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禽畜管理的打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88098发布日期:2019-02-01 19:3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于禽畜管理的打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禽畜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禽畜管理的打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模式也开始大量出现。散养鸡和圈养鸡是养鸡场在养鸡过程中采用的两种养殖模式。圈养鸡就是每平米的笼子里饲养一定数量的鸡,鸡每天的活动范围就是该笼子,饭来张口,水来伸头,吃的饲料含很多种催肥剂、生长剂、营养剂、抗生素、矿物质,已逐渐不能适应人们对鸡肉的健康、营养、口感的要求。而散养鸡就是利用房前屋后、山林果园、草地平川等天然的青草、昆虫、蚯蚓、草籽等资源优势,让鸡在较大范围内自由活动、自由采食,生长较缓慢,四五个月才能长大。

由于散养鸡的养殖场地较大,鸡每天在较大范围内自由活动,采用传统的人工养殖方式,很难掌握每只鸡的活动情况、入栏信息和出栏信息,同时鸡只异常情况等也无法掌握,不利于散养鸡大规模养殖。

另外,由于散养鸡营养价值较高,因此市场上很多商家采用圈养鸡假冒散养鸡,数消费者难以区分,使得消费者和散养鸡养殖户的权益都受到严重损害。现有技术中,虽然也在禽畜身上绑定能够表征家禽溯源信息标签,但是该溯源信息标签从禽畜身上被拆除后,其中的防伪信息并没有被破坏,从而被不法商家进行重复利用。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适用于禽畜管理的打卡装置,该装置能固定在畜禽身上,并且该打卡装置上设有打卡标签以及标识畜禽信息的防伪标签,从而通过扫描设备扫描打卡标签即可采集每只畜禽出入养殖场的信息,及时了解异常情况;通过防伪标签进行防伪和溯源,同时该打卡装置从畜禽身上拆除后,防伪标签也能被破坏。

中国专利cn207284742u公开了一种用于家禽溯源标识信息采集的二维码脚环,该脚环包括环带部分、标识部分以及标签,标签安装在标识部分外侧面上。该脚环的环带部分和标识部分为固定连接,环带部分的大小也是固定的,不便于安装在畜禽身上或者容易脱落;标签安装在标识部分外侧面上容易被损坏。另外,在脚环被打开后,标签没有被破坏,易被不法商人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于禽畜管理的打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于禽畜管理的打卡装置,它包括:

环扣,用于佩戴在畜禽身体部位;

硅胶垫,用于与畜禽身体部位接触,其中,所述硅胶垫设置在所述环扣内侧壁,所述硅胶垫的内侧壁用于与畜禽身体部位接触;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第一侧面安装在所述环扣的一端,所述连接板的第二侧面设有透明视窗,所述第二侧面为第一侧面的相对面;

