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装置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13497发布日期:2019-03-02 02:2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装置及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企业信息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可以通过企业信息化系统实现。例如,plm(productlifecyclemanagement,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teamcenter是业内首个将单个软件应用转变为在soa(面向服务的架构)的基础上建立的plm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了平台可扩展性、应用丰富性以及可配置性。

相关技术中,企业信息化系统通常为客户端版本,例如teamcenter就是基于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的软件,用户在访问企业信息化系统时需要登录系统,进而在系统中查看并处理相关事务,效率低下,并且无法保证处理事务的及时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包括:

企业信息化系统创建第一任务,并获取所述第一任务的承担者;

在所述企业信息化系统对应的访问系统中建立与所述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

所述访问系统将所述第二任务发送至所述承担者的移动终端,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针对所述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以及

所述企业信息化系统接收所述访问系统反馈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第一任务进行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通过企业信息化系统创建第一任务,并获取第一任务的承担者。进而在企业信息化系统对应的访问系统中建立与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访问系统将第二任务发送至承担者的移动终端,并接收移动终端针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进一步企业信息化系统接收访问系统反馈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对第一任务进行操作。由此,通过企业信息化系统与访问系统、访问系统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集成交互,使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企业信息化系统,保证了企业信息化任务处理的及时性,无需用户登录企业信息化系统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另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包括:

访问系统获取第一任务以及所述第一任务的承担者;

访问系统建立与所述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并将所述第二任务发送至所述承担者的移动终端;以及

访问系统接收所述移动终端针对所述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反馈至企业信息化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访问系统获取第一任务以及第一任务的承担者,并建立与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以及将第二任务发送至承担者的移动终端。进而,访问系统接收移动终端针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反馈至企业信息化系统,以使企业信息化系统根据操作指令对第一任务进行操作。由此,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系统与访问系统、访问系统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集成交互,使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企业信息化系统,保证了企业信息化任务处理的及时性,无需用户登录企业信息化系统进行操作,能够保障用户业务的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装置,包括:

创建模块,用于创建第一任务,并获取所述第一任务的承担者;

生成模块,用于在企业信息化系统对应的访问系统中建立与所述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其中,所述访问系统将所述第二任务发送至所述承担者的移动终端,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针对所述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以及

操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访问系统反馈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第一任务进行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装置,通过企业信息化系统与访问系统、访问系统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集成交互,使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企业信息化系统,保证了企业信息化任务处理的及时性,无需用户登录企业信息化系统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访问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任务以及所述第一任务的承担者;

处理模块,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并将所述第二任务发送至所述承担者的移动终端;以及

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针对所述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反馈至企业信息化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的访问系统,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系统与访问系统、访问系统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集成交互,使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企业信息化系统,保证了企业信息化任务处理的及时性,无需用户登录企业信息化系统进行操作,能够保障用户业务的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六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创建第二任务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的时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即时通讯工具与信息化系统交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访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存储介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企业信息化系统创建第一任务,并获取第一任务的承担者。

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为企业信息化系统。

其中,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实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plm(productlifecyclemanagement,产品生命周期管理)、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等。

本实施例中,通过企业信息化系统处理相关任务时,需要创建第一任务,并获取第一任务的承担者。

作为一种示例,以审批任务为例,可以预先设置数据库存储审批任务和审批人的相关数据,进而,在进行审批时,企业信息化系统在本地或服务器创建审批任务,并查询数据库获取审批任务对应的审批人作为该任务的承担者。

其中,第一任务可以为审批任务,也可以为数据备份任务等,一个任务可以对应一个承担者,也可以对应多个承担者,此处不作限制。

步骤102,在企业信息化系统对应的访问系统中建立与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企业信息化系统可以将第一任务和对应的承担者发送至访问系统,进而,由访问系统根据第一任务在本地或服务器建立对应的第二任务。例如,第一任务为审批任务a时,第二任务也为审批任务a。

