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识别方法与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0277256发布日期:2020-04-07 14:4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地址识别方法与装置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助于识别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地址识别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商行业、物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配送行为成为人们生活中比不可少的一环。在此过程中,配送地址是快递、外卖、物流等配送人员完成配送人员的重要信息。

配送平台在获取配送地址时,往往会设置用户手动填写地址选项,这样获取的配送地址往往存在小区、街区名称填写有误或者一个地点多个名称等情况。此时,往往需要配送人员根据经验来识别或电话咨询用户,存在效率低和识别错误而导致的走错路降低配送效率等情况。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不规范地址准确快速识别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址识别方法与地址识别装置,用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用户填写不规范配送地址导致的配送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地址识别方法,包括:在地址数据库中查找对应于配送任务的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匹配地址;如果未查找到所述匹配地址,通过配送终端获取所述配送任务结束时的地点定位坐标;根据所述地点定位坐标确定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对应的标准地址。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在地址数据库中查找对应于配送任务的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匹配地址包括:

在所述地址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全文匹配结果;

如果未查找到所述全文匹配结果,查找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模糊匹配结果;

将所述全文匹配结果或所述模糊匹配结果作为所述匹配地址。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查找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模糊匹配结果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同音字、分词结果、预设校正词汇等多个模糊相关词汇;

在所述地址数据库中查找所述多个模糊相关词汇的匹配结果。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地点定位坐标确定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对应的标准地址包括:

获取所述地点定位坐标周围预设范围内的多个标准地址;

在所述多个标准地址中查找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第一匹配结果;

如果查找到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在所述地址数据库中收录所述第一匹配结果为一个标准地址;

如果未查找到所述第一匹配结果,提取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关键词;

根据所述关键词在所述多个标准地址中查找第二匹配结果;

如果查找到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在所述地址数据库中将所述第二匹配结果记录为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标准地址。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提取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关键词包括:

在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中查找预设场景词;

确定所述预设场景词与所述预设场景词前的修饰词的组合词,在所述多个标准地址中查找所述组合词的第三匹配结果;

将所述第三匹配结果作为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

在所述地址数据库中记录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所述标准地址以及所述标准地址的定位坐标的对应关系。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

如果查找到所述匹配地址,将所述匹配地址的定位坐标发送给所述配送人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地址识别装置,包括:

地址匹配模块,设置为在地址数据库中查找对应于配送任务的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匹配地址;

定位获取模块,设置为如果未查找到所述匹配地址,通过配送终端获取所述配送任务结束时的地点定位坐标;

地址查找模块,设置为根据所述地点定位坐标确定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对应的标准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耦合到所属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地址识别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收到不规范配送地址后,根据配送人员首次妥投的地点定位坐标信息自动学习该地址,将其规范化并映射到gps坐标,记录在地址数据库中,使得类似的不规范地址再次出现时能够得到正确解析,提高了对不规范地址的识别准确度和识别效率,减少了由于地址不规范、配送人员走错路而导致的配送效率低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地址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地址识别方法的子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地址识别方法的子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地址识别方法的子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地址识别装置的方框图。

图6示意性示出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图7示意性示出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地址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1,地址识别方法100可以包括:

步骤s1,在地址数据库中查找对应于配送任务的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匹配地址;

步骤s2,如果未查找到所述匹配地址,通过配送终端获取所述配送任务结束时的地点定位坐标;

步骤s3,根据所述地点定位坐标确定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对应的标准地址。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收到不规范配送后,根据配送人员首次妥投的地点定位坐标信息自动学习该地址,将其规范化并映射到gps坐标,记录在地址数据库中,使得类似的不规范地址再次出现时能够得到正确解析,提高了对不规范地址的识别准确度和识别效率,减少了由于地址不规范、配送人员走错路而导致的配送效率低的问题。

下面,对地址识别方法100的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s1,在地址数据库中查找对应于配送任务的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匹配地址。