标签牌,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包括rfid标签和用于标识禽畜信息的防伪标签,其中,所述rfid标签设置在所述标签牌的上表面,所述防伪标签设置在所述标签牌的下表面,所述防伪标签朝向所述连接板的第二侧面。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扣包括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一环扣和第二环扣,所述硅胶垫包括弧形的第一硅胶垫和第二硅胶垫,所述第一硅胶垫安装在所述第一环扣内部,所述第二硅胶垫安装在所述第二环扣内部,且第一硅胶垫和第二硅胶垫内侧壁的之间形成与畜禽身体部位接触的固定孔。环扣设置成两部分便于安装在畜禽身上。采用硅胶垫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对畜禽的伤害,并进一步起固定作用,避免该打卡装置从畜禽身上脱落。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硅胶垫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硅胶垫下端;所述连接板第一侧面设有与该固定块匹配的安装槽;所述第二硅胶垫的外壁还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块,所述第二环扣内壁开设有匹配的凹槽。起固定和定位硅胶垫的作用,防止硅胶垫脱落,便于安装。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环扣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环扣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连接板的第一侧面设有与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匹配的连接卡槽。从而将第一环扣和第二环扣固定安装在连接板上。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环扣的另一端设有环扣卡槽;所述第二环扣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环扣卡槽匹配的卡块。设置成配合卡槽和卡块,便于安装在畜禽身上。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块的一侧外壁设防脱齿,另一侧外壁设有定位卡槽;所述环扣卡槽的一侧内壁设有与防脱齿匹配的防脱齿卡槽,另一侧内壁设有与定位卡槽匹配的凸筋。防止卡块从环扣卡槽中脱落,导致该装置从畜禽身上脱落;同时,避免将卡块从环扣卡槽中被强制拆开,一旦被强制拆开,则卡环结构被破坏,不能重复利用。采用定位卡槽和凸筋的配合,在安装时,可以起定位作用;同时可以防止安装好的定位凹槽和卡块前后滑动被打开。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标签牌插设在所述插槽内。防伪标签设置在连接板内部,可以避雨,提高防伪标签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标签牌包括固定连接的插板和插头,所述rfid标签设置在所述插板上表面,所述防伪标签设置在插板的下表面,所述插板插设在所述插槽内,所述插头位于所述插槽外。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所述插头包括与第一插板固定连接的第一插头、以及与第二插板固定连接的第二插头,所述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所述防伪标签包括防伪区,所述防伪区设置在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上。在从畜禽身上拆除该打卡装置时,通过折断第一插头或第二插头来可打开该打卡装置,从而防伪标签即被破坏,无法重复使用,避免造假。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适于禽畜管理的打卡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环扣设有环扣卡槽的一端向外侧掰开,或/和将第二环扣设有卡块的一端向外侧掰开;

从第一环扣和第二环扣之间的开口处将第一硅胶垫和第二硅胶垫套设在畜禽身体部位,第一硅胶垫、第二硅胶垫与畜禽身体部位接触;

将第二环扣上的卡块卡入第一环扣上的环扣卡槽内,即完成将该打卡装置安装在畜禽身上;

在畜禽养殖场设置rfid扫描通道,并在rfid扫描通道上设置rfid读卡器;

每只畜禽每天出入该rfid扫描通道时,rfid读卡器自动采集每只畜禽天出入畜禽养殖场信息;

rfid读卡器将每只畜禽每天出入养殖场的信息通过通讯设备存储至服务器;服务器以畜禽每天出入养殖场的信息为基础,对每只畜禽的入栏信息、出栏信息、批次信息、异常信息进行管理;

防伪标签4010标识了畜禽的信息,用户通过扫描设备扫描该防伪标签4010的扫码区4012,即可获取扫描程序,通过该扫描程序扫描防伪区4011,即可获取畜禽的信息。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其中:

入栏信息,包括入栏时间,畜禽第一次进入畜禽养殖场的时间为入栏时间,即畜禽身上打卡装置第一次被rfid读卡器读取的时间;

出栏信息,包括出栏时间,根据入栏时间、养殖周期计算和安排出栏时间;

批次信息,即将入栏时间在某个周期内的畜禽划分为同一个批次;

异常信息,即每天出入畜禽养殖场的畜禽数量发生异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打卡装置不仅包括rfid标签,而且包括防伪标签,一方面通过设置扫描通道和读卡器,通过读卡器自动扫描进入扫描通道内的畜禽身上的rfid标签,从而采集每只畜禽天出入畜禽养殖场信息,并以该信息为基础,对每只畜禽的入栏信息、出栏信息、批次等情况进行管理;另一方面通过该防伪标签记录畜禽信息,消费者通过扫描该该防伪标签,即可获取畜禽信息,从而进行防伪和溯源。

(2)本发明的rfid标签和防伪标签是设置在连接板内部,并通过连接板透明的下表面来显示防伪标签,从而防伪标签在使用中不容易因为雨水或者畜禽活动而被损坏。

(3)本发明通过环扣和连接板配合连接,不仅能方便地套设在畜禽的身上,而且能防强拆,一旦强制从畜禽强制拆除该打卡装置,环扣即被破坏,无法重复使用,从而避免不法商家造假。

(4)本发明通过在环扣内设置硅胶垫,不仅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对畜禽的伤害作用;而且进一步起固定作用,避免该打卡装置从畜禽身上滑落。

