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行业共享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运单和通行证信息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39828发布日期:2019-01-08 20:15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跨行业共享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运单和通行证信息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管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共享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运单和通行证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移动危险源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恶性事故,对公共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问题正逐步地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2009年,公安部启用了全国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2011年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和安监总局发文要求运输企业于2012年起必须为危险品车辆安装卫星定位装置,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控系统。但由于危险货物公路运输涉及到安监、公安、交通、环保等多个政府部门,也涉及运输企业、危险货物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仓储企业,特别是在政府监管方面,涉及危险货物名称和数量跨部门信息共享和监管。目前,按照相关法律职责分工,交通运输部门(面向运输企业)只负责审核运输企业资质、审核企业申报的运输驾驶人和押运人名单的资格,并核发纸质的货物运输单(即运单),而公安机关治安部门(面向经营企业和生产企业)只负责批量核发纸质的危险品购置许可证,公安机关交管部门(面向托运人)负责核发纸质的危险品运输通行证。

但是在交通运输实际运行和行业监管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执法部门间缺乏横向的危险货物信息共享交换。由于目前交通运输部门内部没有建成全国统一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信息监管平台,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安机关间也没有建立有效的联网共享机制,公安机关无法了解交通运输部门核发的纸质的货物运输单信息,交通运输部门也无法了解公安机关核发的纸质的危险品购置许可证和危险品运输通行证信息,向各政府部门申请时填写的信息可能不一致,申请的和运输的货物/数量也可能不一致,造成监管漏洞。从近五年发生的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原因分析,其共同点就是生产、托运、承运、收货、装卸等运输的全过程未能实现有效衔接,源头管控缺失。2014年底交通运输部决定在北京、江苏、浙江等6省(市)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试点工作,拟建立跨省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信息监管平台,重点实现电子运单信息的源头采集、运输目的地签收,也计划与各级公安机关实现信息共享为此,但是二年多的试点效果来看,源头运输企业的货物电子运单网上填报率不到50%,运输目的地(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的货物电子运单网上确认率不到过5%。二是各地公安机关缺乏有效手段对危险货物的运输过程进行监管。据统计,我国近五年发生的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中,有77%发生在运输途中。由于纸质的货物运输单和危险品运输通行证的管理方式落后,公安交管部门只能采用传统的路面拦车检查方式,人工核对货物运输单,效率低下且影响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正常通行,无法通过电子警察等路面交通执法装备自动预警无合法的货物运输单的运输车辆等违法行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跨行业共享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运单和通行证信息的方法,利用机动车电子标识作为信息载体,实现跨行业、跨地区对危险货物运单信息和运输通行证信息的安全共享。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跨行业共享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运单和通行证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托运人或承运人提交危险货物运单申请,交通运输部门审核危险货物托运人或承运人提交的危险货物名称和数量、以及运输车辆的资质和驾驶人的资质;

交通运输部门使用rfid读写设备读取运输车辆上由公安机关核发的机动车电子标识中的车辆登记信息,并核对运输车辆和驾驶人的资质;车辆登记信息合规且运输车辆和驾驶人的资质符合所运输危险货物对应条件的,进入下一步,否则拒绝申请;

步骤s2,交通运输部门将核准的危险货物运单信息,包括运单编号、危险货物名称、数量、始发地、目的地、驾驶人信息通过手持式rfid读写设备写入机动车电子标识中;

步骤s3,危险货物承运人向公安交管部门提交危险货物运输通行证申请,公安交管部门使用rfid读写设备读取机动车电子标识中的货物运单信息,与危险货物运输通行证申请中相关信息进行比对,比对无误则进入下一步,否则拒绝申请;

步骤s4,公安交管部门核定危险货物的运输时间和通行线路,将核准的运输通行证信息,包括通行证编号、危险货物名称、数量、核准的运输时间和通行线路、始发地、目的地信息,写入机动车电子标识中;

步骤s5,运输车辆在行驶途中,公安交管部门安装在路侧的rfid读写设备将自动识别途径车辆上机动车电子标识中的信息,并自动判别该车有无合法的危险货物运单和运输通行证,以及是否按规定的运输时间和通行线路通行;发现违规行为即发出预警;

步骤s6,危险货物到达目的地后,通过rfid读写设备清除机动车电子标识中的危险货物运单信息和运输通行证信息。

进一步地,车辆在在行驶途中的临时停靠点,检察人员通过手持式rfid读写设备自动查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是否持有效的危险货物运单和运输通行证。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在跨行政区域跨部门跨行业间的信息孤岛难于突破的现实情况下,解决了交通运输部门的运单信息和公安交管部门的运输通行证信息的共享问题;二是解决了交通运输部门可以根据电子标识信息核实运输车辆的真伪,避免不法分子利用“假牌”和“套牌”车辆申领货物运单;三是解决路面交通执法装备自动识别“无有效凭证”等违规承运危险货物的车辆,便于警方协同交通运输部门及时发现无危险货物运单的违法行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跨行业共享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运单和通行证信息的方法,通过公安机关核发的机动车电子标识以及安装在道路关键点段的固定式rfid读写设备,以及交通运输部门和从事危险货物经营的企业配备的手持式rfid读写设备及相关应用平台等实现,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托运人或承运人提交危险货物运单申请,交通运输部门审核危险货物托运人或承运人(运输企业)提交的危险货物名称和数量、以及运输车辆的资质和驾驶人的资质;

交通运输部门使用手持式rfid读写设备读取运输车辆上由公安机关核发的机动车电子标识中的车辆登记信息,并核对运输车辆和驾驶人的资质;车辆登记信息合规且运输车辆和驾驶人的资质符合所运输危险货物对应条件的,进入下一步,否则不予受理;

车辆登记信息包括:车辆号牌、车辆类型、使用性质、核定载货量和车辆年检记录等信息;车辆登记信息合规,例如车辆号牌一致,车辆类型为载货汽车,使用性质为货运,提交的危险货物数量不超过核定载货量,车辆年检记录正常等;

步骤s2,交通运输部门将核准的危险货物运单信息,包括运单编号、危险货物名称、数量、始发地、目的地、驾驶人信息通过手持式rfid读写设备写入机动车电子标识中;

步骤s3,危险货物承运人向公安交管部门提交危险货物运输通行证申请,公安交管部门使用手持式rfid读写设备读取机动车电子标识中的货物运单信息,与危险货物运输通行证申请中相关信息进行比对,比对无误的进入下一步,否则拒绝申请;

步骤s4,公安交管部门核定危险货物的运输时间和通行线路,将核准的运输通行证信息,包括通行证编号、危险货物名称、数量、核准的运输时间和通行线路、始发地、目的地信息,写入机动车电子标识中;

步骤s5,运输车辆在行驶途中,公安交管部门安装在路侧的固定式rfid读写设备将自动识别途径车辆上机动车电子标识中的信息,并自动判别该车有无合法的危险货物运单和运输通行证,以及是否按规定的运输时间和通行线路通行;发现违规行为即发出预警,以便通知执勤民警进行拦截处置;

如果发现车辆上车辆电子标签未签注运单信息和运输通行证信息,或签注的危险货物运单/运输通行证已失效的,或未按规定运输时间和通行线路行驶的,则判定为违规行为;

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临时停靠点,交警可通过手持式rfid读写设备读取车辆电子标签,自动查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是否持有效的危险货物运单和运输通行证;

步骤s6,危险货物到达目的地后,收货人可通过手持式rfid读写设备清除机动车电子标识中的危险货物运单信息和运输通行证信息。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