配送平台可以将用户手动输入而非选取的地址作为用户自定义地址。

图2是步骤s1的一个子流程图。

参考图2,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1可以包括:

步骤s11,在所述地址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全文匹配结果;

步骤s12,如果未查找到所述全文匹配结果,查找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模糊匹配结果;

步骤s13,将所述全文匹配结果或所述模糊匹配结果作为所述匹配地址。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维护一个地址数据库以用于记录非标准地址与标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识别用户自定义地址时,首先可以查找地址数据库中已经存在全文匹配结果。该全文匹配结果既可以是非标准地址的全文匹配(例如地址数据库中已经记载了这个地址与标准地址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标准地址的全文匹配(例如用户填写的地址符合标准地址的规范或大部分符合标准地址的规范)。举例来说,非标准地址例如可以为“xx银行xx支行对面”,如果在地址数据库中已记录了该非标准地址与标准地址“xx路xxx号”的对应关系,那么当用户自定义地址为“xx银行xx支行对面”时,可以在地址数据库中查找到该非标准地址的全文匹配结果,作为该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匹配地址。

在无法查询到全文匹配结果时,可以进一步查找模糊匹配结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查找用户自定义地址的模糊匹配结果例如可以为首先确定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同音字、分词结果、预设校正词汇等多个模糊相关词汇,然后在地址数据库中查找这些模糊相关词汇的匹配结果。

参考相关的模糊识别技术,可以首先确定该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同音字结果,例如“阜成路”可以对应“阜城路”、“阜诚路”等。确认同音字结果时,可以设定一定规范,例如该同音字需要比原字笔画多等(笔画多导致用户简写),以帮助精减识别范围。接下来,可以确定该用户自定义地址的预设校正词汇等。例如,可以自动确定“灰机场”的预设校正词汇“飞机场”等。预设校正词汇的词库可以外接引入,也可以根据对地址识别结果的分析而逐渐丰富。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用户自定义地址进行分词,对分词结果进行同音字确定、预设校正词汇确定等,进而确定更多模糊相关词汇。上述实施例中,确定同音字、预设校正词汇或分词的方法可以有多种,本公开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确定模糊相关词汇后,可以在地址数据库中查找这些模糊相关词汇的全文匹配结果。如果在此过程中找到用户自定义地址中模糊相关词汇的一个匹配结果,则将该匹配结果作为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匹配结果;如果找到多个匹配结果,例如对于分词情况,一个分词对应多个匹配结果,则可以根据全文来确定匹配结果。例如,一个分词的模糊相关词汇“荷兰”和“河南”都有匹配结果,但是该词之后出现了“郑州”,则可以确定前一个分词对应的匹配结果是“河南”。以上仅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设置对模糊相关词汇的多个匹配结果的唯一确定方式。

同样的,模糊匹配结果也可以为非标准地址或标准地址,在查找到模糊匹配结果后,可以将该模糊匹配结果作为该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匹配地址。

除此以外,还可能查找不到模糊匹配结果。此时,进入步骤s2。

在步骤s2,如果未查找到所述匹配地址,通过配送终端获取所述配送任务结束时的地点定位坐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将未查找到全文匹配结果或模糊匹配结果的用户自定义词汇直接发送给配送人员,供其人工识别以完成配送任务。在此过程中,可以追踪该配送任务的完成情况,并通过配送人员点击配送任务结束时的地理位置确定本次配送任务的配送地址的地点定位坐标,或者,根据配送人员定位轨迹的速度特征(在一个地点附近的停止时间超过阈值)和配送人员点击配送任务结束时的地理位置的综合结果,确定配送时妥投的位置。

在步骤s3,根据所述地点定位坐标确定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对应的标准地址。

在确定标准地址之前,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对该用户自定义地址删除无用字符串,以提高地址识别的效率。

图3是步骤s3的一个子流程图。

参考图3,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3可以包括:

步骤s31,获取所述地点定位坐标周围预设范围内的多个标准地址;