(5)本发明通过将标签牌上的插头和插板设置成两部分,从畜禽身上拆除该打卡装置时,需要先破坏一部分的插头和插板才能打开拆除,从而设置在插板上的防伪标签也随之被破坏,防伪标签无法重复使用,能避免不法商家造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环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环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标签牌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发明的标签牌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发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所示:1、环扣;101、第一环扣;102、第二环扣;103、环扣卡槽;104、第一卡接部;105、卡块;106、第二卡接部;107、第一凹槽;108、第二凹槽;109、防脱齿卡槽;110、防脱齿;111、凸筋;112、定位凹槽;113、凹槽;2、硅胶垫;201、第一硅胶垫;202、第二硅胶垫;203、固定块;204、凸块;205、固定孔;3、连接板;301、连接卡槽;302、插槽;303、安装槽;4、标签牌;401、插板;402、插头;403、rfid标签;404、第一插板;405、第二插板;406、第一插头;407、第二插头;408、连接带;409、卡台;4010、防伪标签;4011、防伪区;4012、扫码区;401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9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适于禽畜管理的打卡装置,它包括环扣1、硅胶垫2、连接板3、标签牌4;

环扣1,用于佩戴在畜禽脚部或者脖颈部,该环扣1尺寸可以根据不同畜禽的脚部或者脖颈部大小来定。该环扣1可以为一部分,也可以为两个部分。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该环扣1为两部分,包括第一环扣101和第二环扣102,该第一环扣101和该第二环扣102的开口相对设置,该第一环扣101的上端设有环扣卡槽103,下端设有第一卡接部104,该环扣卡槽103与该第一卡接部104通过弧形的第一连接部进行连接;该第二环扣102的上端设有与该环扣卡槽103匹配的卡块105,下端设有第二卡接部106;该卡块105和第二卡接部106通过弧形的第二连接部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环扣卡槽103和该卡块105均为水平设置。

硅胶垫2,用于与畜禽畜禽脚部或者脖颈部接触,固定于上述环扣1内侧壁,可以用胶水固定环扣1的内侧壁上。

连接板3,用于连接环扣1以及显示防伪标签4010;该连接板3的第一侧面安装在该环扣1的下端,该连接板3的第二侧面设有透明视窗,该第二侧面为第一侧面的相对面。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板3连接在该环扣1的下端,该连接板3的上端设有与第一卡接部104、第二卡接部106匹配的连接卡槽301,且连接板3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槽302,该连接板3从插槽302下端至连接板3第二侧面部分均为透明视窗;通过将第一卡接部104和第二卡接部106卡设在连接卡槽301内,从而将连接板3和环扣1连接成一个封闭的卡环。

标签牌4,用于承载rfid标签403和防伪标签4010;该标签牌4包括固定连接的插板401和插头402,所述rfid标签403设置在所述标签牌4的上表面,所述防伪标签4010设置在所述标签牌4的下表面,该插板401插设在该插槽302内,该插头402位于该插槽302外,并且所述防伪标签4010朝向所述连接板3的第二侧面,从而通过该连接板3透明视窗显示插板401上的防伪标签4010。进一步地,用超声波焊接将插板401密封在连接板3内,从而起防水作用。该防伪标签4010包括防伪区4011和扫码区4012,该防伪区4011为利用镭射粉、镭射块或镭射线等组成的二维或者三维材料的防伪签,用于进行防伪识别;该扫码区4012为二维码或条形码,用于获取扫描程序;在具体实施时,可采用微信扫描该扫码区4012,即获取扫描小程序;通过该扫描小程序扫描防伪区4011,即可获取畜禽的信息,包括每只畜禽的身份编码、品种、入场时间、出场时间、屠宰时间、养殖天数、每日作息、以及检疫证明等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环扣1为pp材料;连接板3为pc材料;标签牌4为abs材料。

