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个人求职与企业招聘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47941发布日期:2019-03-19 23:0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个人求职与企业招聘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才招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个人求职与企业招聘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上有着诸多招聘网站,但是目前还是不能避免求职者爽约和企业发出录取通字书而求职者不能报到的现象,也不能提供所有会员更好的发展,不能大数据的信息自动匹配及人才库的提供,更多的是需要用人单位从诸多简历中进行筛选,耗时耗力,还有专门委托第三方机构招聘所需人员,多种方式的沟通,中间环节的重复,求职者与企业双方之间难以沟通,导致求职者求职不便,企业招聘人才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模式缺陷,提供一种个人求职与企业招聘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所有子模块内的有效数据将永久保存,平台可根据求职者与企业登记的信息自动大数据匹配对接,使求职者与企业在第一时间就能对接面试,app的推广采用“裂变营销”的模式,每个使用用户都能生成自己唯一的二维码,可直接将此二维码打印出来宣传发展新用户,平台以奖励和处罚积分的方式打造企业与求职者双方之间的诚信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个人求职与企业招聘的系统,包括app客户端,所述app客户端包含有个人求职关注以及企业招聘关注,其中个人求职关注包含有我的简历、投递记录、收到邀约、待企业面试、以及面试记录具体几个子模块,所述企业招聘关注包含有我要招聘、应聘人员、发出邀约、待面试人员以及已面试人员具体几个子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我的简历中用于编辑简历和进入岗位栏,其中编辑简历中包含有个人认证,所述投递记录用于记录个人求职投递的记录,所述收到邀约子模块中用于接收企业发布的邀约信息和平台推荐,所述面试记录子模块中包含有待办、未录取、待入职、期内在职、期内离职以及期后在职具体几个子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我要招聘子模块中包含有发布招聘、账户充值、完善信息、进入人才栏具体几个子模块,所述应聘人员包含有个人投递和平台推荐,所述发出邀约包含有待回复人员、回信人员以及拒绝人员具体几个子模块。

本发明一种个人求职与企业招聘的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企业首先在“我要招聘”中完善企业信息,通过平台审核后发布招聘,并在岗位栏中展示;求职者在“我的简历”中完善个人信息,进行个人认证后,即可进入岗位栏寻找有意向的企业,进行投递简历,求职者在“投递记录”模块中可查看所有投递过的记录,企业可在“应聘人员”模块中的“个人投递”栏中查看求职者简历并发送面试邀约,同时,求职者的简历也会根据其求职意向展示在人才栏中,企业也可主动进入人才栏搜寻合适的简历并向其发送面试邀约;企业除了在“应聘人员”模块中的“个人投递”栏中收到求职者的投递之外,在“平台推荐”一栏中还可收到平台的推荐简历:平台将根据企业发布的招聘岗位信息自动评估,以岗位和人才1:10的比例推荐匹配度最高的人才简历,待企业全部浏览且处理完毕,若仍无达到1:10发出合适的邀约,平台会再次补足未达1:10发出邀约的简历,以此类推,对于不合适简历,以忽略跳过,求职者收不到被忽略的消息提示;

b.在企业向求职者发送面试邀请后,求职者在收到邀约模块中的企业邀约栏中可查看企业的岗位信息;同时,在平台推荐栏,求职者也可收到平台的推荐简历:平台将根据求职者发布的求职信息自动评估,以个人和岗位1:10的比例推荐匹配度最高的岗位信息,待求职者全部浏览且处理完毕,若仍无达到1:10发出合适的岗位投递,平台会再次补足未达1:10推送岗位信息,以此类推,对于不合适的岗位,以忽略跳过,企业收不到被忽略的消息提示,企业在“应聘人员”模块中的“个人投递”栏中查看简历时可做“忽略”及“发送面试邀约”操作,若企业选择“忽略”,则求职者将在个人消息推送中收到该企业“暂不合适”的通知;

c.企业在给求职者发送完面试邀约后,需等待求职者回复,此时,所有记录将记录在企业的“发出邀约”模块中的“待回复人员”栏中。若求职者在“收到邀约”中选择“沟通”,企业可在“回信人员”一栏中查看信息;若求职者选择“拒绝”,则企业可在“拒绝人员”一栏中查看信息;若求职者在“收到邀约”中选择“同意”,企业可在“待面试人员”模块中查看详细信息,可直接点击视频面试,同时求职者也可在“待面试企业”模块继续相应操作;

