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服务券的发放与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88490发布日期:2019-02-01 19:31阅读:8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服务券的发放与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服务券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服务券的发放与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人口政策的调整以及二胎政策的放开,人口老年化的逐步加剧、孕产妇的数量逐步增多,因而社会人群对于医院资源的需求与日剧增,在医院内部挂号、预约、就诊、取药等需要排队的人群逐步增多。同时对于医院内老人、幼童、以及孕产妇等特殊人群体,其长时间排队势必会对自身及周围人群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其在医院内部挂号、预约、就诊、取药的过程中,介于社会道德的约束,部分社会大众会主动将公共资源让予他们,同时也影响了其余社会大众的公共资源使用。

公开号为cn106725384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孕妇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系统,通过佩戴手环可以实现孕产妇的体征测量和医院挂号等技术效果,但是作为孕产妇群体,其在怀孕期间易发胖手腕变粗,佩戴手环会出现明显不适感,此外,该文献中也不能准确确定孕产妇当前状态,存在重复预约挂号、预约就诊的可能。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同时能够及时知晓使用者当前预约状态及有效期限的电子服务券的发放与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服务券的发放与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服务券的发放与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电子券后台生成电子服务券;

(2)将电子服务券发送至使用者所在社区后台;

(3)社区后台接收电子服务券;

(4)社区后台将接收到的电子服务券转换为电子二维码;

(5)社区后台存储转换所得的电子二维码;

(6)使用者扫描并识别电子二维码后授权与医院后台的信息交互并同时获取电子服务券;

(7)医院后台获取使用者身份信息并进行身份确认,当且仅当使用者的身份认证完成后,进入下一步骤;

(8)医院后台获取使用者的电子服务券信息并进行电子服务券的状态校验,当且仅当确认电子服务券的状态同时显示为待预约、待检查、有效期限内、未核销时,进入下一步骤;

(9)使用者提出检查预约请求,当且仅当检查预约请求通过后,进入下一步骤;

(10)使用者出示电子服务券的电子二维码;

(11)医院后台接收电子二维码;

(12)核实使用者检查是否完成,当且仅当确认使用者检查完成后生成电子服务券核销指令;

(13)医院后台将电子服务券核销指令发送给电子券后台;

(14)电子券后台将电子服务券销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电子券后台生成电子服务券时同步确定电子服务券的有效时间期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使用者获取电子服务券后,电子服务券开始计时,当达到有效时间期限后医院后台仍未接收到电子二维码时,认定为电子服务券超期并自动销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每位使用者获取的电子服务券的数量具有上限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中医院后台对使用者进行身份确认同时通过语音确认和人脸识别确认。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券后台、社区后台、医院后台集成于同一智能手机或平板装置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9)中检查预约请求包括检查科室请求、检查医生请求、以及检查时间请求;当且仅当检查科室请求、检查医生请求、以及检查时间请求都通过后,才认定为检查预约请求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9)中检查预约请求中根据优先顺序进行检查科室请求、检查医生请求、以及检查时间请求的审核。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9)中对检查预约请求审核的优先顺序为检查科室请求>检查医生请求>检查时间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9)中对检查预约请求审核的优先顺序为检查科室请求>检查时间请求>检查医生请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方便,不会造成使用者因身材变化而导致的佩戴与身体直接接触的器件的不适感,同时能够及时知晓使用者当前预约状态及有效期限,避免重复预约和预约时效过长造成公共资源浪费的状况。

(2)同时包含电子服务券生成与电子服务券销毁的过程,及时对检查完成的电子服务券进行核销,避免电子服务券发放过多造成对公共资源造成的浪费。

(3)将电子服务券转换为现有技术中普通智能手机基本都能扫描并识别的电子二维码,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且不会因为使用者身材变化而造成佩戴与身体直接接触的器件的不适感。

(4)电子服务券包含有效时间期限,使用者获取电子服务券后,电子服务券开始计时,当达到有效时间期限后医院后台仍未接收到电子二维码时,认定为电子服务券超期并自动销毁,且设置每位使用者获取的电子服务券的数量具有上限限制,避免使用者取用电子服务券时间过长未使用造成的公共资源浪费,保证电子服务券使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5)检查预约请求中根据优先顺序进行检查科室请求、检查医生请求、以及检查时间请求的审核,以方便医院根据实际医院资源供给状况对使用者的检查预约请求进行先后审核,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及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子服务券的发放与使用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电子服务券的发放与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子券后台生成电子服务券;

(2)将电子服务券发送至使用者所在社区后台;

(3)社区后台接收电子服务券;

(4)社区后台将接收到的电子服务券转换为电子二维码;

(5)社区后台存储转换所得的电子二维码;

(6)使用者扫描并识别电子二维码后授权与医院后台的信息交互并同时获取电子服务券;

(7)医院后台获取使用者身份信息并进行身份确认,当且仅当使用者的身份认证完成后,进入下一步骤;

(8)医院后台获取使用者的电子服务券信息并进行电子服务券的状态校验,当且仅当确认电子服务券的状态同时显示为待预约、待检查、有效期限内、未核销时,进入下一步骤;

(9)使用者提出检查预约请求,当且仅当检查预约请求通过后,进入下一步骤;

(10)使用者出示电子服务券的电子二维码;

(11)医院后台接收电子二维码;

(12)核实使用者检查是否完成,当且仅当确认使用者检查完成后生成电子服务券核销指令;

(13)医院后台将电子服务券核销指令发送给电子券后台;

(14)电子券后台将电子服务券销毁。

具体地,步骤(1)中电子券后台生成电子服务券时同步确定电子服务券的有效时间期限。

具体地,步骤(6)中使用者获取电子服务券后,电子服务券开始计时,当达到有效时间期限后医院后台仍未接收到电子二维码时,认定为电子服务券超期并自动销毁,避免使用者取用电子服务券时间过长未使用造成的公共资源浪费,保证电子服务券使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具体地,步骤(6)中每位使用者获取的电子服务券的数量具有上限限制,避免单个使用者取用过多数量的电子服务券造成的公共资源浪费,保证电子服务券使用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具体地,步骤(7)中医院后台对使用者进行身份确认同时通过语音确认和人脸识别确认,通过现有智能手机都能实现的身份确认方式,保证使用者身份确认方便、准确。

具体地,电子券后台、社区后台、医院后台集成于同一智能手机或平板装置中,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且不会因为使用者身材变化而造成佩戴与身体直接接触的器件的不适感。

具体地,步骤(9)中检查预约请求包括检查科室请求、检查医生请求、以及检查时间请求;当且仅当检查科室请求、检查医生请求、以及检查时间请求都通过后,才认定为检查预约请求通过。

具体地,步骤(9)中检查预约请求中根据优先顺序进行检查科室请求、检查医生请求、以及检查时间请求的审核,以方便医院根据实际医院资源供给状况对使用者的检查预约请求进行先后审核,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及有效利用。

具体地,步骤(9)中对检查预约请求审核的优先顺序为检查科室请求>检查医生请求>检查时间请求,先确定是否有符合申请请求的检查科室,在此基础上确定该科室中是否有符合申请请求的检查医生,最后再确定该医生是否有符合申请请求的检查时间。

具体地,步骤(9)中对检查预约请求审核的优先顺序为检查科室请求>检查时间请求>检查医生请求,先确定是否有符合申请请求的检查科室,在此基础上确定该科室中是否有符合申请请求的检查时间,最后再确定该时间内是否有符合申请请求的检查医生。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