每个打卡装置中的rfid标签403代表一个固定编号,即赋予每只畜禽一个固定的身份编号,通过将含rfid标签403的打卡装置套设在畜禽腿部,并在畜禽养殖场设置rfid扫描通道,该rfid扫描通道上设置rfid读卡器,从而通过rfid读卡器自动采集每只畜禽每天的出入场的信息,并通过通讯设备存储至服务器,通过服务器以该信息为基础对每只畜禽的批次信息、入栏信息、出栏信息、异常信息等进行管理。如入栏信息,畜禽第一次进入畜禽养殖场的时间为入栏时间,即畜禽身上打卡装置第一次被rfid读卡器读取的时间。如出栏信息,包括出栏时间,根据入栏时间、养殖周期计算和安排出栏时间。批次信息,即将入栏时间在某个周期内的畜禽划分为同一个批次。异常信息即每天出入畜禽养殖场的畜禽数量发生异常。

防伪标签4010标识了畜禽的信息,包括每只畜禽的身份编码、品种、入场时间、出场时间、屠宰时间、养殖天数、每日作息、以及检疫证明等信息。用户通过扫描该防伪标签4010的扫码区4012,即可获取扫描程序,通过该扫描程序扫描防伪区4011,即可获取畜禽的上述信息,便于用户进行防伪和溯源查询。

实施例2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硅胶垫2。该硅胶垫2包括第一硅胶垫201和第二硅胶垫202,该第一硅胶垫201的外壁与第一环扣101内壁的形状相同;该第二硅胶垫202的外壁与第二环扣102内壁的形状相同;且该第一硅胶垫201和该第二硅胶垫202内部均为镂空状,具体实施时可以设置成不同形状组成的蜂窝状,这样设置一方面能够减轻鸡牌重量,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防止该鸡牌与鸡禽腿部之间的撞击,造成擦伤干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硅胶垫201、第一环扣101、第二硅胶垫202及第二环扣102均为弧形。该第一环扣101和第二环扣102的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107和第二凹槽108,该第一硅胶垫201和第二硅胶垫202分别安装在该第一凹槽107和第二凹槽108内;所述第一硅胶垫201和第二硅胶垫202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缺口,该缺口之间构成用于与禽畜脚部或者脖子等部位相适应的固定孔205,所述固定孔205内壁开设若干凸起,具体实施时,可以是锯齿状、圆弧状、圆柱状的一种或多种结合,能够防止装置移动旋转,同时防止缝隙中的异物与鸡禽腿部磨损,造成擦伤感染。

该第一硅胶垫201包括固定块203,固定块203位于第一硅胶垫201的下端,连接板3上端设有与该固定块203匹配的安装槽303。从而第一硅胶垫201的下端放置在连接板3的上端,并通过胶水进行固定。该第二硅胶垫202的外壁还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块204,第二环扣102内壁开设有匹配的凹槽113。从而该凸块204能设在该凹槽113内起到定位作用。

在使用时,将第一环扣101和第二环扣102的下端卡设在连接板3上端的连接卡槽301内;将第一硅胶垫201固定于第一环扣101内,同时第一硅胶垫201的下端放置在连接板3上端的安装槽303内,并用胶水固定;将第二硅胶垫202固定于第二环扣102内,同时,第二硅胶垫202上的凸块204设置在第二环扣102的凹槽113内;再将标签牌4上的插板401插设在连接板3内,且防伪标签4010朝向该连接板3的下表面,通过超声波焊接将插板401和连接板3进行塑封,从而该打卡装置组装完成;最后,将该打卡装置的硅胶垫2套设在畜禽脚部或者颈部等部位,然后将第一环扣101和第二环扣102上端的环扣卡槽103和卡块105相互扣住即可。

实施例3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防脱齿110和防脱齿卡槽109,该防脱齿110是设置在卡块105的外壁上端,该防脱齿卡槽109设置在环扣卡槽103的上端内壁。通过将防脱齿110卡设在防脱齿卡槽109内,可以避免第一环扣101和第二环扣102在使用过程中脱开。在本实施例中,该防脱齿110为锯齿状,且防脱齿110向该卡块15内侧倾斜,从而便于将防脱齿110卡设在防脱齿卡槽109内。

实施例4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凸筋111和定位凹槽112,该凸筋111是设置在环扣卡槽103的下端内壁,该定位凹槽112设置在该卡块105的外壁下端。通过凸筋111和定位凹槽112的配合,不仅可以起到定位作用,而且可以防止安装好定位凹槽112和卡块105前后滑动从而被打开。