d.当求职者同意面试后,若未参与面试,则企业可在“待面试人员”模块中点击“爽约”按钮,求职者进行相应惩罚扣分,并在个人消息中收到推送通知;若面试后,企业认为该求职者不适合,可进行“未录取”操作,求职者将在其“面试记录”模块里的“未录取”一栏中查看记录;若企业认为该求职者仍需复试,可点击“待复试”按钮,求职者将在其“收到邀约”模块里的“企业邀约”一栏中查看消息,进行复试确认;若企业认为该求职者符合要求,同意录取,可点击“录取”按钮,求职者可在其“面试记录”模块里的“待办”栏中进行确认,企业则在其“已面试人员”模块中的“待确认”栏中等待求职者确认;

e.若求职者在“面试记录”模块中“待办”栏中收到“hr同意录取待确认”时,若该求职者同意,则企业和求职者都可进入“待入职”栏中查看并确认;待双方都确认入职后,则双方都可进入“期内在职”栏中查看信息;若在入职保障期间内,该求职者申请离职或企业认为该求职者不合适,求职者和企业双方确认离职后,都可在“期内离职”栏中查看信息;若该求职者入职后持续在职时间超过该职位保障期时间,则求职者和企业双方都可在“期后在职”栏中查看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个人求职关注以及企业招聘关注中均包含有积分模块,所述积分模块是企业发布岗位信息时需支付的积分额度以及求职人员最终确认入职后所获得的积分额度,求职者获得的积分是企业支付积分额度的一半,积分可用于提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企业招聘关注中还包含有免费体验功能,企业通过免费体验功能免费发布岗位信息,但仅此发布功能;若想享受完整招聘渠道,即发布岗位、查看简历、发出面试邀约、面试录取功能,企业须在发布岗位信息时支付相对应的积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岗位栏包含有国千专才、钻石金领、黑金白领、匠心蓝领、闪电兼职、小白实习、安心家政和退休返聘八大类人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app客户端还包含有二维码,app的推广采用“裂变营销”的模式,每个使用用户都能生成自己唯一的二维码,可直接将此二维码转发或打印出来宣传发展新用户,通过推荐他人使用并且求职或招聘成功后,推荐者及被推荐者都将获得对应积分,平台以奖励和处罚积分的方式打造企业与求职者双方之间的诚信度,减少求职者爽约的频率,同时也能减少企业发出录取通知书而求职者不来报到的现象,降低企业的损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有子模块内的有效数据将永久保存,平台可根据求职者与企业登记的信息自动大数据匹配对接,也可人工查询信息对接,使求职者与企业在第一时间就能对接面试,特殊情况需求下,还可满足线上视频直接面试,提高效率。app的推广采用“裂变营销”的模式,每个使用用户都能生成自己唯一的二维码,可直接将此二维码转发或打印出来宣传发展新用户,通过推荐他人使用并且求职或招聘成功后,推荐者及被推荐者都将获得对应积分,平台以奖励和处罚积分的方式打造企业与求职者双方之间的诚信度,减少求职者爽约的频率,同时也能减少企业发出录取通知书而求职者不来报到的现象,降低企业的损失。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框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发明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个人求职与企业招聘的系统,包括app客户端,app客户端包含有个人求职关注以及企业招聘关注,其中个人求职关注包含有我的简历、投递记录、收到邀约、待企业面试、以及面试记录具体几个子模块,企业招聘关注包含有我要招聘、应聘人员、发出邀约、待面试人员以及已面试人员具体几个子模块。

我的简历中用于编辑简历和进入岗位栏,其中编辑简历中包含有个人认证,投递记录用于记录个人求职投递的记录,收到邀约子模块中用于接收企业发布的邀约信息和平台推荐,面试记录子模块中包含有待办、未录取、待入职、期内在职、期内离职以及期后在职具体几个子模块。

我要招聘子模块中包含有发布招聘、账户充值、完善信息、进入人才栏具体几个子模块,应聘人员包含有个人投递和平台推荐,发出邀约包含有待回复人员、回信人员以及拒绝人员具体几个子模块。

