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数据管理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0326发布日期:2019-03-16 01:0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工业数据管理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业数据管理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些工矿企业中,从数据的收集到应用涵盖着数据源层、数据集成层、数据管理层、数据服务层及展示层等,且每层各自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及应用等,导致数据在企业内部流动时,涉及到的系统多、接口多、架构复杂,且多种通讯方式遍布各个层级,导致各层级间链路数据交叉引用,故障点及维护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数据管理设备及系统,避免了不同类别的工业数据在被处理时相互混淆,提高了不同类别的工业数据在被统一收集时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业数据管理设备,用于对工业数据进行收集管理,所述工业数据管理设备包括处理区域、存储区域及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用于使所述工业数据管理设备与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及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均建立通信,所述处理区域包括第一类处理器、第二类处理器及第三类处理器;其中,

所述第一类处理器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发送的第一类数据,并对所述第一类数据处理后存储至所述存储区域;

所述第二类处理器用于获得所述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发送的第二类数据,并对所述第二类数据处理后存储至所述存储区域;

所述第三类处理器用于获得所述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发送的第三类数据,并对所述第三类数据处理后存储至所述存储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处理器不向所述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发送第二类数据或第三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类处理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类数据和/或所述第二类数据中的部分数据;

所述第三类处理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类数据和/或所述第三类数据中的部分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口为硬件端口,所述工业数据管理设备与所述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所述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及所述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均通过电连接的方式分别建立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口包括第一类端口、第二类端口及第三类端口;

所述第一类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一类端口获得所述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类数据;

所述第二类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二类端口获得所述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类数据;

所述第三类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三类端口获得所述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三类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处理器与所述第二类处理器及所述第三类处理器中均预设有本地通信端口信息,所述预设的本地通信端口信息表征每个硬件端口与数据分类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类处理器依据所述预设的本地通信端口信息确定出由所述第一类端口接收的数据为所述第一类数据;

所述第二类处理器依据所述预设的本地通信端口信息确定出由所述第二类端口接收的数据为所述第二类数据;

所述第三类处理器依据所述预设的本地通信端口信息确定出由所述第三类端口接收的数据为所述第三类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区域包括第一类存储区、第二类存储区及第三类存储区;

所述第一类存储区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后的第一类数据;

所述第二类存储区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后的第二类数据;

所述第三类存储区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后的第三类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区域包括多个存储设备,所述多个存储设备中包含有第一类存储设备、第二类存储设备及第三类存储设备;

所述第一类存储设备用于作为所述第一类存储区存储所述处理后的第一类数据;

所述第二类存储设备用于作为所述第二类存储区存储所述处理后的第二类数据;

所述第三类存储设备用于作为所述第三类存储区存储所述处理后的第三类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业数据管理系统,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工业数据管理设备,以及分别与所述工业数据管理设备建立通信的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和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工业数据管理设备及系统,通过在工业数据管理设备设置相互独立的第一类处理器、第二类处理器及第三类处理器,使不同类别的工业数据在工业数据管理设备被不同类别的处理器所处理,相比于现有技术,使不同类别的工业数据在被统一收集时,被不同类别的处理器所处理,避免了不同类别的工业数据在被处理时相互混淆,提高了不同类别的工业数据在被统一收集时的可靠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工业数据管理系统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工业数据管理设备中数据存储示意图。

图中:10-工业数据管理系统;100-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10-处理区域;111-第一类处理器;112-第二类处理器;113-第三类处理器;120-存储区域;121-第一类存储设备;122-第二类存储设备;123-第三类存储设备;131-第一类端口;132-第二类端口;133-第三类端口;210-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工业数据管理系统10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工业数据管理系统10包括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以及分别与该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建立通信的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和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

其中,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用于对工业数据进行收集管理,比如收集来自于目前企业管理系统中的普遍设置的dcs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分散控制系统)、sis系统(safetyinstrumentedsystem,安全仪表系统)、fgs系统(firealarmandgasdetectorsystem,火灾报警和气体检测系统)、scada系统(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等pcs系统(processcontrolsystem,过程控制系统)中的数据,也可以是来自于lims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基础数据供应商管理平台等的数据,还可以是外部设备端等产生的访问数据或者是传输数据等。简而言之,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的作用即在于,统一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工业数据进行收集管理。

