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信用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45093发布日期:2019-04-17 05:2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基于区块链的信用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用信息处理方法、基于区块链的信用信息处理装置、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个人、企业或其他机构的信用信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基于信用信息,人们可以方便地申请购房贷款、购车贷款;在选择金融、养老、保险等服务机构时,消费者可以选择信用较好的机构等。

目前,信用信息大多存储于特定管理机构的数据库(或服务器)中,例如银行的数据库中存储有企业的贷款信用信息、信用卡用户的信用信息,保险公司的数据库中存储有投保人员的保险信用信息。然而,上述数据库容易受到网络攻击而发生信用信息的失窃或篡改,且数据库可能发生物理性的损毁(例如数据库机房发生火灾等)而导致信用信息丢失,因此信用信息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了种基于区块链的信用信息处理方法、基于区块链的信用信息处理装置、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现有技术中信用信息无法安全存储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用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信用信息,生成关于所述信用信息的区块;判断所述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是否一致;如果所述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所述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一致,则将所述区块加入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尾部,成为新的尾部区块;如果所述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所述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不一致,则将所述区块加入未验证区块池;响应于达成预设条件,判断所述未验证区块池的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是否一致,并将判断一致的区块加入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尾部。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到达预定时间周期或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发生变化。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信用信息,生成关于所述信用信息的区块包括:获取信用信息;对所述信用信息进行校验;如果对所述信用信息校验通过,则生成关于所述信用信息的区块。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信用信息进行校验包括:从所述信用信息中提取所述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在一个或多个信用指标下的特征数据;基于所述特征数据,确定所述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的信用评价值,并判断所述信用评价值是否达到预设分值。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信用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的身份信息;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判断所述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是否为所述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如果所述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是所述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则执行生成关于所述信用信息的区块的步骤;如果所述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不是所述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则获取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成员节点关于所述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能否加入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判断信息;如果达到第一预设比例的成员节点判断所述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能够加入所述区块链网络,则将所述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确定为所述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并执行生成关于所述信用信息的区块的步骤。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关于所述信用信息的区块为主区块;所述如果所述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所述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一致,则将所述区块加入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尾部,成为新的尾部区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生成关于所述身份信息的支链区块,并将所述支链区块加入到所述主区块之后,形成所述区块链网络的支链。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生成关于所述信用信息的区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区块进行合法性校验,其中,所述合法性校验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校验方法:区块时间戳与当前时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内、区块大小在预设区间内、区块格式符合预定要求、区块头哈希值小于预定难度;如果所述区块未通过所述合法性校验,则丢弃所述区块;如果所述区块通过所述合法性校验,则执行判断所述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是否一致的步骤。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接收到针对所述区块链网络中已有信息的查询请求,则判断所述查询请求的发送节点是否为所述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如果所述查询请求的发送节点是所述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则执行所述查询请求,并将所述查询请求的执行过程信息记录在所述查询请求所查询的信息所在的区块中。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查询请求的发送节点不是所述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则获取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成员节点关于所述查询请求是否通过的判断信息;如果达到第二预设比例的成员节点判断所述查询请求通过,则执行所述查询请求,并将所述查询请求的执行过程信息封装成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接收到针对所述区块链网络中已有信息的修改请求,则获取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成员节点关于所述修改请求是否通过的判断信息;如果低于第三预设比例的成员节点判断所述修改请求通过,则拒绝所述修改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用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信用信息,生成关于所述信用信息的区块;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是否一致;区块处理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所述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一致,则将所述区块加入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尾部,成为新的尾部区块,以及如果所述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所述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不一致,则将所述区块加入未验证区块池;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响应于达成预设条件,判断所述未验证区块池的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是否一致,并将判断一致的区块加入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尾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信用信息转换为区块,如果该区块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一致,说明该区块符合当前的区块链顺序,将其加入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如果不一致,将其暂存于未验证区块池,并通过再次验证一致将其按顺序加入区块链网络。一方面,通过区块链网络存储信用信息,信用信息同时存储于区块链网络的各成员节点上,不会因为个别节点的损毁导致信用信息丢失,也不会因为个别节点上信用信息的篡改影响信用信息的真实性,从而保证了信用信息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区块头哈希值的匹配,保证了区块链网络中区块排列的有序,便于各成员节点对于信用信息的统一记录,减少各节点所保存信用信息不一致的情况,提高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再一方面,设置未验证区块池,可以对乱序的区块进行区块头哈希值的再次判断,减少了有效的区块被错误丢弃的情况,提高了整个区块链网络的管理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运行环境的系统架构图;