本发明提供一种个人求职与企业招聘的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企业首先在“我要招聘”中完善企业信息,通过平台审核后发布招聘,并在岗位栏中展示;求职者在“我的简历”中完善个人信息,进行个人认证后,即可进入岗位栏寻找有意向的企业,进行投递简历,求职者在“投递记录”模块中可查看所有投递过的记录,企业可在“应聘人员”模块中的“个人投递”栏中查看求职者简历并发送面试邀约,同时,求职者的简历也会根据其求职意向展示在人才栏中,企业也可主动进入人才栏搜寻合适的简历并向其发送面试邀约;企业除了在“应聘人员”模块中的“个人投递”栏中收到求职者的投递之外,在“平台推荐”一栏中还可收到平台的推荐简历:平台将根据企业发布的招聘岗位信息自动评估,以岗位和人才1:10的比例推荐匹配度最高的人才简历,待企业全部浏览且处理完毕,若仍无达到1:10发出合适的邀约,平台会再次补足未达1:10发出邀约的简历,以此类推,对于不合适简历,以忽略跳过,求职者收不到被忽略的消息提示;

b.在企业向求职者发送面试邀请后,求职者在收到邀约模块中的企业邀约栏中可查看企业的岗位信息;同时,在平台推荐栏,求职者也可收到平台的推荐简历:平台将根据求职者发布的求职信息自动评估,以个人和岗位1:10的比例推荐匹配度最高的岗位信息,待求职者全部浏览且处理完毕,若仍无达到1:10发出合适的岗位投递,平台会再次补足未达1:10推送岗位信息,以此类推,对于不合适的岗位,以忽略跳过,企业收不到被忽略的消息提示,企业在“应聘人员”模块中的“个人投递”栏中查看简历时可做“忽略”及“发送面试邀约”操作,若企业选择“忽略”,则求职者将在个人消息推送中收到该企业“暂不合适”的通知;

c.企业在给求职者发送完面试邀约后,需等待求职者回复,此时,所有记录将记录在企业的“发出邀约”模块中的“待回复人员”栏中。若求职者在“收到邀约”中选择“沟通”,企业可在“回信人员”一栏中查看信息;若求职者选择“拒绝”,则企业可在“拒绝人员”一栏中查看信息;若求职者在“收到邀约”中选择“同意”,企业可在“待面试人员”模块中查看详细信息,可直接点击视频面试,同时求职者也可在“待面试企业”模块继续相应操作;

d.当求职者同意面试后,若未参与面试,则企业可在“待面试人员”模块中点击“爽约”按钮,求职者进行相应惩罚扣分,并在个人消息中收到推送通知;若面试后,企业认为该求职者不适合,可进行“未录取”操作,求职者将在其“面试记录”模块里的“未录取”一栏中查看记录;若企业认为该求职者仍需复试,可点击“待复试”按钮,求职者将在其“收到邀约”模块里的“企业邀约”一栏中查看消息,进行复试确认;若企业认为该求职者符合要求,同意录取,可点击“录取”按钮,求职者可在其“面试记录”模块里的“待办”栏中进行确认,企业则在其“已面试人员”模块中的“待确认”栏中等待求职者确认;

e.若求职者在“面试记录”模块中“待办”栏中收到“hr同意录取待确认”时,若该求职者同意,则企业和求职者都可进入“待入职”栏中查看并确认;待双方都确认入职后,则双方都可进入“期内在职”栏中查看信息;若在入职保障期间内,该求职者申请离职或企业认为该求职者不合适,求职者和企业双方确认离职后,都可在“期内离职”栏中查看信息;若该求职者入职后持续在职时间超过该职位保障期时间,则求职者和企业双方都可在“期后在职”栏中查看信息。

个人求职关注以及企业招聘关注中均包含有积分模块,积分模块用于企业发布岗位信息时支付以及求职人员最终确认入职后获得,可用于提现,招聘流程全部依附于app客户端平台处理,且对求职者及企业hr都有相应积分的奖励,为保障双方操作的透明化、公平公正公开化以及诚信化,若有任何一方存在不诚信操作,平台将自动把不诚信的一方记录为不诚信单位或个人,视情况做出相应的扣除积分惩罚;平台通过友情提醒,对仍然不诚信的个人或单位进行销户处理并扣除所有积分。

企业招聘关注中还包含有免费体验功能,企业通过免费体验功能免费发布岗位信息,但仅此发布功能;若想享受完整招聘渠道,即发布岗位、查看简历、发出面试邀约、面试录取功能,企业须在发布岗位信息时支付相对应的积分,若应聘者被企业录取后在保障期内离职,平台将退还企业对应的岗位积分,只有企业录取的应聘者在职时间超过保障期,平台才会对该企业真正扣费,企业在本平台未招到满意的或未过保障期内的员工,本平台不收取任何费用。