而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和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则是分别用于采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其中,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数据采集处理设备按照预设的方式分为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和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比如,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或者是企业的生产标准,对各种数据采集处理设备进行分类。例如,来自于sis系统以及fgs系统的数据,其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至关重要,则可将相应的设备归类为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而来自于lims系统或者是企业内部管理平台的数据,则相比于fgs系统的数据的安全等级则要低一些,但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营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可将相应的设备归类为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相对地,对于外部客户端的一些访问数据,或者是关联数据,则相对企业内部数据安全等级又要次之,故可将这部分对应的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归类为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及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各自采集的数据同样进行分类,比如将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采集数据归类为第一类数据,将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归类为第二类数据,将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归类为第三类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包括处理区域110、存储区域120及连接端口,其中,连接端口用于使该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与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及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均建立通信,进而使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选择性地与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或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进行数据的交互,处理区域110用于对接收的来自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及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的数据进行处理,而存储区域120用于对处理区域110进行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存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区域110包括第一类处理器111、第二类处理器112及第三类处理器113,第一类处理器111与第二类处理器112及第三类处理器113两两之间相互隔离,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类处理器111用于获得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发送的第一类数据,并对该第一类数据进行处理后存储至存储区域120;而第二类处理器112用于获得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发送的第二类数据,并对该第二类数据进行处理后存储至存储区域120;并且,第三类处理器113用于获得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发送的第三类数据,并对该第三类数据进行处理后存储至存储区域120。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在接收到第一类数据、第二类数据及第三类数据后,分别使用不同类别的处理器对第一类数据、第二类数据及第三类数据进行处理,以使第一类数据、第二类数据及第三类数据在被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进行处理时,分别在不同的处理器被处理,避免不同类别的工业数据在被处理时相互混淆。

基于上述设计,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通过在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设置相互独立的第一类处理器111、第二类处理器112及第三类处理器113,使不同类别的工业数据在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被不同类别的处理器所处理,相比于现有技术,使不同类别的工业数据在被统一收集时,被不同类别的处理器所处理,避免了不同类别的工业数据在被处理时相互混淆,提高了不同类别的工业数据在被统一收集时的可靠性。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设置的连接端口均为硬件端口,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与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及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均通过电连接的方式建立通信,进而提升数据传输时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工业数据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与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及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建立通信,比如通过无线网络的方式进行通信,只要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能够与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及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各自建立通信即可。

并且,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与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及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分别建立通信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比如,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与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及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均采用硬件接口的方式建立通信,也可以是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与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通过硬件接口的方式进行通信,而与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及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通过无线网络的方式建立通信。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设置的连接端口包括第一类端口131、第二类端口132及第三类端口133,且第一类处理器111通过该第一类端口131获得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发送的第一类数据,第二类处理器112通过该第二类端口132获得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发送的第二类数据,第三类处理器113通过该第三类端口133获得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发送的第三类数据。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类处理器111、第二类处理器112及第三类处理器113各自通过不同类别的硬件端口分别与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及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建立通信,进而使第一类处理器111、第二类处理器112及第三类处理器113各自在接收到数据时,可分别依据各自接收的数据所来源端口的类别,直接确定由第一类端口131接收的数据为第一类数据、由第二类端口132接收的数据为第二类数据、以及由第三类端口133接收的数据为第三类数据,以使工业数据由接收的硬件端口所属的类别直接确定分类,确保工业数据分类的准确性。