在本实施例中,该凸筋111的宽度从该环扣卡槽103开口端至封闭端逐渐增大,相应地,该定位凹槽112的宽度从该卡块105的外端至内端逐渐减小。该凸筋111的外壁呈弧形状,相应地,所述定位凹槽112为弧形。

实施例5

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插板401和插头402分别设置成两部分,具体地,该插板40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插板404和第二插板405,该插头402包括与第一插板404固定连接的第一插头406、以及与第二插板405固定连接的第二插头407,该第一插头406和第二插头407之间通过连接带408连接。所述防伪区4011是同时贴在第一插板404和第二插板405上,从而在折断第一插板404或第二插板405时,防伪区4011即被破坏,无法重复使用。插头402朝向所述插板401的一侧设有凸起4013,该凸起4013设置在插头402的端部,并且连接板3的对应位置处呈凹状,所以在拆除在打卡装置时,可以用手或者工具放置在该凸起4013处,便于施力,通过用力向外掰,即可将连接带掰断,取出第一插板404或第二插板405,防伪标签4010上的防伪区4011即被破坏。

该第一插头406和第二插头407的内侧壁上均设有向外凸出的卡台409,上述连接卡槽301与连接板3朝向插头402的一侧壁连通,从而该卡台409与该连接卡槽301匹配,并插设该连接卡槽301内。

在本实施例中,该卡台409为倒t型,该卡台409上端的宽度小于该连接卡槽301上端开口的宽度,该卡台409下端的宽度大于该连接卡槽301上端开口的宽度且小于该连接卡槽301下端开口的宽度,从而卡台409的下端卡在在该连接卡槽301,卡台409的上端卡设在连接卡槽301上端开口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头407的宽度小于第一插头406的宽度,且所述凸起4013设置在靠近第二插头407的一端。从而在拆除该打卡装置时,便于折断宽度较短的第二插头407。

从畜禽身上拆除该打卡装置时,使用钳子等工具将较短宽度的第二插头407撬开,第二插头407被折断后,取出第二插头407以及与第二插头407连接的第二插板405,则防伪标签4010上的防伪区4011即被破坏,从而防伪标签被破坏无法重复使用;然后取下位于第二插板405一侧的第二环扣102及第二硅胶垫202,即可拆除该装置。

实施例6

上述适于禽畜管理的打卡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环扣101设有环扣卡槽103的一端向外侧掰开,或/和将第二环扣102设有卡块105的一端向外侧掰开;

从第一环扣101和第二环扣102之间的开口处将第一硅胶垫201和第二硅胶垫202套设在畜禽身体部位,第一硅胶垫201、第二硅胶垫202与畜禽身体部位接触;

将第二环扣102上的卡块105卡入第一环扣101上的环扣卡槽103内,即完成将该打卡装置安装在畜禽身上;

在畜禽养殖场设置rfid扫描通道,并在rfid扫描通道上设置rfid读卡器;

每只畜禽每天出入该rfid扫描通道时,rfid读卡器自动采集每只畜禽天出入畜禽养殖场信息;

rfid读卡器将每只畜禽每天出入畜禽养殖场的信息通过通讯设备存储至服务器;服务器以畜禽每天出入畜禽养殖场的信息为基础,对每只畜禽的入栏信息、出栏信息、批次信息、异常信息等进行管理;其中:

入栏信息,包括入栏时间,畜禽第一次进入畜禽养殖场的时间为入栏时间,即畜禽身上打卡装置第一次被rfid读卡器读取的时间;

出栏信息,包括出栏时间,根据入栏时间、养殖周期计算和安排出栏时间;

批次信息,即将入栏时间在某个周期内的畜禽划分为同一个批次;

异常信息,即每天出入畜禽养殖场的畜禽数量发生异常。

防伪标签4010标识了畜禽的信息,用户通过扫描设备扫描该防伪标签4010的扫码区4012,即可获取扫描程序,通过该扫描程序扫描防伪区4011,即可获取和追踪畜禽的信息。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特征实施范例,对本发明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同等交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