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等效电路的存储装置和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7532发布日期:2019-06-15 00:3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存储等效电路的存储装置和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其中存储有用于仿真的电感器的等效电路的存储装置以及用于提供电感器的等效电路的服务器。
背景技术
:近来,根据迅速的技术变化,缩短开发周期并确保产品在实际环境中的可靠性已经非常重要。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制造并检验试验产品之前,可使用计算机来执行仿真,以有助于开发周期的缩短。可使用实际组件的等效电路来执行这样的使用计算机的仿真。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实际组件的物理特性更精确地反映在等效电路中,所以仿真的精度被进一步改善。因此,可进一步缩短开发周期,并且还可改善产品可靠性。技术实现要素:本公开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其中存储有电感器的等效电路的存储装置。本公开的一方面还可提供用于提供电感器的等效电路的服务器。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存储装置可存储等效电路。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所述等效电路可包括:第一电感器;以及第一功能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感器,并且根据从所述第一端子流向所述第二端子的直流(dc)电流来对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电感进行调整。所述等效电路可以是连接在电感器装置的相对端子之间的电感器的等效电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服务器可存储用户终端可访问的包括等效电路的文件。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所述等效电路可包括:第一电感器;以及第一功能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感器,并且根据从所述第一端子流向所述第二端子的dc电流来对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电感进行调整。所述等效电路可以是连接在电感器装置的相对端子之间的电感器的等效电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存储装置可存储等效电路。所述等效电路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并且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第一可变电感模块,所述第一可变电感模块包括:第一电感器;以及第一功能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感器并且根据从所述第一端子流向所述第二端子的直流电流来调整所述第一可变电感模块的电感;所述等效电路是连接在电感器装置的相对端子之间的电感器的等效电路。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其中:图1是示出包括用于提供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等效电路的服务器的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图3是示出图2中示出的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等效电路的功能模块的示例的示意电路图;图4是示出耦合功率电感器的示意透视图;以及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耦合功率电感器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现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图1是示出包括用于提供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等效电路的服务器的系统的示意图。服务器2可包括存储装置1,并且可在服务器2从用户终端3接收用于提供电感器的等效电路的请求时向用户终端3提供存储在存储装置1中的电感器的等效电路。为此,用户终端3可以以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访问服务器2。用户可使用用户终端3来接收电感器的等效电路,并且可使用接收到的电感器的等效电路来执行对包括电感器的各种电路的仿真。用户终端3可包括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装置或膝上装置、移动装置(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媒体播放器等)、多处理器系统、消费类电子装置、迷你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上述的任意系统或任意装置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但不限于此。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电感器的等效电路可以是使用计算机可读编程语言来实现的文件。此外,电感器的等效电路可以是编程语言的集合。此外,如图1所示,由文件(即,编程语言的集合)实现的电感器的等效电路可被存储在包括在服务器2中的存储装置1中。存储装置1可以是大容量存储装置(诸如,硬盘驱动器(hdd)或固态驱动器(ssd))。虽然在图1中示出了电感器的等效电路被存储在包括在服务器2中的存储装置1中的情况,但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存储有电感器的等效电路的存储装置不被具体限制。也就是说,诸如光盘或便携式存储装置(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存储器等)的各种存储装置可以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中存储有电感器的等效电路的存储装置。