其中,访问系统与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对应关系有多种,例如,企业信息化系统为plm系统时,访问系统可以为plmeasysite(plm对外统一门户)系统。作为一种示例,访问系统可以为网页版系统。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任务的承担者为多个时,还可以在访问系统创建多个第二任务,其中,每个第二任务对应一个承担者。比如,第一任务有两个承担者a和b,可以在访问系统对应创建第二任务a和b,以便于访问系统将任务a和b分别发送至承担者a和b的客户端中。

步骤103,访问系统将第二任务发送至承担者的移动终端,并接收移动终端针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访问系统与即时通讯工具绑定,并根据承担者的信息获取即时通讯工具中承担者的客户端,进而将第二任务发送至对应客户端中。承担者通过客户端发出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客户端将操作指令发送至访问系统。

其中,即时通讯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微信、钉钉等,客户端可以为移动终端上的客户端。

例如,可以创建微信公众号并设置访问系统与微信公众号的集成接口,以使访问系统与微信绑定,进而通过微信公众号将审批任务发送至承担者的微信客户端,承担者通过微信客户端对审批任务进行操作,微信客户端生成操作指令并发送至访问系统。作为一种示例,微信客户端可以为微信移动客户端。

步骤104,企业信息化系统接收访问系统反馈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对第一任务进行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访问系统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反馈至企业信息化系统,进而,企业信息化系统根据操作指令对第一任务进行操作。例如,以审批任务为例,操作指令为同意审批,访问系统将操作指令反馈至企业信息化系统,企业信息化系统对第一任务进行同意审批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由访问系统根据操作指令对第二任务进行操作,进而将处理结果发送至企业信息化系统,进一步,企业信息化系统将处理结果与第一任务同步。例如,以审批任务为例,操作指令为同意审批,访问系统对第二任务进行同意审批的操作,则第二任务的处理结果为审批通过,进而,访问系统将处理结果发送至企业信息化系统,企业信息化系统将第一任务的处理结果同步为审批通过。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通过企业信息化系统创建第一任务,并获取第一任务的承担者。进而在企业信息化系统对应的访问系统中建立与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访问系统将第二任务发送至承担者的移动终端,并接收移动终端针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进一步企业信息化系统接收访问系统反馈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对第一任务进行操作。由此,通过企业信息化系统与访问系统、访问系统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集成交互,使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企业信息化系统,保证了企业信息化任务处理的及时性,无需用户登录企业信息化系统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访问系统与企业信息化系统进行交互。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在企业信息化系统对应的访问系统中建立与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第一任务同步到访问系统中,以生成第二任务。

作为一种示例,以plm系统为例。如图3所示,可以在plm软件teamcenter中搭建流程模板,同时在plmeasysite中搭建相应的流程模板。其中,init表示在teamcenter中启用一个任务流程,进而向plmeasysite发送消息并创建相应任务流程。当用户在teamcenter中执行任务do1时,将任务do1的执行结果同步到plmeasysite中;进而,plmeasysite中生成校验结果review,并将校验结果同步到teamcenter;进一步地,teamcenter在校验通过后执行任务do2,并将任务do2的执行结果同步到plmeasysite中。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在plmeasysite中执行任务do1时,可以将执行结果同步到teamcenter中,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访问系统可以为网页版系统。

步骤202,访问系统接收用户针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发送至企业信息化系统,其中,企业信息化系统根据操作指令对第一任务进行操作。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可以登录访问系统,并对访问系统中的第二任务进行操作,进而访问系统接收用户针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发送至企业信息化系统。进而,企业信息化系统根据操作指令对第一任务进行操作。

其中,用户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的实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语音形式、按键形式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用户不使用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情况,因此,还可以直接通过访问系统对第二任务进行操作,比如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登录网页版访问系统,由访问系统将操作指令发送至企业信息化系统,以使企业信息化系统根据操作指令对第一任务进行操作,从而实现了访问系统和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集成交互,保证了企业信息化任务处理的及时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展了产品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通过在企业信息化系统对应的访问系统中建立与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进而访问系统接收用户针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发送至企业信息化系统,使企业信息化系统根据操作指令对第一任务进行操作。由此,实现了访问系统和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集成交互,保证了企业信息化任务处理的及时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展了产品功能。