图2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信用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养老服务器机构信用信息的示意图;

图4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区块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信用信息处理方法的子流程图;

图6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另一种信用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另一种信用信息处理方法的子流程图;

图8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信用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图10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步骤。例如,有的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用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数量或次序的限制。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运行环境的系统架构图。参考图1所示,该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成员节点101,形成区块链网络110。区块链网络110可以是联盟链或私有链,用于存储及管理各成员节点101的信用信息,各成员节点101可以是信用主体(例如需要提供信用信息的个人或企业用户)的终端或服务器,基于一定的共识机制上传、记录与更新信用信息,或者对新增的成员节点101进行校验。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管理节点102,可以是信用管理机构(例如银行、保险公司等)的服务器,以承担对区块链网络110中新增的成员节点101进行校验管理的任务,或者对各成员节点101上传到区块链网络110的信用信息进行必要性校验。

应当理解,图1所示的各节点数目仅是示例性的,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任意数目的成员节点101,管理节点102也可以是由多个节点组成的集群。本公开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根据图1所示的系统,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用信息处理方法,图2示出了该方法的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获取信用信息,生成关于该信用信息的区块;

步骤s220,判断上述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是否一致;

步骤s230,如果上述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一致,则将上述区块加入区块链网络的尾部,成为新的尾部区块;

步骤s240,如果上述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不一致,则将上述区块加入未验证区块池;

步骤s250,响应于达成预设条件,判断未验证区块池的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是否一致,并将判断一致的区块加入区块链网络的尾部。

基于上述方法,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将信用信息转换为区块,如果该区块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一致,说明该区块符合当前的区块链顺序,将其加入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如果不一致,将其暂存于未验证区块池,并通过再次验证一致将其按顺序加入区块链网络。一方面,通过区块链网络存储信用信息,信用信息同时存储于区块链网络的各成员节点上,不会因为个别节点的损毁导致信用信息丢失,也不会因为个别节点上信用信息的篡改影响信用信息的真实性,从而保证了信用信息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区块头哈希值的匹配,保证了区块链网络中区块排列的有序,便于各成员节点对于信用信息的统一记录,减少各节点所保存信用信息不一致的情况,提高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再一方面,设置未验证区块池,可以对乱序的区块进行区块头哈希值的再次判断,减少了有效的区块被错误丢弃的情况,提高了整个区块链网络的管理效率。

下面对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每个步骤做进一步说明。

步骤s210中,获取信用信息,生成关于该信用信息的区块。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信用信息可以是与信用相关的所有类型的信息,例如个人征信信息、个人信用记录、个人不良记录、企业征信信息、企业贷款信息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区块链网络中的成员节点可以是各服务机构,为了便于对各服务机构的信用信息进行管理,可以设置统一的信用信息格式,要求各成员节点在上传信用信息时,按照格式提供与编辑完整的信用信息。