虽然图1中未示出,但是用户终端3可包括处理单元和存储器。处理单元可包括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并且可具有多个核。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快闪存储器等)或其组合。从服务器2接收的电感器的等效电路可被加载到存储器中,以便通过处理单元执行。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对包括电感器的电路进行仿真的程序也可被加载到存储器中。虽然未示出,但是用户终端3可包括使计算装置能够与其它装置(例如,计算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连接。这里,通信连接可包括调制解调器、网络接口卡(nic)、集成网络接口、射频发送器/接收器、红外端口、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或用于将计算装置连接到其它计算装置的其它接口。此外,通信连接可包括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此外,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存储有电感器的等效电路的存储装置可以是便携式存储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终端可通过各种互连(例如,外围组件互连(pci)、usb、固件(ieee1394)、光学总线结构等)连接至便携式存储装置。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等通常是指计算机相关的实体,所述计算机相关的实体是硬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正被执行的软件。例如,模块可以是在处理器上正在执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结构、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但不限于此。例如,正在控制器上驱动的应用程序和控制器两者可以是组件。一个或更多个组件可存在于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并且组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或分布在两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在图2中,nt1和nt2指的是电感器的两个端子。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等效电路可包括连接在第一端子nt1和第一节点n1之间的第一电阻器r1、连接在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的第一可变电感模块11、连接在第二节点n2和第三节点n3之间的第二可变电感模块12、连接在第三节点n3和第四节点n4之间的第三可变电感模块13、连接在第四节点n4和第二端子nt2之间的第四可变电感模块14、并联连接至第二可变电感模块12的第二电阻器r2、并联连接至第三可变电感模块13的第三电阻器r3、并联连接至第四可变电感模块14的第四电阻器r4以及设置在第一端子nt1和第二端子nt2之间并彼此串联连接的电容器c1和第五电阻器r5。虽然在图2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容器c1和第五电阻器r5彼此串联连接在第一端子nt1和第二端子nt2之间,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可选地和/或可选择地,电容器c1和第五电阻器r5可并联连接在第一端子nt1和第二端子nt2之间。第一可变电感模块11可包括第一功能模块f1和第一电感器l1,第二可变电感模块12可包括第二功能模块f2和第二电感器l2,第三可变电感模块13可包括第三功能模块f3和第三电感器l3,并且第四可变电感模块14可包括第四功能模块f4和第四电感器l4。第一电感器l1、第二电感器l2、第三电感器l3和第四电感器l4的电感的总和可被设置为与将由等效电路表示的电感器的电感相同。例如,当具有4μf电感的电感器被表示为等效电路时,第一电感器l1、第二电感器l2、第三电感器l3和第四电感器l4的电感可分别被设置为2μf、1μf、0.5μf和0.5μf。第一可变电感模块11、第二可变电感模块12、第三可变电感模块13和第四可变电感模块14可用作电感器,所述电感器具有根据流至将被表示为等效电路的电感器的直流(dc)电流的大小来确定的电感。也就是说,第一功能模块f1可执行以电感器代替第一可变电感模块11的功能,所述电感器的电感被确定为系数与第一电感器l1的电感的乘积,所述系数由第一可变电感模块11根据流至将被表示为等效电路的电感器的dc电流的大小确定。第二功能模块f2可执行以电感器代替第二可变电感模块12的功能,所述电感器的电感被确定为系数与第二电感器l2的电感的乘积,所述系数由第二可变电感模块12根据流至将被表示为等效电路的电感器的dc电流的大小确定。第三功能模块f3可执行以电感器代替第三可变电感模块13的功能,所述电感器的电感被确定为系数与第三电感器l3的电感的乘积,所述系数由第三可变电感模块13根据流至将被表示为等效电路的电感器的dc电流的大小确定。第四功能模块f4可执行以电感器代替第四可变电感模块14的功能,所述电感器的电感被确定为系数与第四电感器l4的电感的乘积,所述系数由第四可变电感模块14根据流至将被表示为等效电路的电感器的dc电流的大小确定。可根据将被表示为等效电路的电感器的物理特性、频率特性等,来确定第一电阻器r1、第二电阻器r2、第三电阻器r3、第四电阻器r4和第五电阻器r5的电阻及电容器c1的电容。此外,第二可变电感模块12、第三可变电感模块13和第四可变电感模块14可被用于反映将被表示为等效电路的电感器的频率特性以及反映将由等效电路表示的电感器的dc偏置特性。虽然图2中示出了使用四个可变电感模块的情况,但是可变电感模块的数量可根据需要来确定。图2中示出的端子nt1和nt2之间的电路可与嵌入在电感器装置的主体中的电感器等效,所述电感器装置处于设置在主体的外表面并连接至电感器的相对端的两个端子之间。图3是示出图2中示出的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等效电路的第一可变电感模块的示例的示意电路图。图3的端子a、b、c和d是指与图2的第一功能模块f1的端子a、b、c和d相同的端子。