步骤s32,在所述多个标准地址中查找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第一匹配结果;

步骤s33,如果查找到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在所述地址数据库中收录所述第一匹配结果为一个标准地址;

步骤s34,如果未查找到所述第一匹配结果,提取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关键词;

步骤s35,根据所述关键词在所述多个标准地址中查找第二匹配结果;

步骤s36,如果查找到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在所述地址数据库中将所述第二匹配结果记录为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标准地址。

可以通过调用本地或第三方地图软件实现步骤s3。

例如,可以根据地点定位坐标在地图软件上确定配送地点,再根据地图软件的记录确定配送地点周围预设范围内的标准地址,该预设范围例如可以为以配送地点为圆心的圆形。确定标准地址后,在这些标准地址中查找用户自定义地址的第一匹配结果,该匹配结果例如可以是全文匹配结果或模糊匹配结果。

如果查找到第一匹配结果,说明用户自定义地址就是标准地址,只是由于地址数据库未收录才导致在步骤s1中没有找到匹配结果。所以此时可以将第一匹配地址作为一个新的标准地址收录到地址数据库中。

如果未查找到第一匹配结果,可以确定用户自定义地址中的关键词,查找关键词的第二匹配结果。

图4是步骤s34的一个子流程图。

参考图4,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34可以包括:

步骤s341,在用户自定义地址中查找预设场景词;

步骤s342,确定预设场景词与预设场景词前的修饰词的组合词,在该多个标准地址中查找该组合词的第三匹配结果;

步骤s343,将第三匹配结果作为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关键词。

首先可以检验用户自定义地址中是否含有“饭店”、“会馆”、“大厦”、“中心”等场所类型名称。如果含有,则从该名称开始向前一个字符提取子字符串,对这个子字符串与地图软件查询到的标准地址进行匹配;如果匹配失败,则再从该子字符串开始向前一个位置提取子字符串,再次进行匹配,直到匹配成功为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该用户自定义地址中含有多个场所类型名称,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确定多个关键词。

在步骤s35,查找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关键词后,可以根据该关键词之前或之后的描述词以及地点定位坐标在该多个标准地址中确定第二匹配结果。例如,如果用户自定义地址是“xx大厦对面”,查找到的关键词为“xx大厦”,则可以根据该地点定位坐标、该关键词所表示的标准地址的坐标的位置关系以及用户描述的方位词“对面”,在多个标准地址中确定该地点定位坐标对应的第二匹配结果(例如“xx路xx号”),并将该第二匹配结果在地址数据库中记录为该用户自定义地址的标准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有可能找不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关键词,或者根据关键词与描述无法在多个标准地址中确定一个第二匹配结果,此时步骤s3可以包括步骤s37:将该用户自定义地址提交人工审核数据库,由人工识别并在地址数据库中记录该用户自定义地址的标准地址。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方法100还包括在地址数据库中记录用户自定义地址、标准地址以及标准地址的定位坐标的对应关系。在地址数据库中记录有标准地址的定位坐标时,如果查找到匹配地址,可以将匹配地址(标准地址或非标准地址)的定位坐标发送给配送人员。通过自动将收货地址转变成gps坐标提供给快递员,可以方便配送导航和货物合并配送,提高配送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对用户自定义地址根据首次人工妥投信息进行自动学习,可以动态更新地址数据库,简化了地址数据库的维护流程,提高了配送任务中对用户自定义地址的识别准确度和识别效率。

下面通过具体应用场景来对上述方法100进行详细说明。

在电商平台上,如果在接到用户订单后,识别出地址部分是用户在手动填写的收货地址,可以首先将该用户自定义地址与地址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的小区、写字楼等关键词进行匹配:

如果匹配到地址关键词,则直接返回该地址关键词(小区名称等)和相应的gps坐标;

如果没有匹配到地址关键词,则判定该用户自定义地址为非标准地址,简称非标地址,则尝试模糊匹配;