举例说明,在一关于养老服务机构的区块链网络中,可以参照养老服务行业的标准,设置信用数据的统计规则,参考图3所示的养老服务机构的信用信息示例性样式,信用信息可以包含报文头及其关联的养老服务机构基本信息表、运营信息表、入住人员信息表、缴税信息表、福利补助信息表、投诉信息表等。其中,报文头由养老服务机构注册时生成的唯一身份标示id和企业账号组成;基本信息表包括机构名称、地理位置、组织机构代码、注册资本、开业时间、床位数、床位等级、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服务人员数量、管理人员数量、运营时间、服务人次等;运营信息表包括年份、机构人员数量、等级评定结果、入住率、床位周转率、收费标准等;入住人员信息表包括入住人员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件号、身体健康评定等级、家庭人员数量等,以及关联的子表健康信息表,包括历次身体健康评估指标值,老年人的医疗照顾时间、病因及结果等;缴税信息表包括缴税时间、缴税数额、税务部门减免数额等;福利补助信息表包括补助类型、补助等级、补助形式、补助数额、补助时间或周期、施助单位、补助对象等;投诉信息表包括投诉时间、投诉缘由、投诉对象、投诉处理结果、投诉人、投诉性质类型等。此外,对信用信息中各字段的对应编号、数据类型、长度、能否为空等进行统一设置,例如从图3的信用信息中选取部分信息指标,按照设置的字段规则填写具体的信息,并示例性地示于表1中。可以从各养老服务机构获取格式统一且类型非常完整的信用信息,从而可以方便地将其转换为区块数据,封装为区块,以便于后续将该区块保存在区块链网络中,以进行查询与统一管理。

表1

在步骤s210中,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将信用信息上传到区块链网络中,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数据规则与数据结构将其转换为一个新区块。图4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区块的数据结构,通常包括区块头与区块体,区块头可以包含数据的版本号、区块生成的时间戳、随机数、父区块哈希值、merkle(默克尔树)根等数据信息,区块体通常为完整的merkle树结构,将每条信用信息的记录id、区块id、主体信息、提供者签名等数据信息进行哈希运算后,得到每条信用信息的哈希值,作为merkle树的每个叶子节点,然后逐级组成merkle树,最终形成根节点。其中,哈希运算可以采用md5(message-digestalgorithm,消息摘要算法)、sha256(securehashalgorithm,安全散列算法256)等算法,本公开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生成区块前,可以对信用信息进行加密,例如可以将表1中的信用信息通过非对称算法进行加密,椭圆曲线(ellipticcurvecryptography,ecc)是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根据椭圆曲线公式y2=x3+ax+b,设定p和q是曲线上2个点,对其设定加减法公式,原则是kp=p+p+…+p=q。通过该等式可知,已知k和p点,求q较为容易,反之则较为困难。在加密时,可以设定k为私钥,q为公钥,以增加破解难度。此外,也可以使用其他加密方法,例如rsa加密算法,aes(advancedencryption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加密算法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210可以具体表现为图5所示的流程,包括:步骤s501,成员节点建立会话密钥;步骤s502,将信用信息用非对称算法加密;步骤s503,对信用信息进行数字签名;步骤s504,将加密的信息与数字签名封装为区块;步骤s505,生成区块的哈希值;步骤s506,获取尾部区块的哈希值,将其作为新区块的区块头中的一个数据项,从而生成新区块。

步骤s220中,判断上述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是否一致。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区块链网络由各区块顺次连接形成一条主链,其中每个区块的父区块为该区块的前一区块,同时该区块又是其后一区块的父区块,排在最后的区块为尾部区块,通常区块是按照生成的时间顺序顺次连接的,因此尾部区块为区块链中最后生成的区块。每个区块的区块头中有一项数据为父区块哈希值,是由成员节点生成新区块时,获取区块链网络当前的尾部区块,将尾部区块作为新区块的父区块,并将父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作为新区块的区块头中的父区块哈希值。因此,当有新区块申请加入区块链网络时,可以判断其父区块哈希值与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是否一致,以保证区块链是按照顺序排列而成的。

步骤s230中,如果上述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一致,则将上述区块加入区块链网络的尾部,成为新的尾部区块。

如前所述,步骤s220可视为根据父区块哈希值与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对步骤s210中生成的新区块进行验证,两者一致说明新区块与区块链网络当前的尾部区块为顺序连接的区块,因此可以将其将新区块加入区块链网络中,连接到尾部区块之后,形成新的尾部区块,则此时如果再生成新的区块,需要以新的尾部区块作为父区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区块链网络中加入新区块,系统可以向整个区块链网络广播,以告知所有的成员节点最新的区块链状态,同时发布新区块的公钥和数字签名等信息。

步骤s240中,如果上述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不一致,则将上述区块加入未验证区块池。

