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机叶尖损失修正计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59487发布日期:2019-04-09 21:57阅读:18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力机叶尖损失修正计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风力机叶尖损失修正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叶素动量方法(bem)是空气动力性能计算最常用的方法,其计算准确性对于风力机设计和评估风电机组发电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bem方法基于二维假设,当计算叶片尖部等三维流动特征明显的区域的气动力时,依赖于叶尖损失修正计算。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glauert修正模型是bem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叶尖损失修正计算方法。该模型定义了一个修正因子f,表示风力机叶轮平面平均诱导速度与叶片处诱导速度的比值。在20世纪70年代,wilson等人和vries等人先后对glauert模型的表达式进行了修改。丹麦技术大学的shen等人于2005年提出了一个新的修正因子f1,并将该修正因子与glauert模型的修正因子f共同用于bem的叶尖损失修正计算。尽管glauert模型的计算结果并非完美,但其被应用的历史最长,验证最充分,各种模型中仍然没有任何一个被公认优于glauert模型。

包括glauert模型在内的现有各种叶尖损失修正计算方法,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实验数据相比,叶尖损失修正的准确性仍然存在不足;二是对风力机失速状态没有做针对性的处理,导致在失速状态出现修正不足甚至反修正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机叶尖损失修正计算方法,相比glauert模型提高了计算准确性,并解决了失速状态的修正不足甚至反修正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力机叶尖损失修正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给定的表达式计算得到第一修正因子fs;步骤二:使用步骤一得到的fs修正风力机叶片剖面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步骤三:根据给定的表达式计算得到第二修正因子fr;步骤四:基于步骤二,并使用步骤三得到的fr,修正轴向诱导因子和切向诱导因子。

优选地,步骤一中第一修正因子fs的计算表达式为:其中r为风力机叶轮半径,r为叶片剖面所在半径,c为叶片剖面弦长。

优选地,步骤二中修正风力机叶片剖面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公式为:cl=fscl,cd=cd+cltan[α(1-fs)],其中cl和cd分别为叶片剖面升力系数,cl和cd分别为二维翼型升力系数,α是叶片剖面的迎角。

优选地,步骤二中修正风力机叶片剖面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公式为:其中cl和cd分别为叶片剖面升力系数,cl和cd分别为二维翼型升力系数,α0是翼型的零升力迎角,m是翼型的升力线斜率,c′l和c′d分别是迎角α′时翼型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其中

优选地,步骤三中第二修正因子fr的计算表达式为:其中b为风力机叶片数,r为风力机叶轮半径,r为叶片剖面所在半径,λ为叶尖速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风力机叶尖损失修正计算方法提出了两个修正因子,利用两个修正因子实现更准确的风力机叶尖损失修正,从而解决了失速状态的修正不足甚至反修正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风力机叶尖损失修正计算方法的实施步骤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风力机叶尖损失修正计算方法用于nrelphaseⅵ实验风力机,在风速10m/s时的叶片剖面法向力系数计算结果;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风力机叶尖损失修正计算方法用于nrelphaseⅵ实验风力机,在风速13m/s时的叶片剖面法向力系数计算结果;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风力机叶尖损失修正计算方法用于swedishwg500实验风力机,在风速8m/s时的叶片剖面法向力系数计算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在本发明提供的叶尖损失修正计算方法中,提出了两个修正因子,它们分别被表示为fs和fr。fs描述了风力机叶片不旋转时的叶尖损失,或者称为下洗效应导致的叶尖损失;fr描述了旋转效应对风力机叶尖损失的影响。这两个修正因子共同用于bem计算中,实现了更准确的风力机叶尖损失修正。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风力机叶尖损失修正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给定的表达式计算得到第一修正因子fs。

具体地,步骤一要求的已知条件包括:风力机叶轮半径r,剖面所在半径r,剖面弦长c,使用表达式计算获得该剖面的第一修正因子fs的数值。

步骤二,使用步骤一得到的fs修正风力机叶片剖面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

在步骤二中,fs用于修正bem计算中所使用的翼型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

具体地,步骤二要求的已知条件包括:剖面迎角α,剖面翼型在迎角α下的升力系数cl和阻力系数cd。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修正公式分为两类:

第一类用于不考虑叶片剖面失速的情况,修正升力系数的公式使用cl=fscl,修正阻力系数的公式使用cd=cd+cltan[α(1-fs)],其中cl和cd分别为叶片剖面升力系数,cl和cd分别为二维翼型升力系数,α是bem计算获得的叶片剖面迎角;

第二类用于考虑叶片剖面失速的情况,修正升力系数的公式使用修正阻力系数的公式使用其中cl和cd分别为叶片剖面升力系数,cl和cd分别为二维翼型升力系数,α0是翼型的零升力迎角,m是翼型的升力线斜率,c′l和c′d分别是迎角α′时翼型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其中以上第一类和第二类公式在使用上是二选一的关系,不能同时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类公式的优点在于更简单易用。第二类修正公式的优点在于其适用范围比第一类修正公式更广,具体体现在:当叶片表面没有发生失速,第一类和第二类公式的计算结果几乎一致;当叶片表面发生了失速,第二类公式的计算结果比第一类公式更准确。

步骤三,根据给定的表达式计算得到第二修正因子fr。

具体地,步骤三要求的已知条件包括:风力机的叶片数b,风力机的叶轮半径r,叶尖速比λ,叶片剖面所在半径r,使用表达式计算获得该剖面的第二修正因子fr的数值。

步骤四,修正轴向诱导因子和切向诱导因子。

具体地,步骤四要求的已知条件包括入流角φ,通过联立求解方程和方程获得修正后的轴向诱导因子a和切向诱导因子a′,方程中cn为叶片剖面的法向力系数,其计算公式为cn=clcosφ+cdsinφ,ct为叶片剖面的切向力系数,其计算公式为ct=clsinφ-cdcosφ。

对于风力机叶片的各个剖面,在bem计算中使用通过以上步骤获得的修正后的轴向诱导因子a和切向诱导因子a′,即实现了该风力机叶片的叶尖损失修正计算。

将以上计算步骤用于nrelphaseⅵ实验风力机,以验证本发明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在典型风速9m/s下,基于bem计算获得的该风力机叶片的法向力系数分布如图2所示。与glauert模型相比,在靠近叶片尖部区域(r/r>0.7),应用本发明计算方法获得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更吻合。在13m/s的较大风速下,叶片表面发生失速现象,基于bem计算获得的该风力机叶片的法向力系数分布如图3所示。glauert模型的计算结果在一些区域高于无修正计算的结果,说明出现了“反修正”现象。本发明计算方法的结果避免了“反修正”现象的发生,并且与实验数据更接近。

将以上计算步骤用于swedishwg500实验风力机,以进一步验证本发明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在典型风速8m/s下,基于bem计算获得的该风力机叶片的法向力系数分布如图4所示。与glauert模型相比,在靠近叶片尖部区域(r/r>0.7),应用本发明计算方法获得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更吻合。

通过以上计算验证可见,本发明计算方法相比经典的glauert模型提高了计算准确性,并解决了失速状态的修正不足甚至反修正问题。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