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智能移动票务支付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92926发布日期:2019-03-13 23:37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智能移动票务支付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移动票务支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智能移动票务支付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支付作为新兴的小额支付方式,获得了广大民众的认可,其支付应用的覆盖范围在不断增大。目前互联网支付功能除了典型的网络购物应用外,正在逐步向金融、交通、生活服务等方面发展。从目前其他行业的应用情况来看,互联网支付与传统消费行业的结合对于双方都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公共出行领域,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方便快捷、运载效率较高的公共交通工具,能大幅度提升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目前,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已基本实现了afc自动售检票系统的覆盖。随着互联网支付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支付技术不仅普遍应用于日常支付消费领域,同时也逐步向轨道交通行业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能支付技术应用在轨道交通行业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智能支付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主要应用有以下两个场景:场景一,互联网电子支付购买地铁单程票,主要形式有“线上购买、线下取票”、现场购票时利用互联网电子支付代替现金支付;场景二,智能支付直接过闸。

轨道交通高峰时段车站客流量大,秩序不易维持,上述场景二中的智能支付直接过闸的方式将能够显著提升客流移动速度、减少人员积压、减小交通压力,有效地减少了乘客在自动售票机前的排队时间,节约乘客时间成本,降低运营组织压力。上述支付方式令乘客出行无需携带现金即可实现购票乘车,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因此场景二中的支付方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乘客对于新兴支付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有着较高的需求,乘客的需求决定了轨道交通票务系统需要具备灵活性和多样性。目前是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与信息时代相结合的阶段,外部支付环境的多样性和新技术、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为轨道交通智能支付提供了便利,智能手机通常带有nfc功能(近场通信功能),通过近场通信的方式即可与轨道交通的闸机通信以达到支付的目的。然而有些智能手机并未配置nfc功能,这就导致采用近场通信的方式为不可能。与此同时,通过安装手机app能够在手机上安装相应软件,通过产生二维码来提供身份辨识信息。二维码作为一种移动支付的信息载体,在当前的移动支付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想到的是,将二维码应用于轨道交通的支付过程,将产生良好的效果。然而,现有技术中还不存在合适的支付系统,需要对基于二维码的支付系统进行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智能移动票务支付方法,实现基于二维码的轨道交通便捷支付。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智能移动票务支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1)闸机设备端启动,并持续检测是否有手机设备插入;(2)闸机设备检测到手机设备插入后,产生随机数,并利用设备私秘钥对随机数、站点信息数据进行数字签名,生成相应二维码a;(3)手机设备从文件证书获取自身公秘钥,通过自身摄像头组件读取并识别二维码a;(4)手机设备使用公秘钥对二维码a的信息进行解密,获取随机数和本站信息;(5)手机设备对自身钱包进行扣款操作;(6)手机设备将扣款信息、钱包序列号与随机数组合,使用自身私秘钥签名后,生成相应二维码b在屏幕上显示;(7)闸机设备通过自身摄像头组件读取并识别二维码b;(8)闸机设备验证扣费信息,对比随机数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开启放行,若不一致则报警提示。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智能移动票务支付方法,利用动态二维码作为票卡介质,实现了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尤其为未设置nfc组件的移动设备提供了一种快速、安全的支付方式。在支付过程中,手机设备与闸机设备之间进行身份的双向验证,解决了二维码支付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安全认证、有效时限、复制仿冒等问题。本支付方法实现了在不使用nfc功能的前提下也能够实现移动设备(主要为手机)过闸,是单向过程,智能手机均可使用,应用范围广。

优选地:步骤(3)中手机设备通过自身后置摄像头组件读取并识别二维码a。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智能移动票务支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闸机设备端启动,并持续检测是否有手机设备插入;在闸机设备上设置供手机设备插入或者放入的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显示屏组件、摄像头组件;

(2)闸机设备检测到手机设备插入后,产生随机数,并利用设备私秘钥对随机数、站点信息数据进行数字签名,生成相应二维码a;二维码a在闸机设备的显示屏组件上显示出来;

(3)手机设备从文件证书获取自身公秘钥,通过自身摄像头组件读取并识别二维码a;本实施例中,手机设备通过自身后置摄像头组件读取并识别二维码a,也就是手机设备的后置摄像头从位于下方的、闸机设备的显示器组件上读取二维码a,此时手机的屏幕朝上;

(4)手机设备使用公秘钥对二维码a的信息进行解密,获取随机数和本站信息;

(5)手机设备对自身钱包进行扣款操作;

(6)手机设备将扣款信息、钱包序列号与随机数组合,使用自身私秘钥签名后,生成相应二维码b在屏幕上显示;

(7)闸机设备通过自身摄像头组件读取并识别二维码b,该摄像头组件位于手机设备屏幕的上方,对二维码b进行读取;

(8)闸机设备验证扣费信息,对比随机数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开启闸门对乘客放行,若不一致则报警提示(通过报警灯和提示音等),提示乘客操作失败;

(9)结束并准备重复下一次的支付操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智能移动票务支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闸机设备端启动,并持续检测是否有手机设备插入;(2)闸机设备产生随机数,并利用设备私秘钥对随机数、站点信息数据进行数字签名,生成二维码A;(3)手机设备从文件证书获取自身公秘钥,读取并识别二维码A;(4)手机设备对二维码A的信息进行解密,获取随机数和本站信息;(5)手机设备进行扣款操作;(6)手机设备将扣款信息、钱包序列号与随机数组合,生成二维码B并显示;(7)闸机设备读取并识别二维码B;(8)闸机设备验证扣费信息,对比随机数是否一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智能移动票务支付方法,实现了基于二维码的轨道交通便捷支付。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芳;韩春龙;王怀东;张冬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机房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15
技术公布日:2019.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