两者不一致说明可能存在区块乱序的情况,例如同一时间多个成员节点以同一尾部区块作为父区块,分别生成了多个新区块,或者由于网络传输的影响,后生成的区块早于先生成的区块而发送到系统中,或者区块链网络中更新尾部区块后,更新的信息到达各成员节点的时间不一致,导致各成员节点以不同的尾部区块作为父区块生成新区块等情况。因此,乱序的区块很可能并非无效的区块,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暂不将其丢弃,而将其加入未验证区块池,以待后续处理。

步骤s250,响应于达成预设条件,判断未验证区块池的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是否一致,并将判断一致的区块加入区块链网络的尾部。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可以包括到达预定时间周期或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发生变化。例如,预定时间周期为一小时,则从某个时刻开始,每隔一小时对未验证区块池的区块再次进行步骤s220中的判断,如果判断一致,则可以进行步骤s230,将判断一致的区块加入到区块链网络的尾部,生成新的尾部区块。也可以在每次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发生变化时,实施上述再次判断的步骤。此外,还可以在未验证区块池中的区块达到一定数量时执行步骤s250等等。对于再次判断仍然不一致的区块,可以丢弃,也可以设置一定的次数,当多次判断不一致达到该次数时丢弃,还可以设置一定的时间,将加入未验证区块池达到该时间的区块丢弃等等,本公开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各节点在向区块链网络的系统上传信用信息时,可以采用以下3种方式进行信息传输:

1、各节点可以通过restful形式的api接口以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请求或文本传输协议ftp上传信用信息到区块链网络的系统中。

2、系统可以支持异步的方式,各节点将需要上传的信用信息发送到消息中间件上,系统通过订阅接收各节点上传的信用信息。

3、系统可以直接连接到各节点的数据库进行信息抽取,各节点无需进行任何系统上的工作,在抽取时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抽取,也可以按照信息堆积的情况抽取。

本公开对于具体采取哪种信息传输方式不做特别限定。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210可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信用信息;

对信用信息进行校验;

如果对信用信息校验通过,则生成关于信用信息的区块。

其中,校验可以通过多种具体方式进行,举例而言,可以对信用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校验,要求信用信息中包含相应的资质证明或验证信息,或者将信用信息输入到特定权威机构的平台中进行查验等,也可以对信用信息的格式进行校验,确定信用信息符合系统规定的数据格式等,本公开对此不做特别限定。通过对信用信息的校验,可以更好地保证信用信息的真实性或有效性,提高管理效率。

进一步的,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信用信息进行校验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从信用信息中提取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在一个或多个信用指标下的特征数据;

基于特征数据,确定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的信用评价值,并判断信用评价值是否达到预设分值。

其中,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通常是信用信息所属的信用主体,例如特定的个人或企业等。信用信息通常包含多个信用指标的信息,可以从一个或多个方面反映信用主体的信用状况,例如表1中的入住人员数量、床位周转率、被投诉次数、投诉类型、交税数额、减免数额、福利补助、医疗照顾服务人次等,将这些信息转换为特征数据的形式,以便于定量的评价信用主体的信用状况。

基于不同指标的特征数据,可以通过求和、求平均、加权平均、多元函数、线性回归等算法综合得到一个信用评价值,作为综合评价信用主体的信用状况的分值,然后根据该信用评价值判断其是否通过校验。例如,在关于养老服务机构的信用系统中,可以根据表1中的信用指标要求养老服务机构提高相应的信息数据,并得到特征数据,以计算信用评价值;根据所有养老服务机构的信用评价值,设定一个基线值,根据各养老服务机构的信用评价值和信用基线值来判定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是否具有生成新区块的资格,若其信用评价值高于信用基线值,则符合校验标准。

下面通过具体示例做进一步说明。

在关于养老服务机构的信用系统中,信用信息可以包括多个信用评价的指标,可以综合各养老服务机构的信用指标进行数据训练,建立对应的评价模型,最终选取评价指标认可度排前5的维度进行建模,例如可以是:养老服务机构服务的老年人数量及对应的养老服务需求评定等级、养老服务机构被投诉的信息、每年从政府机构获取的补助、税务部门税收政策获益、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时间以及员工数量和资质。养老服务机构的信用评价值sx可以计算如下:

其中,u为常数,f1、f2、f3、f4、f5为对应5个维度的调整系数,m为注册到系统的养老服务机构数量,tx为第x个机构在服务老年人数量及对应身体等级维度的得分,n为被投诉的数量,axj为第x个机构被第j次投诉扣除的分值,b、c分别为福利补助和税收减免维度的惩罚因子,t、w、z分别为经验常数因子,y为该机构开业的年份,y为该机构停业的年份,r为当前年份,若当前年份该机构已经停业,则r按y计算,pxy为第x机构第i年应该从政府机构获取的补助,pxia为对应的实际补助,qxi为第x机构第i年应该减免的税收,qxia为对应的实际减免值,rxi为第x机构第i年根据机构内员工数量和资质维度的信用分值,rximax为所有m个机构在该维度最高分值。根据以上信用评价的数学模型,利用各养老服务机构上传的信用信息计算其信用评价值,根据所有养老服务机构的信用评价值确定一合适的预设分值,达到该预设分值的养老服务机构即认为其校验通过。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示的信用信息处理流程,在步骤s2101,获取信用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2,获取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的身份信息;

步骤s2103,基于身份信息,判断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是否为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

步骤s2104,如果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是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则执行步骤s2107,生成关于信用信息的区块的步骤;

步骤s2105,如果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不是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则获取区块链网络中的成员节点关于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能否加入区块链网络的判断信息;

步骤s2106,如果达到第一预设比例的成员节点判断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能够加入区块链网络,则将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确定为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并执行步骤s2107,生成关于信用信息的区块的步骤。

其中,身份信息是指能够标识信用信息发送节点的身份的相关信息,通常为该节点在系统中注册时提交的身份证明信息或系统为其分配的账号、密码信息等。举例而言,针对个人用户,可以对个人身份证号和姓名双重认证,注册时系统会将身份证号和姓名汉语拼音随机化处理,用base64(一种字节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生成该用户的唯一身份标识进行存储,并作为后续用户进行登录的验证对比标准;针对企业用户,可以使用企业法人代表的个人身份证号、企业法人的姓名以及企业认证资质编号进行注册,同样系统会将法人代表的身份证号和企业资质证书编号随机化处理,并用base64编码生成企业用户的唯一身份标识。根据唯一身份标识可以判断发送节点是否为已注册的信用主体,即是否为区块链网络中的成员节点。

如果该发送节点是成员节点,则允许其生成新区块,如果不是成员节点,则判断是否允许该发送节点成为成员节点,在区块链网络中,基于共识机制,可以收集全部成员节点的意见,并进行最终的判断。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设定第一预设比例为50%、51%、67%、100%等值(分别代表达到半数、超过半数、超过2/3以及全部的成员节点),达到第一预设比例的成员节点同意其加入,则允许其加入;反之,如果未达到第一预设比例的成员节点同意,可以执行步骤s2108,将信用信息丢弃,并向发送节点发送拒绝的通知。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2107中生成的关于信用信息的区块为主区块,然后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220,判断主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是否一致;

步骤s230,如果一致,则将主区块加入区块链网络,形成新的尾部区块;

步骤s235,生成关于发送节点的身份信息的支链区块,并将该支链区块加入到主区块之后,形成区块链网络的支链;

步骤s240,如果不一致,则将主区块加入未验证区块池;

步骤s250,在达到预设条件后再次判断未验证区块池的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是否一致,如果再次判断不一致,可以将信用信息丢弃。

其中,支链区块与主区块形成区块链网络的支链,可以使身份信息与信用信息在区块链网络中实现匹配,便于后续的信息查询与身份查验。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步骤s210或步骤s2107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对生成的区块进行合法性校验,其中,合法性校验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校验方法:区块时间戳与当前时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内、区块大小在预设区间内、区块格式符合预定要求、区块头哈希值小于预定难度;