也就是说,端子a可以是第一功能模块f1的输入端子,端子b可以是连接至第一电感器l1的一端的端子,端子c可以是连接至第一电感器l1的另一端的端子,并且端子d可以是第一功能模块f1的输出端子。第一功能模块f1可以以其调用特定功能的形式来实现。详细地,第一功能模块f1可用于根据流过第一端子nt1和第二端子nt2的dc电流来确定预定系数。例如,参照其中存储电流值和与电流值对应的系数的表,第一功能模块f1可返回根据dc电流的值确定的系数。第一子模块111、第二子模块112、第三子模块113、第四子模块114和第五子模块115中的每个可由预定功能(或者命令或库)或多个功能(或者多个命令或多个库)来实现。预定功能(或者命令或库)可包括与其它电子组件或装置或者其它电子组件或装置的组合的特性有关的信息。电子组件或装置可以是开关、晶体管、二极管、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电流源、电压源、电压至电流转换器或电流至电压转换器,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第一子模块111可输出dc电流信息,所述dc电流信息是关于从第一端子nt1(见图2)流向第二端子nt2(见图2)的dc电流的信息。第一子模块111可将dc电流信息转换为电压值并输出所述电压值。第二子模块112可输出dc电流信息的绝对值。第三子模块113可输出根据dc电流信息的绝对值确定的系数。第三子模块113可输出随dc电流信息的绝对值的增大而减小的系数。例如,第三子模块113可在dc电流信息的绝对值是0时输出1,在dc电流信息的绝对值是1时输出0.8,并且在dc电流信息的绝对值是2时输出0.7。第三子模块113可包括查找表等,并且可参照查找表来输出系数。例如,查找表可与下面的表1相同。表1dc电流系数0110.820.7第三子模块113还可在查找表的基础上计算系数。例如,当dc电流信息的绝对值是1.5时,第三子模块113可计算出系数是0.75。第四子模块114可输出与连接在端子b和端子c之间的第一电感器l1的电感有关的信息。例如,第四子模块114可允许当前从端子a流向端子d的电流从端子b流向端子c,以允许端子c的电压为由第一电感器l1的电感确定的电压,并输出端子c的电压。第五子模块115可将第四子模块114的输出值乘以第三子模块113的输出值,并输出通过乘法获得的结果。例如,第五子模块115可输出通过将通过当前从端子a流向端子d的电流施加在第一电感器l1两端的电压乘以从第三子模块113输出的系数而获得的电压。因此,第一功能模块f1可允许与如下情况下的电压-电流特性相同的电压-电流特性呈现在端子a和端子d之间:具有通过将第一电感器l1的电感乘以从第三子模块113输出的系数获得的电感的电感器连接在端子a和端子d之间。尽管第二功能模块f2至第四功能模块f4的参数可能与第一功能模块f1的参数不同,但是第二功能模块f2至第四功能模块f4中的每个可以以与图3中示出的第一功能模块f1类似的方式被配置。图4是示出耦合功率电感器的示意透视图。耦合功率电感器可包括彼此磁耦合的两个电感器l10和l20。第一电感器l10可连接在端子nt11和端子nt12之间,并且第二电感器l20可连接在端子nt21和端子nt22之间。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耦合功率电感器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耦合功率电感器的等效电路可包括连接在端子nt11和第一节点n11之间的第一电阻器r11、连接在第一节点n11和第二节点n12之间并包括功能模块f11和电感器l11的第一可变电感模块、连接在第二节点n12和第三节点n13之间并包括功能模块f12和电感器l12的第二可变电感模块、连接在第三节点n13和第四节点n14之间并包括功能模块f13和电感器l13的第三可变电感模块、连接在第四节点n14和端子nt12之间并包括功能模块f14和电感器l14的第四可变电感模块、并联连接至第二可变电感模块的第二电阻器r12、并联连接至第三可变电感模块的第三电阻器r13、并联连接至第四可变电感模块的第四电阻器r14、设置在端子nt11和端子nt12之间并彼此并联连接的电容器c11和第五电阻器r15、连接在端子nt21和第五节点n21之间的第六电阻器r21、连接在第五节点n21和第六节点n22之间并包括功能模块f21和电感器l21的第五可变电感模块、连接在第六节点n22和第七节点n23之间并包括功能模块f22和电感器l22的第六可变电感模块、连接在第七节点n23和第八节点n24之间并包括功能模块f23和电感器l23的第七可变电感模块、连接在第八节点n24和端子nt22之间并包括功能模块f24和电感器l24的第八可变电感模块、并联连接至第六可变电感模块的第七电阻器r22、并联连接至第七可变电感模块的第八电阻器r23、并联连接至第八可变电感模块的第九电阻器r24以及设置在端子nt21和端子nt22之间并彼此并联连接的电容器c21和第十电阻器r25。在这种情况下,图5中示出的端子nt11和端子nt12之间的电路可与图4中示出的第一电感器l10等效,图5中示出的端子nt21和端子nt22之间的电路可与图4中示出的第二电感器l20等效,并且端子nt11和端子nt12之间的电路中的电感器之间的磁耦合与端子nt21和端子nt22之间的电路中的电感器之间的磁耦合的组合可与图4中示出的第一电感器l10和第二电感器l20之间的磁耦合等效。电感器l11、l12、l13和l14的电感的总和可被设置为与图4的第一电感器l10的电感相同。此外,电感器l21、l22、l23和l24的电感的总和可被设置为与图4的第二电感器l20的电感相同。电感器l11和l21之间的耦合系数、电感器l12和l22之间的耦合系数、电感器l13和l23之间的耦合系数以及电感器l14和l24之间的耦合系数可基于第一电感器l10和第二电感器l20之间的耦合系数而被设置。例如,电感器l11和l21之间的耦合系数、电感器l12和l22之间的耦合系数、电感器l13和l23之间的耦合系数以及电感器l14和l24之间的耦合系数的总和可被设置为与第一电感器l10和第二电感器l20之间的耦合系数相同。上述的可变电感模块可用作具有根据流至将被表示为等效电路的电感器的dc电流的大小确定的电感的电感器。参照针对图2和图3的描述,可容易理解可变电感模块的功能(具体地,在可变电感模块中包括的功能模块f11、f12、f13、f14、f21、f22、f23和f24的功能)。电阻器r11、r12、r13、r14、r15、r21、r22、r23、r24和r25及电容器c11和c12的大小可根据图4中示出的耦合功率电感器的物理特性、频率特性等来确定。如上所述,根据其中存储有用于仿真的电感器的等效电路的存储装置及用于提供电感器的等效电路的服务器,可在仿真时精确地反映dc偏置特性以及频率特性,使得仿真可被更精确地执行。虽然以上已示出并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修改和变型。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