下面以plm系统与微信的交互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4,企业信息化系统通过plm软件teamcenter实现。teamcenter软件是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其进行业务操作都需要通过登录软件系统进行。因此,可以在teamcenter中创建审批任务,并获取该任务所有的承担者。进而,在plmeasysite中创建对应的审批任务。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teamcenter可以将审批任务前置到对外网页版plmeasysite,从而使plmeasysite审批完任务后,将审批结果反馈给teamcenter。

进一步地,可以开发plmeasysite与微信公众号的集成接口,将plmeasysitehtml5(超文本标记语言)界面任务箱提供到微信。进而,在进行审批时,用户通过微信关注订阅企业plm微信公众号,并通过微信公众号菜单中的预设控件进入plm审批列表,从而跳转到plmeasysite提供到微信的html5界面任务箱,打开对应审批任务并进行任务审批。需要说明的是,plmeasysite与微信公众号进行集成的实现方式可以用于移动版微信,也可以用于网页版微信,此处不作限制。进一步地,plmeasysite获取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发送至teamcenter,从而使teamcenter结束该任务并继续进行工作流中的下一个任务。

如图5所示,用户订阅微信公众号,plmeasysite与微信公众号进行集成,teamcenter可以将审批功能集成到对外网页版plmeasysite。进而,teamcenter将审批任务推送至plmeasysite,plmeasysite将审批消息推送至微信,由微信将审批消息推送给用户。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上通过微信随时对审批任务进行审批,进而访问系统plmeasysite将审批结果同步至企业信息化系统teamcenter,由此,实现了微信与teamcenter的集成交互,使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进行plm任务的审批,提高了plm任务审批的效率和及时性。进一步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系统与访问系统、访问系统与即时通讯工具之间的集成交互,保证了企业信息化任务处理的及时性,无需用户登录企业信息化系统进行操作,能够保障用户业务的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更加清楚的解释本发明,下面针对访问系统侧进行说明。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访问系统获取第一任务以及第一任务的承担者。

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为访问系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企业信息化系统创建第一任务,并获取第一任务的承担者信息。进而,企业信息化系统将第一任务以及第一任务的承担者信息发送至访问系统。

其中,访问系统与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对应关系有多种,例如,企业信息化系统为plm系统时,访问系统可以为plmeasysite(plm对外统一门户)系统。

步骤302,访问系统建立与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并将第二任务发送至承担者的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访问系统根据第一任务在本地或服务器建立对应的第二任务。例如,第一任务为审批任务a时,第二任务也为审批任务a。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任务的承担者为多个时,访问系统还可以建立多个与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并将多个第二任务分别发送至即时通讯工具中多个承担者的移动终端客户端。比如,第一任务有两个承担者a和b,可以在访问系统对应创建第二任务a和b,进而访问系统将任务a和b分别发送至承担者a和b的客户端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访问系统与即时通讯工具绑定,并根据承担者的信息获取即时通讯工具中承担者的客户端,进而将第二任务发送至对应客户端中。例如,可以创建微信公众号并设置访问系统与微信公众号的集成接口,以使访问系统与微信绑定,进而通过微信公众号将审批任务发送至承担者的微信客户端。其中,即时通讯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微信客户端可以为微信移动客户端。

步骤303,访问系统接收移动终端针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反馈至企业信息化系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承担者通过移动终端中的客户端发出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客户端将操作指令发送至访问系统。进而,访问系统接收客户端针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反馈至企业信息化系统。进一步地,企业信息化系统根据操作指令对第一任务进行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访问系统获取第一任务以及第一任务的承担者,并建立与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以及将第二任务发送至承担者的移动终端。进而,访问系统接收移动终端针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反馈至企业信息化系统,以使企业信息化系统根据操作指令对第一任务进行操作。由此,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系统与访问系统、访问系统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集成交互,进一步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系统与移动终端之间的交互,保证了企业信息化任务处理的及时性,无需用户登录企业信息化系统进行操作,能够保障用户业务的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访问系统与企业信息化系统进行交互。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建立与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中对建立与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的解释说明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2,接收用户针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发送至企业信息化系统,其中,企业信息化系统根据操作指令对第一任务进行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以登录访问系统,并对访问系统中的第二任务进行操作,进而访问系统接收用户针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发送至企业信息化系统。进而,企业信息化系统根据操作指令对第一任务进行操作。其中,用户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的实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语音形式、按键形式等。

