过程如下:1.输入单据编号,校验盖章授权///<summary>///根据单据编号,获取盖章授权///</summary>///<paramname="code">单据编号</param>///<returns>是否拥有用印授权</returns>publicboolgetauseal(stringcode){//获取剩余用印次数intresidue=getseal(code);if(residue<=0){returnfalse;}else{//获取审核授权boolisapprove=getauapprove(code);returnisapprove;}2.erp系统获取印章系统中的用印记录信息,与业务系统联动///<summary>///系统对接接口,erp系统获取印章系统的用印记录信息///</summary>///<paramname="yyid">用印单据id</param>///<returns>返回用印记录</returns>publicdatasetgetyyjl(stringyyid){//存储用印记录datasetdsyyjl=newdataset();stringbuildersb=newstringbuilder(1024);//过滤审核通过的符合条件的单据sb.append("select*fromcbusesealapplywherelcslzt='2'andid'"+yyid+"'");try{//查询印章系统中所有复符合条件的用印的记录信息dsyyjl=db.executedataset(sb.tostring());if(dsyyjl!=null&&dsyyjl.tables.count>0&&dsyyjl.tables[0].rows.count>0){foreach(datarowdrindsyyjl.tables[0].rows){//将查询的用印信息更新到erp系统insertyyjl(dr);}}}catch(exceptione){logoperate.writelog("查询用印记录申请失败,异常信息"+e.tostring());}finally{if(db!=null){db.close();}}}3.智能印章系统主动拉取erp系统数据,与业务数据对接///<summary>///系统对接接口,智能印章系统主动拉取erp系统数据///</summary>///<paramname="flowcode">用印申请编号</param>///<returns></returns>publicyyapplyresultmodelgetyyapply(stringnm){stringbuildersb=newstringbuilder(1024);stringremark=string.empty,applicantusername=string.empty,phone=string.empty,applytimes=string.empty;intsealtypeid=0;stringsealdate=string.empty,takeoutflag=string.empty,usercode=string.empty;//组织业务数据查询逻辑sb.append("selectapplycode");sb.append(",takeoutflag");sb.append(",billtypeid");sb.append(",applyendtime");sb.append(",applyusecount");sb.append(",lszgzd_zgxm");sb.append(",applyreason");sb.append(",applymanphone");sb.append(",gspuser.codeascode");sb.append("fromcbhtapply");sb.append("leftjoinlszgzdonapplyman=lszgzd_id");sb.append("leftjoingspuserongspuser.id=lszgzd.lszgzd_userid");sb.append("wherenm='"+nm+"'andlcslzt='2'");try{//返回符合条件的业务数据集合datasetds=db.executedataset(sb.tostring());//判断是否有符合逻辑数据if(ds.tables[0].rows.count>0){datarowdr=ds.tables[0].rows[0];remark=dr["applyreason"].tostring();takeoutflag=dr["takeoutflag"].tostring();applicantusername=dr["lszgzd_zgxm"].tostring();usercode=dr["code"].tostring();applytimes=dr["applyusecount"].tostring();sealtypeid=int.parse(dr["billtypeid"].tostring();//返回所需数据model.setyyapplymodel(remark,phone,applicantusername,applytimes,sealtypeid,takeoutflag,usercode);model.result="ok";}else{model.setyyapplymodel(remark,phone,applicantusername,applytimes,sealtypeid,takeoutflag,usercode);model.result="!ok";}returnmodel;}}本发明具体涉及移动物联网、智能控制、机电一体化等技术,综合运用实现了印章加盖的智能控制。通过构建印章实物管理风险防范系统,实现了印章使用的透明、可溯、全程留痕、实时监督,对传统印章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起到事前预防、事后追溯风险的作用。多维度的风险防御,让印章使用监管更加简单、方便、安全。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几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