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确定接收的数据所属的类别的方式是采用确定数据来源的端口类别实现的。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类处理器111、第二类处理器112及第三类处理器113中均预设有本地通信端口信息,该预设的本地通信端口信息表征每个硬件端口与数据分类的映射关系,每个处理器依据该预设的本地通信端口信息,即可由每个接收的数据所来源的端口所属的类别,确定出每个数据各自所属的类别。比如,在第一类处理器111通过第一类端口131与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建立通信时,第一类处理器111依据该预设的本地通信端口信息,确定出由第一类端口131接收的数据为第一类数据;第二类处理器112通过第二类端口132与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建立通信时,第二类处理器112依据该预设的本地通信端口信息,确定出由第二类端口132接收的数据为第二类数据;第三类处理器113通过第三类端口133与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建立通信时,第三类处理器113依据该预设的本地通信端口信息,确定出由第三类端口133接收的数据为第三类数据。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由于不同类别的数据对企业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如上所述,第一类数据、第二类数据及第三类数据各自的重要程度依次降低,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将接收到的所有数据按照不同的数据类别存储在不同的区域。

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的存储区域120包括第一类存储区、第二类存储区及第三类存储区,而第一类处理器111在接收到第一类数据时,则将第一类数据处理后存储至第一类存储区;相应地,第二类处理器112在接收到第二类数据时,则将第二类数据处理后存储至第二类存储区;相应地,第三类处理器113在接收到第三类数据时,则将第三类数据处理后存储至第三类存储区。

请参阅图2,图2为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中数据存储示意图,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类别的数据在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中存储在不同的区域,该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对不同的工业数据按照统一并分区的方式进行存储。

基于上述设计,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通过将不同类别的数据存储在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中的不同区域,进而使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中的数据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区存储,使数据存储分类更清晰,避免不同类别的数据在被统一存储管理时混淆。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的存储区域120包括多个存储设备,即通过多个物理存储设备共同构成存储区域120对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接收的所有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同时,该多个存储设备中至少包含有第一类存储设备121、第二类存储设备122及第三类存储设备123,并且,第一类存储设备121与第二类存储设备122及第三类存储设备123两两之间不发生数据的交互,也就是说,在该多个存储设备中,不同类别的存储设备彼此之间相互物理隔离,彼此之间不发生任何数据件的传输与交互。

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类存储设备121用于作为第一类存储区存储第一类数据,第二类存储设备122用于作为第二类存储区存储第二类数据,且第三类存储设备123用于作为第三类存储区存储第三类数据。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第一类存储设备121、第二类存储设备122以及第三类存储设备123分别存储第一类数据、第二类数据以及第三类数据,并且使第一类存储设备121与第二类存储设备122及第三类存储设备123两两之间不发生数据的交互,从而以物理隔绝的方式,避免了不同类别的数据之间发生数据混淆。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采集的第一类数据一般为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数据,其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不能受到任何其他数据的干扰,因此,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类处理器111不向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发送第二类数据或第三类数据,也就是说,第一类处理器111与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两者间,只存在第一类数据间的交互。当然,可以理解,第二类处理器112与第三类处理器113也并不会通过连接端口与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建立通信,自然第二类处理器112和第三类处理器113也不会向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发送任何数据。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只会是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发送数据给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而不会发生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发送数据给第一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10。

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类处理器112还用于向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发送第一类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和/或第二类数据中的部分数据,以使第二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20对接收的所属第一类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和第二类数据的部分数据进行应用或者是处理。

相应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类处理器113还用于向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发送第二类数据和/或第三类数据中的部分数据,以使第三类别数据采集处理设备230对接收的所属第二类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和第三类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应用或者是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及系统,通过在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设置相互独立的第一类处理器111、第二类处理器112及第三类处理器113,使不同类别的工业数据在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被不同类别的处理器所处理,相比于现有技术,使不同类别的工业数据在被统一收集时,被不同类别的处理器所处理,避免了不同类别的工业数据在被处理时相互混淆,提高了不同类别的工业数据在被统一收集时的可靠性;还通过不同类别的硬件端口建立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与不同类别的数据采集处理设备之间的通信,以使工业数据由接收的硬件端口所属的类别直接确定分类,确保工业数据分类的准确性;还通过将不同类别的数据存储在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中的不同区域,进而使工业数据管理设备100中的数据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区存储,使数据存储分类更清晰,避免不同类别的数据在被统一存储管理时混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