可以理解,plmeasysite作为plm的访问系统,可以对plm系统基础功能进行解耦和应用前置开发。比如,通过解耦将plm系统内部功能单独拆分为一个或多个业务场景功能模块,如我的任务、数据查询、物料管理、项目信息管理等。进而,以应用的形式将功能模块设置在plmeasysite中,并通过集成接口的方式与plm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由此,实现了plmeasysite与plm系统的集成交互。

例如,任务对应的承担者可以进入plmeasysite“我的任务”模块查看是否有审批任务,进而按正常业务流程执行审批。此外,还可以查看plm系统和plmeasysite任务是否同步更新,在审批通过后模块中的审批任务会消失。

进一步地,创建plmeasysite账号时可以同步填写plm系统账号及对应密码,通过建立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对应的审批、文件查询、物料查询等功能的集成。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降低成本,还可以开通plm系统专用账号,进而,对于无plm系统账号的用户,可以将plmeasysite账号对应的映射账号均设置为该专用账号,从而减少plm账号采购成本。此外,还可以在用户登录plm系统时提醒用户更改密码,并在用户更改密码时后台自动记录。并且,可以在plmeasysite系统中存储plm系统账号和密码信息,以便于有plm系统账号的用户可以使用自身账号登录。由此,保证了账号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通过访问系统建立与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进而访问系统接收用户针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发送至企业信息化系统,使企业信息化系统根据操作指令对第一任务进行操作。由此,实现了访问系统和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集成交互,保证了企业信息化任务处理的及时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通过开通专用账号,降低了成本,扩展了产品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装置。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创建模块100,生成模块200,操作模块300。

其中,创建模块100,用于创建第一任务,并获取第一任务的承担者。

生成模块200,用于在企业信息化系统对应的访问系统中建立与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其中,所述访问系统将所述第二任务发送至所述承担者的移动终端,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针对所述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

操作模块300,用于接收访问系统反馈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对第一任务进行操作。

进一步地,第一任务的承担者为多个时,生成模块200具体用于:在访问系统创建多个第二任务,其中,每个第二任务对应一个承担者。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对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的解释说明,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装置,通过企业信息化系统创建第一任务,并获取第一任务的承担者。进而在企业信息化系统对应的访问系统中建立与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访问系统将第二任务发送至承担者的移动终端,并接收移动终端针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进一步企业信息化系统接收访问系统反馈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对第一任务进行操作。由此,通过企业信息化系统与访问系统、访问系统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集成交互,使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企业信息化系统,保证了企业信息化任务处理的及时性,无需用户登录企业信息化系统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访问系统。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访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访问系统包括:获取模块400,处理模块500,发送模块600。

其中,获取模块400,用于获取第一任务以及第一任务的承担者。

处理模块500,用于建立与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并将第二任务发送至即时通讯工具中承担者的移动终端客户端。

发送模块600,用于接收客户端针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反馈至企业信息化系统。

进一步地,访问系统还包括绑定模块,绑定模块用于与即时通讯工具绑定;

处理模块500具体用于:将第二任务发送至即时通讯工具中承担者的客户端,以及接收客户端针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

进一步地,第一任务的承担者为多个时,处理模块500具体用于:建立多个与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并将多个第二任务分别发送至多个承担者的客户端。

进一步地,发送模块600还用于:接收用户针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发送至企业信息化系统,其中,企业信息化系统接收访问系统反馈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对第一任务进行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对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的解释说明,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访问系统,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访问系统,通过访问系统获取第一任务以及第一任务的承担者,并建立与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二任务,以及将第二任务发送至承担者的移动终端。进而,访问系统接收移动终端针对第二任务的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反馈至企业信息化系统,以使企业信息化系统根据操作指令对第一任务进行操作。由此,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系统与访问系统、访问系统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集成交互,进一步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系统与移动终端之间的交互,保证了企业信息化任务处理的及时性,无需用户登录企业信息化系统进行操作,能够保障用户业务的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信息化系统的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