如果最终没有找到匹配结果,则将该订单发送给快递员供其人工识别判断目的地。可以采集此次配送任务的运动轨迹,并且根据快递员妥投时刻的轨迹位置计算出妥投点,将该妥投点作为该非标地址的真实地址。

然后,向地图api中输入本次订单妥投点的gps坐标,获取返回的地址字符串。如果返回的地址字符串就是该非标地址,直接将该非标地址和真实地址字符串匹配存储到地址词典中;如果返回的地址字符串不是非标地址,从地图api中查询附近预设范围内(例如2公里)所有商铺、写字楼等地点名称,然后与非标地址字符串的关键词提取结果进行匹配,以最终确定该用户自定义地址所代表的地点在地图上的真实地址(包括gps定位信息)。

接下来,可以利用正则表达式对非标地址进行无用字符串删除以进行简化,在地址数据库中将简化后的非标地址与妥投的真实地址的gps坐标对应记录,从而完成对用户自定义地址的自动匹配过程和对地址数据库添加新地址的过程。

本公开实施例能够对不规范地址与地址库中的规范地址进行自动纠正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直接对配送人员返回配送任务的标准地址和gps坐标,方便导航;如果不能匹配,通过结合配送人员的配送轨迹确定妥投位置,可以进行目的地位置学习,使该不规范地址与真实妥投位置相匹配,并且对应记录到规范地址库中。这样,当再次遇到该不规范地址或与该不规范地址类似的用户自定义地址时,可以在地址数据库中迅速匹配到正确地址,节省了配送人员的查找地址的时间。通过持续的自动学习,可以不断扩大地址数据库,使第一次地址匹配率不断提升,进而提高配送效率。

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地址识别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图5示意性示出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地址识别装置的方框图。

参考图5,地址识别装置500可以包括:

地址匹配模块502,设置为在地址数据库中查找对应于配送任务的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匹配地址;

定位获取模块504,设置为如果未查找到所述匹配地址,通过配送终端获取所述配送任务结束时的地点定位坐标;

地址查找模块506,设置为根据所述地点定位坐标确定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对应的标准地址。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地址匹配模块502设置为:

在所述地址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全文匹配结果;

如果未查找到所述全文匹配结果,查找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模糊匹配结果;

将所述全文匹配结果或所述模糊匹配结果作为所述匹配地址。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查找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模糊匹配结果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同音字、分词结果、预设校正词汇等多个模糊相关词汇;

在所述地址数据库中查找所述多个模糊相关词汇的匹配结果。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地址查找模块506设置为:

获取所述地点定位坐标周围预设范围内的多个标准地址;

在所述多个标准地址中查找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第一匹配结果;

如果查找到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在所述地址数据库中收录所述第一匹配结果为一个标准地址;

如果未查找到所述第一匹配结果,提取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关键词;

根据所述关键词在所述多个标准地址中查找第二匹配结果;

如果查找到所述第二匹配结果,在所述地址数据库中将所述第二匹配结果记录为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标准地址。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提取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关键词包括:

在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中查找预设场景词;

确定所述预设场景词与所述预设场景词前的修饰词的组合词,在所述多个标准地址中查找所述组合词的第三匹配结果;

将所述第三匹配结果作为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关键词。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

地址记录模块508,设置为在所述地址数据库中记录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所述标准地址以及所述标准地址的定位坐标的对应关系。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地址匹配模块502还设置为如果查找到所述匹配地址,将所述匹配地址的定位坐标发送给所述配送人员。

由于装置500的各功能已在其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予以详细说明,本公开于此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6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600。图6显示的电子设备6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6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6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620和处理单元610)的总线63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610可以执行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s1:在地址数据库中查找对应于配送任务的用户自定义地址的匹配地址;步骤s2:如果未查找到所述匹配地址,通过配送终端获取所述配送任务结束时的地点定位坐标;步骤s3:根据所述地点定位坐标确定所述用户自定义地址对应的标准地址。

存储单元6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6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6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620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