岗位栏包含有国千专才、钻石金领、黑金白领、匠心蓝领、闪电兼职、小白实习、安心家政和退休返聘八大类人才,便于企业对求职人员进行细致的筛选。

app的推广采用“裂变营销”的模式,每个使用用户都能生成自己唯一的二维码,可直接将此二维码转发或打印出来宣传发展新用户,通过推荐他人使用并且求职或招聘成功后,推荐者及被推荐者都将获得对应积分,例如用户a通过其二维码推荐给用户b,用户b通过平台找到工作获得奖励积分,则用户a、b均分该积分。若用户b再推荐给用户c使用,用户c通过平台找到工作获得奖励积分,则用户b和c均分该奖励积分,而a将均分b的积分,以此类推。平台以奖励和处罚积分的方式打造企业与求职者双方之间的诚信度,减少求职者爽约的频率,同时也能减少企业发出录取通知书而求职者不来报到的现象,降低企业的损失。

具体的,企业首先在“我要招聘”中完善企业信息,通过平台审核后发布招聘,并在岗位栏中展示;求职者在“我的简历”中完善个人信息,进行个人认证后,即可进入岗位栏寻找有意向的企业,进行投递简历,求职者在“投递记录”模块中可查看所有投递过的记录,企业可在“应聘人员”模块中的“个人投递”栏中查看求职者简历并发送面试邀约,同时,求职者的简历也会根据其求职意向展示在人才栏中,企业也可主动进入人才栏搜寻合适的简历并向其发送面试邀约;企业除了在“应聘人员”模块中的“个人投递”栏中收到求职者的投递之外,在“平台推荐”一栏中还可收到平台的推荐简历:平台将根据企业发布的招聘岗位信息自动评估,以岗位和人才1:10的比例推荐匹配度最高的人才简历,待企业全部浏览且处理完毕,若仍无达到1:10发出合适的邀约,平台会再次补足未达1:10发出邀约的简历,以此类推,对于不合适简历,以忽略跳过,求职者收不到被忽略的消息提示;在企业向求职者发送面试邀请后,求职者在收到邀约模块中的企业邀约栏中可查看企业的岗位信息;同时,在平台推荐栏,求职者也可收到平台的推荐简历:平台将根据求职者发布的求职信息自动评估,以个人和岗位1:10的比例推荐匹配度最高的岗位信息,待求职者全部浏览且处理完毕,若仍无达到1:10发出合适的岗位投递,平台会再次补足未达1:10推送岗位信息,以此类推,对于不合适的岗位,以忽略跳过,企业收不到被忽略的消息提示,企业在“应聘人员”模块中的“个人投递”栏中查看简历时可做“忽略”及“发送面试邀约”操作,若企业选择“忽略”,则求职者将在个人消息推送中收到该企业“暂不合适”的通知;企业在给求职者发送完面试邀约后,需等待求职者回复,此时,所有记录将记录在企业的“发出邀约”模块中的“待回复人员”栏中。若求职者在“收到邀约”中选择“沟通”,企业可在“回信人员”一栏中查看信息;若求职者选择“拒绝”,则企业可在“拒绝人员”一栏中查看信息;若求职者在“收到邀约”中选择“同意”,企业可在“待面试人员”模块中查看详细信息,同时求职者也在“待面试企业”模块继续相应操作;当求职者同意面试后,若未参与面试,则企业可在“待面试人员”模块中点击“爽约”按钮,求职者进行相应惩罚扣分,并在个人消息中收到推送通知;若面试后,企业认为该求职者不适合,可进行“未录取”操作,求职者将在其“面试记录”模块里的“未录取”一栏中查看记录;若企业认为该求职者仍需复试,可点击“待复试”按钮,求职者将在其“收到邀约”模块里的“企业邀约”一栏中查看消息,进行复试确认;若企业认为该求职者符合要求,同意录取,可点击“录取”按钮,求职者可在其“面试记录”模块里的“待办”栏中进行确认,企业则在其“已面试人员”模块中的“待确认”栏中等待求职者确认;若求职者在“面试记录”模块中“待办”栏中收到“hr同意录取待确认”时,若该求职者同意,则企业和求职者都可进入“待入职”栏中查看并确认;待双方都确认入职后,则双方都可进入“期内在职”栏中查看信息;若在入职保障期间内,该求职者申请离职或企业认为该求职者不合适,求职者和企业双方确认离职后,都可在“期内离职”栏中查看信息;若该求职者入职后持续在职时间超过该职位保障期时间,则求职者和企业双方都可在“期后在职”栏中查看信息

本发明所有子模块内的有效数据将永久保存,平台可根据求职者与企业登记的信息自动大数据匹配对接,使求职者与企业在第一时间就能对接面试,app的推广采用“裂变营销”的模式,每个使用用户都能生成自己唯一的二维码,可直接将此二维码打印出来宣传发展新用户,平台以奖励和处罚积分的方式打造企业与求职者双方之间的诚信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