如果该区块未通过合法性校验,则丢弃该区块;

如果该区块通过合法性校验,则执行步骤s220。

其中,合法性校验用于校验生成的区块是否符合区块链网络的数据规则。举例而言,设置区块时间戳与当前时间的差值在两小时内,则早于两小时前生成的区块可以直接丢弃;设置区块大小在128kb~128mb的范围内,可以过滤掉数据量过小或过大的区块;设置区块格式符合预定要求,则区块头数据项过多,缺少关键数据项等情况的区块可以被丢弃;设置区块头哈希值小于预定的数值或不超过特定的位数,可以过滤掉哈希值过于复杂的区块等等。从而可以进一步对区块实现统一化管理,提高信用信息的处理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合法性校验的方式或条件不限于上述四种具体的情况,例如还可以是:区块的哈希值不能为零,区块的签名操作应当小于签名操作的上限等,此外,其他容易联想到的合法性校验方式都应当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参考图7所示,信用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11,如果接收到针对区块链网络中已有信息的查询请求,则判断该查询请求的发送节点是否为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

步骤s712,如果该查询请求的发送节点是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则执行该查询请求,并将该查询请求的执行过程信息记录在查询请求所查询的信息所在的区块中。

如图7所示,节点x发起查询请求,如果不确定节点x是否为成员节点,则首先需要判断其身份,对于成员节点,可以执行查询请求,如果查询请求所查询的信用位于图7中的当前区块中,则将查询过程的信息也记录在当前区块中,相当于将对区块链网络中的信用信息所进行的操作以日志的形式记录在区块数据中,以便于日后回查,增加了信用信息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13,如果该查询请求的发送节点不是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则获取区块链网络中的成员节点关于该查询请求是否通过的判断信息;

步骤s714,如果达到第二预设比例的成员节点判断该查询请求通过,则执行该查询请求,并将该查询请求的执行过程信息封装成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

换而言之,如果图7中的节点x不是成员节点,则可以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成员节点之间达成共识,允许执行查询请求。其中,第二预设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例如通常可以设定为51%,但本公开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达到第二预设比例的成员节点判断该查询请求通过,还可以将该查询请求的发送节点添加为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信用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21,如果接收到针对区块链网络中已有信息的修改请求,则获取区块链网络中的成员节点关于该修改请求是否通过的判断信息;

步骤s722,如果低于第三预设比例的成员节点判断修改请求通过,则拒绝该修改请求。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无论提出修改请求的节点是否为成员节点,都应当获取其他成员节点的判断信息,只有达到第三预设比例的成员节点判断修改请求通过时,可以允许该修改请求执行,否则拒绝该修改请求。第三预设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为51%、67%、100%等值,本公开对此不做特别限定。以51%为例,即需要超过半数的成员节点判断修改请求通过,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要对已有信息进行篡改,需要修改超过半数的成员节点上的区块信息,这意味着需要得到超过半数的成员节点的密钥,其难度很大,且需要巨大的计算力成本,因此无论是修改自身节点在区块链网络中的信用信息,还是修改其他节点的信用信息都难以实现,从而防止区块链网络中的信用信息被篡改,进一步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与安全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参考上述图7所示,信用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31,接收到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写入新数据的请求;

步骤s732,判断提出该写入请求的节点是否为成员节点;

步骤s733,如果是,则执行该写入请求;

步骤s734,如果不是,则获取成员节点关于是否通过该写入请求的判断信息;

步骤s735,如果达到第四预设比例的成员节点通过,则执行该写入请求,否则拒绝该写入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写入请求与修改请求为不同类型的请求,写入请求不影响区块链网络中的已有信息,因此对于其校验的严格程度可以适当降低,如果是该节点为成员节点或达到第四预设比例的成员节点同意,则可以执行,其中第四预设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公开对于其数值不做特别限定。在执行写入请求后,可以将执行的过程信息一同写入对应的区块中。

由图7可见,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针对节点提出的三种类型的请求:查询请求、修改请求与写入请求,区块链网络系统可以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机制,综合提出请求的节点的身份信息与其他成员节点之间是否达成共识的结果对上述请求做出相应的处理,且对于每个请求,无论最终是否执行,都可以将处理的过程信息(包括判断节点身份的过程、各成员节点的判断信息、是否达成共识的结果、执行过程等)记录在相应的区块中,从而对针对于区块链网络的所有操作日志实现了完整记录,有利于日后进行回溯查验。

需要补充的是,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比例、第二预设比例、第三预设比例与第四预设比例是针对于不同情况下区块链网络中成员节点是否达成共识而设置的条件,彼此之间并无关系,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实际需要,如果设置相对较严格的区块链网络准入条件或查询、修改、写入信用信息的条件,则可以适当提高第一预设比例、第二预设比例、第三预设比例或第四预设比例的数值,反之可以适当降低其数值。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用信息处理装置,参考图8所示,该装置800可以包括:信息获取模块810,用于获取信用信息,生成关于该信用信息的区块;第一判断模块820,用于判断该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是否一致;区块处理模块830,用于如果该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一致,则将该区块加入区块链网络的尾部,成为新的尾部区块,以及如果该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不一致,则将该区块加入未验证区块池;第二判断模块840,用于响应于达成预设条件,判断未验证区块池的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是否一致,并将判断一致的区块加入区块链网络的尾部。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可以包括到达预定时间周期或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发生变化。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可以用于获取信用信息,对该信用信息进行校验,以及如果校验通过,则生成关于信用信息的区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可以包括:特征数据提取单元,用于从信用信息中提取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在一个或多个信用指标下的特征数据;信用评价判断单元,用于基于特征数据,确定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的信用评价值,并判断信用评价值是否达到预设分值。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还可以包括:身份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的身份信息;信用信息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基于该身份信息,判断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是否为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信息获取模块还可以包括:区块生成单元,用于如果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是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则生成关于信用信息的区块;判断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如果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不是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则获取区块链网络中的成员节点关于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能否加入区块链网络的判断信息;区块生成单元还可以用于如果达到第一预设比例的成员节点判断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能够加入区块链网络,则将信用信息的发送节点确定为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并生成关于信用信息的区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关于信用信息的区块为主区块;区块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生成关于身份信息的支链区块,并将该支链区块加入到主区块之后,形成区块链网络的支链。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判断模块还可以包括:合法性校验单元,用于对生成的区块进行合法性校验,其中,合法性校验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校验方法:区块时间戳与当前时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内、区块大小在预设区间内、区块格式符合预定要求、区块头哈希值小于预定难度;区块丢弃单元,用于如果区块未通过合法性校验,则丢弃区块;哈希值判断单元,用于如果区块通过合法性校验,则判断区块中的父区块哈希值与区块链网络的尾部区块的区块头哈希值是否一致。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如果接收到针对区块链网络中已有信息的查询请求,则判断查询请求的发送节点是否为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以及如果查询请求的发送节点是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则执行该查询请求,并将该查询请求的执行过程信息记录在该查询请求所查询的信息所在的区块中。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判断模块还可以用于如果查询请求的发送节点不是区块链网络的成员节点,则获取区块链网络中的成员节点关于查询请求是否通过的判断信息,以及如果达到第二预设比例的成员节点判断查询请求通过,则执行查询请求,并将查询请求的执行过程信息封装成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如果接收到针对区块链网络中已有信息的修改请求,则获取区块链网络中的成员节点关于修改请求是否通过的判断信息,以及如果低于第三预设比例的成员节点判断修改请求通过,则拒绝修改请求。

上述各模块/单元的具体细节在方法部分的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9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900。图9显示的电子设备9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9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9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9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9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920和处理单元910)的总线930、显示单元940。

其中,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以被处理单元910执行,使得处理单元9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处理单元910可以执行图2所示的步骤s210~s250,也可以执行图5所示的步骤s501~s506等。

存储单元9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9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9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923。

存储单元9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925的程序/实用工具924,这样的程序模块92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9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9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1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9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9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96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9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9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960通过总线930与电子设备9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9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参考图10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10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公开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